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论文_王志高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论文_王志高

盐城市大丰区三龙水利管理服务站 224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土地广袤的农业生产大国,水资源总量充沛,但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水资源地区分布十分不均衡,南方经常阴雨连绵,洪涝连年,而北方则是干旱异常,这样的局面非常不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及投入很大,农田水利工程在提高农业产量、降低水旱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并提出可以更加完善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生产;作用

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国家对农业的建设力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将对社会经济的增长有所帮助。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在农田工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将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但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综合性以及复杂性,且其是一个长期性的治理工程,因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成后就必须要加大管理力度,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效果。本文下面将以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这一实际案例来阐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防汛抗旱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介绍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1、案例概况

三龙镇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角,东临黄海,西与本埠新丰镇接壤,南以五卯酉河与上海农场相望,北有西潮河与射阳县毗邻。全镇辖有1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5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275万亩,人口5.41万人,地面平均高度在1.7-2.2米,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全镇现有圩区17个,圩堤总长216.92公里。目前,全镇现有固定排灌泵站67座、节制涵闸116座,其中排灌泵站动力4561千瓦,流量109.95立方米/秒,平均排涝模数为0.72立方米/秒/平方公里。2018年之前,各排灌泵站的管护由所在村管理为主,管护效果较差;2018年5月,镇政府通过招投标将全镇的排灌泵站的运行管护发包给水泵生产以及种植企业管理,通过近2年时间的运行,管理效果明显提高。

2、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现状

2.1缺乏对农田水利管理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虽有农业开发项目、重点县项目、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在三龙镇逐步实施,改善了部分村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但是在农田水利项目配套仍然不足,究其原因是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其经济效益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地方政府更重视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则常常被边缘化,重视程度不够。

2.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

据统计,本镇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虽然近些年通过农业开发、水利项目的实施改造了部分设施,但仍有部分是使用达30年以上的工程,当时的财力、物力以及设计、建设水准本身就很低,工程建成后又运行这么多年,很多工程设施都存在老化、变形,年久失修的情况,有的是超负荷运行,有的基本失掉了原有的功能,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灌溉水平和防洪防汛能力很低,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2.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环节薄弱

在农田水利的管理上,由于很多工程是地方政府承建,项目建成后由所在村使用,村级管理人员与资金落实不到位,重建轻管现象严重,使管理责任得不到落实;镇级财政没有专项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又较少,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不能及时到位,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损坏或带病使用现象普遍存在。

3、加快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3.1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

三龙镇地势偏低、临近沿海,流经我镇的行洪排涝河道担负上游的排水重任,同时又要解决本镇农业生产的灌溉与排涝问题,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对减少和避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作用非常明显。每年5月、10月灌溉期间,在河水水位较低时,需要通过关闭节制闸蓄水灌溉;汛期暴雨季节需要封闭圩口涵闸,开启排涝泵站降低内河水位。洪涝灾害和干旱,一旦发生将极易导致农业产量降低,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解决这种困境,当遇洪涝时可以起到疏导洪水,在干旱时由可以蓄水灌溉,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3.2农田水利项目在调节水量中的作用

目前我镇建设的灌溉泵站、防渗渠、管道,可以把集中在河道、胡泊中的水源输送到很远的农田中,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实现了水源的输送,解决了偏远区域的农田用水之需,确保作物生长、牲畜等用水需求,为维护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3农田水利工程为节水灌溉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我镇在部分村实施的防渗渠、管道灌溉项目,涉及近3万亩农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调配也能做到节约和有针对性,为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提供了基础。

4、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4.1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结合三龙镇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目前全镇有小型电灌站80座、排灌结合站67座、渠道100多公里,另外农田各种小型配套的水利工程很多,但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使用单位对水利工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管理比较松散,很多集体建成的水利项目由村民个人管理,产权不够明晰,权责不够明确,水利工程的利用率较低。为解决这一现状,2018年初,我镇通过在相关村推进小型农田水利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认真探索改革思路,并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不断调研、优化管理制度,并制定科学合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后期水利工程的最大化发挥效率。

4.2加强引导、提高社会各阶层对水利工程的认识

水利工程建设对防汛抗旱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地方政府和当地的百姓都应该对水利工程有着充分的认识并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一些地方,由于宣传、认识原因导致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支持不够,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常出现;由于宣传、认识原因当地的百姓对水利工程的认识不够,不仅认为一些水利工程是面子工程甚至可能会破坏工程设施。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长期、定期的维修和检查,这都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给予有力政策和资金支持,也需要当地百姓能够爱护水利设施,协助职能部门维护和管理好能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

4.3创新思路、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维护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是分散到户外的,跨越的村、镇比较多,管理起来难度较大。为使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和监管及时到位,三龙镇一方面将全镇80座电灌站、67座排涝站通过招投标发包给水泵公司、种植大户或企业实施运行管理,既解决管理上人员技术不足的难题,又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同时,镇政府制定相关考核管理细则,对相关职能部门、村(居)、外包服务企业定期考核并兑现服务报酬,使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到人,由专人管理,定期维护,解决了维护不及时的现象。水利工程的维护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责任要求比较高,但还要坚持检查大于信任的原则,通过外包服务企业专业人员管护、镇政府组织进行抽查、监督,确保能把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工作做到实处。除此以外,镇设立专门的监督电话,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破坏水利工程的行为,保证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其对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今的农业正在朝着可持续的、绿色、环保方面进行发展。为了保障此发展的高效,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它在确保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将有助于农田的防汛抗旱,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农民,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当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的,只有这样,农田水利工程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性[J].王勇晖.农业与技术.2018(16).

[2]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J].毛生荣.农技服务.2017(21).

[3]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王海燕.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6).

论文作者:王志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论文_王志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