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拥胜
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关系到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之间,需要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审查。当前,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是仍然在结构框架、楼板变形计算和抗震设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可能会导致建筑垮塌,从而对其内部的居住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应对策略,是当前建筑设计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遵循设计原则来进行,需要进行的计算决不能省略,依靠经验和感觉是行不通的。建筑结构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这两者之间是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找到两者在设计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才能够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1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结构框架的配筋问题
框架柱的配筋和框架梁的配筋是建筑结构框架配筋问题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配筋率时,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量比较大,所以会忽略建筑物的一些具体情况,只靠主观经验来设计,没有按照有关的规定来设计;仅仅只靠自己的主管判断来对建筑结构进行建模,并没有分析屋梁的尺寸,因此计算出的建筑结构的配筋量是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1.2楼板变形度计算问题
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设计师并不完全了解结构的布置办法和有关的理念,就开始计算楼板的变形度,如果只是从数学角度来看,这种计算办法是对的,然而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际建筑物来计算楼板变形度,就会使计算楼板变形度的数值,有着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数值不准确,进一步导致建筑结构的不安全。
1.3抗震设计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特别多,所以我国的高层建筑物数量也特别多,我国近些年来地震发生的次数比较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说在设计建筑物过程中抗震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些设计者在设计建筑物时只是单纯照搬已经有的建筑物的设计结构,并没有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建筑物,这就对建筑结构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所以对各地的建筑结构抗震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然而建筑结构设计者在设计建筑物时,并没有落实具体的建筑物所在地的实际抗震需求,所以一些建筑结构设计者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对策略
2.1对配筋量进行合理计算
当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当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就是配筋量相对国家标准过少。为了改善这种问题,建筑施工部门通常情况下会采取附加箍筋的方式来弥补配筋量。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附加的箍筋,将这些附加的箍筋都集中在房梁下的受力点,同时判断是否把附加的箍筋加在建筑的截面高度之内。另外一种情况是建筑物的主梁的截面和次梁的截面差距较小。而这种情况会导致次梁的压力过大,容易发生折断或坍塌,因此在次梁上增加附加的箍筋,提高次梁的承载力,从而提高次梁的稳定性,使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得到保证。
2.2沉降计算
当前,在我国大部门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挖掘建筑的基坑时,基坑中心的地基土通常会发生反弹,而这些反弹上来的地基土会被建筑施工的人员清除掉;而基坑周边的基底土,由于受到的约束力非常大,因此也不会发生基底土反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如果建筑的基坑较小,能够暂时忽略地基土的回弹问题,然后按照基底附加的应力进行计算。而如果建筑的基坑非常大,受到的约束力比较小,就需要按照基地的压力进行计算,而在基坑周边的被约束的地基土会作为储备仍然填回到基坑中,因此,我们在计算沉降时,通常计算的结果会比实际建筑物沉降的结果数值要大,这是地基土的回填有一定的关系。
2.3对楼面进行钢性设计
当前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当对楼面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楼面的楼板容易发生变形,因此为了能够真实的反映整体建筑的情况,并且能够尽可能的把误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我们需要对楼面进行钢性设计。具体做法是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案中,把有过深的凹槽这种平面很可能会发生变形因此尽可能的不予选用,也不要选用那些可能会引起楼面发生变形的设计方案。另外,为了能够在楼面中加入钢性设计,我们应该可以在原有建筑结构中,另外再加入配筋,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体建筑楼面的钢性。
2.4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要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建筑物的框架,从而全面了解当地的水文条件和地理环境,同时建筑结构设计者也要控制建筑物的成本,设计者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综合控制企业成本,也要保证建筑物的质量;第二是一些建筑结构设计者要按照我国对建筑物抗震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设计,在建筑物钢筋配置方面,设置最小的配筋率,要使配置柱的纵向钢筋尽可能的保持对称,同时也要按照有关的抗震规范和要求来设计建筑结构,这样一来才能使配置柱的性质能够符合我国的有关规定,从而逐步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5承重墙结构设计
我国房屋的外观一般是矩形,并且顶部是平的,所以承重墙的横向高度小于纵向高度,要想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功能的主要办法就是要有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根据发生的地震灾害来看,想要在地震时建筑的墙体一定要具有非常高的抗剪切强度,尤其是建筑的承重墙,必须要抗剪切能力非常强才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当注意,当承重墙是横墙承重时,承重性能和隔断都应当在横墙上体现;而如果房屋的空间过大时,承重墙应当采用纵墙承重。通常我国都是采用混合承重结构,由于其较为经济实惠,而被建筑施工单位普遍采用,具体是将两种结构材料弹性模量相差很大的两种结构体系组合在一起。选择正确的承重墙结构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不能掉以轻心,应当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在结构框架的配筋方面存在问题,容易忽略建筑具体尺寸导致配筋量不符合规定;在楼板变形度计算上存在问题,容易存在较大误差;在抗震设计上存在问题,存在极大的文献性。为了应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对配筋量进行充分、合理的计算,并对建筑的房梁和房板之间的跨度进行充分的计算从而确定配尽量的多少;同时,我们要对建筑的沉降进行计算,并对楼面进行钢性设计,保证能够计算出正确的楼板变形度;另外,我们还要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并且在建筑的承重墙进行合理的计算,使建筑的抗震设计能够符合国家的标准。对建筑结构设计中,一定要从具体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居住者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损害,从而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杨崇泉.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建材与装饰旬刊, 2008(5):38-40.
[2]尚柱帮, 孙立根.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3).
[3]安子兰.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中华民居旬刊, 2012(6).
[4]朱葛明.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传播, 2014(6).
[5]蒋玉胜.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之初探[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21):108-108.
[6]赵强.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 门窗, 2015(9):59-59.
论文作者:刘拥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楼面论文; 楼板论文; 基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