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概述_银行论文

“金融业”概述_银行论文

《金融业》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一般是指货币、货币流通、信用以及与之直接有关的经济活动。在香港,银行业是金融业的主体,而金融市场则是金融业中最重要及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份。香港金融业的发展,与工业、贸易等行业的发展相辅相成。首先是各行业的发展和需要带动金融业的发展,而金融业的发展又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今天,金融业已成为香港的“百业之首”和经济生活的“中枢”。

一、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历程

香港金融业历史较悠久,早在开埠初期,就已经出现。1845年,东方银行在香港创办;1859年,渣打银行开业;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正式创立;1891年,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但是,香港金融业的长足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其发展与6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的急剧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各国资本的流通大量超越国界,带动了国际银行网络的全球性扩张。在全球性吸纳及存贷款迅速增长的情况下,跨国银行积极开辟亚洲美元市场,以扩大欧洲美元市场。60年代末期,东京仍是个高度封闭的城市,香港和新加坡便成为国际跨国银行理想的拓展地。1968年,亚洲美元市场在新加坡诞生,但规模太小,无法吸收更多的离岸美元存款,为数不菲的离岸美元便流向香港。香港把这些离岸美元以银团贷款的形式贷给日本、台湾、韩国以及香港本地的企业,并从此逐渐成为亚太区的银团贷款中心。到70年代末期,香港金融业的发展遇到两个主要障碍:一是港府对外币存款征收15%的利息预扣税;二是港府为对付1965年的银行业危机,对外资银行停止发放经营全面性银行业务的牌照。后来,受到跨国银行越来越大的压大,加上面对来自新加坡的竞争,港府在1978年3月宣布恢复向外资银行发放牌照。1982年2月,港府取消外币存款利息预扣税,并把港元存款的利息预扣税降至10%。1983年10月,又废除港元存款利息预扣税。到1989年,存款的利息预扣税全部取消。这些调整措施对香港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港府对金融业采取不干预与干预相互配合的政策,一方面长期实行汇兑自由,另一方面又制定一系列法规,对金融机构严加管理,使金融机构依法运作。当证券市场出现危机或银行发生不稳、挤提与倒闭的情况时,港府又出面救市,挽救动荡的金融市场,甚至对濒临倒闭的银行进行接管。这些措施,使香港安然度过1983年的港元危机、1983~1986年的银行业危机和1987年的股市风暴。经过这样的曲折,香港从1978年的40家在海外注册的外资银行,发展到1993年底的140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香港作为内地融资中心的角色也不断强化。

香港已崛起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以每日成交量计算,外汇市场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瑞士和新加坡),1992年平均每日成交额约为610亿美元。一直与伦敦、纽约、 苏黎世并列为全球四大黄金市场。1994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有508家,股市总值22400多亿元。以市值计算, 香港的证券市场(包托股票和债券市场)在亚太地区排第六位(仅次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和韩国)。与银行体系紧密相联的银行同业市场总规模,已从1981年底的平均每天成交额340亿元增加到1993年底的1110亿元, 其中银行同业间的港元负债,占银行业港元总负债的30%,而银行同业间的外币负债,占银行业外币总负债的76%。香港期货市场成立于1977年,是亚太区成立最早的。初期从事棉花、糖、大豆和黄金的买卖,1981年棉花买卖暂停。1-986年5月又推出金融期货,首先推出恒生指数期货, 1990年2月再推出利率期货,1993年3月,首次推出期权合约,投资者反应踊跃。

