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在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作用论文_张木兰

浅谈心理护理在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作用论文_张木兰

(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段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以来,青藏铁路公司承担了客运和货运工作,海拔2295m~3700m,低氧、低气压、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强紫外线,恶劣的气候环境给进入高原的从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青藏铁路高原从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高原从业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阐述心理护理在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86-01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由于西部建设需要,多数人员需要常见往返或驻扎在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环境欠佳、人口稀少,从业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问题[1]。本文通过218例高原从业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青藏公司客运段西宁至拉萨段往返多次工作3个月的人员,年龄20岁~40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线工作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统一发放SCL-90自评量表,进行讲解后,由被调查者自填SCL-90自评量表进行分析,发放218份,收回218份。

2.结果

根据SCL-90自评量表分析,共10个方面90个项目进行测试,218位高原从业人员测评的总分和总均分均比正常人常模高,提示高原从业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1 躯体化症状

201例(占92.2%)由于低氧、低气压、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强紫外线等恶劣的气候环境,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不适和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嘴唇和指尖发紫、嗜睡、精神亢奋、睡不着觉等不同的表现。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或积血块等。

2.2 焦虑症状

184例(占84.4%)有焦虑症状,平原地区人群进入高原工作,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远离亲人、生活单调、信息闭塞等原因,导致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

2.3 抑郁症状

201例(占84.4%)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伴随着焦虑症状的出现,苦闷的情感与心境,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失望、悲观和由此产生的躯体方面的不适感也随之而来,另外,个别还有自杀想法。

2.4 恐怖症状87例(占39.9%)有恐怖心理,对社交及空旷场所的恐惧。

2.5 敌对症状对人和事有厌烦的感觉,摔物或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

3.高原从业人员的心理护理

平原地区人员进入海拔2295m~3700m高原工作,由于低氧、低气压、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强紫外线,恶劣的气候环境以及远离亲人、生活单调、信息闭塞等,导致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表现为“心血管反应”“胃肠反应”和“支气管反应”等,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就必须用所学的护理知识,对高原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必要的药物纠正防止从业人群由亚健康状态发展到病理性改变是很有必要的[2]。

3.1 发放青藏铁路《卫生保障手册》,让所有的从业人员了解高原、认识高原,最终战胜高原,消除从业人员的担心恐惧和焦虑心理。明确进入高原的目的、意义,了解青藏铁路此路段工作的重要性,使从业人员产生一种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坚定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念[3]。

3.2 高原从业人员由于出生地域、生活环境、文化水平以及对高原的认识程度不同,有些人仅限于地理课本所学的一些知识,也有些对高原一无所知,抱着对高原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我们在做心理护理的同时,请已经适应高原的人介绍适应高原的经验,提高从业人员对高原的正确认识,培养从业人员对高原的正确态度,保持正常的心态,既不恐惧也不懈怠[4]。

3.3 高原从业人员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会产生思乡思亲情绪,鼓励从业人员在工作之余主动和人交流、谈心、拉家常,使从业人员有安全感满足感,从而使从业人员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3.4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培养从业人员乐观的性格,保持愉快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一方面可以取代引起神经紧张的坏情绪,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使之保持平衡,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淡化焦虑、抑郁、恐怖等心理问题,减少高原从业人员心理问题的产生[5]。

4.讨论

心理活动过程是内外因素作用下,高级神经中枢作出的复杂反应,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本文研究中,218例高原从业者通过SCL-90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所有人均有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躯体化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恐怖症状、敌对症状。由于高原人口基础较少,通过社交进行缓解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于高原从业者进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通过心理护理使高原从业人员生理主动产生一系列代偿而快速达到适应高原的状态,心理状况因生理适应而有明显改善,使机体很快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缩短高原从业人员对高原环境的心理适应过程。但是心理护理并不能解决高原作业人群所有的心理问题,必须要用综合的方法解决高原作业人群的心理问题,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田益沁,陈秀秀,蔡云,等.二炮某部军人高原驻训期间作业疲劳状态与心理应激、压力感知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1):2156-2159.

[2]仁真志玛.心理护理结合饮食护理对高原地区妊娠合并贫血患者的作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119-120.

[3]马菊英.心理护理对高原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干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1(6):54-55.

[4]王玲,郑芳芳,李雪.PDCA循环心理护理模式对初进高原新兵急性轻型高原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6,18(4):380-382.

[5]何琴,苏科,张思德.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用于高原地区妊娠伴贫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6):217-128.

论文作者:张木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浅谈心理护理在高原从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作用论文_张木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