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东北方言泛义动词“造”
金丽萍 武书卉
(北方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在东北方言中,“造”是一个很常见的泛义动词,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较高的使用频率。本文主要对“造”这个泛义动词在东北方言中的词汇意义与语法特点进行描述,并且对其修辞效果做了分析,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的使用特色。
关键词: 泛义动词 词汇意义 语法特征 “造”
一、泛义动词的界定
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中指出“触事皆谓之打”,意思是说“打”字可以代指几乎所有动作,这个总结是比较概括且不够细致的。欧阳修的观点实际上已经发现“打”是具有泛义性质的,只是并没有深入研究其词义,只认为这是“世俗语言之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泛义动词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刘瑞明在《湖北大学学报》发表的题为《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的论文。在文中,他清晰地指出:“一个动词可以指称或替代许多具体的动词,远远超出自身而使用范畴宽泛,因此表意比较浮泛而游移,朦化而存在。似乎有很多意义,但每一种意义或不知与本义是扩大、缩小,引申中何种关系,在每一次替代用法时或难确定究竟代替哪一个动词。就因为这种宽泛和浮泛的特点,称它们为泛义动词,以区别表意准确具体而范围固定的一般动作动词。”[1]这一概念提出后,被语法界广泛接受。
2.1.1 地块的选择:种西瓜忌重茬连作,以防枯萎病的发生。一般选择土层厚、灌排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5年内未种过瓜类,上茬没有种植过红薯,无除草剂残留的地块为宜。
后来,有人称泛义动词为“万能动词”,这可能是源于泛义动词本身具有替代功能。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其实是不太同意的。所谓泛义动词,只是词义的表达比较丰富,并非具备所有的表达功能,而且泛义动词会自己挑选表义,并不是每一个泛义动词都能表达所有意义。所以,我们认为泛义动词可以界定为一类具有强大词义替代动能的、词义的确定依赖语境辨析的词[2]。
他目送一个个“女学生”登上卡车尾部的梯子,消失在卡车篷布后面,从她们的身材、动作他基本能辨认出谁是谁,但叫不出她们的名字。他有点后悔没问一声她们的名字——是父母给的真名字,不是青楼上的花名。他只记得一个名字,就是赵玉墨。这大概也不是她父母给她的名字。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赵玉墨宁可忘掉亲生父母给她取的名字。
目前,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的研究大多针对使用率较高的“整”。而且从研究成果看,重点是把“整”“造”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单独取其中一个做详细研究的比较少。原因可能是“整”和“造”在普通话中作为泛义动词使用和出现频率比较低,而且这些词所带的东北地方方言色彩浓厚。
二、“造”的词汇意义分析
1.“造”的普遍意义。
“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中的释义[3]为:
根据调查检测分析,河道自然淤积速率为5~15 cm/a,必须严格按照沿江沙土地区5年左右一次、太湖圩区8年左右一次、县乡河道10~15年一次的轮浚要求,做好轮浚。整治的同时,要配合做好河道绿化工作,加快生态河道建设,恢复河道自然状态,尽量杜绝钢筋混凝土等不透水护坡的建设。各地政府还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高科技生物、生态技术,维护河道健康生命,使苏州天更蓝、地更绿、山更清、水更秀。
制作,做:制造。创造。造物。造反。造孽。建造。造表。造册。造价。造型。粗制滥造。
②“造没了”
成就:造诣。
培养:造就。
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指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两造。甲造。乙造。
1) 上位机只采集温度、压力、密度、累计量等常规参数的运行,监控模式很难发现运行中的零漂、气化等深层次问题。
(2)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多。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中国有企业从业人员7.55万人,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4.90万人,分别占矿山企业总量的40.13%、26.04%。显示出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多、其他企业类型的从业人员数量与占比较少的特点。
到,去:造访。
稻子等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次数:一年两造。晚造。
陈主任比吕凌子先到一步。两人找到经销老板,老板姓莫,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姓,身材有点富态,但穿着时髦,脸上白得很不自然。
时代,年代:末造。
2.“造”在东北方言中的意义。
在东北方言中,“造”字表达的意义比普通话中的意义和上述我们在词典中查到的释义要丰富得多。作为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的代表性词语,可以充当多种动作的动词,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4]。我们举例分析。
(1)“造”的“整”“搞”“弄”的意义
