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论中国商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商品市场论文,趋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曾在1994年北京“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国际学术会议上讨论过“市场国际化趋势与外国经济力量进入的冲击”,并指出,随着国外直接投资流入的增加,更多外资在国内越来越多的行业设厂生产,必然会加剧国内市场竞争。该文发表后两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进一步证实了其中的思想。本文对有关变化趋势及影响作跟踪分析。
一、向更加灵活而积极的涉外投资体制转变
1、90年代以来,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实行自由贸易、灵活而积极的外商直接投资体制以及货币自由兑换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新措施。
在对外贸易体制上,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一直按基本符合关贸总协定的要求进行改革。先后在外贸计划、外汇体制、价格管理、国内接收、关税与非关税、农产品、服务贸易、透明度与政策的统一性等十多个方面作了数百项重大承诺。这些承诺已绝大部分提前实施,如人民币汇率并轨等。最近中国又制定了一揽子方案,在关税、非关税约束、服务贸易方面作出让步,进一步开放市场。继前两年大幅度降低关税之后,1996年4月1日起,中国进口关税水平进一步降至23%,已逐步靠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①]
在外汇体制方面,经过1994年中国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汇率并轨,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对中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取消了贸易项目和与贸易有关的非贸易经营性支付的汇兑限制,走出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第一步,提前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从1996年7月1日起,在全国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买卖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同时修订发布“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与经营环境,使外资企业的合法收益得到法律保障,减少外商投资利润汇出风险,增强其投资信心。[②]
2、向外商企业开放的整体性水平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过去不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也逐步开放,如金融、保险、物流、零售、电信、能源、交通,甚至包括一些公共事业,如科教、文化、艺术等领域,从而形成了较为齐全的行业分布。据报道,到1995年底,我国共批准了137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建立的代表处已达519个。[③]在广州已有14家外资保险业设立了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其中美国友邦和东京海上保险已持开展业务的执照。[④]
在基础设施方面,诸如能源、电力、道路、桥梁建设、开发区成片开发、港口与码头建设等领域,过去外资较少涉足,现在这些领域已成为外资关注的热点。一些外资机构还设立了许多以直接投资于中国基础设施项目为目的的投资基金。基础设施项目和大中型资金技术密集项目的增多,使外商直接投资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1996年上半年全国批准了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5个,其中6个为基础设施项目。[⑤]
从对外开放的地区政策看,值得注意的动向是政府最近在致力于缩小地区差距、消除贫困的同时,制定了加大西部吸引外资力度的有关政策,包括加大西部省区的开放度,给向西部投资的外商予优惠政策等。
二、外商企业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份额
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和格局可从外商企业品牌(包括进口商品与外商投资企业商品)在国内市场所占的份额加以研究。从总量上看,进口商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1995年《统计年鉴》资料计算,上述份额在1985年为13.98%,1990年为13.88%,1992年增至16.67%,1994年为22.19%。
就一些全球性商品而言,国外国内名牌商品,通过采取建立营销网络系统、巨大的广告投入、灵活的定价策略、良好的售后服务等有效的竞争手段,打破了国内地方保护主义所形成的市场分割。在这些行业(主要是价值较高的日用品),统一的市场基本形成,并且外商企业产品已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势头与竞争能力。国家统计局北京中怡康经济咨询公司对全国35个城市100家大型商场的彩电、录像机、组合音响、影碟机、微波炉、电熨斗、洗衣机、冰柜、空调器、电饭煲、摄像机、组合音响等12种家用电器的月度销售跟踪调查表明,国产名牌家电已成为市场主导力量,进口名牌与外商投资企业名牌在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⑥]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扩大与国际名牌商品的国内市场进入构成一种互动互促关系。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1、8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引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1994》、《经济日报》(1996年8月5日)的资料表明,按1981—1992年累计数,中国已成为引入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次为新加坡、墨西哥、马来西亚等。若按年度外资流入量分析,中国在1985年、1986年、1989年名列发展中国家第一位;1992年再居第一,并保持到1995年。1992年,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占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量的份额由1989年至1991年的10%左右猛增至21.7%,几乎是1991年的2倍,也几乎是居于第二位的对新加坡投资规模的2倍。可见,自1992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外资进入的热点。
