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述评_多元化战略论文

技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竞争优势论文,战略论文,关系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如何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下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和技术创新研究的中心议题,大量文献都强调技术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1世纪以来,产品的“多技术”特征引发了产品创新的加速复杂化,许多互补性关联技术被同时用于制造某一产品(如复杂产品),或被用于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技术能力单一的企业在创新竞争中已困难重重。为了比竞争对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地推出新产品,拓宽内部技术基础范围(即技术多元化—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成为众多创新型企业的战略选择。技术多元化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包括技术获取、研发联盟或技术型并购)的共同作用推进知识积累,旨在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绩效,是一类具有重要管理价值的技术战略,被誉为“企业唯一值得投入的多元化战略”(Fai,2003[1])。Hamel & Prahalad(1994)[2]指出累积性和多样性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两大属性,知识多元化是企业保持再生性(regeneration)的重要基础。Cantwell et al.(2004)[3]认为当前多元化理论中一个令人兴奋的转向是评价技术多元化对产业经济绩效的贡献。20多年来,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是技术战略与创新管理文献(如Research Polic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Technovation、R&D Management等)的新兴领域和研究热点。在技术多元化情境下,保持技术探索(exploration)与技术挖掘(exploitation)的均衡十分重要,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战略、知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目前国内有关技术多元化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从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动因及模式出发,对现有文献中有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动因与模式

技术多元化概念可追溯到Nelson(1959)在基础研究与多元化战略研究中提出的“知识多样性”思想,Nelson发现基础研究范围较宽的企业在产品多元化战略上有更好的绩效表现。Kodama(1986)[4]最早对技术多元化进行界定,他认为技术多元化是指企业在主导产品领域之外有研发活动,其功能是为企业在进行产业转换和拓展时提供技术能力的支撑。受传统的多元化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文献中技术多元化常常与研发多元化相混淆,学者们一般根据企业所申请的专利是否跨越核心技术领域来表征技术多元化。如Granstrand(1998)[5]、Breschi et al.(2003)[6]和Cantwell & Vertova(2004)[7]将那些在三个以上不同技术领域间有研发活动的企业称为“多技术企业”(MTF),技术多元化就是企业在多个技术领域中申请了研发专利。Cristina & Carlos(2008)[8]也用研发经费在各个项目的分布程度来衡量技术多元化。这种思路的缺陷是忽视了外部技术获取的贡献。专利或研发广度只体现了技术多元化的内部路径,而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技术多元化战略有了更多的选择,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等也是技术探索的重要知识源。Oskarsson(1993)[9]提出的技术多元化定义比较有代表性,曾被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广泛引用,他将技术多元化定义为企业技术基础范围扩张的过程和结果,包含知识积累和能力转换的动态演化,以及组织内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机协同。Miller(2006)[10]和Chiu et al.(2008)[12]都指出,技术多元化的本质是企业在保持和增强核心能力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扩展,进而在某一时段发展了新的技术知识或能力,技术存量表现为分散性而非聚焦性。因此,衡量技术多元化应同时考虑技术产出(专利、技术标准或诀窍、科技论文)和技术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和员工知识结构)的分布度。由于技术探索与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密切相关,新技术往往与企业原有技术基础在知识原理或生产运用上具有某种关联,因此技术的多元化演化路径具有明显的产业差异[6]。比如,基于科学创新(S & T based innovation)的企业常常将创新活动延伸到产业技术领域之外,技术多元化程度相对更高,而对生产要求更高的行业(如机械工程和器具类企业)则更注重小范围的技术挖掘[12]。表1汇总了对技术多元化进行界定的部分代表性观点。

企业为什么要在“非核心”的技术领域中进行创新投入呢?在现有文献中有四个驱动因素常被提及:应对产品供应链日趋上升的复杂度(Rycroft & Kash,1999[13])、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Patel & Pavitt,1997[14])、提高创新回报的独占利润(Torrisi & Granstrand,2004[15])、产品多元化对技术资源范围的需求(Granstrand & Sjlander,1990[16])。Granstrand et al.(1997)[17]认为,随着产品创新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着构建技术知识系统的巨大挑战,这迫使企业了解并协调更多的技术来掌握设备装置和产品生产中的辅助性知识。比如,一家大型汽车企业不可能既制造车窗玻璃又去制造轮胎,但它需要在这些领域中构建技术能力,来判别供应商是否能提供流线型玻璃和高质量的轮胎,作为企业发展更高效的内燃机的补充。在很多时候,企业需要对有前途的新兴技术进行试验,以提前识别这些新技术的潜在商业价值,如在过去医药企业的核心能力处于化学行业,而现在这些企业正活跃在生物化学和生态技术的实验领域[14]。由于R&D项目存在着知识溢出和范围经济,因此多元化的R&D组合减少了企业研发的平均成本以及创新投资失败的风险,提高了对创新努力的回报进行独占的能力[15]。Granstrand等人由此指出,企业在发展核心能力的同时也要投资于背景(background)能力和边缘(marginal)能力,构建一个“分布式能力”系统,这些“非核心”的技术能力对“干中学”和“用中学”非常重要,能使企业有效区分、整合和适应产业竞争中各种各样的技术需求[17]。

