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_语文论文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_语文论文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以人论文,中华论文,文化教育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小学语文课程是这项复杂工程的基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总目标中规定小学语文课程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注重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要求从小学阶段起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那么,小学语文课程是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呢?它是否达到了《标准》所设定的目标和《指导纲要》的要求?本文以目前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分析文本,考察其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情况。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安排

      小学《语文》教材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独立成篇的有116篇;在课文后、语文园地和回顾·拓展部分出现传统文化内容的有83处。下面将按照分析框架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汉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不仅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还是荷载意义的符号,“语言文字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一个生命问题,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与结晶,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1]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总是与民族主权共存亡,与民族兴衰同步调。汉语言文字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各种文化要素和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指导纲要》要求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高年级“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教材中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包括认识汉字及其构字规律、积累并运用丰富而优美的汉语言文字两个层次。前一层次是基础,包括识字、标点符号、汉字的造词特点及历史;后一层次是通过汉字的多样化组合方式来准确而优美地表达思想,包括运用成语、寓言、短语等。

      1.汉字。认识一定量的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除通过拼音辅助认识汉字外,教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汉字。

      第一,汉字的造型。汉字的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式。教材在学生初识汉字时,引导学生利用象形造字法,通过事物形象与文字之间的相似性认识汉字,如一上识字(一)第2课中,以图画-古体字-现代字的排列顺序呈现了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字,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造字特点,在本课课后“我会连”板块,也是用同样的方式介绍了鱼、石、网、刀等字。同时,教材也通过会意造字特点,引导学生识字。在一上识字(二)第4课中,呈现了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字,这些字都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来表达合成的意义。这种呈现方式意在引导学生从组成字字面义的加合推知新字。在课后的“读读想想”板块,将歪、晃、品、晶4个字用同样的方式引入了学生们的识字视野。

      第二,标点符号。

      第三,汉字的历史。随着学生识字的增多和理解能力的增强,五上在“综合性学习”板块,专门开辟了“遨游汉字王国”,讲述了“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以册、典、删三字的来历,告诉学生古代将汉字书写在兽骨、龟甲、竹片、木板上的历史;在“我爱你,汉字”中,介绍了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发现甲骨文的故事,生活中读、写错汉字发生的笑话或不良后果、赞美汉字的诗歌和散文,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好汉字、捍卫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的情感与努力。

      第四,汉字的读音。汉字中有许多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截然不同的“同音异义词”。这些词在给汉语的应用带来障碍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同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让语言风趣幽默、涵义丰富。五上“遨游汉字王国”中,安排了“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6则“歇后语”和“枇杷”与“琵琶”的笑话,让学生体会由于汉字的谐音而产生的特殊语言效果。汉字中有许多多音字,即一字有两种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用法和词性也不同。四上在“语文园地一”中有一则“趣味语文”,摘取明代文人徐渭的一副读书奇联:“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通过“好”字的不同读音及涵义体会多音字的特点。

      2.汉语的韵律格式。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特性,诗、词、赋在字数、对偶、平仄和音韵方面有特殊的格式和规则。在古代蒙学中,儿童通过背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和《笠翁对韵》等蒙学教材,来学习和体悟字、词、句的固定属对、音律平仄和旋律节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适当地引入了一些与古代蒙学有关的内容,如一下“语文园地二”中,收入“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三上“语文园地三”中,收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三上在“语文园地八”中,收入《三字经》中的前8句。通过属对和经典蒙学语句的读诵,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3.成语。成语是汉语言文字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所指的词汇或短语,它体现了汉语的韵律特点和文化涵思,也是汉语形式优美、内容深厚的体现。学习成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成语储备,提高运用成语准确、多样化表达思想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感悟汉语言的优美、深邃和博大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汉语言的自信和自豪感。在《语文》教材中,共收入成语1 149个。[2]教材通过三种方式呈现成语:一是课文语境中出现。如二下《北京亮起来了》课文中,出现了川流不息、绚丽多彩、五光十色、金碧辉煌、焕然一新等成语。在随后的“语文园地三”中,再次对课文中出现的部分成语进行了练习。在部分课文后或“语文园地”后设置了“读读写写”、“读读记记”和“读读背背”板块,将前面课文中出现的成语集中呈现,并根据成语的难易程度,要求学生或读、或写、或记、或背,逐渐积累成语数量。二是在课文、语文园地(2-4年级)、回顾·拓展(5-6年级)中,以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形式出现。通过故事情境的形式呈现的成语共23个,这种呈现方式既让学生学习到有趣的历史文化,也理解了成语的涵义,同时还知道了成语这种特殊词汇的形成机制。三是在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中的“我的发现”或“日积月累”板块,根据一定的规律或主题,集中列出了一批成语。教材中这类方式出现的成语共177个。

