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工程蝶型接头施工技术论文_王大卫,王金龙,李木森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蝶型接头板管连接施工方式是一种新型施工技术,由于本公司第一次接触此类板管连接方式,且此类蝶型接头板管连接在本工程用于路基加固区域,需进行联合堆载预压,所以对绑扎连接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施工过程的监控。此次总结主要描述此蝶型接头板管连接的接头设计、施工方法及主要质量控制点,并对后期的孔隙水压力及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对整体的施工进行总结,为同类工艺以及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蝶型接头板管连接,联合堆载预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手型接头板管连接施工介绍

1.1应用背景

本工程原设计采用PVC管板管连接方式,此连接方式施工成本过高,且存在不均匀沉降易导致PVC管断裂的质量隐患,经协商后甲方要求改为使用手型接头进行板管连接。但该工艺操作复杂,接头过多质量隐患大,我们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

1.2蝶型接头改进及设计

本工程使用的双侧蝶型接头是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并经过多次会议研讨,优化设计而成,下图为蝶型接头设计图:相对于原有的手型接头我部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设计:

①将原手型接头设计改为一体式双翼蝶型接头,其中为了增加连接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障蝶型接头连接的稳定性,进行尺寸设计:蝶型接头连接排水板处(鸭嘴处)为7cm,连接滤管处为8.6cm,且在连接处顶端设计了螺纹、底端设计了卡纹,保证连接牢固。

②原手型接头连接排水板时,连接口很难掰开,排水板塞入困难,连接排水板费时费力,为了便于蝶型接头两侧连接排水板时施工效率,设计在连接口处各开两个开口缝,开缝长度为5.5cm,便于塞板。

③在蝶型接头底部设置接板深度观察孔,便于检查排水板塞入深度,保证连接面,确保连接稳定性。

2.2主要质量控制点

2.2.1滤管沟开挖

考虑板管连接为双排单绑,蝶型接头安装完成后将给滤管沟开挖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板管连接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滤管沟开挖,且要求开挖深度达到20cm,然后进行蝶型接头安装施工。板管连接操作时会导致滤管沟深度不足,需先进行滤管沟清理,满足要求后进行埋管施工。

2.2.2排水板修剪以及蝶型接头安装

现场打设排水板时,割板普遍存在斜割现象,安装蝶型接头前需先对排水板进行修剪平齐,且为保证板头修剪长度正好,要求将两侧排水板对叠,直接从中间垂直剪开,此时排水板长度正好符合要求。

安装蝶型接头时,排水板塞进连接口的深度必须高于5.5cm,即超过观测孔处(通过观测孔检查塞入深度),保证排水板出水直接进入滤管,且为后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移位提供一份空间保障。

2.2.3安装固定螺丝

安装固定螺丝一般采用电动螺丝刀,此工序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在于安装螺丝的深度及数量,要求四个螺丝必须全部安装且安装的螺丝需穿过排水板进入背面对应的螺丝孔中,不能歪斜偏位,这样才可保障排水板与蝶型接头连接牢固。

2.2.4 滤布包裹以及尼龙绳固定绑扎

包裹滤布过程中,要求滤布进行4层包裹,滤布包裹范围需超出各连接处外侧5cm以上,充分保证缝隙以及连接处滤布包裹严实。包裹滤布顺序为先包裹两头滤管连接处,对拉保证牢固,然后再包裹板管连接处,包裹时一定要拉紧,绷实。尼龙绳绑扎时和四通绑扎方式相同,双向固定,保证绑扎牢固。

3、孔隙水压力以及沉降对比分析

本次经过对比选取采用蝶型接头板管连接方式施工的EZ6区与传统板管连接方式施工的C3区进行对比分析:

3.1 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对比分析

由第三方检测单位提供的对比区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分析,蝶型接头板管连接方式和传统板管连接方式施工的区域在孔隙水压力消散方面无明显差异。

另外蝶型接头板管连接区域(EZ6区)于7月20日开始吹砂加载,由孔隙水消散图可以看出除了在初步加载过程出现正常的孔隙水压力反弹外,后期均呈稳定消散状态,说明蝶型接头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手段有效的避免了接头在吹砂以及混合石料堆载期间出现质量问题。

由上述的孔隙水压力及累计沉降可以看出,孔隙水消散稳定且施工期间沉降均匀,没有出现接头板管连接处断开、滤管与蝶型接头处断开等质量问题,说明新型接头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4、蝶型接头优缺点分析:

①排水板板芯直接通过蝶型接头接通滤管,能使排水板双侧排水通道直接与滤管相连接,理论上说通水量更大。

②蝶型接头板管连接方式相对于原设计的PVC管连接方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③采用蝶型接头板管连接方式使滤管均间隔1m被截断,接头比传统连接方法更多,当出现一处断开,泥沙将直接进入滤管,造成滤管於堵,可引起局部真空抽气效果下降。蝶型接头施工工艺对施工现场精细化施工要求更严格。

5、结语

本工程路基区采用的蝶型接头板管连接方式,通过项目部多次专题研讨,提前进行质量管控谋划,严格组织现场施工及质量管控,质量风险大大降低,在真空抽气期间,孔隙水消散、沉降等情况均正常稳定。新型接头施工应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论文作者:王大卫,王金龙,李木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工程蝶型接头施工技术论文_王大卫,王金龙,李木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