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铮铮[1]2004年在《王夫之与湖湘文化的近代转换》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先哲人物,也是一位具世界意义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夫之的学问博大精深,他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经、史、百家之学以及释、道之学都有精到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之集大成者。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堪称博大精深;他的思想体系——船山学说,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宋明理学所作的批判性总结和继承,推动了中国新儒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船山学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湖湘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巅峰,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化,是传统儒学的变化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过渡的一座桥梁,是传统的湖湘文化实现近代转换的一个新的契机。 王夫之真正可以说是学究天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结束了过去那种空疏的高谈理性不切实际的学风,而开创了一种将理学与经世相结合的新学风。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湖湘文化因王夫之而发扬光大。 本文试图从王夫之对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确立王夫之在湖湘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阐明他在湖湘文化的近代转换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弘扬船山学说和发扬湖湘文化中的精华的现代意义。
肖晓阳[2]2006年在《湖湘诗派研究》文中提出湖湘诗派是兴起于近代初期而与宋诗派相抗衡的一大诗歌流派。其代表作家“湘中五子”结为“兰林词社”,以《骚》心《选》旨为宗,取法汉魏诗歌形式,抒发心中悲情,在近代诗坛上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湖湘诗派领袖王闿运继陆机之后提出了“诗缘情”的思想,反对“文以载道”说,在诗歌史上具有变革时代风气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湖湘诗派代表作家“湘中五子”为中心,探索湖湘诗派的精神所在,推究了这一诗派演进的过程,考察了它对文学遗产的继承和对近现代文学产生的影响。全文共八章,二十四万字,分为生成论、本体论、影响论叁个部分:湖湘诗派的形成与近代文化语境密切相关,楚文化崇尚个性的精神与南方文学的抒情传统是湖湘诗派精神的源泉,晚明以来崇尚性灵的文人推崇的汉魏古诗为湖湘诗派的精神提供了寄居之所。湖湘派诗派之名,源于“汉魏派”之说,作家以崇尚《骚》心《选》旨的湖湘作家为主,代表作家有王闿运、邓辅纶、邓绎、李寿蓉及龙汝霖诸人,其他地域受其影响而濡染了楚风的诗人也包括在内。以王闿运、邓辅纶退隐衡邵及第二代诗人的出现为界,分为开创期、持续期与传承期。湖湘派诗歌情调以悲哀为主,风格趋于古艳。王闿运的“诗缘情”说、邓绎的“诗法自然”说集中体现了此派诗歌创作的主要理论主张。湖湘诗派领袖王闿运以其高才绮思抒发了人生的悲音,“湘绮笔仗”境界高远,于清绮雅洁中蕴涵悲情,语带幽怨。“兰林词社”中邓辅纶写时世之篇与和陶之作,醇而能肆;邓绎感怀之诗、写景之篇,体现了“与古为新”的艺术追求;李寿蓉梦中诗、狱中诗、咏兰诗,境界悠远迷蒙,时出于六朝之外;龙汝霖诗歌中飘泊的孤客情怀,运用近体诗而能突破樊篱,在情感上追踪楚《骚》,在体式上则得汉魏诗歌之风神而出于汉魏之外。随着影响的扩大,湘中出现了唱和诗人群,其影响上达庙堂、深及山林,并涌现了第二代湖湘派诗人;一些湖湘派诗人宦游他乡,与异域诗人唱和,由此出现了异域湖湘派诗人。影响所及,“同光体”以宋诗对抗所谓“墨守盛唐”之论因湖湘派而发,“诗界革命”派的理想诗境与湖湘诗派论诗主张相近,中晚唐诗派、西昆体诗歌中的伤感与颓唐,也可以在湖湘诗派中找到根据,苏曼殊之感伤又为王闿运之同调。至于易代之际,其流波余韵依然绵延不绝,湘中诗歌近于浪漫的特点、江南文坛的魏晋之风、蜀中感伤诗歌的兴起都与湖湘诗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诗歌的精神来看,湖湘派诗歌以其浓郁的抒情性形成了近代诗歌史上一个感伤诗派。近代学风之变起自王闿运,感伤诗歌的兴起也源于湖湘诗派,尽管诗歌中以新材料造新境界始于“诗界革命”派、清新而悠远的意境多见于苏曼殊诗歌中,但湖湘派诗歌作为近代诗歌史上感伤诗歌的开拓者,对近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涛[3]2002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湘文化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 0世纪 90年代学术界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 ,学术继承的同时创新也不断地产生。从十余年来该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和研究倾向来看 ,湖湘文化的学理探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湖湘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新倾向四大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万里[4]2007年在《略论湖湘文化的定义、内涵精神特质及其现代转换》文中研究指明湖湘文化是近些年来学术界关注得比较多的一个领域。这种关注不仅仅限于有着乡土情怀的湘籍学者,也引起了全国各地学者的普遍兴趣,其原因便在于,近代以来,湖湘文化尤其是湖湘人物,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一种文化要对一种社会历史产生影响,当然主要得益于这种文化的精神特质而非物质文明。因而,在关于
刘兴邦[5]1997年在《谭嗣同新学与湖湘文化》文中提出“以太为体,仁为用”是谭嗣同资产阶级新学的主要内容。在谭嗣同的新学体系中,物质文明是以“格致”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技术,精神文明则是以“民权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谭嗣同新学的构建与主体文化的来源是以湖南文化所蕴含的丰厚哲学思想资源为基础的。
贺小花[6]2011年在《叶紫与湖湘文化》文中指出叶紫,20世纪30年代湖南作家,他以血泪的经历和饱含深情的笔创作了战斗式的文学。文章梳理叶紫的个人经历,借鉴文化学和心理学方法,认为叶紫深受传统湖湘文化的影响,斗争意识、爱国信仰、认真笃实、天真浪漫、精神不死等湖湘文化精神特质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形象、最生动的诠释。叶紫以他整个短暂的生命演绎了颇为壮丽的湖湘文化精神画圈。
