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 300222)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性能力,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本文将以高校从事一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辅导员的视角,从天津财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筑梦·领航”工程之“逐梦名企”走访项目的实践经验中总结经验,重点是探究高校对大学生企业文化认知培养的构想。
一、企业走访项目背景
天津财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筑梦·领航”工程之“逐梦名企”走访项目于2015年蓬勃孕育,以八个主题广泛涉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领域,其中“逐梦”环节是对应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笔者以碧桂园集团天津分公司企业走访项目为例,试阐述企业文化的认知培养对于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一)企业走访情况
碧桂园的知名度在近几年随着冠名央视春晚上而映入广大中国人民的眼帘,来到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的碧桂园凤凰酒店。与之前几家企业走访不同的是碧桂园人力资源部全员出动,首先由人力经理在宴会厅为走访师生展现了一场严肃正式的高规格企业介绍,每个座位前都有印有师生姓名的铭牌,笔者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展现的初端。在企业发展史的介绍中,我们钦佩碧桂园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精准定位,我们叹服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先生及现任董事局副主席杨惠妍女士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欣赏碧桂园对各个阶层员工和经理人的人才培养战略。在座谈过程中,碧桂园安排了从业4年如今已是采购部经理的2012届校友刘先生,还有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财务部员工交流入职感受和职场经验,不难看出他们感受到在碧桂园工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轻松的工作氛围,优厚的福利待遇。碧桂园有一句话“有平台的地方,成功看得见”这便是对年轻员工最好的激励。在参观过程中,由于碧桂园是房地产开发商,我们仅仅能在外参观建筑项目不能深入工地,但是HR带领我们参观了项目上的文职办公环境,我们发现员工的办公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虽然工作环境是相对移动的,但是依然还是有家的感觉。
(二)企业文化感受
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实习项目“碧业生”是让笔者对碧桂园集团企业文化充满信心的有力证明,先前“碧业生”项目对于笔者的理解仅仅是碧桂园集团培养新人的有效途径,而在座谈中笔者了解到,“碧业生”项目是碧桂园集团提供给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实习平台,在实习期间让大学生了解财务部的运营,在实习期结束后可以自由选择去向,并非参与“碧业生”实习项目就一定和留任挂钩,“碧桂园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提前体验真实的职场环境”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李女士如是说道。
二、大学生对于企业文化认知的现状
在走访前期调研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但一部分并非是学生不重视、不关注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主、客观原因:
大学生缺乏了解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1) 现阶段大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多局限于广告传媒、企业宣讲等途径,在校园内目前没有一种途径可以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没有一种途径可以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形成切身直白的感受。
大学生接受企业文化较为被动
(2) 现阶段大学生接受企业文化多来自于校园招聘时企业宣讲、学校校讯通传播企业招聘信息或者由家长亲戚朋友介绍工作,少有大学生主动调查企业相关背景或深入企业实习调研。
大学生自我认知尚不明确
(3) 90后的群体特性充满活力、充满创新力,同时也非常有个性,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这就决定了在择业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与自己相性的企业,但是大学生还处于一个就业观念不稳定的状态,加之对自我认知尚不明确,还未清晰何为自己想要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就更加增强了这种不确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企业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目前主要是对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政策解释、就业技能传授,其形式有毕业生动员大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就业技能模拟训练等。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职业指导初级阶段,仅仅是解决具体的事情或问题而已。
目前,大学生仍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一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决策能力还不成熟,社会阅历少,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自己认识不够清晰可观,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大,有效的指导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良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从它的企业文化中折射出来。将企业文化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联系起来,可让大学生迅速了解到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从而寻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弥补,这样不仅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就业率,更会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高校对大学生企业文化认知培养的构想
(1)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组织管理
笔者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学生工作者可以考虑把企业文化融入班级(团支部)、学生会(社团)、党校(党支部)、协会等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以班级为例:首先,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接触最紧密的学生组织;其次,班级通过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并让学生轮流做负责人,同时注意分配任务的均衡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辅导员(班主任)需要注意观察团队动能的发展情况,在团队经历从建立到成长成熟的各个环节,要从旁助力团队在面对初期成员不信任、无法达成共同目标以及中期面临的意见分歧矛盾等问题时能够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团队集体解决问题。如此,让学生们在学生组织简单的团队概念中感受团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初步认知并进行初级实践。
(2)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有效形式多样化
以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为主导,校方主动以校园招聘会、SCDA(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协会活动等方式与企业加强联动;同时,在天津财经大学校学工系统行政职能独立化的基础上,由校就业指导中心派驻在各院系分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在一线能发挥更快、更好的优势促进各院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例如:天津财经大学“逐梦名企”的企业走访实践活动,旨在以各院系为单位,立足本专业特色,寻访天津市乃至全国的优质企业,一方面向社会广大优良企业传播我校“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借此机会让师生深入企业感受职场环境、企业文化,增强感性认知,并与企业洽谈实习合作 形式方案,促进优质实习资源供应链建立及更多有利于校企双方双赢的合作方法。同时,在校内,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将理论课上所学知识得以运用,真实地与企业文化接触,体验企业的生产氛围,掌握岗位技能,缩短大学生对企业文化适应的“水土不服期”。
(3)依托企业人力、邀请毕业生近距离交流职场经验
学校邀请企业人力或职能部门经理到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讲述企业的情况、文化氛围等内容。或者,邀请近几年的毕业生返校,与学弟学妹以沙龙形式漫谈职场初体验,不仅可以拉近企业和学生的距离,而且还可以提早发现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等问题,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增进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有利于就业的选择。在营造起这种学习氛围后,可以依托企业人力资源,到校对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技能培训指导。
(4)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传播企业文化
当前,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已经是大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及各院系可以借助以上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企业文化信息,让大学生养成阅读关注的习惯。目前,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天财SCDA、财政系的公众号TUFE-财政人都经常性发布相关就业消息,学生们使用反响良好。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高校重视对大学生企业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还能端正大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企业文化的协调性,帮助学生在企业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更好地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碧桂园集团官网https://www.bgy.com.cn/
[3]赵峰.屠立峰.大学生企业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探析.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09SJB880111).2010.10
论文作者:陈吉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大学生论文; 企业论文; 碧桂园论文; 学生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 天津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