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反应的四维模型述评_群体行为论文

社会反应四维模型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四维论文,模型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社会影响是指个体的思想、情感或行为往往受到他人的真实或想象之存在的影响这样的情形。①

关于社会影响的研究范式很多,主要包括:1.从众(conformity)或多数人影响的研究范式——用以检验在某一群体中处于多数派地位的人对处于少数派地位的人所施加的可能性影响;2.少数人影响的研究范式——用以检验少数派对多数派可能产生的影响;3.服从(compliance)范式——用以检验个体对处于平等地位或高于自己之人所发生的直接需求;4.顺从(obedience)范式——用以检验权威对他人的直接要求。

与此同时,有关社会影响的理论也形成了不同的走向。在表现型(phenotypic)或曰描述型理论中,理论家们力图明晰完成下述任务所必需的维度:1.定义与区别各种社会影响现象;2.定义与区别对社会影响的各种反应。其最主要的目标即为尽量以最简洁的理论模型涵盖尽可能多的社会影响现象。这种理论的价值在于:1.有助于组织经验性发现;2.有助于区别比较相近的社会影响现象;3.提供了整合描述型理论与解释型理论的基础;4.可以导致新的发现,从而促进理论的发展。

社会影响的描述型理论很多,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一个公认的代表性框架。有鉴于此,本文的主旨是论证并提出一种关于新的社会影响的描述型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包括去抑制传染,而且还整合了其他一些主要模型对诸如从众、少数派的影响、服从、独立、反从众等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同时籍此回顾与整理以往的研究成果。为此,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建构描述型模型所使用的基本策略。

二、建构描述型模型的基本策略

几乎所有的描述型理论运用的策略都涉及复合分析(combinatorial analysis)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一旦定义从众的变量或维度得到确定,这些变量或维度必须穷尽可能的复合体。即复合分析提供了有关从众的各种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影响的符号图式法来加以说明。其逻辑是使用了两分型维度:1.在即将利用靶子对社会影响作出反应之前,对靶子和影响源进行“同意—反对”评估;2.在反应之后对靶子和影响源进行“同意—反对”评估。如图1所示,“从众”为一种内隐的积极运动所定义,其运动轨迹:由接触前(preexposure)

图1 社会影响的符号图式法

的靶子与影响源之间的反对关系转变为接触后(postexposure)的同意关系。“独立”和“一致或符合”在接触前后缺乏变动——接触前后均为反对关系。“反从众”则与从众的情形相反。该方法第一次对社会影响现象的理解获得了实质性进展,因为它抓住了独立与反从众区别之核心。从表面上看,二者都是对影响的不顺从,但是独立是指因坚持初衷而不顺从,而反从众则是反对影响的行为。

在进一步论述之前,有关描述型反应分类的一个观点值得注意。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存在最接近与相对较远的影响源与冲突性规范。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某人顺从的影响源可能会招致另外一个人的反对——比如,青少年喜欢顺从其同伴、违抗他们的父母。在这里,所有的反应分类都是基于所设想的一个单一最接近的影响源而提供的。并且这种影响源要么是个人、要么是群体。现在让我们来操作化地界定社会影响现象的主要类型与亚类型。

三、社会影响现象的操作化界定

(一)从众

1.从众概念辨析

就概念而言,可以将从众界定成与规范、地位或基于能够代表着受影响者某一或某几个动机的某群体成员的标准相一致的行为或信念。这些动机包括他的下列一些需求:1.渴求正确的期望;2.为社会所接受、而不是遭到拒绝或冲突;3.完成群体赋予的目标;4.建立或坚持自我概念;5.自身与类同体或群体成员合作的期望;6.为了获取平衡等。

本文将要采纳的从众的定义与“个体当前认识到的力图实现符合群体规范预期的行为”这一经典的普遍引用的定义截然不同。后者显然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仅仅考虑到了规范的影响。并且这种有意的从众有时不一定导致实际或获得性的从众行为,而是以从众动机替代了从众行为。那么,如何较好地对从众进行操作定义呢?答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靶子与影响源之间接触前反对关系的程度。如果在接触前是反对关系,则最好将从众界定为靶子所处的位置向同意影响源方向运动。