2、外商直接投资产权方式的选择——以合资和独资为主。《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表明: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大规模进入的同时,进入方式体现为以下特征:(1)独资经营有明显上升趋势。从投资规模上看,1992年、1994年的外商独资投资经营由1987年、1988年的不足5亿美元,分别上升至156.96亿美元、219.49亿美元,其在直接投资中的份额也由12.7%、9.1%分别上升为27%、26.5%。(2)合资经营一直是投资额最大,采用最多的投资方式。80年代以来,合资部分所占整个直接投资的份额,大体保持在50%左右,是所占份额最高的投资方式。(3)合作经营方式投资明显下降。分析表明,合作经营方式投资所占投资总额的份额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但从绝对额看,合作经营增长也很快,由1988年的16.24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203.01亿美元。(4)其他投资方式。在80年代末投资规模较小的阶段,诸如补偿贸易、加工装配、国际租赁等其他投资方式在外商投资中占有一定地位,1988年其他投资8.94亿美元,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2.97亿美元的16.88%。但是,到1992年该比例降至2.7%,1994年进一步降为0.5%。如统计数据所示,直接投资中合作开发所占比重一直很小,均低于0.5%。
3、投资主体、投资领域更为广泛,在直接投资规模扩张的同时,投资项目的质量也在提高。具体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参与企业的特点、投资流出国地区分布的变化以及项目规模的变化等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投资的重点以食品、电子、建材、化工、机械、医药、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投资主体多为港、澳、台等地区的中小企业,因而项目投资平均规模偏小。例如至1990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的157个三资企业合同项目中,香港地区客商有124项,澳门地区客商有3项;港澳客商投资总额为14733.97万美元,占整个开发区外商投资总额的63.76%;157个批准项目中,300万美元以下的122个,占批准项目总额的77.7%。[⑦]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特别是90年代以来,对华投资的母国分布有了很大变化,已逐步扩大到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泰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许多外商企业投资属于大型跨国公司向资金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业投资。据报道,至目前为止,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已有近200家来华投资。与此相适应,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不断扩大。例如,1993年广东省平均每个直接投资项目合同金额为198万美元;1996年上半年全国平均每个项目协议外资金额为32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47万美元提高了77万美元,可见项目规模增长之快。[⑧]
4、外商企业由输出商品、输出技术和设备转向输出品牌、投资设厂。举若干行业为例:
(1)啤酒行业。最近几年,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格局已完全改变、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市场。世界排名前10位的啤酒集团几乎都在华找到合作伙伴,它们主要通过合资、合作、租赁、许可证生产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品牌尚有“青岛”、“燕京”、“珠江”等几家与之抗争。从统计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啤酒市场国际化的格局与日趋激烈的竞争发展趋势。[⑨]
(2)饮料行业。在饮料市场,除健力宝等少数品牌以外,几乎所有国产名牌均为外商控股。仅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产量1994年就达110万吨,占中国饮料市场的10.5%,占碳酸饮料总量的37%。[⑩]
(3)空调器行业。国内空调器生产厂家几年前有100多家,尽管现有80多家停产、转产,但生产能力仍大于市场需求,估计为1000万台/年:600万台/年。外资在空调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正调整市场策略,由出口产品、设备、原材料、半成品转向投资设厂。目前在中国内地设厂的外国空调企业有日本松下等20多家,这些空调企业,除三菱电机外,都由外方控股,都采用外方品牌,年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台。据比较权威的部门统计,1996年中国空调市场上,洋货、合资产品已占四成。(11)
(4)洗衣机行业。80年代中国洗衣机行业适应市场高涨的需求,急剧扩张,抢先占领了国内市场,仅国内12家名牌企业就已占有市场80%,形成了国产名牌支配市场的局面。尽管国内洗衣机行业已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外资仍积极寻找机会进入。例如,通用电器公司投巨资在天津筹建年产100万台的家电城等。(12)
(5)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市场至今尚处于开发阶段,目前世界主要汽车公司正通过合资等方式纷纷进入。国内八大轿车厂中已有六家与外方合资。国家规划发展的“三大三小”均形成与外国名牌合资合作的格局。此外,通用、福特、丰田、本田、马自达、五十铃、依维柯、斯泰尔亦都以各种形式参与中国汽车生产。(13)
其它如移动通讯设备、计算机、日用化工产品、电视机、照相机等,外资已占有一定的支配地位或呈大规模进入之势。
四、品牌竞争成为焦点
