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延续2019年第1期的“发现新时代美好学校”,我们把本期的专栏定位于“共创新时代美好学校”。创建美好学校是新时代的共同使命,这里我们组织选取了江苏以外的三位同仁的文章,看他们是如何认识和践行新时代美好学校建设的,对于我们如何共创新时代美好学校,或许具有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包括校长如何以美的方式管理学校,好人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如何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自由舒展地成长。
校长如何以美的方式管理学校
孙玉丽
【摘 要】 美的管理是建立在“好”的管理基础上的,令人“满意”的管理,是最能合理地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管理。校长以美的方式管理学校,就是要通过培育校园审美文化,彰显审美文化的学校管理效力,设计具有审美意味的师生管理制度,彰显美的管理的制度力量,创建和谐融洽的审美对话关系和学校共同体,彰显美的管理真诚与共同智慧,以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和教师自由健康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美的管理;审美文化;对话关系
美,是以和谐的形式体现生命的自由精神,给人带来愉悦体验的那种属性。美,即自由和谐。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特别对于以培育人的成长为根本使命的学校来讲,美的教育更不可或缺。为了更好地实施美的教育,以美的方式管理学校,则是达成美的教育的组织制度保障。美的管理,是建立在“好”的管理基础上的,令人“满意”的管理,是最能合理地促进人自由发展的管理。美的管理的核心精神是生命自由,具体体现为和谐精神、效率精神、公平精神和人本精神。校长以美的方式管理学校,就是要通过培育校园审美文化、设计具有审美意味的师生管理制度、与师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审美关系等方式,使学校成为美的园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培育校园审美文化风貌,彰显审美文化的学校管理效力
校园审美文化是指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教育目的、以维护教师生命尊严的本真生存状态为价值指向、以规范有序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辩证要素作为校园行为准则、以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优美洁雅的校园环境为外在表征等向度所构成的校园整体审美风貌。在这样的校园审美文化里,师生才可以自由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首先,确立不仅要追求分数更要追求成人的学校管理核心价值观。培育校园整体审美风貌的目的,重在服务教育目的的达成,教育的目的旨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高,这是学校应该坚持的一条坚定不移的信念。分数是成人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作为以培养完整人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教育,更要注重“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的身体的教育,还要注重“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要养育青少年的自由灵魂,并释放他们的生命活力;学校工作不仅要重视构建充满智慧的知识世界,更要重视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完整的生活世界。只有校园里流动着自由、和谐、尊重、欣赏、关爱、善良、正义、团结、进取、民主的精神气息,才可以在心中唤起崇尚美好、追求卓越和热爱生命的情感,这样的教育才是美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其次,组织实施丰富有趣的审美教育活动,把旨在成人的学校管理价值观落在实处。青少年成长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充满活力,学校管理就应该顺应青少年成长的这一特点,按照既规范有序、又能发挥学生自由个性和生命活力的原则,围绕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管理等要素,在课堂内外适当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合理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放飞自己、历练自己、提升自己”。校园不应该是静悄悄的、死寂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和欢声笑语的。快乐的、有活力的校园,会自动散发出审美的气息,也才是让人向往的美好学校。用美的方式管理学校,就是要发挥管理者的智慧,设计并组织好各种审美教育活动。
其次,设计具有审美意味的学生管理制度,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当前学生管理制度的普遍特征是“规训式”的,要求学生驯服、听话,这虽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但过度规训却束缚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的天性,违背了自由和谐的美学精神。“规训式的管理”应走向“引导式的管理”,从“社会化与个性化统一、秩序与自由统一”的审美维度,构建新型的学生管理制度。新型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应首先考虑如何促进青少年由一个懵懂无知的生物人转化为符合社会规范的文明人,这是新型学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基于生物选择的先天个性,给予每一个青少年充分发展自我的自由和自主的选择权,引导他们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个性得以自由释放。
如何设计具有审美意味的师生管理制度,彰显美的管理的制度力量,是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BIM运维平台支持对空间进行在线划分与管理,精准化管理每个房间,计算每个房间的数据(面积、租户/部门、人员、能耗、成本),同时可以精细化管理每个员工的卡座,灵活统计每个部门的使用空间及成本,最终为管理员提供最佳的空间优化方案。
二、设计具有审美意味的师生管理制度,彰显美的管理的制度力量
