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Authorware的超媒体英语课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林春[1](2020)在《贝叶斯在互联网教育中个性化学习的应用》文中指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教育行业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如何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将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覆盖至更多的群体,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更加富有针对性,更贴合实际的个性化教学方案,是教育从业者一直在努力的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教育的期待已经由最开始的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的平权化,发展为对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和教学效率的智能化。教育从业者及互联网从业者,正在不断研究和时间,互联网技术在解决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让学员能够获取更好的教学资源,更高效率、更贴近自身情况的进行学习。贝叶斯网络模型是一类可以强有力的用来表达各种不确定性和科学知识的网络模型方法,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类模型特点使得它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热潮来袭,贝叶斯网络成为了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其中在互联网教学中,由于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都大不相同,因此针对每位学员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十分困难,但利用贝叶斯网络的特点可以准确的了解每位学员的自身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科学分析,再对其进行分类与学习评估,最后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的结果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推荐。本文针对现代互联网教育学习的学习过程和评估方式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课程内课件的学习与考核,提出了基于课程组织与评测结果统计课件通过率以及课件之间的知识关联关系的方法。首先,通过组织课前综合测试、学前小测、学后小测三个主要评测方法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公式进行在线推断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课件。实验结果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模型可以在线实时调整下一课件的有效推送度,提高用户学习效率。(2)针对不同课程之间评价对比,提出了基于贝叶斯评价课程学习能力的方法。首先,以该课程的历史评测结果和用户的课前综合测试估算出用户学习能力得分;然后在用户学习中,根据首次测验与学后测验结果在基于贝叶斯公式的前提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实时修正其得分。从实验结果得知,贝叶斯网络的引进可以有效提高评价课程学习能力的精确度。(3)综合两个方法设计了一种可提高用户学习效率与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的个性化学习模块。基于前两种方法进行课件学习数据与评价指标统计数据的收集,对收集的数据灵活的选择不同的达标评价方案,或者基于先验知识对已采集的数据判断理论上的达标线,之后根据数据的特性对达标线进行分析与调整,最后得到理想的评价方案。本文应用工具创建和评估基于贝叶斯实现个性化学习模块。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个性化学习模块可以根据实时情况不断修正与完善上一次制定的适合用户学习完该课程的最佳路径。
罗珍[2](2018)在《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会随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对应的变化,并且人类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的需求的变化也会使得其研究内容产生变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教育技术概念丰富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从教育技术学产生开始就经历了无数的变化,种类之多,形式之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教育技术应用热潮。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以信息时代为研究背景,根据文献共词分析、信息时代的主流技术的时间顺序二种方法,定位对应的技术。进一步把各种技术的发展演变进行一次大致的梳理,从中找出教育技术发展的轨迹,总结经验和教训,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硬件环境演变,软件环境,教学方式研究等3个方面了解所涉及到的教育技术学的技术演变过程,这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密切,硬件的发展,软件的更新都会影响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组成方面。其中,对硬件环境演变的探究主要是结合硬件环境的变化历程进行探讨如何可以更好的将其应用于教学;软件研究则主要研究每一个时期出现的新的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技术应用,例如微课、慕课、课件,再分析它们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是研究经过历史的演变,教学方式出现了哪些变化。希望能够对教师或者其他人了解这门技术的发展过程起到很大的作用,为研究者预测某个技术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段立蕊,杨敏[3](2016)在《Authorware在大学英语课件制作中的运用——Authorware6.5实例演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语言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形成了巨大的改变,引发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刻变革。Authorware是一个专门制作多媒体的实用软件,具有简单明了、操控性强和交互性强等特点。以Authorware6.5为依托,本文介绍了它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中如何实现一个课件的制作。
黎红[4](2014)在《多媒体数据库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Authorware软件、函数表达式等相关内容作了一个详细的解说,对多媒体数据库的概念及应用前景给予了描述,并通过实例,非常完整地展现了在现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了文件管理多媒体数据的方式来解决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方法。
余静[5](2014)在《浅谈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传统英语教学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逐渐推广和应用,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如何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服务专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余静[6](2014)在《浅谈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传统英语教学课堂,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平台。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逐渐推广和应用,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如何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服务专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促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汪杏芳[7](2012)在《基于学习者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以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将教育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到一起的综合性研究日益发展成熟。