(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七楼 湖北武汉 40030)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将62例行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术后住院天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有所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52-02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是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等提出,是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康复[1]。结直肠癌属于临床常见胃肠道肿瘤,随着生活方式的加快,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死亡率已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将面临越来越多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而老年患者常并存多系统的慢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低下,应对外科应激的储备差[2]。术后需要更长时间恢复,围术期应用FTS具有很多优势,其强化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促使早日康复。因此,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更需要贯彻FTS理念。笔者病区为老年高干外科,自将FTS理念运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干预中以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病区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62例,纳入标准:病理诊断明确,术前无全身营养不良、无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不需要行联合脏器切除术,非急诊手术,年龄60~80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为腹腔镜手术,每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传统围术期护理,术前禁食12h,禁水8h,术前3天予少渣半流食,术前1~2天予流食,术前进行肠道准备(口服泻药及灌肠)。术前留置鼻胃管,对患者输入液体量不进行刻意控制。术后患者肛门恢复通气后拔除胃管,并开始适量饮水、进流质,严格控制进食和饮水量。术后4~7d拔除导尿管,术后3d下床活动。术后根据疼痛使用止痛剂。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开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术前护理 ①提供舒适环境,有条件情况下术前一日调至单人间,保证术前日安静休息。②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手术前后的相关知识,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态度真诚,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及顾虑,以取得手术配合。③饮食及肠道准备:术前5天开始服用瑞能营养液,逐日加量,术前4小时禁饮[3]。术前禁食6h、禁水2h。不行常规的肠道准备。
1.2.2.2术后护理 ①保证环境舒适,注意保暖及输液速度。注意心理护理及术后宣教。②饮食护理:患者清醒后可咀嚼口香糖及少量饮水,可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进食提前,缩短术后康复进程[4]。术后第一天可少量分次饮温水或温盐水无异常逐渐过渡为清流食,第二天过渡为流食。③康复锻炼:手术当日可在床上轻微活动,协助病人床上翻身;术后第2天指导自行翻身,加强床上锻炼,根据情况协助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指导病人下床活动,扶助或使用医院自制的助行器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④术后不留置胃管或在麻醉清醒后当即拔除。术后不常规留置尿管,行结肠切除术患者术后24h内拔除导尿管,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2~3d后拔除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进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术后排气、进食、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FTS理念是一系列有效措施的组合而产生的协调结果,许多已在临床应用,包括围术期营养支持、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本次报道中:
3.1 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准备是FTS理念中重要内容,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术后疼痛能否忍受、手术是否会发生并发症等,这些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妨碍手术的实施和术后的康复。FTS理念认为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针对具体病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及安慰,详细地告知康复各阶段可能的时间、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鼓励早期口服进食及下床活动的建议等对缓解其紧张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平稳渡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3.2 术前禁水禁食
传统术前12h禁食、8h禁水,患者会出现口渴、饥饿及烦躁、脱水、低血糖、血容量不足等诸多不良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对机体是一个很强的不良应激,导致机体消耗加大,抗感染能力下降,影响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术前口服瑞能营养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供可靠的肠道准备,保证手术的安全。同时,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能保护肠道的黏膜屏障,防止肠菌移位, 减少术后感染[5]。
3.3 肠道准备
传统认为,术前肠道准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FTS理念认为肠道准备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肠道水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3.4 早期拔管
传统观点认为术前常规放置鼻胃管减压能减轻术后恶心、呕吐、误吸,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而FTS理念认为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术后腹胀、呕吐、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影响早期活动及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导尿管同样应在术后尽快拔除,长期留置导尿管会增加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加重患者的不舒适感。
3.5 术后保温
术后由于环境、静脉输注大量低温液体等多种因素,常导致患者体温过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上升,肝代谢率增高,营养消耗增加,切口感染率增加[6]。因此有必要通过术后控制室温、使用保温毯等措施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3.6 术后早期进食
FTS在择期胃肠手术中,术后早期进食清流质,不增加肠梗阻、吻合口瘘发生率,同时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因此,我们指导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可咀嚼口香糖及少量多次饮水,术后第1天进食少量清流质,进而逐步过渡调整饮食结构,取得较好的疗效。
3.7 其他
术后早期下床可减少血栓形成,降低术后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同时早期活动对于降低肺部感染、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合成代谢有利[7]。基础护理非常重要,协助患者每日早晚刷牙、鼓励患者咀嚼口香糖、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咳嗽咳痰,同时引流管、尿管的减少降低了相关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近年来,在欧美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极力推广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康复速度,使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发生率很大变化[8-9]。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具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应改变传统理念,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江志伟,李宁,倪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2] Alves A,Panis Y,MantionG,et al.The AFC score:Validstion of a 4-item predicting score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after colorectal resection for cancer or diverticulitis:Results of a postoperative multi-center study in 1 049 patients[J].Ann Surg,2007,246(1):91-96.
[3] 袁喜红,周凯,洪华章等。瑞能营养液在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2):6-7.
[4] 王少渊,侯英奎,董世平等.直肠癌术后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医学,2011,32(12):1956-1958.
[5] 彭俊生,赵晓雷,詹文华等.生态免疫肠内营养保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3 :162-164.
[6] 邢小玲.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63-64.
[7] 高勇,吴丽红,曹媛媛等.结直肠癌病人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5):319-320.
[8] 孔祥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13,126.
[9] 杨秋香,李华,吴贵恺等.癌症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的比较[J].河北医药,2010,32(17):2452-2454.
论文作者:陈珊,陈俊春(通讯作者),刘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术前论文; 外科论文; 手术论文; 老年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