“整”是东北方言泛义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造”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完整表达句子的意思。当“造”与“整”“搞”“弄”的意义等同时,“造”的表意就更加多样了,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词义更加灵活。比如:
③就这点钱了,你不能再这么造了。
2.2 各组血清中心肌酶指标浓度比较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CK-MB、cTnI、H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黄芩茎叶黄酮组CK-MB、cTnI、Hb降低,具有剂量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②“猛造”(表示做事程度偏于极端,往往产生不好的结果)
③她害羞,脸都造红了。
④知道你爱看武侠小说,这俩天造了挺多本吧。
在上述四个例子中,“造”有“整”“搞”“弄”“看”之意。 在例①②③句子中,“整”“搞”“弄” 都可以代替 “造”, 但使用“造”字会加深感情色彩和强度,更突出自己想要表明的意义。在例④中,“造”的使用表达了一种夸张的说法,就像狼吞虎咽吃东西快会用“造”形容一样,此处用“造”形容书看得快,其实是一种褒义说法。
(2)“造”的“糟践”“浪费”的意义
“糟践”一词意指某物被破坏,或者被浪费。在东北方言中,像表示“祸害”“糟蹋”“糟践”“浪费”等相关词义的词,都可以使用“造”字代替这些词,在句中表达同样的含义。比如以下例子:
①妈妈刚收拾好屋子,让我轻点造。
②好好的电脑让你给造坏了。
①我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不懂流程,都给我造懵了。
通过此次深入农户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了沟张村农户小额信贷的使用情况,小额信贷对农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但农村信贷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先把身体造坏了。
在上述例子中,“造”可以理解为“糟践”“糟蹋”“浪费”。详细来说,在例①和②中,“造”分别表示对房间整洁度和物品(电脑)的破坏;例③表示使用金钱无度、挥霍浪费的意思;例④表示对身体的不在意,也就是说摧残自己的身体。当“造”表示以上意义时,不仅可以独自成义,而且可以与其他自由语素构成“造蹋、造践、造祸”等词语,更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另外,在东北方言中除了“造”能表达以上意思之外,“祸霍、作践”等词在东北方言中可以用来表示糟践、浪费的意思。
贴梗海棠(Chaenameles speciosa.)属蔷薇科木瓜属植物,原产于中国,为温带树种,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也叫铁杆海棠、铁角海棠、铁角梨[1-3],缅甸、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其花色红黄杂揉,相映成趣,其花朵鲜润丰腴、绚烂耀目,果实大,香气浓,深受人们喜爱,不仅是美化园林、绿化环境的重要花木,更是优良的花果类盆景树种。果实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可与猕猴桃媲美,以“百益之果”著称,是药食兼用食品,具有舒筋活络、化湿、顺气、止痛的功效,并能解酒去痰,煨食止痢。
首先,大数据能够为学生的实验理论学习以及实践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当前整个教育改革制度的持续推进,理工类高等院校当中的实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被逐渐的淘汰掉了,而更加具有灵活性、更加具有开放性的实验室教学逐渐成为主体,学生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课程上能够更好地验证自身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正是凭借着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以及高效的管理模式,最终也就为学生的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3)“造”的“吃喝”的意义。
“吃喝”本义为把食物或液体饮料咀嚼吞咽下去。在东北方言中,人们经常用“造”代替普通动词“吃喝”,形容吃饭或喝酒(水)的动作又猛又急,有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之势,此时的“造”在口语中非常适用。主人宴请待客,劝人多吃,体现地主之谊的热情时都用“造”,显示请客方的大气,吃饭时随和热闹的氛围,相反在正式、庄重的场合“造”就不宜使用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这孩子能造,一顿饭吃了不少。
上述例子中,例①形容一个人能吃,一顿饭吃得非常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带有主观描述色彩,说话人这么说的时候,大多数情况带有一点鄙视或不满的情绪。比如例④中,说话人就带有抱怨情绪,埋怨“他”喝得多,不注意自己身体。与之相反,在例②中,说话人则表现出一种直爽豪迈,自己下厨,希望大家多吃一点,将东北人好客、豪爽的性格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③饺子下酒越喝越有,造点酒高兴高兴。
④家里的酒都让他造完了,也不知道爱惜身体。
②今天我下厨,大家可劲儿造。
根据对比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不完全按照上位规划提出的指标发展,存在刚性规划与弹性规划两大类型。刚性规划与上位规划结合最紧密,从市政层面把控,实施过程中不可改变,是一种硬性的规定;弹性规划从区域建设风貌和整体实施效果出发,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幅度调节,是一种弹性的建议。
三、“造”的语法分析
1.前面可受副词修饰。
“造”作为动词,前面可以受多数副词、状态形容词的修饰,组成偏正短语[4]。 例如:
①“可劲儿造”(表示随便吃)
②是不是又让他造没话说了?