要想在信息化时代,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充分运用多媒体优势。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感知学习风格理论,选取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3个角度,设计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准则和过程,并且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了3种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类型的课件界面。参照O’Brien的学习通道倾向清单(learning channelpreference checklist),对其进行改进后,笔者对河北蠡县百尺第一中学初二年级二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测定了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后,按照其感知学习风格类型进行了分组并教学实验。在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并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学习效果的主观感受调查。研究表明,依据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类型特点制订的界面设计准则和过程并最终设计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界面案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并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完成了此课题的研究,为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可供参考的准则和流程并最终用实验数据证明了依此准则和流程设计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刘珍[8](2009)在《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改革,面临着众多的挑战:顺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转变;现代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更新;满足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国际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国际化等。教材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素质培养的教材是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题基于湖南大学大学物理英文教材建设项目,设计并开发了与大学物理双语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本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国内外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其次,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基于信息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双语教材建设的要求与原则,对大学物理双语教材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最后,论文全面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总结了多媒体辅助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优势,对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教学设计,分析了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系统结构,设计了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开发流程。基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多媒体技术在教材建设中应用的相关理论,开展了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并在调查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多媒体教材的研发原则,构建了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开发的基本框架。研制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达到高等教育教材多媒体化的要求,对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资源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其他课程的教材建设与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康丽[9](2008)在《计算机辅助初中英语教学(CALL)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在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显,CALL走向课堂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初中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发展的真实情况,作者选择齐齐哈尔市三所有代表性的初中作了细致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问卷总计调查了24名英语教师,3名电教人员及218名学生。调查从学校的软硬件配置情况,教师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他们对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态度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的软硬件设备虽有很大的改善,但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虽然英语教师及学生多数都接受CALL,但其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在CALL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少等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关建议:增加对教育技术的投入,力求使CALL步入正轨;因为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直接影响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效能的发挥,因此提倡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开发积件库,为教师提供合适的软件,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应正确看待CALL与传统教学的关系,CALL不会取代传统教学,它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我们用CALL的真正目的。
朱枫[10](2008)在《基于案例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案例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系统是针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训练,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CAI应用系统。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案例学习理论框架,依据国内外现有教学技能体系,结合语言教学特点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尝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各种功能,并介绍了基于案例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方法及试用情况。