二、香港金融业的特点

香港金融业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1)本地和海外的金融机构高度集中。1994年6月底,有173家持牌银行、59家有限制持牌银行及138 家接受存款公司,外资银行代表办事处超过140家。 外资银行大多是国际性大银行,1993年全球最大的500家银行,已有311家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1994年6月底,香港三级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67338亿元,总存款为17918亿元,总贷款为31853亿元。(2 )银行体系对海外同业经常维持庞大的债权净额。1993年底,香港银行体系净借出3130亿元,其中最大的是对日本的债权净额达3530亿元。这说明在港的外资银行主要吸收欧洲及新加坡的资金,再拆放给亚洲各国和地区,而香港则在国际资金流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香港除为亚洲各国和地区提供银行服务外,也是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桥梁。1992年以来的两年,香港银行体系对内地银行及企业的贷款业务均有可观的增长。贷款总额由1991年底的1516亿元,增加至1993年底的1948亿元,贷款增长率由1992年的11.4%增加到1993年的15.4%。除了一般银行同业拆放和商业贷款业务外,香港也为内地银行、企业和外商的大型投资项目安排大量国际银团贷款,成为筹组中国银团贷款的中心。(3 )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发生结构性转变。1969~1993年香港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规模增加318倍, 达60620亿元;客户存款增长140倍,达17230亿元。 同期香港接受存款机构的对外债权占总债权的比重由40%上升至69.3%;对外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则由15.5%急升至59.2%。1993年底,银行体系中超过70%的资产和负债是外币;在客户存款方面,大约50%是外币。这些数字反映香港金融业务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4 )顺应国际潮流,致力于金融创新。据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金融业近30年来的主要技术创新,已有80%被香港所采用,其中包括电子、光纤、电讯设备的新技术,票据交换及清算,证券交易和国际金融交易的信息传递等方面,零售业务则普遍使用自动柜员机、电子付款系统等。1993年,香港已有自动柜员机2100多台,平均每万人约有4台,仅次于日本、美国和新加坡。 同时还有不少新生的金融工具,包括银行票据、浮息票据和商业票据等。截至1993年底,新型金融工具的总值已达2490亿元。

三、香港金融业与政府监管

港府向来强调对工商事务实施积极不干预政策,但对金融业,近20年来却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监管,并且引进先进的金融监管方式。对香港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60年代以前,香港几乎没有金融业的监管。1961年发生廖创兴银行挤提事件后,港府于1962年根据英格兰银行专家汤健士(H.J.Tomkins)的建议, 制订了1964年银行业条例。80年代,香港银行业又出现更为严重的危机。1982年9月, 发生恒隆银行挤提事件,后该行被港府收购;1983年初7 家接受存款的公司倒闭;同年9月24日出现中英谈判期间严重的“港元危机”,谣言四起, 港元狂泻,被称为“黑色星期六”,港府于10月17日实施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危机才告平息;1985年6月, 香港海外信托银行发生危机,港府将该行连同附属的工商银行一并予以接管。所以出现上述危机,(1)存在多种形式管理失当和欺诈行为;(2)监管机构松散,监管不力。(3)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有关。1986年5月港府根据英格兰银行专家的意见,颁布新的银行业条例。1987年10月19日,受全球性股灾影响,香港股市恒生指数一天之内下挫11.1%, 不得不停市4天。10月26日股市重开,当日恒生指数又下挫33.3%,创有史以来一天最大的跌幅记录。

港府于是进一步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1987年11月16日,成立证券业检讨委员会,对股票和期货交易的章程、管理、运作及其监管机构进行检讨,并于1988年6月2日发表《证券业检讨委员会报告书》,为证券市场的改革绘制出蓝图。港府对金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7月,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 改变当时的银行结算制度,建立称为“新会计安排”的制度,其要点是:(1 )汇丰在外汇基金开设一港元账户;(2)汇丰须在此账户维持一定余额, 数量不得少于银行体系内所有其他银行的总结算净额;(3 )外汇基金对汇丰账户的正值余额不付利息;(4 )如汇丰账户余额降至结算净额以下,汇丰须就此差额向外汇基金支付利息。新结算制度使港府对银行同业银根的控制能力大为增强,使金融当局较易维持7.8 的联系汇率;同时,削弱汇丰银行的特权。

从1990年3月开始,港府先后以招标形式发行为期91天、 182 天和364天的外汇基金票据,最低面额为50万元,每次发行2亿元,由认可机构竞投。至1994年第二季度止,票据发行总量达39240亿元, 每日平均成交量由1990年的14.6亿元增至225.26亿元。外汇基金票据是实现货币政策的工具,也起拓展资本市场的作用。

1992年6月8日起港府又实施“流动资金调节机制”,规定银行公会的任何会员,如发现头寸不足需要隔夜协助时,可与外汇基金管理局(后并入金融管理局)签订售卖与回购协定,该银行将持有的外汇基金票据与政府债券出售给外汇基金,次日再购回,其差额即代表外汇基金的贷款利率或贴现率。外汇基金也可斟酌市场情况及信贷风险,向银行提供无抵押融资,但拆出利率较回购协议的利率为高。这种调节机制类似有中央银行国家的“贴现窗”,可帮助一时头寸不足的银行度过难关,对稳定银行体系有一定的作用。

