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林业局医院 164031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60例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220例。治疗组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以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82.27%,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82.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显著、真实、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喜炎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青霉素钠;疗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1],易引起并发症,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程1~4 d,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治疗组220例,其中高热116例,中度发热68例,低热36例;咳嗽102例;流涕、鼻塞或喷嚏208例;咽部充血196例;头痛、肌肉酸痛132例,男112例,女108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39.3岁。对照组1有220例,其中高热112例,中度发热70例,低热38例;咳嗽105例;流涕、鼻塞或喷嚏206例;咽部充血198例;头痛、肌肉酸痛135例,男112例,女108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9.5岁。对照组2有220例,其中高热114例,中度发热70例,低热36例;咳嗽103例;流涕、鼻塞或喷嚏207例;咽部充血197例;头痛、肌肉酸痛133例,男112例,女108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9.1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①急性起病,病程≤3 d,体温≥38.5℃;②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伴全身酸痛发力;③查体:咽充血,或伴扁桃体肿大;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胸部摄片检查除外肺部感染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生产),按0.2~0.4 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5~7 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1以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疗程5~7 d。对照组2以注射用青霉素钠5~20 U/(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q.d.,疗程5~7d。三组均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与喜炎平、利巴韦林、青霉素钠间隔使用),体温>39℃,均加用扑热息痛片退热或物理降温。
1.4 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用药3~5 d内热退,不反复,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消失。好转:用药3~5 d内体温下降或正常,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改善。无效:用药3~5 d内体温上升,上呼吸道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5 d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1出现食欲减退6例,呕吐5例,对照组2出现轻度腹泻3例,停药后好转,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目前我国滥用抗生素比较普遍,临床上因不易获得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治疗上首选抗生素,其弊端众所周知,①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耐药菌株的形成与细菌基因突变和产生灭活酶、纯化酶有关,并且与抗生素用量的增加呈平行关系,即抗生素疗程越长愈易引起耐药,目前,耐药菌株产生速度过快,许多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而且母亲在妊娠期间滥用抗生素,新生儿也可能耐药。②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肝脏损害;肾脏损害;造血系统损害,许多抗生素若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害,包括听力障碍、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菌群失调症;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等。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告,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人类有可能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但临床实践中仍难以避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为病毒,无常规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应首选抗病毒治疗,有继发感染时再联合使用抗生素。目前抗病毒治疗较多使用利巴韦林,该药具有抗病毒作用,但其有贫血、乏力、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较强的致畸作用,大剂量应用可致心脏损害,另有报道表明,其呼吸道及肺内含量低于血浓度,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情,且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和免疫抑制。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喜炎平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尤其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十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喜炎平注射液可占据病毒复制DNA与蛋白质结合位点,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使病毒不能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病毒;能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性渗出物的渗出量,并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清除外源性致热源,抑制内生致热源,抑制体温调定点上移,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咳等作用[4]。
研究得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其疗效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及注射用青霉素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显著、真实、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中医诊疗方案-22个专业95个病程.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43.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59.
[4]余洋,丛艳,权晓丹,等.注射用喜炎平药效学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98-200.
论文作者:王月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注射液论文; 上呼吸道论文; 抗生素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青霉素论文; 年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