      4.熟语。熟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增加了汉语的美感,而且承载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因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所收录的熟语共三类:一是人生格言,教材收入47条人生格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文化为重的特点;二是谚语,教材收入23条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农业生产规律的总结,凝聚着农业时代古人的生存智慧;三是歇后语,教材收入歇后语12条,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历史典故,在精练的语言背后隐藏着厚重的历史情境,还反映了古人俏皮诙谐的生活态度和幽默风趣的话语风格。

      5.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在以白话文为书写语言的现代中国,学习文言文对于深刻理解汉语言文字,接触和了解古代的文化遗产,陶冶情操,提升艺术美感,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在五、六年级阶段收录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和《两小儿辩日》4篇文言文,其中3篇是与儿童生活有关的主题,以此增进小学生对文言文的亲近感,便于小学生理解。教材中少量的文言文的出现,使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种语言形式,并积累一些基本的文言词汇,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战争传统

      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教材收录宣扬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战争传统的课文共26篇,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1.近现代革命方面内容

      教材收录10篇课文,包括《王二小》、《延安,我把你追寻》、《小英雄雨来》等。除了课文的呈现外,五上“回顾·拓展七”中,设计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活动、参观烈士陵园活动和“祖国的昨天和今天”展览活动,并倾听抗日老战士讲过去的故事。六下“回顾·拓展三”中,要求学生看完革命先烈事迹后交流感受,列出了叶挺的《囚歌》,列举了江姐、许云锋、华子良、小萝卜头等革命烈士,向学生推荐了《铁道游击队》、《红日》、《小兵张嘎》、《小游击队员》、《赤色小子》等革命题材的小说。

      2.国家领导人方面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收入了14篇有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些新中国第一、二代国家领导人的故事。通过讲述国家领导人故事的方式,既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也增进学生对领导人物的爱戴和崇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祖国统一方面内容

      对于任何独立主权国家而言,祖国统一都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近代以来,在弱肉强食、落后挨打的国际关系逻辑下,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部分领土被割让。随着“租借”期满,中国政府先后收回了香港、澳门。但是,台湾仍然与祖国大陆分离,致使祖国的统一大业长期悬置。《语文》教材选取了《难忘的一课》和《最后一分钟》2篇课文,培养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三)古典文学和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因其强烈的感染力、政治社会关怀和补史特征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收入了一些最有代表性的古典文学和艺术。

      1.古诗词

      古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表现方式,而且是古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标准》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语文》教材共收入65首完整的诗词和35个古诗词句,并明确地要求学生背诵或默写。

      2.古典小说

      与古诗词一样,古典小说以其宏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深邃的伦理政治理想、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语文》教材也尝试着将小学生初步引入古典小说的世界。在四下“语文园地八”——“向你推荐一本书”中,就简单提及《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的古典名著,要求学生向同学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书。在五上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季羡林回忆了小时候看了很多“闲书”,其中就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济公传》、《彭公传》、《施工案》、《三侠五义》等,通过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对古典小说的兴趣。在五下教材中,收入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和《孔明智退司马懿》这些名著中最引人入胜的章节,让学生领略古典小说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古典小说的热爱,引导他们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提高古典文学的修养。

      3.神话传说

      在二上“识字8”中,列出了4个神话名,即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和女娲补天。由于这一安排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故课文中并未对这些神话传说的内容进行解释,但却让学生初步接触了神话传说这种文学表现形式。在有限的容量中,教材安排了《盘古开天地》、《神笔马良》、《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除三害》和《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6篇神话传说的课文。在课文呈现的同时,在三下“语文园地八”中,教材开辟了一个“神话传说故事会”,引导学生讲述或编写一个神话传说故事,增进对神话传说类文学的了解。

      4.古代艺术、科技

      教材以5篇课文的形式介绍了唐代画家严嵩的画(《画家和牧童》)、《清明上河图》、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在母亲的熏陶下学习评剧的过程(《我的舞台》)、藏戏,在其他8处或介绍了传统艺术,或延伸性地拓展了传统艺术的知识。

