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烤烟;转型;意见和措施;
1 景谷县烤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景谷县自1992年种植烤烟以来,以市场、质量、绿色、生态、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切实打造景谷烟叶卓越品牌。2009年全面推进现代烤烟农业建设,加快烤烟种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保障了烤烟产业良性健康发展。2015年以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重点核心烟区建设,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模式。2009—2018年期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近年来稳定在7万余亩,烟叶收购量保持在20万担左右。2019年景谷县烟叶收购指标为20.2万担,完成20.3万担,指令性种植面积7.33万亩,2019年全县有10个乡镇104个村572个村民小组7777户(建档立卡1313户)烟农种植烤烟。烟农售烟收入达2.95亿元,实现财政税收6499.37万元,亩产值达4030元,户均收入37987元。
(一)发展优势。景谷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有烟叶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景谷烤烟已跻身全国重点烟区行列,烟叶原料保障红塔集团、浙江中烟、上海中烟等多家工业企业的原料需求。
1.1资源优势独特。景谷地处物产最为丰富质量最好的北回归线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其生态条件与世界优质烟叶产地--津巴布韦极为相似,具备优质烟叶生产不可复制的区域优势和独特自然优势。景谷属于南亚热带为主的山地季风气候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温差小,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优越的气候赐予了景谷更多的绿色,成为生物繁殖生长的“黄金走廊”。景谷森林覆盖率高达78.33%,植烟区域土壤植被保护较好,无工业污染,土壤发育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酥松,通透性好,属于国家一级质量土壤,适合于优质烟生长。全县国土面积7777平方公里,全县有耕地面积53.34万亩,其中最适宜种植烟叶面积达18.18万亩。景谷着力打造“三山四谷五坝”优质核心烟区,2019年在全县9个乡镇105个村共规划烤烟种植面积315片18.18万亩,其中:水田7.5523万亩,旱地10.6277万亩,核心区106片11.8811万亩,优质区194片5.9701万亩,适宜区15片0.3288万亩。规划地块分单双年轮作,其中单年轮作面积9.6784万亩,占规划面积的53.23%;双年轮作面积8.5016万亩,占规划面积46.77%。可提供充足的耕地资源发展烤烟产业,保证烤烟轮作种植的要求,为景谷生产出风格突出、质量上乘的生态烟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品质特色鲜明。景谷烟叶色泽金黄、油润丰满、身份适中、香气质好,清香型风格特征较明显,具有香气绵长、透发、明快,留香时间较长,饱满丰富感较好,烟气较为柔和的特点,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深受省内外卷烟工业企业的喜爱。
1.3 基础日趋改善。景谷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小河流94条,总长1047公里,已建成蓄水工程135件。全县县乡公路和136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全部硬化,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实现“道路硬化到村”。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所辖自然村100%通380V三相动力电,广播电视及网络覆盖率达100%。
景谷县2005年至2019年共建成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13026件,投入补贴资金36562.76万元,烤烟行业投入资金31129.09万元,整合其他资金投入5433.67万元。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中,烟水工程3732项,其中水池3718个、水窖3212口、管网123条、沟渠78条、提灌站2座、坝塘1座、倒虹吸1个;机耕路121条(主干机耕路118条,分支机耕路3条);烟叶调制设施8175项,其中2.7×8m密集烤房(含编烟棚)5523座, 3×3m立式烤房38座,热源内置功能性改造烤房220座, 2.3×2.3m普通烤房改造500座,震后重建烤房67座,累计维修更换烤房设备1410套,生物质燃料烤房417套;烤烟农业机械974台 (套),其中通用机械655台 (套),专用机械319台 (套);育苗设施23件,其中育苗大棚13件,育苗小棚10件;土地整治项目1件,面积0.46万亩。
2 存在问题
认真分析目前景谷烤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基础建设滞后。景谷属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无量山脉分支,全县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大部分地区水利化、机械化程度低,道路建设滞后,烤房老化且布局不合理。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水利化程度不高。高稳产农田地仅占耕地面积的30%,农业生产减灾防灾能力弱,制约着烤烟产业做优做强。
2.2自然灾害严重。景谷农业属典型的山区农业,烤烟种植基本靠天吃饭,种植效益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部分烟区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近几年因冰雹、暴雨、干旱等不良气候造成烤烟减产损失每年约为10%左右,农民减少收入上千万元以上。
