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对策_工业生产论文

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对策_工业生产论文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工业发展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工业发展论文,对策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随着工业生产能力提高和工业品市场供求关系由短缺转向相对过剩,我国的工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由低到高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新阶段。这将对我国21世纪的工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发展政策也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形势。

一、中国工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1.买方市场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长期被短缺问题所困扰,如何扩大工业生产能力,解决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失调关系,一直是政府关心的主要问题。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工业品生产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工业品的供给超过了有效需求,形成了工业品的买方市场。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买方市场的工业品占93%以上。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1996年全国积压的产品总值超过3万亿元, 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

对我国形成买方市场原因的分析有很多:一是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比如1996年我国工业生产利用率只有60%;二是工业生产结构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比如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新技术产品、基础设施不足;三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大部分居民缺乏有效需求能力,如广大农村受收入水平制约,难以在需求方面转向完全市场化的消费;四是城市居民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在传统积蓄心理的作用下,抑制当前消费和目前没有能力大幅度提高生活消费水平。另外,由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逐步改变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投资与消费中的“软预算约束”局面,对企业、个人、集团消费的刚性约束冲击了传统消费结构中的泡沫现象。国外产品的冲击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也抢占了部分国内市场。不论原因有多少,目前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品市场从短缺转向相对过剩,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2.面临着产业升级的艰巨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不断递进、发展的过程。由于技术进步的促进和国际竞争的压力,工业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历了产业革命、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后工业化等不断提高技术档次、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我国工业化,8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国家力量建立工业基础,80年代轻工业得到快速发展,90年代以来重工业化趋势明显。

在买方市场逐步形成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解决短缺和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失调问题,而是解决供求结构的失衡问题。从需求角度看,应当在继续扩大出口与国际贸易,增加投资,刺激居民最终消费等三个主要方面下功夫。从供给角度看,主要应当从解决工业结构与工业增长方式的角度考虑。从结构上看,当前工业结构一方面是消耗大,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低;另一方面,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结构的投入和力度太小,无法大规模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的更新换代。为了改造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把高技术、高加工度化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也就是说,我国的工业化要进入高技术、高加工度化为主的新阶段。

3.国际竞争加剧对我国工业参与国际分工提出了新挑战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已经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为发挥我国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而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一般工业品的档次和规模与其他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差异逐渐缩小,替代性、竞争性增强。当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扩大,国内市场又受到有效需求的制约时,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逐步增强。事实上,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出口的持续增长,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大推动力量。

有三个因素促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角色发生转变。第一,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弱化。一方面,我国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在技术、劳动力与资源成本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差异缩小,丧失了过去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在新产业领域没有形成竞争优势。第二,随着大量“三资”企业纷纷在我国开业设厂,国内市场也面临着国外公司的直接竞争,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在竞争中,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很少,甚至完全处于下风,政府保护国内市场的力度在减弱。第三,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全球工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市场的总容量。从全球来看,不是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目前的国际市场容量无法满足这样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我国来说,市场容量也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不仅国内市场受有效需求的制约,国际市场对中国工业品的约束也日益明显。1998年,我国出口形势严峻,除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动荡的影响外,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是目前中国工业品的国际市场容量难以继续无限制地扩大以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4.体制转轨的攻坚战对政府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渐进试改革目前越来越进入关键领域和攻坚阶段。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和攻坚阶段,因为不仅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有制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桎梏难以突破,就是在技术层面上,如何改革面广量大的国有企业,也是一个十分限巨的任务。国有企业是一般企业还是特殊企业的争论,其实质是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应当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取得完全共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减员增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解决数量庞大而且日益增加的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改革能否深入下去的关键因素。我们寄希望于建立健全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但是这方面的工作繁重而艰巨。市场法制问题,收入分配的调剂问题,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问题等,都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能否完成上述任务,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不能不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效”。政府与企业如何合理分工与协作,尽量避免发生“市场失灵”或“政府失效”,是经济体制转轨型攻坚阶段的中心议题之一。