基于现行的概念性定义,如何对从众予以操作性定义呢?这取决于靶子和影响源之间的接触前同意的程度。如果是接触前反对,那么这种从众就被定义为靶子朝向与影响源一致的运动,即游移从众(movement conformity)或委托从众(commission conformity)②。换言之,游移从众的特征是伴随有接触后同意的接触前反对。

2.转变—服从(conversion-compliance)

在界定从众时,仅仅注意到接触前反对与接触后同意是不够的,因为这种运动可能在两个水平——公开与私下——间或同时发生。伴随接触前反对同时发生的公开与私下水平的接触后同意就叫做转变(conversion)或内化(internalization)。与之相对,伴随接触前反对同时发生的公开水平的接触后同意与私下水平的接触后反对则叫做服从。

3.一致(congruence)

如果靶子与影响源之间接触前与接触后的关系都是同意的话,说明从众行为无需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这种类型叫做一致或相符。虽然未涉及心理的改变,不过至少有三个原因可以认定这种行为属于从众:①如果个体一开始就同意了在群体中的所处位置或所要遵循的标准,他完全有自由选择向群体袒露其态度的权力。但是,事实上,研究发现,个体有时会用群体标准来掩盖自己观点上的同意,显然是用印象支配策略来显示自身的自主、独立、独一无二或与众不同③。②公开的表现自己的前私下同意或后私下同意的决定仍然要基于概念性定义中所强调的动机之上。③如果个体不能够忙于他所从事的行为,那么从众就应该在运动缺失中得到证明。

(二)非从众(nonconformity)

就字面而言,非从众指任何不属于从众的行为。非从众动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上述所列举动机的观察。但是,因为非从众可以被划分为独立和反从众两个亚类型,所以我们将直接讨论这两个亚类型的概念性定义。

1.独立(independence)

独立的概念性定义指影响靶子对他人的规范、地位或标准不予以重视时所产生的行为或信念。独立的动机包括:①力求正确的愿望,②完成群体目标的愿望(例如,群体的某一成员反对大多数成员主张的实现群体目标的最佳方案),③回避群体思维,或④坚持个体的自我概念或社会认同。就操作性定义而言,独立指游移缺失。换言之,独立的特征是:伴随有后公开(public)/私下(private)反对而在靶子和影响源之间的接触前反对④。这一操作性定义与图1中的定义是一致的。只是后反对在行为和态度两个水平上都能发生。

2.反从众(anticonformity)

反从众的操作性定义为:基于影响靶子的一个或多个动机而产生的与群体规范、地位或标准不一致的行为或信念。靶子的这些动机包括:①煽动群体冲突的欲望,②将自己与异类、不喜欢或不具吸引力的他人隔开的欲望,或将自己与群体以外成员隔开的愿望,③试图建立行为自由或行为自主的欲望,④标新立异的欲望,⑤躲避群体意识的愿望,以及⑥避免自己给人以溜须拍马的形象。反从众的最佳解释为远离影响源给予影响靶子的种种影响。假定在影响源和影响靶子之间存在接触前同意,那么反从众的特征是伴随有后反对的接触前同意。反从众也可以被假设为一种接触前反对,也就是说前反对伴随逐渐增长的后反对。但是与心理渗透抵抗理论相关的研究表明这种反从众至少在实验室里是不会发生的⑧。

但是,即使是知道接触前同意和接触后反对的存在,也不足以界定反从众,因为象从众一样,反从众可以在行为水平、态度水平或者同时在两个水平上发生。我们可以设想,正如游移从众可以被分为两个亚类型(转变和服从)一样,反从众也可分作两个亚类型:反转变和反服从。

伴随有后私下反对和后公开反对的接触前同意就属于反从众中的反转变亚类型,即受影响者在态度和行为上同时反对从众。相对于反转变而言,伴随有后私下反对而公开同意的接触前同意就是反从众中的反服从亚类型,即受影响者在行为上表现出反对从众但态度上却不反对。