薛学共[7]2004年在《湖湘文化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是湖南人民的儿子。湖南是毛泽东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他从小就在湖南这块土地上劳动、读书、生活和从事革命斗争,他的一生重要的成长期和塑造期是在湖南度过,而后才走向中国和世界的。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他的军事思想以及他的革命军事活动,与湖南的社会环境、悠久的湖湘历史和湖湘文化都有着隔绝不了的联系。研究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其与湖湘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湘文化与毛泽东的军事活动及军事思想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其中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从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到黄兴、蔡锷等人几百年来数代人薪火相传的军事思想,更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当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与中外历史上优秀的军事思想遗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批判地吸取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优秀军事思想,是集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思想的大成。但我们探究湖南近300年的思想文化的发展演变,不难发现从王船山到毛泽东,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哲人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就有许多相通之处。从军事战略学角度来看,王船山的许多史论着作就是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总结,是对《孙子兵法》等兵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集团,又成功地实践和发展了船山的军事思想。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在战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军事思想,对晚清时期、甚至民国以后的军事活动产生了颇大影响,在建军、治军和作战方面,确立了某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针、原则,更为后世兵家所推崇。从王船山到毛泽东,可以说300多年湖湘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思想史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是毛泽东及其战友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来自对古今中外无数间接战争经验的借鉴和吸收,其中在湖湘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王船山、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黄兴、蔡愕、林修梅等人的军事思想对毛泽东发挥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所以我们说,湖湘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民族根源。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内在关系,在毛泽东的社会感情、认知方式、心路历程以及他的思想构建等方面,湖南的文化传统都始终与他相伴相随,起着有形而又无形、复杂而又微妙的作用与影响。湖南民风强悍,与湖南人进取执着的根性相联系的就是湖南人的尚武精神,这种尚武精神也就更加强化了湖南人的倔强性格和心理素质,使湖南人更显得刚毅不屈和生气勃勃。近代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于19世纪下半叶数次考察中国,曾对中国十数省的不同民族、不同居民的性格特点进行了论述,其中对湖南人的说法就是,‘军事精神十分突出”,江西人没有“湖南的那种刚健”,又说“忠实、正直、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上粗犷、反抗心更是该省居民的性格特征”。 从农家的社会背景走出来的毛泽东,与中国农民的心理一直有着深刻而强烈的共鸣。农家文化的长期熏染,农家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及在思想情感上与农民的息息相通,使毛泽东的思想性格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农家烙印。从韶山冲众多贫困的父老乡亲的身上,毛泽东早己深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中国农民的深重苦难和迫切希望。毛泽东在他日后的革命实践中,对农民问题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关于农民与中国革命战争、农民与人民军队建设、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等,都是得益于他对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细致入微的洞察了解。 毛氏家族近世以来,还有从军习武的传统。在毛泽东诞生前后的半个世纪内,韶山毛氏出现过一股从军的热潮。湘军兴起后,与曾国藩家乡毗连的韶山,数以百计的毛家人投身湘军。据《毛氏族谱》记广‘载,韶山毛氏从军阵亡和升官晋职的就有60人之多。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堂伯父毛麓钟等人都有一段从军的历史。毛有庆、毛正明、毛恩毅3人,还被清廷授予正一品提督。有是学者对毛氏家族有功名之人做过统计,其中以军功出身的占了大多数。这种从毛氏家族传承下来的从军习武的精神,对毛泽东也有较大的影响。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投笔从戎当过新军的士兵。他其后又领导了秋收暴动和进军井冈山,并创建了人民军队,这与毛家这种从军习武的传统关系甚大。 受师友的启迪与影响,青年毛泽东就对历史地理知识和军事谋略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进行初步研究,对王船山、曾国藩等人的着作进行了钻研阅读,并对曾国藩的治学和治军的成就深感钦佩。在毛泽东的《讲堂录》中,相当部分的内容都与历史地理及军事问题有关,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伊尹、曹操、孙权、诸葛亮、孙武、吴起、管仲、商鞍、范鑫、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以及外国军事家恺撒大帝、拿破仑等都有逐条记载。由于毛泽东十分注重军事问题的研究,使他在青年时期就初步表现出了相当的军事组织和指挥才能。他于1
