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支柱 理想的源泉——焦作市济源钢铁厂组织工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焦作市论文,济源论文,钢铁厂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源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群众,必须广泛动员和组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努力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自觉的实践者。这当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职工的头脑,逐步树立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新观念。济源钢铁厂的做法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开端。希望各行各业从济源钢铁厂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继续探索对职工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新途径,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面临着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伟大变革。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和再造我们的政治优势,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焦作市济源钢铁厂从去年6月开始,运用多种手段,采取不同方式,组织线工人学理论,对职工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使邓小平理论成为职工精神的支柱,理想的源泉,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在广度上拓展,实现理论教育从党员干部到职工群众
的延伸
焦作市济源钢铁厂现有4500多名职工,主要生产铁、普通碳素钢和优质合金钢等产品,是市属冶金骨干企业。该厂曾是焦作市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近年来,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职工群众的思想产生了一些波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济源钢铁厂能否走出困境,再现昔日风采?他们在思考、在探索。厂党委认为,资金难、销售难、市场疲软等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精神的疲软、思想的滑坡、意志的消沉。为此,厂党委一班人分别深入到分厂、车间、班组调查研究,与基层领导、职工群众讨论、座谈、交流思想。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部分职工思想比较混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存在偏差。如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搞两极分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就是逐步向私有制过渡,还有的把党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归结于改革开放,以至对未来失去信心。二是职工的保守意识比较浓,思想观念陈旧。济源钢铁厂是有30多年历史的老厂,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人当中平均主义、铁饭碗思想严重,对一些改革措施往往不理解。三是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年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一部分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和敬业爱岗意识淡漠,个别工人缺乏法制观念,打架斗殴、盗窃公有财产、触犯厂规厂纪,甚至触犯刑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厂党委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上在于邓小平理论还没有被广大职工群众所理解、所掌握。过去把理论教育的重点放在党员、干部身上,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还有一个向广度拓宽的问题。广大职工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如果不让他们掌握邓小平理论,不能用理论指导广大群众的行动,那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于是,厂党委决定,在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逐步向广大职工拓宽,认真组织一线工人学习邓小平理论,真正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战略任务在职工群众中落实。
二、在方法上创新,实现理论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组织工人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开展群众性的理论学习活动,过去曾经有过,也产生过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既是新理论,又是新的实践,人们的思想又异常活跃,加之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如果仍沿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济源钢铁厂党委一班人开动脑筋,勇于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工人登台讲理论,自己教育自己。为了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改变过去那种一人读、众人听的单调的学习方法,济源钢铁厂把理论学习辅导的任务交给群众,让大家讲,大家听,大家讨论,用大家的学习体会教育大家。烧结车间党支部把邓小平理论分为16个专题,组织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职工,让他们根据分配的题目学原著、找资料,认真备课,在每周五下午的政治学习时间向大家作专题辅导宣讲。开讲的第一篇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关于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讲课的是老工人许寿和,他讲课时,车间无一人缺席、迟到,大家聚精会神地听,中间还不时提出问题让他解答。讲完后,许寿和又不停地点这个主任的名、那个工段长的将,让他们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工人登台讲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例子。如工人朱善云在讲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点时,生动回忆了60年代的“大锅饭”;讲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论断时,联系了“十年动乱”中提出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谬论;在讲到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提法时,告诉大家这和走共同富裕道路并不矛盾。他还列举了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帮助贫困户、贫困地区的例子,并以“针”作比喻,说先富起来的好比针尖,后富起来的好比针身,如果没有针尖带动,针身就不可能穿过织物。这些生动的比喻,加深了工人们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厂党委及时总结了烧结车间学习理论的经验,并在全厂推广。
设立点将台,开展大讨论。为推动工人学理论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厂党委拓宽教育渠道,寻找新的载体,围绕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和效益挂钩、发展市场经济与职工主人翁地位、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等,在各个分厂、车间设立了理论学习“点将台”,每周一次,每次由5至8名工人参加点将回答问题。工人相互点将提问题,你点我答,我点你答,明争暗赛,活跃了学习气氛。围绕企业的经营发展,全厂开展了“挑战与机遇”大讨论,进一步加大了理论学习的声势,80%的职工参加了这个活动。大讨论的简报也出了30多期。在讨论中,职工从邓小平理论中找武器,从市场经济中找答案,从企业经营中找出路,纷纷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全厂上下形成了人人学理论、谈发展、比贡献的可喜局面。
把学习寓于活动之中,使理论学习由虚变实。厂党委在组织工人学理论过程中,还在职工中开展了“五学二比”(学理论、学经济、学管理、学科技、学孔繁森,比奉献、比成绩)活动;评两头、带中间活动,既评先进职工,又评后进职工,表扬先进职工,鞭策后进职工,以此带动中间状态的职工;职工献计献策活动,“三无”(无事故、无废品、无浪费)活动,党员模范日(每周六参加义务劳动)活动,过政治生日(自己入党的日子)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理论学习由虚变实,贴近群众思想,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强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精神,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了学先进、促后进的良好风气。
目前,该厂职工学习理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扎扎实实。各分厂、车间基本上做到了“五有”,即有健全的组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详尽的学习计划;每个阶段都有学习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有一套严格的学习制度,如记录、讲课、考试等;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和学习园地,各分厂、车间都建立了学习活动室和黑板报、墙报;有一支学习骨干队伍,各分厂都有自己的理论辅导员、宣传员。
三、在效果上求实,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科学的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济源钢铁厂在组织职工学习理论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职工群众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一是破除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树立了市场经济观念;二是破除了小生产自我封闭观念,树立了大生产、大市场观念;三是破除了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了多劳多得,以贡献多少论英雄的观念;四是破除了无所作为、畏首畏尾、安于现状的消极观念,树立了“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竞争观念。职工理解、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不少工人动情地说: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咱工人今天的好日子。厂里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实行效益工资、拉开分配档次、大规模技术改革等都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过去不少工人很少考虑企业的效益如何,成本意识、劳动效率意识淡薄,“跑、冒、滴、漏”浪费现象严重,“干不干,三顿饭,干多干少拿一样的钱”的认识普遍存在,上班出勤不出力,混日子的人比较多。现在是人人关心企业效益好坏、产品成本高低,市场经济意识、效益意识强化,出现了你追我赶、明争暗赛的可喜局面,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强。全厂职工爱岗敬业,纷纷为企业献计献策,“以厂为家”、“爱厂如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去年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广大职工对企业的发展表示极大关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慷慨解囊,集资800多万元交企业使用,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使企业生产经营得以顺利进行。
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生产。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越来越被广大职工所认识、所接受,学科技、用科技意识普遍增强,科技热正在济源钢铁厂兴起,“青工技术比武”、“红旗炉台竞赛”、评比行业状元和操作能手等活动蓬勃开展,出现了学技术、搞攻关、争当技术尖子的热潮。烧结车间党政工团一班人带领党员、生产骨干探索烧结生产规律,总结出了符合济钢烧结生产的“碳、水、风、透、平、火、稳”的七字操作方针,工人们按照这一方针操作,使烧结矿产量、质量均上一个大台阶。去年全厂完成技术革新项目100多项,年创效益200多万元。
理论之花结出了实践之果。组织工人学习邓小平理论为济源钢铁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在钢铁市场疲软,原材料、燃料大幅度涨价,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的情况下,该厂自我消化减利因素1.2亿元,生产生铁21.4万吨、钢10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利税2700万元,成为焦作市利税大户,被河南省授予全省“利税百强企业”和“科技开发实力百强单位”。与此同时,该厂还被评为焦作市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十佳卫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