中国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在竞争日益激烈、日趋表面化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并体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随着外资进入,逐渐演化为包括国际名牌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品牌竞争格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除了不同品牌产品在销售方面的竞争之外,越来越多的外商采用了购买品牌的交易方式。如上所述,外商企业在与中方合资过程中多采取控股方式,这实际是买断原中方企业的品牌。1996年7月8日《经济日报》报道的“中国名牌竞争卖了多少”一文中反映出在合资过程中,外资对中国若干较为有名的品牌的购买、交易方式与价格。问题是在合资交易中,一些品牌被外商无偿占有;一些品牌的交易价格明显偏低。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外资购买中国名牌后并不使用中国品牌,而采用外方自己的品牌。这实际上是外商减少国内竞争对手的做法。
五、伴随着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市场零售组织结构急剧变化
从总的格局看,中国百货零售业近年来呈现出国内商场急剧扩展中的外资大规模进入特征。
1、市场零售组织及其结构的急剧变化。近几年来,中国百货零售业在其机构数量与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组织形式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与趋势。几年前,中国百货零售业的组织形式还显得极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综合商店为主。现在经过几年的变革与发展,已形成包括众多超级市场、大型高档商场、货仓式商店(客隆商店,日本称为量贩)、连锁店、多功能购物中心、专卖店等多种形式的组织结构。一些在国外历经多年发展而变得较为普遍的零售组织形式,在中国迅速普及起来。例如,1993年国内第一家货仓式平价商店“广客隆”在广州开业。1994年9月28日,北京第一家货仓式商店“顺开府”开业;其后,自称为当时北京最大的仓储式平价商店的北京物美商城开业。其创新的形象与丰厚收入引起示范效应,使许多以“平价”标榜的货仓式商店纷纷开业。1995年11月3日,称之为“亿客隆”的商城在北京开业,此后半年内有“天客隆”、“利客隆”等数家以客隆命名的商场开业,被称为“客隆”现象。其他形式的零售机构也发展迅速。
2、外资对国内百货零售也大规模进入。自1992年开始允许外资进入零售业领域并在部分城市和经济特区进行中外合资零售业试点以来,现国家已正式批准14家合资企业,总协议投资为30亿美元。例如,世界零售业排名第一的美国沃尔玛公司1996年初在深圳开设的超级市场与货仓式商店已正式营业。1995年12月20日,堪称亚洲第一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的新世纪商厦正式对外营业,是日,逾百万普通市民涌进了这座位于浦东的现代化商厦。此外,由地方批准的合资企业也有四五十家。它们大多通过与地方拥有百货经营权或进出口权的单位合作,不正式享有进出口权。另据1996年10月10日《羊城晚报》报道,近日由货仓式商场的鼻祖——荷兰SHV控股公司、泰国正大集团与广州佳景商业贸易开发公司合资兴建的广州三元里正大万客隆,提供了规范的货仓式销售模式。在这座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设有可停放700辆汽车停车场、装修简朴的大型货仓式商场,经营品种达2.5万多个。据悉,万客隆近期还将在广州开设至少三家这样的大型货仓式商场,计划到2000年,在中国扩展到15家。(14)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八佰伴,它是国外零售业中最早进入中国的公司。八佰伴决定进入中国是在1989年,1991年与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签署合资协议,1992年八佰伴获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合资的零售牌照。该公司董事长和田一夫曾表示,香港“九七”回归中国后,上海和香港都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基地。八佰伴对华投资第一阶段计划将以上海为中心,沿长江西岸的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逐步扩展,同时计划在该地区开发、制造100个八佰伴名牌商品,使中国成为整个八佰伴集团的商品供应和流通中心,并最终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15)
六、结束语
尽管中国对外开放时间不长,建立市场机制还在进行中,但发展迅速,近年来,商品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并将继续发展,最终形成开放度很高,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抓紧完善有关开放市场、引进外资的法规、政策,加强监控,更新管理手段。特别是在商品进口、外资进入已有较大规模,并呈现出明显扩大趋势的情况下更应抓紧上述工作,以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保护国内工业,民族工业。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产业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管理部门、税务、海关等都应有明确的计划,消除涉外经济管理中的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注释:
① ② ③ ⑤ ⑥ ⑩ (12) (15)分别参见《经济日报》1995年12月29日;1996年6月21日;1996年8月5日;1996年8月1日;1996年12月31日;1995年10月20日;1996年7月10日;1996年8月15日;1996年7月14日。
④《南方都市报》1996年9月27日。
⑦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⑧参见《广东年鉴》,1994年;《经济日报》1996年8月1日。
⑨有关啤酒行业的资料分别引自:《商信报》1996年1月2日;《广州日报》1995年12月9日;《经济日报》1996年6月20日,1996年7月2日。
(11)空调行业资料,引自1996年8月15日《羊城晚报》;1996年7月11日、1996年9月3日《经济日报》。
(13)汽车行业资料引自1996年6月28日《南方周末》;1996年7月10日《经济日报》。
(14)百货零售业的资料引自1996年5月9日、1996年7月25日、1996年10月22日《经济日报》;1996年9月13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