再次,美化校园环境,以校园环境之美陶冶学生的灵魂。这就要求按照美学原理设计学校的物质景观,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创造一个文明舒适、整洁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美化校园环境,既要做到各种设施功能相协调,又要实现校园空间形式的统一,并在完美的物质形式之中显现出文化和精神的品位。美化校园环境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校园景观优美和谐。通过校园建筑、自然景观、雕塑墙报及其空间布局,体现学校环境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在形式上表现出整体美和特色美。二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融为一体。校园环境反映校园的美学形象,它应把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融为一体,使之不仅为学校成员提供一种优雅和崇高的审美享受,而且还蕴含丰富深刻的教育意蕴,能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濡染。
首先,设计具有审美意味的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生命的自由发展。当前教师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交易式”的,是以利益作为悬赏诱因,通过量化的绩效考核,刺激教师积极工作热情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教师管理制度虽然激发了学校教师的活力状态,但却带来了斤斤计较、关系疏离、责任感缺失等问题。教师们疲惫不堪、怨声载道,就更无美的体验和美的感受可言。如何转变这种教师管理的局面,就需要重新构建基于审美意味的新型教师管理制度。融合美学精神的新型教师管理制度需要从“学校目标、利益、专业发展、道德、自由”五个方面进行再设计,这五个方面由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校目标,旨在有序;二是教师的利益和专业发展,旨在激活;三是道德和自由,旨在自由发展。在评判教师管理制度的审美属性时,首先看它是否有利于学校组织的发展目标,能不能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与效率;其次,看它是否能公平地保障教师的正当利益,能不能激励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发展动力;最后,看它能否激发教师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感,能否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空间。基于美学精神的新型教师管理制度,超越了“交易式”的教师管理制度,是这五个维度的有机协调统一,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与人性发展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也有助于保护和促进教师的生命尊严和自由发展。
以国际文化活动提升艺术品格。基于国际化现代城市的建设定位和年轻多元的市民结构,以优质品牌活动打造为突破口,办好“荷兰郁金香大乐团音乐会”“亚历山大室内乐团中西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卓别林电影原声音乐会”等文化演出,丰富市民的国际文化视野和时尚选择。
三、创建和谐对话关系与学校共同体,彰显美的管理的真诚与共同智慧
首先,审美的核心是内心的真诚表现与交流。在学校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审美关系是一种真诚交往和对话关系,它应存在于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用美的方式管理学校,就是要以真诚与智慧,使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处在最和谐、最优化的状态。艺术家总是把艺术接受者当作朋友,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这种艺术交往活动的审美精神,应该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校领导者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师生员工平等对话和交流,让员工充分敞开心扉、参与协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引导所有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互通情感与信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支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教育活动,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对话关系。
其次,对话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校形成共同体。学校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科层组织,科层组织的学校观往往把学校视为由分工、专业化、等级、权力、制度和纪律构成的科层结构,以效率追求为中心,利用强权控制学校管理活动,鼓励竞争而非合作,教师各自按序工作,但教学却变成了一项孤独的事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争暗斗,相互疏离,这种科层组织结构,难以发挥学校成员的共同智慧。用美的方式管理学校,需要学校领导者努力建立学校共同体,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这个场所散发着生命、尊严、自由、创造和温馨的气息,教师是共同工作的同事,他们积极地讨论教育教学目标,相互观察和评论教育工作,分享成功并给予安慰;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一乐园里,他们合作学习,探索知识,友善相处,健康成长。学校领导者要善于营造这样有助于发挥教师共同智慧的场所,通过引导所有成员共享价值观,描绘学校蓝图和清晰可行、达成一致的共同目标,以带领员工共同参加活动等方式,以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师生的共同生活搭建平台。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3年2月-2017年7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妊娠孕妇3 920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23±2.31)岁;经产妇2 137例,初产妇1 783例;孕周16~41周,平均孕周(28.34±6.24)周。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外院检查疑似或确诊有畸形者;早期有感冒病史;经引产或分娩证实为胎儿畸形。排除标准: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疾病者;存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脐绕颈、羊水异常等。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10-0064-03
【作者简介】 孙玉丽,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标签:美的管理论文; 审美文化论文; 对话关系论文;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