技术多元化的模式划分涉及技术、产品、组织、环境的多重关联,现有文献中主要有单维度的“核心论”和多维度的“组合论”两种划分方法。单维度方法主要从新技术与核心技术的关联(Granstrand,1998[5])、新技术与产品制造或产品创新的关联(Fai,2003[1])、新技术与上下游企业的知识关联(Kodama,1986[4])、技术专利的分布(Piscitello,2004[18])来划分;多维度方法则综合新技术知识的来源(Suzuki & Kodama,2004[19])、技术资源配置、企业战略(Cantwell et al.,2004[7])等来划分。Granstrand(1998)明确提出四类技术多元化模式,即核心相关型(新技术属于核心技术领域)、邻近型(新技术是支持性辅助技术)、替代型(新技术对已有核心技术的替代)和全新型(新技术属于探索型实验知识),他认为多元化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创新战略(渐进性创新还是突破性创新)、产品与技术关联(现有技术资源是否支撑新产品或新业务开发)、产业环境(技术演变的速度与复杂性)等,由于核心相关型模式的风险水平和管理难度相对最低,该模式在市场变动程度不大的时候是适应的,但一旦产业发生了技术变革或者企业决定进入新的产品市场,替代型或全新型模式就体现出优势[5]。Fai(2003)提出技术多元化的深度(depth)模式(技术拓展与核心技术领域相关)和广度(width)模式(技术探索主要发生在非核心技术领域),她认为尽管许多企业都愿意采用深度模式审慎地拓展其技术基础,以增强技术资源对产品创新及工艺制造的支撑能力,但基于探索性学习的广度模式在许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或重大创新时都要优于深度模式[1]。综观已有研究,模式划分尚缺乏明晰的判别标准,原因在于技术知识本身兼具显性和隐性特征,很难只用专利、研发经费或论文等单维度指标来衡量,而多维度方法划分的类型过多,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指导价值,而且技术多元化模式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是动态改变的,但现有文献尚缺乏从企业整个发展阶段动态地揭示模式变化规律。

2 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末,无关多元化战略在实践中的高失败率促发了技术多元化研究,学者们发现成功的多元化经营离不开技术能力的积累、拓展和激活[22]。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企业不应该在核心领域之外进行技术资源投入,但随着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日益复杂,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在技术变化较快的产业(如电子、化学和汽车)中,多元化思想逐渐渗透到技术战略领域,拓展技术基础成为企业战略的新选择(Chiu et al.,2008[12])。现有研究主要从技术演化、产业/市场环境、企业特征三个维度来研究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模式选择及绩效作用机制,其中技术多元化情景下的产品创新方向是研究焦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在理论上是围绕两条线索开展的:

一是通过研究技术多元化对企业提高研发活动效率、改善产品创新绩效等组织内部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来分析技术多元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研究表明,技术基础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能拥有的产品和市场机会,为了更有效地处理与供应商和伙伴组织的关系,企业在技术能力上要“比正在做的知道得更多”(know more than they do)(Brusoni et al.,2001[23])。因此许多企业跳出“核心能力”思维,把相当多的资源投入到它们并没有独特优势但对产品设计和工艺生产都很重要的技术领域,即使它们并不直接参与这些产品创新活动(Pavitt et al.,1989[11])。在科技驱动型产业,技术融合型集成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新方向,研发和产品创新常常是把过去被认为截然不同的多种技术进行非线性组合的结果(Kodama,1992[24])。特别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领域,由于产品零件涉及了多样性的知识和技能,作为系统集成者的企业需要掌握互补性的“非核心”技术知识(Prencipe,2000[25])。Patel & Pavitt(1997)[14]指出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三种路径,一是将新技术融入已有产品及产品系统中开发出产品的新功能;二是将已有技术与有关的新兴技术进行组合以开发已有技术的价值;三是将核心产品中的创新与生产系统和供应链中的互补性变化进行协同以获得新收益。Granstrand(1998)[5]更为系统地阐明了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五种方式:静态规模经济(在多个产品中使用同一技术)、动态规模经济(对某一技术的多次使用促进了技术学习)、范围经济(不同技术间的融合产生创新)、速度经济(不同技术在公司内部的转移比企业间更快)和空间经济(多技术的公司能从产业集群中获得更多知识溢出)。更多的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极利于企业更快地寻求与识别新的技术轨道,并降低由于某种独特技术的锁定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Osterloff,2003[26];Garcia-Vega,2006[27])。