朱汉民, 刘觅知[8]2012年在《湖湘知识群体的船山诠释与文化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王船山以毕生精力从事学术研究,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既有深厚中国文化传统、又有超前时代意义的思想文化体系。湖湘知识群体通过对船山思想的多元性诠释而实现自身文化体系的重新建构,船山思想也为不断演变发展的湖湘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黄尚文[9]2006年在《湖湘文化映照下的历史叙事》文中提出文化环境对个人信仰、思维、感觉和行为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湖湘文化强调心性修炼与经世致用,使湘楚大地近代以来人才辈出,并在“忧患意识”、“死硬作风”、“定力坚固”、“崇尚血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唐浩明的家世背景和工作环境,促成湖湘文化对他的长期濡染。由“忧患意识”派生的文化隐忧和由“经世致用”精神催生的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是唐浩明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因;并使唐浩明有别于其他作家,而对历史持“敬畏”之心,对史实采取审慎态度,作品整体呈现出史、诗结合的“雅正”风格。 人既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又是文化环境的创造者;文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建构行为。唐浩明积二十余年对湖湘文化的深广研究,透过传统士大夫的命运轨迹和灵魂冲突,饱含激情、富有理性地写出了近代中国屈辱柔弱的历史背景下,湖湘巨子积极的“入世”情怀和雄强的湖湘精神特质。其小说对湖湘文化精神,作了当代文学史上最为全面、系统、形象的文学诠释。在生动的情节描写和形象塑造中,张扬、复活原初儒家文化那种内敛的生命强力和文化血性,并借此理性回护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传递“历史智慧”。 唐浩明没有盲目崇史返古,也没有一概肯定湖湘文化,相反,他站在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立场,以自觉的悲剧意识和悲悯情怀,写出了近代“入世”儒士、湖湘士子付出的执着和艰辛,收获的虚无与悲怆。以儒家文化主要是湖湘文化背景下古代知识分子出演的崇高悲剧,突现其文化困境和历史困境,再现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腐朽的悲剧性时代。作家于全球化语境下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反思,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终极追问。
曹璐[10]2016年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职院校培养从事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的应用型人才。新时代下,高职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地建设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程,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实现高职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对于湖南的高职院校而言,人文素养课程离不开深厚的文化背景——湖湘文化的影响。经历了千年的沉淀,湖湘文化代代相传,世世发扬,秉承爱国忧民的情怀,推崇经世致用的学风,拥有兼容并蓄的气概,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等,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大放光芒。将如此独具魅力的湖湘文化融入到人文素养课程中,无论对于理论还是实践皆具有重要价值。就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如何融合湖湘文化的这一问题,笔者从四个层次逐步分析。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对高职人文素养课程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从社会需求、国家支持、文化功能以及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可能性,整理出融合了湖湘文化的人文素养课程存在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以及资源价值。第叁,对湖南1100名高职院校学生和30位高职院校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课时比例、内容以及方式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人文素养课程存在课程目标相对落后、课程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法与考评方法较为单调等问题。最后,笔者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有效策略。优化思想、社会以及教育环境,是人文素养课程有效融合湖湘文化的重要前提。并且,通过构建囊括经世致用的学风、爱国忧民的情怀、敢为人先的风致、坚忍奋斗的精神等湖湘文化精髓的内容体系,拓展现有的实施方式,建立责任制体系、实行民主教学制度以及实施灵活化的评价机制,实现湖湘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夫之与湖湘文化的近代转换[D]. 杨铮铮. 中南大学. 2004
[2]. 湖湘诗派研究[D]. 肖晓阳. 苏州大学. 2006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湘文化研究综述[J]. 谢涛. 益阳师专学报. 2002
[4]. 略论湖湘文化的定义、内涵精神特质及其现代转换[C]. 万里. 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 2007
[5]. 谭嗣同新学与湖湘文化[J]. 刘兴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6]. 叶紫与湖湘文化[D]. 贺小花. 暨南大学. 2011
[7].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D]. 薛学共.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8]. 湖湘知识群体的船山诠释与文化建构[J]. 朱汉民, 刘觅知. 中国哲学史. 2012
[9]. 湖湘文化映照下的历史叙事[D]. 黄尚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10].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融合湖湘文化的策略研究[D]. 曹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