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豪 孙本甲 王昊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对当今社会有着极高的价值。本文浅析了古代文学当代价值的发挥路径,并提出了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呈现形态。
关键词: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呈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呈现形态
(一)重现
重现是指古代文学以其原有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里有多种形式:首先,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各类古代文学作品、著作的不断出版、印行。例如中华书局先后整理出版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顺康卷》,陆续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近百种[1]。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百余种,还有《中华古籍译注丛书》、《中华活页文选》以及《古本戏曲丛刊》、《古本小说集成》等。至于各地方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历代文学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等无疑是目前印刷量最大的书籍。其次,各类古代文学作品在大中小学课堂上的宣讲,中国古代戏曲在当代舞台上的演出、在影视中的播出,各种文化场所尤其是在名胜古迹、旅游景观和广告宣传中古代诗文的抄录、镌刻、引用等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直接呈现。
(二)转换
转换是指古代文学作品经当代的改编、重写之后,以各种包装形式的呈现,诸如传统戏曲的新编重排、根据古代文学名著制作的影视作品、融入古典文学元素的广告宣传等。
广义的转换不仅包括当代人对古代文学的内容(主题、情节、形象等)的吸收与发展,也包括当代人对古代文学的形式(体裁、语言、手法等)的继承与发扬,即人们常常利用古代文学的原有形式充实以现实内容,抒发当代人的思想情感。例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古典诗词逐渐淡出文坛,但是,中国当代旧体诗的创作一直没有断绝,近年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旧体诗词的创作。1992年第一届中华诗词大赛,一次收到的稿件数量,就超过《全唐诗》和《全宋词》的总和[2]。看看中华诗词网、辞赋网、骈文网,还有民间及大学所编各种诗词年选,可知作者主力已多为六七十年代生人。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主办了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大赛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途径面向海内外征集绝句、律诗、古风和词四类原创作品。参与活动总人数达2160.02万人,覆盖总人数达4367.1万人,累计参与近1.29亿人次,有效参赛作品3.8万首[3]。作为专项文化活动,这样的数字所显示出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中国的诗词传播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三、结论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因此应当传播中国古代文学,将中国古代文学发扬光大,做好古代文学传承工作,实现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康震.弘扬传统,创新话语,贡献智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J].文学评论,2016(06):5-13.
[2]姚任心语.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思索——兼论古代文学研究的时代使命[J].大众文艺,2017(20):28-29.
[3]刘松来,杨群.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05):147-153.
论文作者:陈锦豪 孙本甲 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文学作品论文; 中国古代论文; 文化论文; 当代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价值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