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王晨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王晨

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逐渐增多,公路的养护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运营及管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公路建成使用后的管养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公路点多面广、投资有限、等级低、质量差、养护技术有待改善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对公路目前养护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一些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措施

引言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控制公路养护的成本,需要在团队相互协作下,促使公路施工与养护高效融合,利用现代化公路施工技术与方式,尽量降低人力与物力的损耗。公路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的关键都是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施工现场环境开展勘察工作,并在熟练运用各项技术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优的施工方案与养护方案,合理配置设备与人力资源。此外,还要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施工。另外,还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与养护方案,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留出相应的档案资料。

1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①我国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②我国公路“重建设,轻养护”的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普遍受“政绩观”的影响,认为大量的资金及精力投放在公路养护上的成效不及修建一条路的成绩来得及时;③国省干线以上公路养护上设有专业的养护机构和人员队伍,但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仅仅是在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系统的养护队伍及人员;④养护资金和养护设备的短缺现象普遍出现;⑤我国公路养护的整体人员素质落后、人才结构不合理。以上情况对于公路养护工作都是一种制约。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举措和建议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要全方位地勘察施工现场周边的具体情况,重点突出施工中的难点,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气象条件,精准地分析施工周边的环境,合理运用施工现场中的各项有利因素,从根本上消除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对施工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制定出工程施工方案。要科学论证施工方案,及时预判出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加大施工控制。

2.2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诸多实践证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技术问题都和施工管理制度有联系。假使一个施工单位有一套相对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很好地确保公路工程按部就班实施,还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缩减施工工期。因此,积极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尤为关键。

2.3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培养

目前很多单位都面临人才匮乏、职工老龄化的问题,也存养懒人、养闲人局面,比如单位已经采购一系列的大型养护的机械设备,但是由于人员素养和技术的有限,这些大型的养护机械设备一直处于闲置的状态,很多工作还都是由人员完成,工作效率低下。但是,在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如果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单位能够分离,这样管理部门就能够派专业的人员对于路况进行检查和检测及评估。而公路的养护工作可以推行市场化,这样就可以引进专业的养护队伍,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提高公路养护人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虽然提高公路养护人员水平和素养的方法有很多种,科学管理、绩效考核、监督指导等,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培训。公路相关单位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业的养护专家对大家进行实地培训,对于现场的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地的讲解指导。另一种方法就是养护单位之间,各层级养护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可以采用单位之间技术大比武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仅能够激励养护工人的工作热情,而且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还能够从中学习到各种先进的养护经验和养护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种培训方式的结合,可以不断促进公路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公路养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素养。

2.4加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投入

为提高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实现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控制,加大相应资金投入是必要的。应该结合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需要,做好资金规划及预算工作,对资金支出合理安排,让材料采购、机械设备采购和租赁、工作人员劳动报酬等都有保障。完善资金预算制度,合理安排资金支出,并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审核与监督,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为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2.5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尽可能的将公路维修中的大修和中修尽量变成小修,将小修变为预防性养护,一般情况下,在公路的养护中,一般会将工程的性质及规模大小和技术的难以程度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及改善这四大类。要想在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尽量将维修控制在改善和小修的状态就必须在日常的养护工作中做到“预防为主”。在实践中证明,公路养护工作如果做好早期的各项养护工作,就能够及时弥补在公路的建设阶段造成的各种不足,并且对于各项技术进行改善,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公路的养护成本。

2.6做好公路养护施工监督

只有严格进行监督管理,才能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公路管理站和养护团队应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公路养护施工已不仅仅是养护团队的分内工作,应把公路养护真正打造成延长公路寿命的方法,以切实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为己任,做好公路养护服务工作,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2.7科学管理公路养护档案

公路的养护的基础数据就是道路的使用数据,因此,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路况的技术使用档案,并在日常的使用中不断的积累原始的数据,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的一些养护的知识能够对公路的养护起到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单位并不对此项工作进行重视,结果公路的养护缺乏相应的基础数据,造成在公路的养护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或者,公路养护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很多地方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对于公路基础数据的建立要采用硬性要求的原则,对于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并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避免这些数据的建立只是停留在表面。公路的档案管理制度更加的健全,公路养护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

2.8开展新科技、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

多年来,公路养管作业模式相对落后,就拿道路清扫保洁来说,主要以人工为主、机械设备为辅,路面设施维修工艺落后,设备老旧化严重,工人工作效率低,养护标准差,养护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此,需要全力推进机械化养护作业进程,逐步落实路面控尘,将铣刨机、路面开槽机、护栏清洗设备等路面小修及日常养护设备更新为环保控尘型设备,使养护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控尘作业机扫水洗设备全部配置到位,彻底改变人工扫保的落后模式,实现公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全覆盖。比如改性沥青提高了沥青的使用性能,还有很多新型的路面材料使用起来能减少噪音等,总之,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是公路养护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企业作为公路养护的实施方,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组建强有力的养护团队,建立长效养护管理机制,及时进行预防性养护。而政府作为公路养护的监督方,需要承担其监督职能,对辖区内的公路养护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督促。

参考文献

[1]李安宁.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7):170-171.

[2]闫红邺.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需要采取的策略[J].交通世界,2016(13):30-31.

[3]谭振宇.关于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4):153.

论文作者:王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方法探讨论文_王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