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建筑建材业管理中心 上海 201600
摘要:随着我国资源的日益紧缺及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国家越来越重视绿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由于建筑行为本身即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改变以及对资源的转化,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在各个领域对社会、经济、环境均会形成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绿色节能视角下的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绿色建筑视角下建筑物的可持续化发展,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在国内的建筑领域实现绿色节能建筑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仅要在建筑材料上进行改良,还要在施工技术上进行提高,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只有集合多方的力量,才能推动绿色节能视角下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进程。
1.工程概况
某建筑面积13837m2。地下1层车库把三栋宿舍连为一体,建筑总高度为40.2m,建筑面积63776m2。
2.建筑节能
2.1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各个单位工程建筑设计
方案按照所处环境条件通过节能设计软件建立计算机模型、模拟建筑在运行中所产生的能耗与环境影响、分析建筑的能效特点和节能关键点、同时分析诸如自然采光、通风性能等类似实际条件下表现,同时,在模型上修改设计参数,取得最佳的节能效果,进行设计主要参数的优化,用于指导技术方案的设计。
2.2高性能建筑墙体与门窗技术
建筑的热量得失是通过维护结构(外墙、屋顶、门窗等)的传热和空气渗透进行的,对于采暖建筑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加强维护结构保温,减少传热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在减少建筑物总失热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最终达到节约采暖供热的目的。根据模型计算得知,当选用较大窗墙比(0.4以上)时,制冷和采暖能耗较高,同时所带来的日照和采光情况较好,对墙体热工要求就大幅提高,造成材料和工程成本的上升。若选择较小窗墙比(0.2 以下),则有利于节约能耗,但日照与采光会降低 40%,同时对于材料成本有利。经过反复推敲分析,几栋单体工程最终控制综合窗墙比0.3—0.36 之间的系数进行开窗设计。外窗材料采用 LOE—E 双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传热系数不大于1.7w/(m2?K)。综合遮阳系数0.55。屋面保温材料为100mm厚挤塑聚苯板,屋面传热系数不大于0.29w/(m2?K)。墙体材料为200mm厚加气混凝土,保温材料100mm厚岩棉板,传热系数小于等于0.40W/(m2?K)。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高效照明及控制技术
为减少光污染,避免室内灯光透过窗户溢出室外,灯具布置方向根据各种灯具配光曲线使其配光角度较小的一面垂直于窗面,灯具与外窗保持一定距离。灯具控制方式采用智能型照明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对不同核算单位加装计量表计。第一,公共区域通过系统预先设定的程序,可定时或随时分场景集中进行控制,或通过就地面板控制盘进行现场控制。第二,其他区域采用跷板开关手动就地控制,并做到分区控制及增加开关点。第三,根据场所工作面照度使用要求配置相应的节能灯具照明或设置可调节灯光照度值式开关。
2.4可再生能源利用与集成
第一,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屋顶均采用了太阳能热泵低温集热技术,使集热装置模块可以很好地吸收太阳辐射能。然后把金属流道的太阳能热管模块化集热器做成合适的造型,并涂成与建筑顶面颜色相协调的颜色安插在建筑顶部预先留有空位。采用太阳能热管模块化集热器可以较好的承受压力且密封性较好,既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又能间接吸收室外环境中的热能,即使冬季气温为-20℃的时候依然能够进行太阳能低温集热。第二,在地下车库上部设置绿化种植,在办公楼屋顶设置设计种植屋面等景观设计为新时代的办公、生活方式创造绿色低碳的新理念。第三,空调系统设初、高效(静电)过滤器,保证卫生要求,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人员密度大于每百平方米27人的房间设CO2:浓度监测,CO2浓度高时可调节新风管道上的电动阀门,加大房间的新风量。第四,建筑自动化和节能控制系统。用电力监测系统,对空调、照明、插座、电梯、给排水等设备的用电能耗进行分项实时监测。
3.建筑节水
3.1雨水收集与回用系统和节水措施
景观节水尽量选用需水量少或无需灌溉的植物;采用节水高效率的灌溉系统;人行道采用透水砖等材料,绿地采用渗透措施。节水采用以下措施:各个单体建筑屋面雨水全部收集回用,回灌,地面雨水经透水砖全部渗透,实现建设后径流系数不超过建设前,以缓解水资源紧缺,改善自身的生态环境。设有给水设施的均设置入户总水表。单身宿舍各房间卫生问内设分户水表。
3.2建筑废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系统
该项目的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冲洗便器采用中水,对建筑节水约40%左右。中水是污水系统将生产污水、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的产品,其水质在浊度、色度、细菌、重金属、pH值、COD、BOD等各项参数指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虽然不能饮用,但目前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大,例如成为工业用水的水源,可作为绿化、喷泉景观、建筑、降温冷却、生产原料浸泡、冲洗、井下消防洒水等方面的用水,也可以作为生活中冲洗厕所、洗车、冲洗卫生洁具用水等。中水源水采用厂前区优质杂排水(冷却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含有较低的有机污染浓度,采用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快速一段生物处理工艺:原水一格栅一调节池一生物接触氧化一沉淀一过滤一消毒一中水。
3.3环境保护
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绿色施工的组织,一方面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找出适合严寒、寒冷地区的绿色施工工法和施工组织管理经验;同时打造人性化、健康舒适的室内工作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4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由于太阳能技术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越性,并且造价低廉、能源洁净,所以在各个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极其广泛。现 阶段,太阳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要表现与空调、热水器、光伏电池三个方面。因为我国所处的地势、环境的特征,太阳能资源相当充沛、丰富,由此为太阳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然而,我国太阳能的转换技术尚存在一定不足,转换率低的情况亟待改善,能量转换效率急需加强。在建筑节能改造的工程项目中,相关人员需深度研究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技术。也就是说将太阳能集热器和建筑物的墙面有机统一结合起来,由此能够有效防止发生重复投资的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建筑物的外观形象。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于建筑领域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对舒适程度的追求,而是逐渐向着绿色的方向发展,而这也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当前的社会对绿色节能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绿色节能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建筑领域也必将顺应时代的潮流,向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其所运用的科学技术也将朝着该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6(29):151-151.
[2]陈代富.论绿色建筑环境下的建筑节能技术——以围护结构部分为例[J].窗,2016(5):53-53.
[3]严启幼.浅谈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中的运用[J].工业b,2016(9):00166-00166.
论文作者:李卫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建筑论文; 太阳能论文; 节能论文; 环境论文; 技术论文; 系数论文; 屋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