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贫困地区的文化脱贫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新疆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04)03-0104-05
1.文化贫困及其形成
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或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概念;事实上,在人 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难以摆脱的贫困无非只有两种:一种是经济贫困,一种是文化贫 困。“落后的经济背后必然有落后的文化及由此滋生的落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文化的滞后,必然会阻碍经济的持久发展”(注:沈一之:《理论纵横》(社会·文史 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贫困表现了一 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最早提出贫困文化概念并从理论 上系统阐述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1959年 ,他在其《五个家庭:关于贫困文化的墨西哥人实例研究》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贫困文 化”概念。他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穷之中,从而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 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等,穷人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机遇,而是与其所拥有 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注:[美]博希尔著,宫琪译:《贫困的文化》,《现代外国 之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4期。)。“贫困文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是 指社会上多数人均处于中等以上生活水平时,仍有一部分处于贫困状态的人所形成的一 套使贫困本身得以维持和繁衍的特定的文化体系。”(注:宋镇修、王雅林:《农村社 会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贫困文化的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通过这种 研究可以对贫困的形成、起源、后果以及有关政策、人们应付贫困的办法等获得新的认 识。因此,要想消灭贫困,首先必须改造贫困文化,只有使穷人抛弃了贫困文化、接受 了新文化,如抛弃了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宿命论的价值观念而接受了积极上进、具有 奋斗精神的价值观时,贫困才有可能真正走向灭亡。从这里我们可知,社会学和人类学 关于贫困文化的研究,客观地说具有战略眼光,对我们今天的贫困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 践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贫困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又不完全相同,它比单纯的人口科 学文化素质低下有着更加深广的涵义,它是指相对于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而 言,某一社会群体在生活方式、思维与信仰方式以及知识、观念、习俗和技能上的滞后 与缺乏现象。
文化贫困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文化教育、道德水准、社会风气、政治文化、风俗 习惯、价值观念的落后与消沉所导致的精神生活的贫困。广义上讲,文化贫困(或精神 贫困)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学文 化知识缺乏,科技意识差;人们精神惰性化,思维视野狭窄,依赖性强,“等靠要”思 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自卑自践而又自足自乐。这种生活方 式、精神面貌与心态,反映和体现了一种淳朴的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上的定向、 定式。文化贫困既是物质贫困的结果,又是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文化贫困根植于传统小农经济的土壤,是长期与外界隔离的产物。新疆贫困县多数分 布在远离经济增长极——中心城市的偏僻地区,受自身发展条件,如资源匮乏,生态环 境恶劣,交通通讯条件差、信息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条件的限制 ,区域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工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下循环,低产出所 导致的生活资料的相对不足,使得人们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而且,正是在这种长期的 贫困困扰中,在域内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下,使得人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长期的自卑 往往又会使人们逐渐衍生出一种心理平衡和保护机制,即自践进而自足自乐,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抱守残缺、认命的固定心里习性。由此,又产生出浓重的封建色彩思想,并 转化为愚昧的信仰和习俗,又反过来继续影响下一代,形成一种传递效应。
2.文化贫困对新疆贫困地区的影响
目前,新疆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文化贫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方式陈旧落后,并且具有某种惰性。新疆贫困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 活动范围狭窄,人们活动的基本舞台是本乡本土的小天地,人口较少流动,加上小农经 济思想的束缚,即使是青年人也不大愿意外出务工或经商,生产方式变化缓慢使生活方 式的变化缺乏原动力。另外,新疆贫困地区人民的需求层次较低,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 ,总是围绕着继续解决温饱以及如何巩固温饱这一核心问题而运转,人们还无暇顾及更 多、层次更高的需要,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些贫困边远地区显得十分匮 乏。这些现象构成新疆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的独特的稳定性特征。
