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时政新闻脱掉“高冷”的外衣论文_邵华

让时政新闻脱掉“高冷”的外衣论文_邵华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市 渝北区 401147

摘要:在中国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始终占据着最重要的版面和时段。但由于这类新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以说教式、宣传式的“姿态”出现,让老百姓产生了深深的距离感。长此下来,阅读和关注时政新闻的群体越来越少,这不仅会使得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会使传统主流媒体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失去自己的“江湖地位”和新闻“权威”。改革时政新闻的报道,已经成为了传统主流媒体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时政新闻 故事 切割 情感 服务

当前,我国的传统主流媒体承担着繁重的时政新闻报道任务。而这类时政新闻由于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严格的宣传纪律,再加上记者在采写时容易受固定思维的影响,方式过于单一、角度相对狭窄、内容显得单薄而空洞,这就使得大量的会议式报道、总结式报道、数据式报道充斥版面和时段。对于这类“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新闻报道,老百姓不接受,不满意,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受众的大量流失。在众多“新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的当下,传统主流媒体如果想要继续占得一席之地,时政新闻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那么,时政新闻怎么改?业界不一而论。而我认为,首先应该脱掉“高冷”的外衣,给老百姓以“温暖”。在这里,我就我这些年来从事时政新闻采访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围绕如何使时政新闻变得更加“温暖”与大家作一番探讨。

让时政新闻故事化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报道范围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因此,时政新闻给受众的第一感觉是说教性和政策性强,导致老百姓失去继续关注和了解的兴趣。而如果将时政报道故事化,也就是采取故事性的叙事报道方式,就会给偏于严肃、沉重的时政新闻增添一丝轻松的色彩,让受众觉得更加容易亲近,从而打破时政新闻报道硬朗干涩的印象。

例如《塔城日报》2014年11月15日刊播的消息《人大代表卡汉拜有道“特色菜”》,其开头是这样的:

“在塔城市恰合吉牧场场部的主街旁边,有一个红顶白墙的农家乐,中午和晚上生意格外好,好多人都是冲着老板卡汉拜独一无二的“特色菜”来的。

农家乐的特色菜很多,但卡汉拜的“特色菜”独一无二。他的“特色菜”是什么呢?或许你想不到,它是顾客在“群众说事留言本”上写下自己的烦心事,由卡汉拜交给场里酌情解决······”

基层人大代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代表作用,反映群众的心声,这是时政记者的常规采访任务,同时也是记者采写一篇成功的代表稿件的难点。在采写这类时政性稿件时,记者如果不注意观察、不善于发现、不巧妙构思,稿子通常会陷入以“五W”开头,以人大代表具体做法结尾的俗套。这种新闻报道内容空洞苍白,没有温度和感情,当然就不会赢得受众的喜爱和欢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塔城日报》的这位记者一反常态,通过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引出这位人大代表在自家农家乐中,用“留言薄”的方式收集民意,并及时向所在地党委反映并督促解决问题这一新闻事实,以小见大地体现了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的责任和担当。整篇稿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语言诙谐生动,接地气,有人气,使老百姓读起来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感觉“温暖”,易于接受。

让时政新闻充满情感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句名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情感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新闻报道也不列外,一个细节的关注、一段人性的刻画、一个有趣的故事,都能让时政报道鲜活起来①。2016年9月6日新华社播发的《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中有这样几段: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

“4日晚,杭州西子宾馆懿苑宴会厅,灯光熠熠生辉,宾朋谈笑晏晏。习近平主席致辞时,列举了泰戈尔游览西湖时写下的诗句。”

“ 从400多年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讲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出生于杭州的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骨灰安葬于此,再到上世纪90年代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游览西湖后表示‘愿意在这里住上一辈子’,习近平书记拉家常般地讲起友人在杭州的故事,拉进了同现场外国嘉宾的距离。”

《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可以说是一篇重大的时政新闻报道。据跟随采访的新华社记者介绍,习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80多个小时的日程安排里,有主持会议,发表演讲,会晤外宾等众多精彩时刻。记者从中选择了以上这一片段给予重点描述,不仅使新闻入情入心,而且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美国名记者朱尔斯·洛在介绍其写作经验时也说,记者处理的“不单是事实和细节材料,而是事实材料中的微妙之处:情绪和情感”。新闻需要情感,时政新闻也不例外。

让时政新闻更具服务性

随着通讯和社交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当今的传媒格局和舆论生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和多维的传播渠道,受众往往会采取“淘汰式”阅读,自然选择接收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这个时候,如果时政新闻仍然“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视受众需求于不顾,那么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就会收到严峻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时政新闻必须“放下身段”,在兼顾政治性、政策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性。

例如2016年11月4日《大众日报》播出的《武城农民率先持证带“权”进城》。

“有了这两个本本,进城落户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10月18日,武城县李家户镇党庄村31岁农民郭子伟一天之内领到了两个证件:新户口本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下文简称《转移备案证》)。他一手一个,兴奋异常:“紫本本,我迁户进城,成市民啦;红本本,老家权益保留不变!在城里呆不住的话,还可以把户口再迁回农村!”

······

“6月颁发首证以来,全县共有1580户转户农民领到了《转移备案证》。”武城县长张磊说,“我们实行备案证书制度,目的是为了让自愿进城落户的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县政府对乡镇、部门不考核户籍城镇化率,只考核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对服务的满意率,严格遵守群众自愿原则,决不允许搞强迫命令。”

这是一篇首创性新闻事件的时政类报道,记录了山东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破冰的历史瞬间。记者在构思稿件框架时,没有选择高屋建瓴地介绍山东省“两证保三权”制度的具体做法和其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大意义,而是在稿件中注意增强其服务意识,用大篇幅文字对郭子伟一家通过详细了解“两证保三权”制度,化“担心”为“放心”,最终愉快地做出转户决定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述。随着稿件的播出,多个县市政府派员到武城考察,并逐步推广,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与简单的政策宣传型时政新闻相比,这种服务性强的时政新闻才能真正获得老百姓的认同。

通过以上的这番探讨,我们不难看出,时政新闻特别是重大的时政新闻,仍然还有广阔的提升进步空间。如果把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比如为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播音员在面无表情地播报新闻的话,那么“脱掉高冷外衣”的时政新闻就好比一名穿着T恤的邻家大男孩在亲切地跟你聊家常,孰优孰劣,一窥即知。在新媒体、自媒体频出的当下,只有不断改进,时政新闻才能既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和关注,又让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的传播。

参考文献:

①《转变时政报道的文风》魏东柱著,《中国地市报人》2012年08期

论文作者:邵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  ;  ;  ;  ;  ;  ;  ;  

让时政新闻脱掉“高冷”的外衣论文_邵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