二是通过研究技术多元化对促进企业吸收外部新知识、协调上下游价值链、构建技术联盟等组织间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来分析技术多元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多学科性日益明显,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宽,企业单凭自身难以完成,加上创新资源的广泛流动,以整合内外部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核心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体现出更高的效率。Pavitt(2001)[28]认为,企业的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公共研发,企业在嵌入外部创新网络时需要发展强大的吸收能力以快速获取所需的创新信息。而吸收能力取决于企业已有的知识基础,内部技术基础的宽度不仅决定了企业对外部技术的吸收程度,也决定了模仿效率。Fai(2003)[1]指出,在识别外部技术的价值方面,多技术的企业普遍具有更高的能力,能吸收和利用到更多的与其先前能力相关的新技术知识。Gerindley & Teece(1997)[29]认为,多技术的企业对那些重在寻求互补性技术的外部组织具有更大吸引力,有利于企业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联盟等构建基于合作创新的竞争优势。Osterloff(2003)[26]指出,技术在组织之间的多元交换有利于知识溢出,多技术企业能从相关技术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溢出效用,在识别外部新兴技术机会上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Rosenkopf & Nerkar(2001)[30]的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使企业超越了“本地搜索”局限,更有效地嵌入外部知识网络以进行技术知识的重新配置、接近或激活,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佳能公司在早期的技术追赶和后期的引领式创新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延展内部技术基础,深入挖掘各项技术与外部组织的关联,在业务转换时广泛吸收外部的溢出技术,从而开发出照相机、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气泡喷射打印机等划时代产品(Watanabe et al.,2005[31])。

Singh(2005)[32]和Leten et al.(2007)[33]曾质疑技术多元化是否比技术专业化有更好的绩效表现,认为技术多元化支付了过高的创新成本,而且分散了企业的创新精力,导致企业无法在某一技术领域中获得领先优势。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尽管存在着沉没成本和管理风险,但技术多元化是企业建立“动态创新能力”的基础,优势是使企业更有能力利用新的技术机会,降低产品开发、制造、销售中的失败率(Suzuki & Kodama,2004[19]),提高了企业的探索型(exploratory)创新能力,这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影响重大(Q-García & B-Velasco,2008[34])。Granstrand(1998)[5]和Watanabe et al.(2005)[31]的研究表明,技术与产品之间存在着“技术多元化→技术的产品应用及新产品开发→新的技术多样性需求→技术在产品中的进一步应用及新产品开发”的螺旋互动关系,高成长的企业遵循着序列式(sequential)多元化战略,从技术多元化开始,然后是产品和(或市场多元化)。

3 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产生了大量的相关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多元化测度、技术多元化的绩效效应、技术多元化与其他类型多元化(产品多元化、国际化)的关联三方面。以欧美日国家企业为样本的成果占主导地位,而近几年也开始涌现出以中国、韩国等后发国家企业为对象的实证文献。

3.1 研究方法和常用数据库

(1)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面,代表成果包括Granstrand & Sjlander(1990)[16]对爱立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技术多元化规律研究、Granstrand & Oskarsson(1994)[35]对瑞典规模最大的21个公司的技术能力演化路径研究、Gambardella & Torrisi(1998)[36]对AT&T和IBM技术战略的对比分析、Brusoni et al.(2001)[23]的富士通的技术绩效分析等。Chesbrough(2004)[37]发现,施乐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多个技术领域中开展知识积累,从早期的机械技术、高速成长期的电子机械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的电子和数码技术,研发的多元化努力帮助施乐在业务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后仍然能保持一流的竞争力。Suzuki & Kodama(2004)[19]调查了佳能(Canon)和武田(Takeda)两个日本领先企业近30年的专利和产品销售数据,发现它们在演化过程都经历了多重的技术轨道,不过佳能遵循的是深度型多技术战略,武田则走向广度型技术多元化道路。