1993年4月1日,港府成立金融管理局,由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其作用是:(1)在联系汇率制的架构内, 通过外汇基金管理,执行金融政策和采取适当措施,维持港币的稳定。同年底,外汇基金总额达3480亿元,比1992年上升21%。其中,外币资产达430 亿美元,约为流通纸币总额的5倍,超过8个月的留用入口。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该年香港外汇储备居于全球第六位。(2 )通过监管银行业务及接受存款业务,以及对认可机构的监管,确保银行体系安全和稳定。(3)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完善,提高效率, 尤其是交收及支付的安排。

四、金融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

金融业的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提高了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香港金融业的就业人数1975~1993年增长6倍。 金融业在本地生产总值的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80年的7.5%上升至19-82年的8.1%,1985年下跌至6.8%,其后略有回升,1989年再度跌至7.4%,1993年回升至8.5%。80年代中后期,金融业的附加值在总附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停滞不前,与1983~1986年银行业危机以及1987年证券市场危机有一定的关系。尽管如此,金融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却逐步上升。90年代,金融业的附加值所占比重有所回升。香港金融业部门在金融服务的输出和输入方面表现也令人满意。1980~1992年,金融服务的输出和输入均持续上升,同期对外贸易持续顺差,而金融服务的输出净值增长超过2.7倍。在过去的20多年里, 香港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部门的一个重要产业已经得到充分发展。

五、存在的隐忧及面临的挑战

香港背靠内地,面向亚洲,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下,在国际金融业务上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亚洲发展银行估计,从现在起至20 世纪末的数年内, 亚洲各国和地区将需要9-500亿美元用作基建投资。包括银团贷款、项目融资、 结构性贸易融资及其他资本市场集资在内的融资活动将要增加,为香港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

然而,近年来香港银行业越来越偏重中国业务而对亚洲区内的国际银行业务有所忽略。例如,1992、1993年香港银行体系对中国的贷款增长均达两位数字,而对中国以外地区的贷款在同期只微升1.3%。 香港银行体系对中国的贷款占对境外贷款总额的比重,由1991年的3.9 %上升至1992年的4.9%。虽然从中国业务的得益, 可能抵销对其他地区业务的损失,但却削弱香港银行业在亚洲区的地位,降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

目前,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随着竞争的加剧,香港银行业经营成本不断增高;近年来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均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减少政府的干预,并开放本地银行业务给外资银行,使部份过去须在境外进行的金融活动,可在其境内进行,减少对国外金融中心的服务需求;有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还积极开展离岸及国际银行业务,如泰国竭力把曼谷发展成为国际银行中心,台湾也提出要把台北建成区域金融中心;香港长期的竞争对手新加坡近年来积极加强其区域银行中心的地位,采取各项措施吸引外资银行把亚太区总部迁往该地等。新加坡与香港拥有不少相同的优势,但租金和薪金却较香港便宜,加上税务及其他优惠,不少外资银行已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同时,香港楼价急升,通胀率居高不下,使外资银行经营成本提高,加上人才外流,作为国际银行业务中心的吸引力已逐渐下降。

六、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前景

据预测,9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将有利于香港金融业的发展。目前美国经济呈现周期性上升,日本和德国则力图摆脱经济衰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整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将由1993年的1.1%增至19-94年的2.1%。主要国际经济市场的好转, 将可加强香港经济增长的动力。香港财政状况继续稳健,汇率稳定,私营机构生产力增强,有助于香港经济转型。预测1994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可达5.5%。

中国因素继续成为香港金融业的牵引因素。中国经济维持快速增长,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13.4%。外汇体制的改革,包括汇率并轨,以及财政与金融体制的一些主要改革,有力地促进香港的转口贸易。内地与香港的转口贸易自1990年以来已上升40%,推动了银行业的贸易融资业务的扩展,中国及亚太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助于香港继续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然而,香港要维持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降低外资银行在香港的经营成本,缩小与新加坡及其他新兴银行中心在经营成本上的差距,其中最重要的是抑制香港楼价及租金的升幅。

股票市场虽然波幅较大,但是成交量可观,可促使银行集中发展包销及顾问服务。1993年起,中国批准部份国有企业到香港上市,股票的成交量增加,而外资的流入则令1993年恒生指数上升至11888 的历史高峰。银行参与证券投资会面对较大风险,回报率也不稳定,但银行业可透过参与股票市场投资,加强非利息投入项目的组合。未来数年香港银行业将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利率持续调升,香港的利率也将跟随向上,使存贷款利率差距缩小。

标签:;  ;  ;  ;  ;  

“金融业”概述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