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俊 河北省南和县贾宋学区东贾郭学校 054400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现将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结合现实生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字,掌握了“猜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为自主识字奠定了基础。在老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位新朋友”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已经认识的熟字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记忆新字,这就是联系已有知识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是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已有积累,运用熟识的语言材料说出新字和曾经认识的字所组成的词。如:“合”可组合作、合格、合影、合用、百合花等,既强化了识字效果,又可以拓宽识字途径。
在教学“笔”字时,我吸取别的班出现错误的教训,利用实物“毛笔”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察笔杆是用什么做的,学生回答:竹子。对了,所以“笔”字上面是竹字头。那么,它的下面是什么做的?学生回答:是用毛做的。没错,因此“笔”下面是个“毛”字,“竹字头”和“毛”合起来就是“笔”,很久以前,人们都是用这样的笔来写字的。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形象生动地记住了“笔”的字形。通过练习发现,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三是联系客观事物识记生字,也就是在教学时,把字形和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印象,丰富表象,促进记忆和理解。如:在讲古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亭”、“停”,好多学生分不清,我便利用亭子图和“亭”比较,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根据他们所说的内容来摆出字的各个部件,“点儿像亭子的顶,横像上面的屋檐,口像上面的柱子,秃宝盖像下面的屋檐,丁像下面的柱子”,摆完字读音ting。紧接着来了个人变成单人旁成了“停”,告诉他们这个字也念ting。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两个字,还分清了它们的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认知心理学家曾证明,视觉是人最可靠的感觉系统,人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而形象的辅助更能加深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对这个字印象深刻。所以,我尽量准备实物进行联系教学。
二、多种途径,比较识字
1.换偏旁。像“逃、桃、跳、挑”这样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在汉字中有许多,换偏旁比较便成了最好的方法。在学习“跳”时,学生会与“逃”、“桃”进行比较,找出字形之间的异同,不但能记住字形,还能理解字意。
2.顺口溜比较法。学习“哭”时,学生用“笑”比较,哭是两只大眼流眼泪,天上有竹笑死人,轻松地分清了两个字。
3.记生字忆熟字。学了“贝”回忆“见”;学了“受”回忆“爱”;学了“令”回忆“今”……需要注意的是,提起熟字时要加强指导,不要走过场。
所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稍作引导,既能增强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又让他们掌握了识字方法。我感觉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手段。
三、在游戏中识字
1.自主探究。好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玩中学、学中玩正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可以用11个字来概括: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你会突然醒悟:孩子们才是学习的发现者。如《操场上》生字教学时,我先把要学习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词语分别写在卡片上,做游戏时,让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其他孩子猜,猜对了奖励,错误扣分。他们从具体的每一个动作中发现了“打、拍、拔”的共同点,也发现了“跳、跑、踢”的相似处,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识字,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认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2.用中巩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先生指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而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如此等等。因此,学过的字力求在阅读和写话中经常运用,这是复习巩固生字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将教学时所教内容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与词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在教完后也要及时为学生创设练习和运用新知识的机会,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所以,在学过生字后可为字找朋友,组词、说句子,积累语言。
3.活动方式。
(1)找“妈妈”。学生对此很有兴趣。如:学习“祖”字时,我告诉学生“祖”是由“示字旁”加而且的“且”组成,“且”就是“祖”的“妈妈”。
(2)换“衣服”。其实是换偏旁的别称,通常放在学字前,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便于提高教学效果。
(3)找“位置”。实际就是选字填空,区别同音字时可用此方法。如:学习“石”、“时”两个字时,出示“( )间”和“( )子”,让学生对号入座。
(4)找“家园”。即全班动起来,手中拿各种结构的字卡按字形结构、字音、字义等展开“找家”的活动,要求学生先想后行动,自己找“家园”。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字的结构、字音和用途。
论文作者:李小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学生论文; 生字论文; 熟字论文; 方法论文; 字形论文; 语言论文; 偏旁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