二、跨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1.面向21世纪我国工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后起的工业大国,它具有庞大规模与“后发优势”,将使我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过程在20世纪的后半期尤其是最后20年中已经日益显示出大国的实力与影响。到21世纪中叶,当我国真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的发展水平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这个人类历史最庞大人群的现代化,将是一个影响全球的重大事件。如果现代化建设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去,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尽管从人均工业品数量与人均GDP的角度看,我国仍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当然,21世纪的我国工业不仅仅是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品总量的增加,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的产业调整与升级也将完成向高技术、高加工度化的转换,并将在知识经济领域与后工业化的进程中继续前进。勿庸讳言,到那时,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可能消除了差异,但差异程度将无疑会大大缩小。技术进步和要素资源流动性的增强,不仅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且将使更多的人们分享发展的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我国的工业在一些领域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并要力争在更多的领域中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以提高我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显然,我国的市场也将更加向世界开放,我国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2.跨世纪我国工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我国工业的发展不仅要面对当前,而且要面向21世纪,立足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近期来看,如何在当前全球经济动荡、出口受阴、国内消费市场不振的不利形势下保持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

从长远看,我国工业的发展要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创造条件,要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和发言权,要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形成政府与企业之间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为此,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处理好一系列重大问题。

第一,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又是处于经济起飞的时期,不论从经济发展本身,还是从开发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及从解决就业压力、实现赶超战略等各种因素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有必要也有可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由于工业化还在继续,工业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比重。但是,由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将逐步完成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高的转变,加上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变,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下降。到21世纪中期, 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将从1978~1997年间的66.3%下降到50%以下甚至1/3左右,而来自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将逐步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这个过程是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也是增长速度逐步下降的过程,但是经济增长的效益却可能逐步累进。我国应当根据经济增长的上述趋势,逐步把增长方式转移到提高素质与效益的途径上来,以实现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关系。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就必须通过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争取在国际市场分工中的相对优势地位。不论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还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如果一个大国的工业没有国际竞争力,是无法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要继续通过扩大开放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政府为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我们要尽量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同时要自己掌握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时间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没有一个现存的世界市场能真正容纳其完全进入,我们还必须在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市场的容量方面下功夫。这既扩大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空间,也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容量和规模,并为我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开放战略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第三,处理好产业“升级”与“补短”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与工业比例失调的局面已不是主要矛盾,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实现产业升级,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提高产业的素质与国际竞争力,将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而这正是我国工业与国民经济的主要弱点。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缺少工业自我开发创新能力。我们应当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尽快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一方面,要改革传统的科技教育体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要适当集中资金和相关资源,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指导作用,在信贷、财政、税收、外贸等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改造以相应的支持。由于我国经济规模巨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产业主体的“升级”还必须与“补短”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升级与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关系。通过结构调整,强化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新突破。经过2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幅度与范围都大大缩小,但是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是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仅是完成国家特定目标的特殊企业,它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其范围不宜过大,否则将难以完成其特定任务,并影响整个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缩小国有企业战线的途径与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其核心是政府要从企业所有者的角色中逐步退出,如通过深化改革,把一些企业中的国有部分退出来。“抓大放小”战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思路还可以放宽一点,大企业也没有必要都抓,应当只抓由于“市场失灵”而需要政府干预的那些具有特定任务的国有企业。没有充分理由说明“政府失效”的危害一定比“市场失灵”的危害更小。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能削弱政府的作用,要尽可能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角色,形成合理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

第五,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持久而带有根本战略意义的领域,是如何处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中国少数城市再发达,也没有完成中国的现代化。城乡关系问题伴随中国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壁垒政策,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被打破。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要防止出现新的“城市病”与“乡村病”。要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要在城乡之间形成统一的产业链条,为农村的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更多的机会,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针对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状况,应当把加快城市化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同时,要切实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分工,主要是注重生产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调拨。由于缺乏市场机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并没有形成密切的产业链条及分工协作关系。改革以来买方市场的形成,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逐步从资源短缺转变为有效市场不足,这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制约,对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制约更为严重。应当从培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全局出发,认真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政策。中央政府应当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逐步形成促强扶弱的区域政策和对国内市场的适当保护政策。各地区应当在充分发挥相对比较优势和相对竞争优势,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扩大各地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协作关系,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对策_工业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