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档案研究的改革_档案学论文

论我国档案研究的改革_档案学论文

论我国档案学研究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我国论文,档案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档案学研究的回顾:

(一)产生阶段

我国档案工作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封建统治年代里,由于档案工作服务于皇家和官府,利用率较低,保管档案的数量也不多。因此,保管档案只凭个人经验,各行其事,不可能对档案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档案学也没有产生的客观基础。直到进入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和史学界整理明清历史档案的热潮两个方面的作用,产生了以机关档案室工作为研究对象的档案学。出现了一些档案学的早期著作,如:1935年周连宽著《县政府档案处理法》,1936年程长源著《县政府档案管理法》,1938年何鲁成著《档案管理与整理》。此外,还出现了《行政效率》、《文献论丛》、《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等几种刊物杂志,发表了一批关于档案工作方面的论文,研究档案学的学者也已从个别人发展到了有相当一部分人来进行研究。由于当时档案工作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历史档案,档案理论界较为知名的学者大多是从事史学研究和行政事务的人士。因此,直到解放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并没有把档案学作为一门科学去研究,而是作为历史科学的一门辅助科目。

(二)发展阶段

从建国初期到1959年,是我国建立初步具有国家规模档案事业的年代。1951年5月,中央办公厅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档案业务刊物:《材料工作通讯》(后来改为《档案工作》),作为全国档案工作者交流经验、传递档案工作信息的工具,为档案学的研究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材料。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档案专修班,以后又成立了档案教研室,1955年又发展成为历史档案系,使档案学有了教育和研究基地。档案教育开始时,是聘请苏联专家为教师,主要以苏联档案学为教育内容。苏联档案学理论由此而系统地传入我国。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培养了自己的教员,也建立起了新中国自己的档案学。

1954年11月8日,国务院设立专门管理档案事业的直属机构——国家档案局。为了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管理,国务院又在1956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档案学及其辅助科目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加强档案学的研究,提高档案学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档案工作,1956年6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又把档案学的研究工作正式列入《1956~195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使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步入科学之门。随后,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历史档案整理与方法》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也初步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编写并公开出版了《档案管理学》、《档案保管技术》等档案专业教科书,内部铅印出版了《文书学》、《中国档案史》等教材,还出版了一些外国档案学著作,汇编出版了一些国外档案学论文集。在此期间,随着技术档案和技术档案工作的研究,公开出版了《技术档案管理学》教科书,内部铅印出版发行《档案资料研究》刊物,颁布了《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把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纳入了国家档案管理的范围。

在这一时期内,档案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档案馆、室的基本业务和最基本的档案学的有关概念,如:档案与资料的区分,档案的分类与立卷、零散文件和积存档案的整理、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度的推行以及文书学和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档案的起源和产生等等。对国家档案馆网和国家规模的档案工作及其事业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开始了研究。当时研究档案学的主力军,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的教师们,在科研选题上主要是根据教学任务而定,科研成果的形式主要是讲义、教材和参考资料。这种过分地将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合而为一,以建立一门课程为确立一门分支学科的标准,以及理论研究队伍相对单一化的状况,对档案学进一步全面深入发展是不利的。

(三)停滞阶段

从1960年~1976年,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和发动文化大革命,档案工作受到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使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出现了曲折徘徊和停滞倒退的局面。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以及《档案工作》杂志都先后撤销或停办,全国高等教育中仅有的一个档案学专业被取消,档案学研究濒于灭亡。

(四)恢复发展和繁荣时期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档案局得到恢复,全国档案事业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适应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充分肯定和继承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档案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的分支学科的研究得以开始,主要表现在:

第一,档案教育蓬勃发展,为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研究培养了大量人才。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历史档案系改名为档案系。1982年国家档案局要求各地档案局协助办好大专院校档案系(班),建议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可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开设档案专业(班)。到1990年,全国已有35所普通高校开设了档案专业,档案高等教育呈现大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可以培养专、本、硕、博等多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格局,为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档案科研纳入国家科技研究范畴,并先后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从1985年开始,国家计委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确定逐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科技三项费用,支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由国家档案局归口管理。到1992年,在国家档案局立项资助的科技项目共有126项,共资助经费300万元。1986年,国家档案局制订《档案科学技术研究“七五”规划》,提出了“档案科研为档案事业服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要靠档案科研”的基本方针。1987年,国家档案局开始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为促进档案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后,国家档案局每年提出档案科研指南,开展档案科研的日常管理,组织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宏观上加强了档案科研的导向和调控。

第三,从中央到地方以至一些专业系统的档案科研机构和档案学会的相继成立,为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奖励优秀科研成果,促进档案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组织上和物质上的保证。《中国档案报》的正式创刊,全国档案报刊达108种,为传播档案专业知识,研究档案学理论,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等提供了条件。

