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与社会的互动推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人与论文,中国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人类社会进化到了现代,20世纪的世界变化之大令人既无限兴奋又更加新奇,使人感叹不已,要想适应今天的社会,就不得不花更多更新的社会化代价了。在中国,崭新的社会主义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已经确立,它要求社会成员以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每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角色。社会现代化要求社会在经济方面的工业化,在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世俗化,在社会文明开化方面的知识化。个人要与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在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从传统的文化心理素质转向现代的文化心理素质,使人的现代意识和潜能充分发挥。而同时人的变革,也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附属产品或结果,他们自身也积极参与了社会变革,在全方位现代化过程中,人同环境和制度相互作用着共同产生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考察世界近百年来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现代人越多,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就会变得越快,当现代性渗透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之中时,人们对现代化的态度、舆论和社会行为就会变成一种巨大内在动力,推动国民经济社会计划的全面实施。
本文拟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对现代人与现代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践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理论
现代化的有序运动要求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同步进行。两者在动态发展中是一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积极因素。从社会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而言,它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思想来源于现实,具有现代化意识和思维特征的人来源于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塑造。要想从根本上改造人,使之具有现代化意识,必须改变落后的、非现代化的社会环境,没有新的现代化的现实,新的现代化观念不可能凭空产生,即使产生了也难以巩固和发展。
第二,社会现代化是人的发展、转型的导向和制约因素。例如,随着社会经济体制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人们的观念也从封闭、保守转向开放、竞争。又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变化,省吃俭用、深居简行不再为大多数人所乐于接受了,代之而起的是加速消费品的更新换代,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倡社会流动和人际间的健康广泛的交往。但是消费观念、方式的变革又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还处在中下水平,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提倡高消费和超前消费,因此,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着制约着人的不同发展特征和进步取向。
第三,社会现代化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成熟状态。正如恩格斯所说,时代的特征决定了人的性格。工业化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更善于分工、协作和组织与流动,城市文明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多的理性化、规范化行为;现代化的社会势必要求现代人格的成长、成熟和潜能的尽快开发。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犹如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要求社会各子系统的有序化运转,它体现为整个社会的公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而决不能象一架“发疯”的机器,运转失灵,噪音震耳,经常需要大修,同时,每个现代人也都会自觉地维护这部大机器,促使个人在集体环境中寻找最佳的位置,争取更优化地发展。
人的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而言,也不是简单地被动适应,而是构成社会进步的主体、动力和发展最终目的,具体也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构件。人的素质的高低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决定性的影响。60年代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国家。但是,它们中有许多国家在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中发展并不顺利,人民还是象以往那样生活着,整个社会生活很难感到一点现代化的气息,即使有现代化的机器在运转,也是由外国人操纵的。由于人得不到彻底改造,社会也得不到彻底改造,经济发展缓慢,长期摘不掉贫困落后的帽子。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一个千百万人的事业,只有造就千百万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人来,我们现代化的事业才能成功。
其次,人是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主导动力,现代化事业的目标、任务、制度都是靠人来制定和执行的,一代有魄力、有眼光、有头脑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人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伟大的目标和艰巨的任务,冲破不合理制度,建立新的、推进社会发展的制度,而封闭、保守、不扬弃那些阻碍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旧观念就不可实现现代化事业的宏伟目标,拖拖沓沓、慢慢腾腾自然也不可能完成那些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
再次,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起点和终点。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四个现代化都只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事业终将难以成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需要第五个现代化,这就是人的现代化。另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74页。)。共产主义新人的本质特征也即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现代化就是要促使亿万人民向着这一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目标迈进。
观念的变革是社会改革的前奏,新的观念并不产生于社会变革之后,而每每产生于变革之前的先进人物头脑之中,或者从国外引进。一旦这种先进思想同改革的需要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现代化事业需要要新的、先进思想的现代人来推动。法国现代规划的制订者让.莫内讲:“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我们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重视和促进人的现代化,离开了人自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
二、中国社会百年变革与现代人互动发展的实践
揭示现代化变迁中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不能局限于理论,的确应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能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30页。)1840年以来的中国生活环境已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变动着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无时不在影响着现实的人的行为和观念的变迁,而中国人的每一处变化,每一点进步,在中国现代化整体进程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里,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社会变革与人的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1.经济现代化与现代人发展的互动性
