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哈土乌五国碳排放强度与主要发达国家对比分析
展秀萍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207)
摘 要: 鉴于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碳排放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关注议题。在分析中俄哈土乌五国碳排放强度及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俄哈土乌五国与英国、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水平、碳排放强度的特征。结果发现,从人均的角度看,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碳排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对比分析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简称中俄哈土乌五国)地域相连,属于新型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在一定的程度上资源互补,但能源消耗不可避免产生碳排放。随着世界范围内碳减排的重视,各个国家需要积极承担碳减排指标,那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谁应该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笔者认为应该从人均减排和碳排放强度多个角度确定参考依据。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中国政府在力图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拉动经济发展,从而减除贫困的同时,还进行了区域性扶贫的初步探索,于1982年在甘肃的定西、河西和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启动了以农业开发方式扶贫的“‘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项目”,拉开了通过资源开发的方式开展扶贫的先河。
1 中俄哈土乌五国碳排放现状
中俄哈土乌五国地域相邻,经济发展互动随着上合组织的进一步提升,碳排放地域影响较高,隐形碳转移更加活跃。截至2010年底,五国总面积占到全球土地面积的22.6%以上,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13.5%,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1.2%。这些数字显然存在一个滑稽的规律,那就是经济总量不大,却占有比其经济规模比重大2倍以上的碳排放,与国土面积相比也高出8.6%。从2010年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该区域碳排放在全球具有较为重要的比重。从动态来看,该区域碳排放的波动显得更加有意义,自1992年以来该区域碳排放过程如表1,表中数据为笔者对原始数据整理结果,各国碳排放原始数据来源于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http://cdiac.ornl.gov/)。
从表1可以看出,中俄哈土乌五国碳排放总量自1999年以后总量逐年攀升,截至2012年,总量已经达到1992年的2.3倍,同条件下的全球碳排放攀升则为1.57倍。五国占全球比重从22.9%上升到2012年的33.5%,比重增加了10.6%。这个百分点的提升是全球碳排放总量上升过程中结构调整,表现出该区域碳减排任务的严峻性。尽管该区域碳排放总量占全球比重总体攀升,但是1992年至1998年期间该区域碳排放总量却不断下降,1999年至2001年则表现出不够显著的下降,2002年之后该区域碳排放走向惯性式的比重攀升。从发展速度的角度看,2001年之前该区域五国碳排放发展速度与全球碳排放发展速度呈交织发展过程,但总体表现出该区域碳排放发展速度高于全球碳排放发展速度,九年中有四年全球碳排放发展速度高于该区域碳排放发展速度,有三年持平,仅有两年高于全球发展速度。2002年之后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该区域碳排放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全球碳排放发展速度,且不存在交织现象。呈现这种规律的原因主要是受苏联解体的影响,1992年之后独联体国家经济受到了重创,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随经济的下滑不断下降,1992年之后该区域独联体国家政治不断稳定,经济发展步入正轨,碳排放也随之攀升,加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速了碳排放比重的攀升。
中俄哈土乌吴国碳排放及比重发展过程
2 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中俄哈土乌五国碳排放强度及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中俄哈土乌五国与英国、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水平、碳排放强度的特征,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一、从人均角度看,中俄哈土乌五国人均碳排放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差异不大,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是中俄哈土乌五国的近两倍以上,是主要的
第三,实现企业管理会计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可以将管理会计与全面预算管理之间的优势充分结合,并进一步弥补管理会计和全面预算之间的不足,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
碳排放国家。二、从碳排放强度的角度看,中俄哈土乌五国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但是中俄哈土乌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尽管仍然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但降低减排的速度十分显著。因此,从人均的角度看,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碳排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
参考文献
[1] 依再提·乌斯满,瓦哈甫·哈力克,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等.中亚五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2(1):81-86.
[2] 徐坡岭,廖雅珍.俄罗斯碳排放福利绩效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31(4):26-34+44.
[3] 姚秋蕙,韩梦瑶,刘卫东.“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研究[J].地理学报,2018,73(11):2210-2222.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between China,Russia and Khartoum and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Zhan Xiu-ping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caused by climate warming,carbon emiss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oncern in recent year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five countries,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 lev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between the five countries and 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such as Britain,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It is found that from the per capita perspective,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major carbon emissions.Countries should shoulder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carbon emissions.
Key words: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6490(2019)10-0239-02
收稿日期: 2019-08-07
作者简介: 展秀萍(1983—),女,甘肃白银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标签:碳排放强度论文; 人均碳排放论文; 对比分析论文;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