与此同时,存在畸形消费与扩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问题。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畸形消费 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在牧区,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思想观念 和生活方式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物质生产活动 和生产实践,对于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结果,是民族心理的反映。其中固然有诸多精粹 ,却亦不免有过去历史时代沉淀下来的,目前已落后于时代的内容,消极的民族传统观 念与他们在社会习俗中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生产发展。娶亲礼仪变得 更为复杂,更为繁琐,使哈萨克族长期以来业已形成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股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之风。甚至发生有的贫困户刚刚脱贫 ,由于婚丧等事大操大办又“返贫”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阻碍了 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与新疆贫困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相适应,新疆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文化表现出较强的封 闭、半封闭特征,使科学文化和现代化信息的传播受到时空的限制,致使人们的思想观 念严重落后。由此而产生的是新疆贫困地区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观念不强、时 间观念不强、效率观念缺乏、文化素质较差等问题;加之,自我封闭观念浓厚、自主自 立意识薄弱,由此决定了新疆贫困地区群众经济社会的开放性不够、创新素质不够、改 革进取之心和开拓精神不强等问题。智利社会学家萨拉扎班达曾说:“落后和不发达不 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长期受落后 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的特殊熏陶和影响,新疆贫困地区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由传统 的、落后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所构成的、以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圈 ”所产生的心理环境,与现代社会形成较大的时差。
二是价值观念的层次比较低。社会学贫困理论认为:人们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内因, 主要取决于和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生活方式、贫困状态以及是否有进取心等 密切相联的观念意识。贫困地区人们常常伴有特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 ,借用刘易斯的话说,也就是所拥有的是一种贫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传统农耕 文化所孕育的封建落后的小农意识的反映。其主要表现在:
(1)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守常观念。我们在贫困地区的调查中了解到,很多贫困地区 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着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明显特征。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他们缺乏 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缺乏创业精神,缺少风险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更不愿 意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冒险。
(2)小农本位,缺乏竞争意识观念。由于经济文化的制约,贫困地区人们在个体思维中 呈现出封闭型思维的特点,而且,这种思维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可改变的迹象。在贫困地 区种地仍然被人们视为根本,生产依然是惟一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观念在那里仍然非 常淡薄。对于科学种田,他们先看别人的试验,如能取得经济效益,然后再去实践。他 们认为凡是不被经验所证实的,一概不愿实践。有时即使别人取得了成功,也还要经过 大量的说服动员工作。我们在对维吾尔族乡村社区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民都抱着 “农民只要种好田就行了”的保守消极心态。而北疆边远地区的哈萨克族、蒙古族部分 牧民到现在还有不愿意定居的,总以为自己的“习惯”好,盲目排斥外界事物。
(3)懒散怠惰、不讲效益的劳动观。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又缺乏其他的就业岗位,封 闭保守的观念又制约他们不去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计划经济和“输血”扶贫方式长期 存在,形成的人们对政府扶持救济的过分依赖心理,使贫困地区一些人懒惰思想严重, 缺乏自觉改变落后,摆脱贫穷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文化教育的贫困,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教育水平与贫困呈负相关关 系,教育水平低者的贫困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教育水平高者。贫困人口受教育年限短,文 盲半文盲比重高。在贫困户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一般高达50%以上,而在文盲半 文盲中,又有60%以上是中、青年人。据1997年自治区农调队调查的数据显示,贫困地 区贫困户劳动力文盲率为15.2%,比全疆平均水平高9.86个百分点,15—17岁人口中在 校学生比重占60.4%,比全疆平均水平低30.6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 口规模与农民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均收入为1 735元,比小学 以下文化程度多562元。贫困地区较高的文盲率及低文化层次性的非文盲人口、极匮乏 且整体素质很低的技术人员,决定了他们利用新技术的能力很弱。例如,农村培养植棉 技术员,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需要半年、一年、二年后才能胜任,而文 盲、半文盲则基本无法胜任。劳动者的创新能力与其教育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越高, 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项目越多,创造的价值也越多。1994年的贫困分解资料显 示:劳动力文化程度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户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分 别是小学文化程度的1.5倍、1.6倍和1.6倍,是初中文化程度的3倍、3.1倍和3倍,是高 中文化程度的3.9倍、3.3倍和3.4倍。