(三)去抑制传染(Disinhibitory Contagion)

去抑制传染的概念性定义是:采用回避冲突法的个体在观察榜样之后会减少抑制力,这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类型就称作去抑制传染;榜样的行为使观察者的躲避程度减少,因此观察者就可以自如地从事遂愿行为⑤。

从操作性定义上讲,去抑制传染的初始阶段是存在一个处于内部心理矛盾状态的潜在受影响者,他有从事某活动的想法,却未行动。接着榜样或引发者就会出现在受影响者面前,他不断地做出受影响者所渴望的行动。如果影响产生,受影响者就会改变自身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由反对榜样转向同意榜样。最终受影响者会处于一种在行为和态度上都与榜样达成一致的状态。

去抑制传染是社会反应四维模型的核心,因为它要求考虑受影响者中接触前公开/私下匹配错误的可能性。有了去抑制传染,最终模型会包括前行为反对而态度同意。

四、社会反应的四维模型

(一)基本理论观点

分析了各种概念及其区别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一个单一模型中能够囊括所有现象的最小维度数是多少?答案是至少四维,逻辑如下:

要区分从众和独立,接触后同意/反对是一个维度。就从众而言,在影响源和影响靶子之间有后同意;就独立而言,有后反对。

要区分转变从众和服从从众(反之为反转变和反服从),接触后公开/私下是一个维度。对于转变,在影响源和影响靶子之间有后公开同意和后私下同意;对于服从,有后公开同意和私下反对。

区分游移从众和相符从众,接触前同意/反对为一个维度。使游移从众成为可能(转变或服从),必须在影响源和影响靶子之间存在接触前反对;至于服从从众,则必须有接触前同意。

区分从众(尤指转变)和去抑制传染,接触前公开/私下是一个维度。对于从众,影响源和受影响者之间存在接触前行为和态度反对;对于去抑制传染,存在接触前公开反对和前私下同意。

在整合这些维度时,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列(从前接触到后接触),就会有16个结果,具体情况见图2。第一个维度是接触影响之前与影响源相关的受影响者的公开行为,即接触前公开(行为)同意或反对。第二个维度是与影响源相关的受影响者的接触前个人观点,即接触前私下(态度)同意或反对。第三个维度是与影响源相关的受影响者的公开反应,即接触后公开同意或反对。第四个维度是与影响源相关的受影响者的私下反应,即接触后私下同意或反对。

为了便于说明和交流,社会反应四维模型对16个可能性进行了排序,任何现象的精确操作性定义均可在该模型中搜索到。例如,第16项独立的定义是:接触前公开和私下反对。图2中的独立与图1中的独立相同。图2对图1中的内容做了进一步解释,也就是说,独立在影响靶子和影响源之间是以公开和私下反对为开端,也以公开和私下反对为结束。

图2 社会影响四维模型示意图

可以看出,该模型囊括了业己认识到的上述7种社会反应类型:①从众的三个类型——#1相符,#13转变,#14服从;②两种反从众类型——#3反服从和#4反转变;③#16独立;和④#9去抑制传染。该模型还包括两个不常见的还未被认识的类型:其一是从众类型(在此被标作#2矛盾服从),其二是反从众类型(在此被标作#15矛盾反服从),这两种类型最早由Nail定义,并分别标名为服从2和反服从。该模型还包括两个反应,即由Redl2(1949)⑥最先建议用以替换#9去抑制传染,在此被标作#11抑制独立和#12反传染。最后,该模型还提供了以前从未定义和标明的有关社会影响的五个潜在类型:#5服从/转变,#6持续服从(continued compliance),#7反向反服从(reversed anticompliance),#8去抑制反转变,以及#10反向服从。

问题在于是否所有的类型和亚类型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否以往的研究有证据表明任何未被认识或认识不足的现象都是存在的?如果它们确实存在,它们是否对重要的理论问题有意义?事实上,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意识到#1相符、#13转变、#14服从和#16独立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也有许多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证明了公开和私下反从众、#3反服从和#4反转变之间区别的效度和必要性。

