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论文_唐开统

苏教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论文_唐开统

(海南省东方市小岭小学,572600)

摘要:“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发展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关键所在。从实际角度来说,小学数学的课本大体上都是围绕“数的运算”所呈现出来的,因此如何提升“数的运算”教学质量,并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其中成为了摆在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阐述了“数的运算”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并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与思考,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数的运算;数学思想;小学数学;小学生

一、“数的运算”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掌握良好数学基础知识的最好时机,而“数的运算”对于学生数学基础的牢固性有着极强的作用性。因为,数学可以说是理科类学科的代表,其数学运算都是有着既定的法则,而无论多么复杂的运算,到最后都是数的加减乘除上,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数的运算”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当他们面对学习或是生活的难题,他们会主动的从数学角度尝试解答,而这种数学的应用意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学生长时间接触数学后,所产生的一种定向思维,同时随着其知识累积的提升,这种定向思维会逐步形成一定的规律思维,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初步构建。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小学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是数形结合。数字本身是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的,而将数字通过直观的图像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减少数字的抽象性,加深人们对于数字的理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数字与图形的紧密联系。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来说,其已经开始涉及了数形结合的方法,比如说图形面积、线段等,通过属性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理解。其次,是分类研究。虽然小学数学知识点的跳跃性比较强,但是在不同的知识点中却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并且也都有着同样的运算规律。因此针对这样的数学知识,就可以通过分类研究的数学思想方法。简单来讲,即将数学知识点分成若干,并分批次、分类型进行研究。再次,符号思维。从客观角度来说,在数学中有着不少的符号以及逻辑规则的组合,学生会通过数字、字母、特殊符号对数学进行描述,在描述与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号思维。最后,统计概括。统计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应用在针对数据的整理上,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平均数知识点中可以体现得到。

三、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小学生想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单纯的依靠数学教学中表面知识是无法进行整合的。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阻碍,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对数学教材进行一个大概的把握,尤其是在“数的运算”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与渗透上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思考。这在很多时候是无法将数学思想方法传达给学生。为此,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针对“数的运算”进行深度的沿袭,把握好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每个点。

(一)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的运算”的教学目标相结合

想要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就必须将其与“数的运算”的教学全过程结合,尤其是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全方面的知识理解。从实际角度来说,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为完全,面对“数的运算”中那些较为抽象的法则定律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在教学之初,就需要教师结合一定的媒介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合到教学目标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说在教学有关乘法的运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5张动物园图片,每张图片的展现都有所不同,但是在每张图片中各有小猴子四个,大象三头,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五个图片共有小猴子几个,大象几头。在学生进行运算的过程中,他们会不自觉的在图片中对小猴子与大象进行区分,这也就可以锻炼学生分类研究的数学思想。

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数的运算”教学目标中,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去主动的结合自己思考,也就是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为学生设计那些符合他们年龄段与认识的,保证其难度的适中性,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建立

虽然在传统的灌输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但是从真正“演练”的角度来看,学生并没有去良好的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究其根本无非是学生的这些知识与方法大多处于“睡眠”状态,还无法有效活化。而想要有效转变这个状态,并在“数的运算”教学中有效保证学生思想方法的建立,教师就必须注重“教与学”的关系,即教师要发挥好“教”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被动的“学”成为主动的“学”。

比如说,在教学加减法与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中,为了让学生在计算中的思维更加灵敏,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超市的售货员与顾客,并以书本或是铅笔等实物作为物品。再给这些物品进行定价。例如自动铅笔每支2元、笔记本每本5元、圆珠笔每支3元、书包每个78元......这时候,教师再让扮演顾客的学生进入超市场景,让他们自己进行货物的选择。有的“顾客”选择了两个书包、一个笔记本、两只自动铅笔,这时候教师可以让“顾客与售货员”同时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以彩色纸张当做是“300元钱”,交给学生计算买了这些东西后,还剩多少钱等。这种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到主动的学习状态,并且他们的注意力与兴趣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并且在实际计算中也可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注重主动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创新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数学思想方法只是围绕数学知识的一种思维定势,而随着人们对数学研究的深入,这种“思维定势”也在不断增多。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最为基本的思想方法。当然教师也不能够只是局限这些思想方法,还应当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去发展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思想方法。

比如说在教学积为24的巧填数字,教师在指出游戏规则后,让学生去自主的探索解决返利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效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讨论完之后,并让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整理学生的想法,学生提出了1*24、2*12、3*8、4*6等。有的学生还特立独行,给出了2*2*6、3*2*4的算法。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鼓励,并再让学生实践,如何用四个数进行填空。在数字计算中,可能会出现多个数量关系需要相乘的现象,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性质的教学,他们自身的数学思想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结语

总的来说,在数的运算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教师不能够一蹴而就,还应当结合学生实际能力以及数学教学要求来进行,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方法,为其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现堂.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9):31-35.

[2]茅隆森.“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5):67-68.

作者简介:唐开统(1964.03-),男,海南省东方市人,海南省东方市,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论文作者:唐开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苏教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论文_唐开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