③“胡造”(一般表示不顾规矩胡作非为,或者表示浪费)
这里有一点我们需要单独说明,“造”字前面是不能添加程度副词的,例如:“很造,非常造,”因为“造”这个字本身表示程度比较强。但是,程度副词后面加上能愿动词,却是可以的。 比如;“很能造,非常能造”,这里的“很”“非常”是修饰“能”的。
2.经常作谓语,后面可带补语。
①“造完了”
瞎编:胡编乱造。捏造。
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调整,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出现的第四高,但由于高尿酸血症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不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和肾结石的前期病变,而且与血脂代谢紊乱、肥胖和高血压等疾病在遗传和病理机制上有密切的联系,高尿酸血症可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等发生协同作用,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3]。本研究对52 673名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体检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并探索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为高尿酸血症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③“造空了”
④“造三四个月了,终于交工了”
⑤“怎么又把自己造到沟里去了”
例子①②③中“造”后跟结果补语,表示的都是一种动作行为最终产生的结果,“完了”“没了”“空了”。例④中“造”后跟数量补语(三四个月),表示的是行为动作的时长,工作进行了三四个月后结束。有时表达频率或者状态,视具体语境表达意义而定。例⑤“造”后跟介词短语,表示的是“到……”的一种结构形式,例子中就是“把自己摔到了沟里”的意思。
四、“造”字体现的修辞效果
1.具有浓厚夸张色彩。
在句子中,使用东北方言动词“造”比使用其他普通动词更能凸显说话人的当下情绪,“造”字赋予整句话以夸张的色彩。试比较:
锅里的三斤肉,他一顿就吃完了。
锅里的三斤肉,他一顿就造完了。
“吃”,表示进食的一种动作。但“造”则显示出一种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夸张之势,所以在表现手法上更胜“吃”字一筹。
2.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詹姆斯上半场就投进三个球。
所谓动态性是一个相对而言的过程,对于工程造价而言,由于整个项目从开始到完成竣工是一个具有时间跨度的过程,而且根据工程量的大小不同时间也是不同的。但是工程造价是一个预先计算、估计的过程,即使是最为完备、精确的工程造价预算依旧跟实际情况会有所出入和差别。所以,动态性是工程造价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詹姆斯上半场就造进三个球。
“投”只是一个单纯的手部动作,用“造”比“投”更能表现打篮球时候动作的快、准、狠,让人更有直接的力量感,形象地描绘出詹姆斯在球场上勇猛高亢、势不可当的气势。
3.具有浓烈口语色彩。
“造”的种种使用情况都说明它的口语色彩十分浓厚,在不同语境的使用与搭配上产生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用意义。“造”与一些词语搭配后会产生修辞色彩,例如“胡吃海造”“能吃能造”“挺能造的”“挺扛造的”等,这些词中往往蕴含着说话者的主观情绪和评价。
总的来说,泛义动词是语言中的一类特殊的动词,在一些句法的表达上能替代许多具体的动词,“造”字随语言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表达一种不确定的语义,在语用上使用范围相当广泛。正如“造”字在东北方言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可以充当多种动作动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更加富有情趣。
参考文献:
[1]刘瑞明.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1994(05).
[2]莫娇,李明.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探析[J].文学艺术,2016(0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硏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赵松涛.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基金项目: 2019年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
项目名称: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研究
项目编号: YCX19019
标签:泛义动词论文; 词汇意义论文; 语法特征论文; “造”论文; 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