2.3 “谁来种烟”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部分烟区烟农户数多、种植地块零星分散,影响机械化、专业化服务等减工降本措施的落实,烟农投入成本增大,烟叶种植可比效益下降。另一方面,部分老烟区宜烟区域大力开发经济林果、蔬菜等产业,烤烟种植地块被覆盖(替代),烤烟产业与其它产业矛盾突出。加之,烟区劳动用工价格上涨,劳力紧张,造成烟农连年退种,植烟面积逐年减少,烟叶稳定发展面临挑战。全县烟农户数已从2018年的9543户下滑至2019年的7777户,减少1766户,减幅18.5%,“谁来种烟”的问题日益凸显。
2.4 生产组织形式单一。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仍然是景谷县主要的生产组织方式,由于户数多、地块分散、户均规模小、规模效益不突出,容易受其他产业冲击,烟区发展稳定性不够,加之烟农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有限,标准化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年度产质量波动大。
2.5 植烟地块土壤退化。由于无机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土地连作的不合理耕作行为,土壤质量严重退化,出现土壤板结,理化性状降低,严重影响烟株正常生长发育,烟叶特色难以彰显。
2.6 烟叶质量难以追溯。由于区域布局不合理、烟叶种植地块分散,造成烟叶质量追溯到地块信息难度大,烟叶品质保障力度不够。
3 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
3.1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烤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主动作为、勇于超越,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活力、向牢基础要潜力,以全面提升“景谷烟叶”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核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引领,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生态特色优质烟叶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强化管理和营销,全力推动景谷烤烟产业转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高原烤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3.2 主要目标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多年的努力,景谷烟叶质量明显提升,特色更加凸显,品牌影响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巩固20万担烟区行列地位,烟叶市场主动权明显增强。从2020年至今后较长的时期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3.2.1发展规模稳中有升。科学做好烤烟种植规划和布局,调优烟叶生产计划资源配置,规划种烟核心烟区18.18万亩,烟叶生产规模稳定在20万担左右,稳定种烟农户0.9-1万户。遵循科学规律、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分解计划任务,提高烟区有效供给和供给质量,确保各烟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3.2.2 烟农收入持续增加。减工降本工作明显取得成效。加强烟农队伍培训和指导,搭建土地流转平台,鼓励烟农适度规模种植,烟农户均种植规模达到10亩以上,户均售烟收入达4万元以上;烟农亩均售烟收入在4100元以上,基本消除亩均售烟收入3500元以下烟农。
3.2.3原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以工业原料需求为导向,深入工商基地的共建,以原料风格特色为亮点,确保全县基地单元数量稳定在9个左右,基地烟比例保持在65%以上。
3.2.4 植烟环境不断改善。正确处理好烤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烤烟产业的发展。加大烤烟轮作力度,实现烤烟种植轮作比例达80%以上。推行大型机械深耕,农家肥(有机肥)推广力度,地膜回收率95%以上,100%推广实施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积极探索烤烟清洁能源生产途径,以煤代柴、以生物质燃料代煤、以电代燃料,减少森林破坏,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3.2.5 烟叶特色优势更加凸显。坚持景谷“绿色、生态”特色发展理念,强化烟叶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引导烟农规范农事操作,提升景谷烟叶质量安全,提升优势更加凸显,逐步打开国内外烟叶市场。
4 对策建议
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遵循“六不许、三优先、一确保”的原则,规划18.18万亩基本烟田,稳定烟叶种植核心烟区,保障优质烟叶产出供给基础,推动烟叶种植区域向生产条件优、烟叶质量好、工业企业认可、烟农种植需求迫切的烟区转移。坚持“五看”(看土地、看生态、看劳力、看技能、看设施)的要求,做好植烟地块规划,结合实际,科学确定合同单产水平,合理安排种植计划任务将有限的计划资源安排在优势种植区域。同时,积极探索研究土地“三权分置”后土地流转方式及相关配套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方向转变;引导农民自发流转承包土地,依托乡镇、村和烟农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搭建土地流转平台,确保烟地规范、稳定流转,让植烟地块向职业烟农、种烟能手集中,提高烟叶适度规模种植,增加户均种烟效益。加大集中连片种植力度,克服零星分散种植。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为烟叶生产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传统模式向集体商业运作模式转变迈出第一步,为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集约化经营、烟叶地理追溯等烟叶生产的后序作业奠定良好基础。