计量检验主要为美国和日本学者所采用。如Patel & Pavitt(1991)[38]分析了全球686个大型企业1969-198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的分布程度与经营绩效的关系;Zander(1997)[21]对24个瑞典企业1946-1990年的类似研究揭示了跨国公司技术多元化的演化轨迹;Bas & Patel(2005)[39]分析了345个跨国公司在1988-1996年在欧洲专利事务局(EPO)的专利申请情况,首次揭示技术国际化与技术多元化的互动关联;Stephan(2002)[40]采用欧洲专利申请和R&D经费分布数据分析了46家世界级企业(美国15个、欧洲12个、日本11个)15年间的技术多元化概貌及其与产品/市场多元化的互动;Piscitello(2004)[18]分析了248个欧美日企业在1977-1995年的专利分散度;Garcia-Vega(2006)[27]对15个欧盟国家544个大型企业的研发多元化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

(2)变量测量及常用数据库。

在技术多元化测度上,研究组织层次的学者聚焦在专利、研发经费等信息[10],研究产品层次的学者则更关心产品创新中的技术资源的使用程度[20]。目前学者们大多根据国际专利分类(IPC)标准,借鉴传统的多元化测度方法(连续指标法)分析并构建技术多元化指数,如Herfindahl指数(Chiu et al.,2008[12])和Entropy指数(Kodama,1986[4];Almeida & Kogut,1997[41]),数据源主要包括专利申请和引用数据、研发人员专业背景信息、科技论文等。Cantwell & Piscitello(2000)[42]开发了RTA指标(revealed technological advantage,显性技术优势),该指标方差的倒数(1/CV)与H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9。基于专利分析的多元化指数使用最广泛,主要原因是大型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据易得且连续,研究者可以观察某企业长时期内的技术基础变化。但专利指数的结构效度缺陷也很明显:一是专利多元化不能完全体现技术多元化(专利数据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研发的成果,不能体现技术引进、购买或许可等信息,而且不同专利的技术含量差别较大);二是专利计量结果容易受到国别和产业对知识产权的态度和需求差异的影响(如医药行业普遍很重视专利保护,而在机械器具行业,技术秘密则是企业保护知识的首选)。

考虑到企业专利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学者们通常选择全球专利信息最丰富的美国[32,36]、欧洲[39]和日本[43]三个国家专利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英国的两个研究重要机构(SPRU、Reading大学)则各自开发了企业专利数据库,搜集了跨国企业在美国和欧洲专利事务局所申请的专利和企业研发经费情况,Piscitello(2004)[18]、Mendonca(2006)[44]和Fai(2003)[1]是利用这两个数据库的最重要研究。除了搜集专利信息外,通过SCI数据库科学论文(Este,2005[45])、访谈和问卷调查(Granstrand & Oskarsson,1994[35];Sapienze et al.,2004[46];Nieto & Quevedo,2005[47];何郁冰,2008[48])来获取企业技术多元化的信息也是常用的方法。

3.2 研究样本的产业和国别选择

现有研究的样本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如Patel & Pavitt(1991)[38]的样本是1969-1986年在美国专利申请量最多的686个跨国企业;Zander(1997)[21]的24样本是瑞典的专利优势企业;Garcia-Vega(2006)[27]的544个样本是15个欧盟国家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Fai & Tunzelmann(2001)[49]搜集了化学、电子、机械和交通行业中867个跨国公司的创新数据,每个企业累积申请的美国发明专利都超过225个;Almeida & Kogut(1997)[41]专门分析了小型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多元化问题,认为由于潜在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新创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动机更明显,它们比大型企业更努力地进行技术探索,以通过整合本地知识网络快速进入新技术领域;但Breschi & Malerba(1999)[50]对比了1978-1998年欧美日电子通信、信息和视听技术的621个在位企业和新创企业的专利数据,发现电子技术领域的在位企业由于更需要获得了互补性技术或者在邻近技术领域中获得了溢出效应,因此表现出更强烈的技术多元化意愿。