(二)该模型中新现象和认识不足现象的实证证据和理论意义

1.从众—#9去抑制传染

我们先考虑从众(#13转变或#14服从)与#9去抑制传染。我们之所以先这样考虑,是因为如果没有有力的理由可以区分这些影响类型,那么四维模型或者图2的中间部分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很显然,从概念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的解释来看,从众和去抑制传染是不一样的。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14服从从众和#9去抑制传染。就卷入冲突和接触后公开同意这两个方面而言,服从和去抑制传染具有相似性。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①冲突的起因和解决方法不同,②确定事件的序列不同。

由图3可以看出,在#14服从中,受影响者起始阶段处于内部和谐状态,但是经过影响,结束阶段处于内部矛盾状态。相对而言,去抑制传染的事件序列恰好相反。起始阶段,受影响者处于公开行为和个人愿望相矛盾的冲突状态,但是,经影响后,结束阶段又处于和谐状态。

图3 服从性从众(#14)—去抑制传染(#9)对比流程图

用以说明从众和去抑制传染具有不同影响原则的经验性证据同时也证明了从众和去抑制传染是相互独立的现象。同非类似他体相比,类似他体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是考虑到去抑制传染,事情会以其他方式进行,至少在某些环境中如此。调查攻击性去抑制传染的三项研究发现非类似榜样能够比类似榜样产生更大的影响。Goethals和Perlstein(1978)⑦利用分配理论对这一结果做了解释,即所谓的三角效应(triangulation effect)。如果个体发现非类似他体对实体的判断与自己的判断相同,那么与偏向性个体反应相比,他会更加相信他的判断是对实体的正确反映。对类似他体的认可或许是由相同的偏向性特征引起的,因而会淡化印象。

2.#2矛盾服从(paradoxical compliance)

顾名思义,矛盾服从是服从的一种形式。它与#14服从相似,受影响者对影响源的接触后公开同意伴随着后私下反对,并且后公开同意/私下反对是服从的核心。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同影响源相关的接触前状态。#14服从以影响靶子和影响源之间的接触前公开和私下同意。这个接触前同意会伴随持续的行为同意,但在态度上,受影响者则逐渐转向反对(见图2)。在特定环境中,从众可以离开影响源向正确描述移动,因此被称作“矛盾”服从。

3.#15矛盾反服从

与#3反服从和#4反转变相一致,可将#15矛盾反服从定义为反从众的一个特殊类型。从图2中可以看出,#15矛盾反服从的特征是由影响源和影响靶子之间的接触前公开和私下的反对转向接触后公开反对与私下同意。因此#15矛盾反服从可以作为#2矛盾服从的镜象意象(Mirror image)的表征。在特定的环境下“朝向影响源的转变”也可以看作是判断反从众的一个特征标志。

Wood等(1994)⑧指出#15在少数派影响中属于一种转变类型,是朝向少数派的转变,因为至少少数中的一些成员在态度上受到了影响,并接纳了少数的地位。少数派影响通常不容易表现出来,因为如果这样做就意味着对强大的多数派的背叛。

但是成功的少数派影响不总会因为多数成员的后公开反对、私下同意而结束自身的影响。有时来自多数派的个体会公开地转向少数的立场。当这一现象发生时,就如同滚雪球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多数成员转向少数一边。

4.#5服从/转变和#6持续服从

服从/转变这个结构第一次被纳入描述型模型中,但是对于社会心理学而言,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此结构与#13转变相类似,因为二者均具有受影响者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期与影响源的立场保持一致这样的内涵。不同之处在于,#5服从/转变是对影响源的接触前公开反对。事实上,从众/转变是社会心理学中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可以描述在诱发——服从研究中经常被指导的态度转变的模式。

5.#8去抑制反转变(disinhibitory anticonversion)