经济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又是其动力。一百多年的近代社会变革,最显著的表现也是在经济结构的转型上。归纳而言,1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中国经济变革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现代经济体系的形成——特别是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体格局的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近代口岸开放和8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开放大格局的形成,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加速、升级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对现代人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的出现为现代人格萌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发展基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主体是工业化,从上个世纪中叶的军事工业诞生到本世纪50年代工业化体系的初步确立,工业化走过了一段艰难起步的历程,正是由于工业化造就了中国新一代工人阶级,“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8页。)工业化造成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文化氛围,它改变了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改变了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的结构与功能,在对传统人生产方式全面革新的同时创造了崭新的现代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促进了现代人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的转型。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结构性转换,更新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促使现代人对扩大消费和改善自我生活质量的关注,正是这种被罗斯托所关注的“欲望更替动力”,促使现代人在不断产生并不断满足新的需求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加速社会进程的同时加快自身发展完善的步伐。所以现代化专家艾森斯塔德揭示道:“全面持续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持续愈长,各种群体和阶层对于新的现代环境的积极适应程度也就愈大。”(注:(美)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第179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三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和环境的变迁也决定了人的现代化变迁的过程和特征,如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逐渐突出了现代人的市场主体意识,要求现代人自主、自强、竞争和更广泛的流动。当代的改革、开放又锻造了现代人的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新国民素质,乡镇企业崛起为中国农民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广大农村人口告别传统、告别农业文明的重要社会机制。
再从互动的另一面考察,近百年来国民素质提高和观念行为的进步,对经济的现代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主导作用:首先,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也正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经济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生产力的大发展基础上,而人恰恰又正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正是现代人格的成长实现了现代生产力的重大发展,并带动了整个生产关系的调整;人的素质提高和新技能的掌握运用是经济变革的必要前提。其次,人的理性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点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得到较充分的阐述。韦伯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便是近代西欧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性,促成了现代化的最早发生。他认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均可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的精神力量。在中国,一代新人的生活方式变革和价值观的创新也已成为中国现代化中的积极动因,正是由于现代人的勤勉创业、刻苦进取、追求业绩的价值取向、家庭关系的淡化、讲究效率、热爱劳动等等,促进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2.社会结构变革与现代人发展的互动性
上个世纪中国国门打开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也随之瓦解重组,整个社会机体经历了沧桑巨变,相比较经济变迁对人的影响而言,社会作为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对现代人格的成长影响更为全面直接,社会现代化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充分的环境条件,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两者的变迁既是互动的又是一体化的。
社会的变迁是多因素多层面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日益清晰地显示了中国社会结构中三大层面的变迁:一是宏观上的社会运行体制的变革,诸如社会制度形态、社会阶层分化等等;二是中观层次上社区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变迁;三是微观意义上的社会细胞——家庭结构、关系的变迁。这三大层面的社会结构因素都确确实实地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演进,并且对现代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着决定性影响。
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变革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和以共产党为领导的现代政治体制的建立,确立了广大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使每个人的自主发展成为现实和可能;社会结构的分化,加速了人们职业结构的多样化,使现代人更新角色、更新地位、提高素质、开发潜能、提高地位成为现实的需要和可能。从中观的社区、组织结构变革来看,城市化乃至都市化全面改造了传统的农业社会文明,建立了新的人际关系和城市人格、角色,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城市文化消费模式,使现代人的行为、思维方式更趋同于现代文明;各类社会组织、社团的发育,也全方位地提供了多元性的现代角色规范,在人际互动关系的改组中重塑着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取向。从微观的家庭结构变革来看,近代以来,我国基本家庭模式的变迁是核心化、民主化,家庭制度的变更,表明传统的父系父权的家庭制度正逐渐失去在城乡中的影响,让位于适应现代工业社会需要的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家庭制度和基本模式的变革体现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上,便是传统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家长制作风逐渐烟消云散,现代家庭中“代”的等级观念被破除,代之以更加的平等和更多的亲情。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家庭观念还在不断更新,家庭模式和结构仍处于变革之中,但有一点结论是确定的:“家庭是帮助建立现代化社会的主要因素,现代化过程有理由要求家庭从小培养儿女具有能适合现代化环境的品质”。(注: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第8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由于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结构的构造者和载体,现代人格的萌发对社会结构现代性演变的作用是十分明显而直接的。只有当人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真正确立,才能推动中国的政治结构的现代化;只有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到一定水准,城市的现代化才可能有其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也只有家庭成员的观念进步、行为平等、新型家庭关系的确立,中国的家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
3.新文化建设与现代人发展的互动性
现代文化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发展的互动性则是更为紧密了,与其说互动,不如说是一体化的运动,因为文化发展的表层因素如现代教育、传播事业和文艺形式和人的发展表层因子——日常行为进步的互动呈现出高度相关,而这两者的深层因素则是共通和共同的,即意识形态和现代价值取向。
晚清以来中国文化的最大变革主要体现在:西方文明宗教和资本主义价值形态的渗入、现代教育和大众传播体制的形成,新文学形式的确立、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这些新文化因素全面改造了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人社会化模式,改造了传统人格和角色特质,提高了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需求境界,促进了人的文化更新能力和文明创造才能。而随着中国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对农业社会角色的舍弃,特别是现代学生、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工人阶级乃至新兴的政党的出现,又导致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加速着文化的更新改造,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