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动因、程度和模式选择,在实践中受到技术体制、竞争环境、市场动力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多元化的需求更高,围绕科技驱动型产业的实证研究也居多,如计算机和电子通信(Kelley & Rice,2002[51];Mendonca,2006[44])、生物技术(Q-García & B-Velasco,2008[34])、制药业(Nesta & Saviotti,2005[52];Jing et al.,2007[53];陈向东和曹莉莉,2007[54])、化学化工(Andersen & Walsh,2000[55];Ahuja & Lampert,2001[56])、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Prencipe,1997[57]; Brusoni & Prencipe,2001[58];Brusoni et al.,2001[23])、机器人产业(Katila & Ahuja,2002[59])、电子医疗设备业(郭国庆和吴剑锋,2007[60]),以及不同高新技术产业的对比研究(Patel & Pavitt,1997[14]; Stephan,2002[40]; Fai,2003[1];Leten et al.,2007[33])。传统行业的技术多元化也受到理论重视,如Alfranca et al.(2004)[61和Tunzelmann(1996)[62]对食品行业的研究。他们发现食品饮料行业的许多企业常常多元化至非食品类的技术领域,在核心产品领域外所申请的专利占企业专利总量的比例高达2/3,这一结论与Dewar & Dutton(1986)[63]对制鞋业的研究结论有着惊人的相似。

目前的实证研究样本主要取自发达国家,如日本(Suzuki & Kodama,2004[19]; Watanabe et al.,2005[31])、美国(Nesta & Saviotti,2005[52];Mendonca,2006[44])、英国(Pavitt et al.,1989[11];Sapsed,2005[64])、瑞典(Oskarsson,1993[9]; Zander,1997[21])、西班牙(Rodriguez-Duarte et al.,2007[65])、丹麦(Laursen,1996[20])、意大利(Breschi et al.,2003[6])、芬兰(Sapienze et al.,2004[46])等。其中日本企业被认为是实施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最突出代表,它们比欧美企业在战略上更重视技术多元化,在组织和管理上也有相应的机构和制度支撑。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多元化问题得到关注。如Hwang & Kim(2006)[66]基于专利文献计量比较了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的多技术能力策略;Liu & Chen(2007)[67]统计了中国研发投入最大的100个IT企业在5个主要核心技术领域上的专利分布、研发经费等数据,发现这些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多元化与研发经费、创新绩效是正相关的,Chiu et al.(2008)[12]对台湾582个高新技术企业的计量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3.3 实证研究结论

现有的实证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主要观点:

(1)技术多元化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一结论不受国别、产业、组织规模等因素的影响。Granstrand(1998)[5]指出,技术多元化提高了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和获取外部技术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将技术许可给外部组织并从中获利,因此是驱动公司成长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变量(causal variable)。Gambardella & Torrisi(1998)[36]和Watanabe et al.(2005)[31]的研究提供了很强的经验证据,表明技术多元化与技术扩散、产品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等多个变量密切关联,从长期上看与企业技术能力、创新绩效、总体销售额及市场竞争力都有正相关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更持久的竞争优势。Brusoni et al.(2001)[23]指出,知识基础范围广的企业在面对技术变革时更具柔性(动态能力),能通过整合不同的技术创造新知识,更好地应对动荡的技术环境。较宽的技术基础使企业在相关的技术之间实现交叉创新(cross-fertilize innovation),不同技术(新的或已有的)的融合和重组既降低了创新成本,也提高了创新效率,并有可能率先发现新的技术机会(Suzuki & Kodama,2004[19])。Gemba & Kodama(2001)[43]对日本产业多元化历史的研究表明,基于研发多元化的业务多元化战略具有最佳的绩效表现。Garcia-Vega(2006)[27]为技术的“多元化—专业化”之争提供了新的证据,他发现尽管技术专业化对企业建立核心能力很重要,但技术多元化的企业在新产品绩效、经营利润等多个指标上都具有特别的优势。

(2)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是通过“技术-产品”的战略联结实现的,融合多种技术同时开发或生产新产品是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核心。Granstrand(1998)[5]的案例研究表明,技术多元化和产品多元化之间常常表现出“拉-推”的互动关系,技术与产品的耦合越强,协同效应就越大。对于一个既定产品,随着新的用户需求和技术机会的产生,产生了改变该产品的技术基础的要求,企业可通过产品相关技术多元化战略来开发或获得新的技术,而一旦获得了这些新技术,就可能促使企业开展技术相关的产品多元化战略,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Patel & Pavitt(1997)[14]指出,对于那些生产系列化产品的企业,研发活动范围越大,就越有可能创造新的技术,如果这些新技术与当前技术具有互补性,通过将新技术融入已有产品及产品系统中,就能改进产品创新绩效。何郁冰(2008)[48]对技术多元化、产品创新战略及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表明产品创新战略是技术多元化化与竞争优势关系的传导机制。