这个概念以前并未得到清晰的界定,但是我们确信它具备单独成为一个影响类型的潜力,值得单独提取出来予以研究。顾名思义,它是反转变的一种形式,更通俗的说它是反从众的一种形式。受影响者被动地接受影响源的影响。从图2中可以看出,受影响者的接触前冲突——对影响源的公开同意/私下反对在后公开和私下反对中得到了解决。与#4反转变相比,#8去抑制反转变会引起对影响源的接触后公开/私下反对。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时,我们可以认为去抑制反转变是去抑制传染(#9)的镜象。在#9去抑制传染的情况下,接触前私下同意可以通过朝向影响源的行为转变而实现去抑制,与此相同,在去抑制反转变的情况下,远离影响源的行为转变可以促使接触前私下反对实现去抑制。

6.#11抑制独立(非传染)和#12反传染

并非所有的情况都以接触前公开反对/私下同意为开端、以去抑制传染为结束。如那些考虑在暴乱中行窃的人没有付诸实施;那些非常想跳舞的人,甚至在舞池被挤满之后,也没有跳。作为研究传染的先驱,Redl认为当潜在受影响者处于一种选择回避方式的冲突之中时,就是一种影响匮乏,在此被称为抑制独立(#11)。

比抑制独立更为有趣的是Redl有关反传染(#12)的描述,即所谓的休克效应(shock effect)。在受到传染后,观察者害怕失去控制的感觉非常强烈,以至主动拒绝来自引发者的影响,甚至直接从群体中退出。Redl认为此类行为根源于个人意愿上倾向于表达敌意而事实行为的强烈反对。可以想见,在此情况下,观察者的敌意性态度会有所转变。在非精神分析术语中,这种情形是#12反传染的表现——对引发者的接触前公开反对/私下同意转向接触后公开和私下反对。

7.#7反向反服从和#10反向服从

顾名思义,#7反向反服从是反服从的一种类型。而#10反向服从是服从的一种类型。我们之所以将#7反向反服从定义为一种反服从类型,是因为它最终的结果是后行为公开反对/私下同意,这与#3反服从和#5矛盾反服从的结果相一致。反之,将#10反向服从视为服从类型是因为它的结局是后公开同意/私下反对,与#14服从、#2矛盾服从和#6持续服从一致。我们用反向作为#7和#10的标记,因为两者的结构均表明从接触前公开和私下立场完全转向接触后公开和私下反应。

五、社会反应四维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优势

社会反应四维模型有助于实证检验与发现。它显示了所有16种确定现象之间精确的概念性关系。而且其中的大多数都与四种主要的社会影响范式有关:多数派影响,少数派影响,从众和服从。该模型还进一步提供了行为服从(#14服从)和随后的态度转变(#5服从/转变)。

该模型成功地区分了紧密相联的数种现象。例如,#9去抑制传染和#13转变都涉及朝着影响源有关向后的行为转变,结果都是对影响源的接触后行为和态度同意。但是,在暴乱期间能经由大众引起并传播的行为种类和态度忠实转变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该模型清楚地表明,根本区别是受影响者的接触前公开和私下立场的本质。去抑制传染是对影响源的接触前公开反对/私下同意,而转变是接触前公开和私下反对。

该模型有助于解释型模型和描述型模型之间的进一步整合。在#15矛盾反服从中模型为Hogg和Turner(1987)的反从众解释型理论(即参考信息影响理论)提供了描述型基础。在#5服从/转变和#6持续服从中,此模型还提供了和认知不协调理论、以及其它潜在的一致性为基础的解释型理论之间的。

论及新的影响类型,该模型提出了在反应模型文献中,以前从未被定义过的五种可能性:#5服从/转变,#6持续服从,#7反向反服从,#8去抑制反转变和#10反向服从,并且对各自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二)局限性

社会反应四维模型的一个局限性在于,为了简便起见,只设计了二分形式的结构。这种选择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清晰地呈现各种影响类型,因此也最大程度地容纳了各种可能结果之间的区别。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方式会遗漏重要的细节。当然,公开/私下和同意/反对这种两分法之所以能够持续也依赖于研究方法论的特性。而且,在许多研究环节中,也希望能够评估个体对影响源的前/后同意/反对的相对优势。

