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交叉弹性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弹性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满足同一种需要,往往不只消费一种商品,而是消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只影响该种商品的需求量,还会对与之有关的其他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产生影响。反之,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不仅会影响该商品自身的价格,还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这就是说,商品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根据这种交叉关系,消费者可以利用有关商品的不同组合进行合理的消费,以期达到最大效用。商品本身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可以存在着替代性、互补性和无关性。所谓替代性是指两种商品在效用上相似并可以相互代替,消费者可以通过二者的组合来满足同一种需要,并可以通过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而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来保持商品的组合效用不变。如肥皂和洗衣粉、牛肉和猪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替代的。所谓互补是指两种商品在效用上是互相补充的,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把这种需求叫做联合需求。如汽车和汽油、照相机和胶卷等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二者必须联合起来使用才有效用。
一、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公式
当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或互补关系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产生交叉影响,我们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做需求的交叉弹性,通常把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叫做需求的交叉弹性。即计算公式为:
Y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Q[,Y]/Q[,Y]△Q[,Y]
P[,X]
E[,YX]=─────────────=───────────·───
X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
△P[,X]/P[,X]△P[,X]
Q[,Y]
我们把这一公式叫做需求的点交叉弹性公式。更精确地说,需求的点交叉弹性公式为:
dQ[,y] P[,x]
E[,YX]=──────·────
dP[,x]Q[,y]
为了考察某一价格区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我们把
Q[,Y2]-Q[,Y1]
────────
(Q[,Y2]+Q[,Y1])/2 △Q[,Y] P[,X2]+P[,X1]
E[,XY]=──────────=──────·─────────
P[,X2]-P[,X1] △P[,X] Q[,Y1]+Q[,Y2]
─────────
(P[,X2]+P[,X1])/2
叫做需求的孤交叉弹性公式。
如果Y产品的需求量Q[,Y]是产品X、Y、Z、W、N……的价格P[,X]、P[,Y]、P[,Z]、P[,W]、P[,N]…及消费者可支配收入I的函数,则精确的点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二、需求交叉弹性值域分析及其应用
商品之间的关系随着需求交叉弹性值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E[,YX]>0,表示x、y两种商品之间是互相替代的关系。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它本身需求量减少),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提高。反之,一种商品价格降低(它本身的需求量增加),而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二者成正相关关系。例如,猪肉提价后,使它本身的销量减少,而它的替代品牛、羊肉需求量增加。反之,猪肉价格降低,它本身销量增加,而它的替代品牛、羊肉需求量减少。E[,XY]<0,表示x、y两种商品之间是互补的关系。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它本身的需求量减少,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是逆向变化的,二者成逆相关关系。例如,照相机提价后,它本身销量减少,而它的互补品胶卷的需求量也减少。反之,照相机价格降低,它本身的需求量增加,而它的互补品胶卷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E[,XY]=0,表示x、y两种商品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基本不受影响。例如猪肉价格变动与照相机需求量变动基本无关系。
需求交叉弹性的理论在经济工作分析中有重要应用。
第一,根据需求交叉弹性的值域分析,我们可以判定:E[,XY]>0的商品是互相替代商品,E[,XY]的值越大,商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强,E[,XY]值越小,商品之间替代性越弱。E[,XY]<0的商品是互补商品,|E[,XY]|越大,商品的互补性越强,|E[,XY]|越小,商品的互补性越差。E[,XY]=0的商品之间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二者之间无交叉关系。
第二,我们可以把|E[,XY]|较大的若干种商品集中在一起组成一种工业或形成一种商店来进行生产和经营,常常会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三,掌握了需求交叉弹性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企业制定自身产品的价格策略。特别是对于某些大型企业,往往拥有多条生产线,同时生产相互替代或相互补充的产品,用需求的交叉弹性分析各种产品之间的风险问题,从整体目标出发,统筹规划,协调好交叉产品的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柯达”及时放弃了“傻瓜”相机的专利和技术的损失,总收益却从“柯达”胶卷的空前旺销、稳销中得到补偿,为公司求得了长期稳定的盈利。
第四,企业可以利用需求的交叉弹性测定各部门之间的产品交叉关系,制定正确的产品竞争策略。例如,70年代末期,汽车业竞争加剧,美国的“通用”和日本的“丰田”在生产“经济车”方面竞争十分激烈。以生产小型、廉价、高技术的“绅宝”——“经济车”的小公司,也面临抉择,要么改为生产汽车配件,要么继续生产“经济车”,要么争取生产“昂贵车”。“绅宝”公司通过对“昂贵车”的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出“昂贵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以及相对于各种“经济车”的需求交叉弹性,于1979年推出全新的SAAB9000型蜗轮增压“昂贵车”,在与美国“通用”和日本“丰田”等“经济车”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1983年的销售增长率达到42%,成为所有汽车行业中销售增长率最高的一家。小公司以少量的财力、生产能力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原因之一就是受益于需求的交叉弹性理论和方法。
第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需求的交叉弹性信息可以为企业的价格竞争策略提供依据,比如“长虹”厂商在考虑降价策略时,一定需要估测到它的替代产品诸如"TCL"、“海信”、“康佳”等厂商可能产生的反响,并进一步分析预测对手的反应以及对自己销售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判断自己降价策略是否可行。“饮水机”制造业很想知道“纯净水”的降价对“饮水机”的需求量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考虑对“纯净水”生产厂家是否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需求的交叉弹性在经济工作中应用广泛,并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好需求交叉弹性的理论和方法,并把它运用于我们的市场经济之中,能够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达到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