(3)技术多元化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从长期来看呈现非线性关系,受到各种组织因素和环境条件的调控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Leten et al.(2007)[33]验证了知识相关性对“技术多元化—创新绩效”的调控影响,即多样性技术之间如果存在着知识原理的关联,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的正向效应就越明显,而过度的技术多元化可能会给研发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企业应尽量将探索的新技术与已有的技术组合共享潜在的知识基础。Chiu et al.(2008)[12]验证了互补资产对“技术多元化-经营绩效”的调节效应,指出那些具备更强制造能力和市场资本的企业从技术多元化获得财务回报更高。此外,知识管理能力和组织结构也影响着二者关系(Breschi et al.,2003[6])。从外部因素来看,何郁冰(2008)[48]验证了环境动荡性(市场动荡性和技术动荡性)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控影响,结论是技术多元化有利于企业竞争的结论在外部技术动荡程度高的情况下比较明显,而与市场动荡性程度关系不大。

图1 技术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图

Figur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在统计意义上没有直接关系[68]或微弱的反向关系,即技术专业化的企业可能绩效更好[69]。Singh(2005)[32]的结论指出,研发的多元化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曲线关系(curvilinear model),一开始与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门槛后,二者则呈反向关系,即倒“U”型关系(如图2)。实际上,多元化的技术组合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集成、协调和交流的成本,技术的过度多元化(over-diversification)或在不合适的技术方向上进行多元化,将破坏企业的组织一致性,降低企业对其技术资源进行杠杆化的控制能力。现有文献中之所以出现实证结论的分歧,可能与研究者选择的计量模型、测量方法与指标、研究样本、数据库的差异有关,比如,针对日本企业的经验研究[31]都得出正相关的结论,针对欧美企业的研究结论[32,69]则存在分歧。表2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主要实证研究及结论。

4 结语与未来研究展望

从技术多元化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来看,目前已有较多的文献探讨二者的关系,但是与业务/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如国际化)的研究相比,技术多元化还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目前尚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企业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知识、产品体系,选择正确的技术多元化模式,有效地管理多样性的技术资源。尽管理论界和实践界都认识到技术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但无论是资源观、能力理论还是演化经济学都未系统解决技术多元化战略的关键问题,如多样性技术组合中的知识管理、多元化过程中的技术探索和技术挖掘的平衡、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的结合、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面向技术多元化的组织变革等等。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分析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发展的计量关系、技术多元化过程中的知识相关性与组织一致性、技术多元化与其他类型多元化的关系,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技术多元化的“后果”,较少分析技术多元化的内部结构及推进机制,而这正是技术多元化战略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模式划分、选择及影响因素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另外,现有研究对技术多元化的界定大多基于专利、科技论文、研发经费等显性信息,没有重视隐性知识积累过程(如干中学、用中学),也未从前因、结果、情景等维度进行整合研究,导致技术多元化概念尚不明晰,管理对策不强,因此开发出科学的技术多元化战略的测度指标是未来值得深入的方向。

技术多元化对中国产业的创新与竞争成长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企业困扰于低技术定位与过度竞争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往往集中于产品的成本而非产品技术的创新性上。许多企业对研发投入不够重视,技术能力单一,以致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型产品,最终造成竞争优势的削弱或消失。因此,研究中国企业如何通过积累多技术能力以有效地摆脱低成本优势依赖、提高产品附加值,跨越“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模式,提升竞争能力,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尽管少数国内学者做了相关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肯定了技术多元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但目前中国企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有关研究还极少考虑技术多元化战略采用所带来的影响,我国企业通过技术多元化提高竞争绩效的机理与途径,与发达国家企业是否有区别,有何特性都尚需深入研究。

特别地,当前需要探析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模式及机制。技术多元化只是提供了机会,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或企业在所有发展阶段中都能通过技术多元化获得同样意义的发展,技术战略、技术与产品整合的差异都影响着技术多元化模式的选择及其绩效作用,现有研究尚无从战略层面分析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企业应该选择何种多元化模式更能促进绩效提升。此外,还可以研究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开展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作用及机理,因为与简单产品相比,复杂产品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范围要大得多,这对企业技术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上述这些研究无论在理论构思和研究方法上都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标签:;  ;  ;  ;  ;  ;  

技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述评_多元化战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