二分设计的第二个局限性是它必须省略某些已经被认识且有趣的社会影响现象。一种是折衷(Compromise),指受影响者在公开场合转向对影响源中等同意的立场,但在私下场合却无丝毫改变。另一种是过度从众(overconformity),在此情形中受影响者转向的立场远远超过了影响源指定的范围。有趣的是,过度从众既可以指代超级从众(superconformity),受到高级评价并能促进群体目标实现的行为;反之也可以依据群体和环境指代一种非从众形式或反从众形式。

第三个局限性是该模型仅凭游移条件对社会影响下定义。

该模型的优势之一——综合性也是它的一种局限。尽管研究者们认为四个维度是必要的最小数目,但是这一综合性使得该模型应用于社会影响研究时显得有些笨拙。同时评估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件难事。如果要求这样做,那么在许多研究环节中,前后影响都会成为非常必要的研究焦点。

六、未来研究和理论发展的导向

对接触前公开/私下维度的考虑研究焦点意味着在许多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领域中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在个体的接触前公开立场和私下立场无法匹配的情况下,社会影响法则的不同操作方式。比方说,榜样与靶子不类似的情况同榜样与靶子类似的情况相比,产生攻击性去抑制传染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强烈;从众的情况也一样。但是,却不知如何才能测验出这种异化效应是①公开态度和私下态度不一致时社会影响的普遍特征;②去抑制传染的普遍特征;还是③仅仅是攻击性去抑制的一种具体反应。因此,研究需要在更广泛的情境下展开,通过使用相互矛盾的接触前公开态度和私下态度,以发现在此环节中是哪些变量在控制社会影响的表达。

同时,我们还应当关注理论发展的一个独特走向,即进一步关注描述型理论水平和解释型理论水平之间的整合。至于反应模型的纯描述型概念和过程模型的解释型结构之间的一致性,则由Allen最先做出阐述。他认为:信息影响理论与转变从众相符,而规范影响理论与服从从众相符。从信息影响的定义来看——接受一个或多个他人的信息输入作为对待现实的依据——信息影响显然会导致态度认可和行为一致(#13转变)。比较而言,由规范影响的定义可知——迎合一个或多个他人的期望——规范影响本身就可导致公开一致而私下不认可(#14服从)。

Nail支持Allen的整合原则,并引证了大量与此相一致的研究。同时,Nail进一步提出了反从众类型描述型水平和解释型水平之间的整合。从根本上讲,Nail认为强调动机驱力的反从众(消极影响)理论和概念同公开和私下反从众相一致。然而,强调自我表征或印象控制的反从众的理论和概念则仅仅在公开水平上与反从众相一致。其它一些研究也支持Nail的整合。

因此,我们提议在描述型水平和解释型水平之间做进一步整合。与此同时,现有模型的各种新现象又为未来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例如,Allen有关规范影响和#14服从之间的整合是否适合于此处所界定的服从的其它类型(#2矛盾服从,#6持续服从,和#10相反服从)?诸如完成群体目标或调整自己以期更类似于他人,这样的从众动机如何与此处所界定的从众的不同类型产生联系?各种从众动机如何与#9去抑制传染连接?显然,现有的分析为理论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当以更为广泛的视角考虑描述型/解释型理论整合问题时,必须注意解释理论者通过假设各种潜在的心理过程已经接触了不同的反应可能性。描述型和解释型理论具有互补性,而且它们相互为对方提供了一种聚合效度。

七、结论

我们相信,社会反应四维模型是描述型社会影响理论方面的重大进步。在提出去抑制传染的同时,该模型还涵盖了很多普遍认可的社会反应方式和大量重要的社会反应方式。而且,此模型还提到了一些以前从未被认识或认识不足的影响类型,并证明这些类型与熟知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应用型问题有关,诸如:对权威的服从与不服从、从众的性别差异、少数派影响、认知失调现象、禁止滥用违禁药品以及群体治疗等。

标签:;  ;  ;  

社会反应的四维模型述评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