二、基于Authorware的超媒体英语课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Authorware的超媒体英语课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贝叶斯在互联网教育中个性化学习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构建主义 |
2.2 贝叶斯定理 |
2.3 适应性超媒体系统 |
2.4 自适应学习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础学习模型分析 |
3.1 交互式的互联网教育课件 |
3.2 先验概率分析 |
3.3 学习指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贝叶斯的个性化推荐方法 |
4.1 基于贝叶斯的课件学习效率计算 |
4.2 基于贝叶斯的课件学习舒适区计算 |
4.3 基于贝叶斯的综合推荐策略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贝叶斯的个性化学习平台设计 |
5.1 个性化学习平台核心功能框架 |
5.2 个性化学习平台核心业务流程 |
5.3 自适应内容功能模块 |
5.4 自适应测试功能模块 |
5.5 自适应学习功能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成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本文的不足 |
6.4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方法、思路和步骤 |
第2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出现过的教育技术环境 |
2.1 以文献共词分析探寻教育技术的技术发展脉络 |
2.1.1 硬件环境 |
2.1.2 软件环境 |
2.1.3 教学方式 |
2.1.4 总结 |
2.2 以信息时代的代表性主流技术探寻教育技术发展脉络 |
第3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硬件技术发展演变 |
3.1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演变 |
3.3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发展演变 |
3.4 网络与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演变 |
3.5 网络电视的发展演变 |
3.6 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演变 |
3.7 电子书包的发展演变 |
3.8 VR的发展演变 |
3.9 云计算的发展演变 |
3.10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演变 |
3.11 物联网发展演变 |
3.12 人工智能的发展演变 |
第4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软件环境的发展演变 |
4.1 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 |
4.1.1 Authorware的发展趋势分析 |
4.1.2 flash的发展趋势分析 |
4.1.3 Moodle平台的发展趋势分析 |
4.1.4 微信平台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 应用软件资源 |
4.2.1 课件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2 资源博客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3 微课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4 MOOC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5 SPOC的发展趋势分析 |
4.2.6 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5章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教学方式的发展演变 |
5.1 计算机辅助教学 |
5.2 自主学习 |
5.3 合作学习 |
5.4 任务驱动学习 |
5.5 远程教学 |
5.6 网络教学 |
5.7 移动学习 |
5.8 翻转课堂 |
第6章 发展趋势总结 |
6.1 硬件技术发展趋势总结 |
6.2 软件技术发展趋势总结 |
6.3 教学方式发展趋势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多媒体数据库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Authorware简介 |
2 多媒体数据库 |
2.1 概念 |
2.2 实现 |
3 多媒体课件制作 |
3.1 多媒体课件的实现 |
3.1.1 框架图 |
3.1.2 关键技术 |
4 结束语 |
(5)浅谈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目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学校对大学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 |
1.2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普遍偏弱 |
1.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
2利用FLASH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优势 |
3制作英语教学资源的内容基本结构 |
4制作英语教学资源的基本流程 |
5开发英语教学案例素材集 |
6在设计制作过程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应注意的问题 |
(6)浅谈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1.1 学校对大学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 |
1.2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普 遍偏弱 |
1.3 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单 一 |
2 利用 FLASH 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 资源优势 |
3 制作英语教学资源的内容基本结构 |
4 制作英语教学资源的基本流程 |
5 开发英语教学案例素材集 |
6 在设计制作过程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和应注意的问题 |
(7)基于学习者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以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课题背景 |
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研究缘由 |
(二) 课题的主要贡献 |
(三) 课题的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概念与理论 |
(一) 学习风格 |
1.学习风格的定义与发展 |
2.感知学习风格的定义与发展 |
(二) 教学信息设计原理 |
1.动机原理 |
2.知觉原理 |
3.框面设计参照的感知规律 |
4.色彩设计参照的感知规律 |
5.标题、重点、内容呈现参照的感知规律 |
6.界面之间的呈现参照的感知规律 |
(三) 学习理论 |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 英语课程的标准 |
1.知识方面 |
2.能力方面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
(五) 多媒体课件界面 |
1.多媒体和多媒体课件界面的定义 |
2.多媒体课件界面的原则 |
三、 英语课程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准则 |
(一) 结合感知学习风格特点 |
1.感知学习风格的特点 |
2.适合感知学习风格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原则 |
(二) 结合英语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原则 |
(三) 框架设计 |
1.实用性 |
2.美观性 |
(四) 图形图像设计 |
1.趣味性 |
2.互动性 |
3.装饰性 |
(五) 色彩设计 |
1.划分视觉区 |
2.突出重点 |
3.增强艺术效果 |
4.符合色彩的感觉效应 |
(六) 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 |
1.游戏性 |
2.辅助性 |
3.整合性 |
四、 基于学习风格英语课件界面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步骤 |
(一) 界面设计流程图 |
(二) 界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
1.结合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准则 |
2.收集与加工素材并进行脚本编写 |
3.设计并制作个性化的信息呈现方式的素材 |
4.设计多媒体课件界面模板 |