第四,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提出、创建了一批新的档案学分支学科。代表档案学新兴学科的10本专著,即:《档案馆学》、《档案统计学》、《档案法学》、《档案目录学》、《档案社会学》、《档案分类学》、《档案文献学》、《档案利用学》、《档案经济学》和《档案学论衡》的相继出版,为档案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第五,档案学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卷、《档案学词典》、《中国档案年鉴》、《档案工作全书》、《档案保护技术实用手册》等一批大、中型工具书相继问世;《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档案著录规则》完成了修订再版工作,《中国档案馆指南》丛书已推出第一批成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正在开拓新的领域,应用现代化设备与技术管理档案有了新的突破。国家档案局也开始有组织地对重大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并在无酸卷皮、卷盒,化学方法恢复褪变、扩散字迹、虫霉防治技术、计算机管理软件等成果的推广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二、新形势下档案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1.档案工作重点的转移,需要新理论的指导。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收集、整理和保管档案上,档案馆的主要职能是为党和国家积累历史财富,加上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档案工作的阶级性、机密性,形成了“重管理、轻利用”、“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的普遍观念,造成了档案部门对社会活动参与程度低、活动范围窄的局面。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档案馆逐渐转变为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增长,档案利用者和利用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大量地系统地利用档案的要求,将取代过去查阅、调用个别档案文件和少数案卷的状况,促使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利用工作、开放历史档案、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加工、拓宽档案信息的传递通道、及时向社会提供系统化档案信息的步伐加快。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档案信息开发、管理、档案用户研究、用户教育等新理论的研究,为制定政策及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给档案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建立国家规模的档案管理体制时,基本上参照苏联模式,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特别是由文书档案管理发展形成的封闭、半封闭管理模式管理科技档案,忽视了科技档案信息的知识性、通用性,以至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积累起来的科技档案被封锁在形成单位狭小的范围内,不能为社会所共享。部门所有制、单位所有制阻碍了科技成果档案信息的采集、交流和转化。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现代化企业制度等,都给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必将促使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档案学理论的建立。

3.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及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计算机管理、检索高密度存贮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在档案工作的应用,为档案保护和充分提供利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必然对传统的档案学理论产生影响。

三、档案学研究的改革

综上所述,档案学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新的形势也给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档案学必须从理论上解决当前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提高理论的概括性、适用性、科学性和预测性。尽快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档案学理论。

1.及时更新和完善档案学理论

在建立新的档案学理论时,应该在现有的档案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原有的理论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可以补充、完善,哪些需要更新和重建。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在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其上升为理论,从而进一步指导实践。在基础理论研究中,要克服目前存在的和档案工作现实问题联系得不紧、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得不到理论的及时指导和概括的现象,使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还要注意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超前研究,预测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及时给实践以指导。此外,也要加强对档案保护技术理论与方法、档案开发利用以及档案管理现代化等应用技术的研究等等。

2.制定长远的学术研究规划,把档案科研工作纳入科技管理轨道

首先,应该在摸清档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尽快制订出具有全国宏观指导性特点的学术研究发展规划,加强档案科研的宏观管理和导向作用,通过提出档案科研发展战略、指南提纲等方式,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档案料研活动。其次,增加档案科研的投入。目前,档案部门科研项目除向国家档案局申报科技三项费用资助外,由于档案学的学科地位等原因,很少得到其它资金,如: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的资助,科研项目立项率很低。加上许多档案科研部门归属于行政机关,长期难于解决科研经费。应该从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档案科研投入。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已立项的档案科研工作的监督指导。各级档案科技管理部门不仅要对科研项目内容、水平、方法进行指导,同时也要对科研项目的计划进度、经费使用、完成状态进行监督。

3.改变档案学研究的管理方式

档案科研一般由档案科技部门管理,科研课题也是由档案科技人员完成。由于档案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许多学科内容,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科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许多重大项目都是依靠综合的力量完成。为此,档案科研管理也可以实行“课题组”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对事关全局或重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应改变以往那种各自为政的分散式研究局面,通过课题组,将各个档案局馆,档案科研所和学校的档案专业教学人员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联系起来,发挥专业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高和实际工作人员的实验经验丰富的特点,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共同攻关。

在档案学研究中,还要注意加强高校档案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档案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落后于其它专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指南,直到最近一、二年才有档案专业的选题,而由国家档案局归口管理的科研三项费用又主要用于档案部门,档案专业教师科研立项很少。至今,高校档案专业教师仍没有很有影响的、有重大突破的科研成果。高校教师科研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高校档案专业教师并不身处于某一局馆的具体环境之中,虽然他们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和体会,却有从较高的层次全面观察问题,较系统地、抽象地去进行研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优势。其次,教师们研究工作一般不受经营目的直接牵制,便于在广阔的领域内展开,教师们也不大为实际工作的琐事所困,易于使研究走到实践的前头,反过来指导实践。

4.改进档案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由于我国历史上档案学不能被社会公认为一门科学,新中国成立后,档案学的研究者都明确提出要建设自己的独立学科,强调档案学的独立性,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档案学与相邻学科间的“相异”上,这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相邻学科的相互借鉴。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档案学研究必须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单一性的研究发展成为全方位的研究,从封闭式的研究过渡到开放式的研究,促进整个档案学体系的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在过去的以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实验实习等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比较的方法,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定量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档案学、档案事业作为系统,用系统论的整集性、有机性等原则进行研究。要积极采用数学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变化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描述,精确地提示其发展变化规律。

档案期刊是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要加深档案期刊编辑工作的研究。由于档案专业期刊同时也是传播专业理论、介绍工作经验、商讨业务问题,探索发展道路的阵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定区域乃至全国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工作的实际发展水平,对促进档案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国各级档案专业期刊虽有107家之多,但除少数几家刊物理论水平档次较高,富有特色外,大部分档案期刊仅仅起到业务指导的作用,缺乏大量的、有哲理思考、理论性的论文,刊物的影响面大多局限于本地,刊物缺乏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体,刊物的水平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应该加强档案期刊编辑工作的研究,使各种档案期刊都能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档案学研究方面形成以发表某个或某几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为主的专业刊物。

档案学术评论对档案学理论可以起到深入宣传、拾遗补缺的作用,是档案理论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应该加强档案学术评论,对重大档案学术成果,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论,发挥档案学术评论的整体效应,以更好地促进档案学理论的发展。

标签:;  ;  ;  

论我国档案研究的改革_档案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