4.2完善轮作制度,培育地方产业循环发展。建立以烟为主的地块轮作种植制度,确定适合当地特产作物,构建烟叶作物与其他作物的轮作体系,充分发挥规模种植效益,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认真组织做好植烟地块规划工作,确保做到轮作区域、轮作面积、轮作年限“三清楚、三固化”。引导村组、农户形成良好的轮作习惯,固化良好的轮作制度。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加大烟后玉米、水晶豌豆等短季作物推广种植,加强培训指导,将烟后玉米培植为稳定的烟后作物产业;引导合作社利用设施闲置期探索开展综合利用,拓宽增收渠道,切实增加烟农收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销定产,组织烟农烟后种植黑木耳、大蒜、蚕豆、黄心山药、蔬菜等当地特色作物,拓展烟农增收途径。
4.3 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土地产出率。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实现“好田好地种好烟”,集中烟叶种植连片规模,方便烟叶种植管理,节省烟农劳力投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围绕预整地、移栽、鲜烟叶采摘运输等投工多的环节和育苗、植保、烘烤、分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实施开展专业化服务,提高劳动效率;指导烟农合作社制定专业化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价格,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及考核奖惩办法,为职业烟农提供精益化的技术指导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鼓励土地向有一定经济实力、有管理组织能力的农民承包土地经营烟叶规模种植,在烟夹、大型机械深耕、机械起垄、生物质燃料烘烤等集约化作业方面予以扶持,探索建立一支有别于烟农单家独户种植经营的传统模式的职业烟农队伍。
4.4 强化绿色生产,彰显景谷烟叶生态特色。做好土壤改良保育,组织烟农做好深耕晒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加大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力度,持续做好残膜回收等工作;加强农药管控,降低农药残留;坚持绿色防控理念,继续推广以烟蚜茧蜂防治为代表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防病”和“四诱一网”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注重节能减排,持续加大普通烤房密集型改造、生物质燃料替煤及电烘烤工作力度,保护生态,减少污染,确保景谷烤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烟叶质量追踪体系,综合实用技术落实示范、绿色生产、科技创新等措施,切实打造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升级版,更好满足国际客户需求。
4.5突出质量管理,提高烟叶原料供给能力。注重优化烟叶结构,着力提高壮苗培育、深耕晒垡、标准理墒、标准移栽、平衡施肥、中耕培土、防洪排涝、封顶打杈、病虫害综合防治、烟叶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等关键环节的生产技术质量,着力提高烟叶质量和种植效益,稳定工业优质原料供给和烟农收益,实现烟叶生产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抓住优质烟叶原料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机遇,以高纯度、高质量的优质烟叶供给来争取工业企业在计划总量上的更多支持,保障全县烟叶种植规模稳定发展。围绕工业采购原料烟叶适配率的核心要求,以专业化分级工作为突破口,提高烟等级合格率、烟叶等级纯度,严把“三混一超”现象,提升工业原料采购适配率,稳步提高景谷优质原料在工业配方中的使用价值和地位。
5 保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烤烟产业转型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落实推进烤烟产业转型发展各项工作,完善烤烟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统筹各方力量、整合部门资源,协同推进烤烟产业转型发展各项工作。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5.2 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及相关工业企业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特色优质烟叶补贴、基础设施改造更新、优质烟叶基地打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景谷烤烟提质增效、持续发展。
5.3 构建良好烤烟市场环境。继续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构建内部监管、市场监管和打假打私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的“三个体系”,不断提升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水平,为全县烤烟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5.4 强化基本烟田地保护。落实基本烟田保护措施,确保优质烟区基本烟田种植面积稳定,夯实烟叶可持续发展基础。加强烟区基础设施建后资产管理,确保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健男. 中国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高传奇. 土壤质地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董来学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烟叶论文; 烤烟论文; 烟农论文; 产业论文; 全县论文; 地块论文; 质量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