5.运用相应的软件进行界面的设计、开发与美化 |
6.界面评价与修改 |
五、 基于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课件界面设计案例与评价 |
(一) 初中英语课程的特点 |
1.知识方面 |
2.能力方面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
(二) 偏好视觉型学生的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案例 |
1.制作方法 |
2.评价 |
(三) 偏好听觉型学生的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案例 |
1.制作方法 |
2.评价 |
(四) 偏好动觉型学生的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案例 |
1.制作方法 |
2.评价 |
六、 教学应用与评价 |
(一) 将界面设计成果集成到多媒体课件 |
(二) 教学应用 |
1.改进感知学习风格测量表 |
2.测量实验班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并分组教学 |
(三) 课件评价 |
1.教育性评价原则 |
2.技术性评价原则 |
3.艺术性评价原则 |
4.个性化评价原则 |
5.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6.学生教学效果调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8)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计算机辅助教学 |
1.1.2 国内外现状 |
1.1.3 教材建设现状分析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多媒体技术在教材建设中的应用 |
2.1 多媒体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
2.1.1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特点 |
2.1.2 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与优点 |
2.1.3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
2.2 多媒体技术在教材建设中的应用 |
2.2.1 多媒体教材的优点 |
2.2.2 大学物理多媒体双语教材建设 |
第3章 多媒体教材的设计 |
3.1 基于认知建构论的多媒体教材设计 |
3.1.1 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观点 |
3.1.2 认知建构论在多媒体教材中的应用 |
3.1.3 学习理论在多媒体教材中的体现 |
3.1.4 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原则 |
3.2 多媒体教材的教学设计 |
3.2.1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目标分析 |
3.2.2 学生特征分析 |
3.2.3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内容结构分析 |
3.2.4 媒体选择 |
3.3 多媒体教材的系统设计 |
3.3.1 选择多媒体教材系统设计模式 |
3.3.2 封面导言的设计 |
3.3.3 屏幕界面设计 |
3.3.4 交互界面的设计 |
3.3.5 导航策略的设计 |
第4章 多媒体教材的开发 |
4.1 开发工具与平台的介绍 |
4.1.1 Authorware 的功能介绍 |
4.1.2 Authorware 开发课件的特点 |
4.2 基于多媒体教材开发的设计 |
4.2.1 多媒体教材系统结构的设计 |
4.2.2 基于多媒体教材开发的系统分析 |
4.3 多媒体教材的实现 |
4.3.1 主界面的实现 |
4.3.2 次界面的实现 |
4.3.3 练习部分的实现 |
4.3.4 多媒体素材的加工与制作 |
4.4 课件的网络发布 |
4.4.1 课件网络发布步骤 |
4.4.2 课件网络发布原则 |
结论 |
1.研究应用价值 |
2.研究的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之处 |
4.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按钮的设置 |
附录C 有关计算图标的赋值 |
附录D 框架属性的设置 |
附录E 练习部分 |
(9)计算机辅助初中英语教学(CALL)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的概念界定 |
2.2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理论依据 |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2.3.1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2.3.2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
3 计算机辅助初中英语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研究工具 |
3.1.4 数据收集 |
3.2 数据分析 |
3.2.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施及利用情况 |
3.2.2 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
3.2.3 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
3.2.4 教师和学生调查信息对比 |
4 结果与讨论 |
4.1 CALL 的发展受制学校辅助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
4.1.1 学校硬件配备情况制约CALL 的发展 |
4.1.2 学校软件建设制约CALL 的发展 |
4.2 教师计算机水平提高的迫切性 |
4.3 CALL 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4 CALL 与传统英语教学关系的处理 |
5 建议及对策 |
5.1 学校辅助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
5.1.1 辅助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 |
5.1.2 共享积件库的建立 |
5.2 教师CALL 水平的提高 |
5.3 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与情感培养 |
5.4 CALL 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校辅助教学设施及利用问卷(电教人员卷) |
附录2: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现状调查表(教师卷) |
附录3: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现状调查表(学生卷) |
致谢 |
四、基于Authorware的超媒体英语课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贝叶斯在互联网教育中个性化学习的应用[D]. 林春. 华侨大学, 2020(01)
- [2]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发展演变研究[D]. 罗珍. 深圳大学, 2018(01)
- [3]Authorware在大学英语课件制作中的运用——Authorware6.5实例演示[J]. 段立蕊,杨敏. 校园英语, 2016(04)
- [4]多媒体数据库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J]. 黎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5]浅谈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J]. 余静. 电子制作, 2014(07)
- [6]浅谈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J]. 余静. 电子制作, 2014(08)
- [7]基于学习者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以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为例[D]. 汪杏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2)
- [8]UNIVERSITY PHYSICS多媒体教材的设计与开发[D]. 刘珍. 湖南大学, 2009(01)
- [9]计算机辅助初中英语教学(CALL)的调查与研究[D]. 康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08(05)
- [10]基于案例的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系统的设计[J]. 朱枫.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8)
标签:课件论文; 学习风格论文; authorware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超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