      (四)历史人物和故事

      教材用9篇课文展现了9位著名人物和故事,用其他的方式讲述了5位著名历史人物和《史记》这部书。在选择历史人物的故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如在低年级阶段,选择的是历史人物孩童时期的故事,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而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长,历史人物的故事中则添加了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社会政治、历史现象的思考。通过历史人物和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世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细腻感知,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五)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是历史文化信息的实物见证和原景再现,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静态文化,因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通过6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各民族民居和圆明园等物质文化遗产,还以课后练习的方式列举了21处文化遗产(配图)、保护文物等知识和意识。

      (六)历法与习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在众多的历法中,天干地支历法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古人还创造了十二生肖这种特殊的纪年法。十二生肖作为古人认识和探索自然世界的成果,体现了古人朴素的世界观,它不仅成为传统民俗,也成为当代中国农历纪年的一种方法。由于这是与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传统文化,有必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在三上“语文园地五”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列举了十二生肖。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准确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古代科学家们创造了二十四节气的农事历法。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二十四节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启动了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由此可见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二下“语文园地五”中,要求学生阅读并背诵“节气歌”。紧接着,解释了“节气歌”中所说的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大致的了解。

      传统习俗作为生活化和大众化的文化样式,与文字、诗歌等精英文化样式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教材立足于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呈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习俗,包括苗族以舞迎客习俗(《日记两则》),维吾尔族的服饰、饮食和礼节(《葡萄沟》),傣族的泼水节及服饰(《难忘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饮食、服饰、民俗、民族体育和歌舞(《草原》),藏族的宗教建筑和信仰(《拉萨古城》),北京春节的习俗(《北京的春节》)以及和田的维吾尔人的饮食、生活习俗(《和田的维吾尔》)。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从以上六方面呈现了优秀传统文化,覆盖面较广泛,形式较多样,难易程度较适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偏少。教材共有课文446篇,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篇目116篇,占26.0%;外国文化的篇目92篇,占20.6%。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仅比外国文化的内容稍稍多一点,这是不符合《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教材的要求的。《指导纲要》要求“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显然《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这一要求相距甚远。

      二是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分配不尽合理。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但是,教材中却只安排了近现代革命战争传统、现当代国家领导人故事等内容,而没有设置古代爱国主义传统的内容。在传统习俗上,教材只呈现了春节及几个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对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民俗却没有提及。在艺术传统上,教材呈现了书法、绘画的内容,对于有国粹之称的京剧仅提及一次,二胡、琵琶、古筝等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都未有涉及,而反映评剧的《我的舞台》却作为课文出现(在国家教材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类带有区域性特色的古典艺术可以安排进地方课程中)。道德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指导纲要》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但是教材中仅以课后练习的形式出现了一些道德礼仪的内容,少有在课文中体现。

      三是有些方面未能达到《标准》或《指导纲要》的要求。如《指导纲要》要求小学生“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仅靠教材安排的5篇传统艺术的课文和8处对传统艺术的介绍,难以达到“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更无法实现“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要求。

      四是在具体内容的细节安排上有不合理之处。例如,二上“识字8”中,列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和女娲补天四个神话名。课文并未对神话的内容进行解释(三下安排了课文《女娲补天》),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很显然是让学生识字,但四个神话中的“羿”、“嫦”、“娥”、“娲”字既非常用,又有一定的难度,出现在这里并不适合。三下“语文园地一”中出现了“生花妙笔”,六上“回顾·拓展八”出现了“妙笔生花”,这两个词是联合式成语,可以互换位置而不改变意思。但后者为基式,前者为变式。基式出现的频率更高,认知难度也较低。从教材的编写而言,尽可能先导入基式,再引入变式。再如,三下课13后列出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格言,而在五下“回顾·拓展一”中,再次出现了此格言,形成了重复呈现的问题。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路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汉语言文字、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历法习俗六个方面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绝对数量(116篇课文)和相对数量(26%)基本实现了《标准》和《指导纲要》的要求。但是,作为一套编写于2001年的教材,小学《语文》难免有着它难以克服的时代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在《标准》和《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修订小学《语文》教材。

      一是要增加教材的总容量,减少外国文化的内容,大幅度追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不仅是《指导纲要》的要求,也符合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方案。高考改革的方向是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无论是《指导纲要》还是高考改革方案,均要求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权重。

      二是要增加爱国主义传统、仁爱和合的修身传统以及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等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艺术美感、民族自信感的培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炽热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是要邀请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参与《语文》教材的修订,并邀请不同的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评估,提高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科学性。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不仅应该在母语知识上日益进步,而且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将这种了解和认识转化成为个人的精神信仰和支柱,构建民族文化心理。

标签:;  ;  ;  ;  ;  ;  ;  ;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_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