四是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影响贫困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如,随着市场、 物价的放开,大量个体商贩的涌入,使广大牧民饲养的羊、牛、马及其畜产品有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商品的机会,使哈萨克族传统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有了初步的商品 意识。他们耳闻目睹了其他民族经商致富的事实,因而渐渐产生了由鄙视到羡慕的转变 。但是同维吾尔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牧区的差距更为明显。 牧民们给个体商贩卖羊时不是按重量,而是按头数估算,也不会讨价还价,而且大多数 牧民在牧区就地做买卖,使牲畜商品率很低。另外,也懒得把各种畜副产品加工成商品 出售,便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个体商贩。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一些重大政策变迁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这一点已被人们普遍感受到了。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疆农牧民心 灵之中的小农意识并没有消除。可以说新疆的少数民族实质上是带着落后的小农意识、 偏低的文化素质和非健全的市场理性进入市场经济的。因此,我们认为农牧民的经济行 为缺乏一种健康的文化精神与市场理性加以引导和规范。这样,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和农牧民物质财富的增长,农村社会的人文失落现象日益凸现出来,从而导致农村文化 的更加贫困。但是也应看到,贫困地区的大多数贫困者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环境中,养成 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他们善良淳朴,乐观开朗,相信党和政 府。刘易斯曾推测: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有贫困存在,但几乎没有资本主义社会贫民 窟中的城市居民特有的绝望、冷漠的迹象。他将此归因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 高度有组织的社区结构和随之而来的权利感和尊卑感(这里把下层阶级看成是人类的希 望)(注:马克·赫特尔著,宋践、李茹等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 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120页。)。穷人决不是愚昧、落后、懒惰、消极无 畏、目光短浅的代名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深刻揭示贫困文化的消极落后方面,但同 时也应积极挖掘和弘扬其积极的方面。任何片面的观点和看法都是有害的。
3.开发主体意识,消除贫困文化
从扶贫的角度上讲,开发贫困者的主体意识,就是唤醒贫困者的参与意识。扶贫如果 缺乏对象主体的积极参与性,即使一时受惠于外部恩泽而脱贫,那么一旦枯竭福利来源 或遇上灾害和外部不经济性就会很快返贫。因此,扶贫作为扶助者和被扶者双向行为的 事,不仅要由政府的扶助和官员认真负责的公仆意识,而且要有扶助对象积极参与的主 体意识。然而,从新疆贫困地区贫困县的情况看,由于贫困者精神上的贫困普遍缺乏这 种意识。因此,要使新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就要着力开发其主体意 识。
开发主体意识是为了提高贫困者的参与性,而“有众多利益相关者主动地参与反贫困 行动而带来的治理效益将是事半功倍的”(注:国务院扶贫办:《经济开发论坛》,199 8年第2期。)。这说明开发主体意识对于治理贫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从 这几个方面开发主体意识。首先,扶贫始于扶志,只有用理论启迪贫困者的主体意识, 才有反贫困的广泛参与性。在这里先要从思想动员入手。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 扶助者和广大被扶助者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才有贫困群体自觉参与的广泛性。所以, 开发贫困者的主体意识需要做多层次的思想动员工作。而要做思想动员工作,就要挖掘 贫困者的潜能。
其次,扶贫贵在扶心。从消极到积极这个角度上看,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中的人是消极 的,消极是无为的,正如马克思说:“纯粹消极的东西什么也不创造。”(注:《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此时人的能动性在于 ,不是靠外力而是靠自身推动,形成一种“自己运动”的状态。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人 的内在能力在主体的活动中得以发挥出来,并相应地凝结为越来越明显的结果。正像一 句古老的西方谚语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导致成功。”“扶贫的最终目的 在于,通过援助唤起或增强贫困者脱贫的意识,并使得他们具有恢复获得增加收入机会 的能力。”(注:吴碧英:《消除贫困要注重“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唤醒贫困 者的主体意识方面需要努力。只有用真情唤醒生活绝望者的主体意识,才能达到真扶贫 、扶真贫的目的。
再次,在扶贫工作中,必须做到物质脱贫与文化脱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贫困 地区脱贫致富,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贫困地区不仅涉及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方面,而更严重的还在于沉积于灵魂深处的文化贫困,而文 化贫困则是比物质贫困更长期、更深重、更顽固、更难根除的痼疾。因此,我们应从文 化哲学的高度探究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应当作为贫困地区 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要重塑农牧民的现代文化心理结构,从而使其以一种昂扬的 精神风貌投入到反贫困斗争中去。只有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实现文化上的脱贫,人们 才能摆脱物质贫困的深层次羁绊,真正踏上脱贫致富之路。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导致贫困的因素具有 多元性;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看,贫困是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的综合。由于物质贫 困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比文化贫困要直接,因此,在扶贫工作中人们往往更注 重经济上的扶持,相比之下,人们对文化扶贫的重视程度则要差得多。这就要求我们, 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争取贫困地区文化与经济同时脱贫, 以增强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目前,在贫困地区社会生活方式发展的某些方面 还存在积极与消极、文明与落后、健康与腐朽、科学与愚昧并存和对立的现象。
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的引导,从 而使农民形成现代价值观念。我们要注重贫困者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思想观念等的 培养提高,注意提高富裕者的思想文化素质。要通过各种形式唤醒民众,逐步引导人们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克服安贫乐道和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懒汉意识,树立穷则思变、 苦干脱贫致富的志向;克服老守田园、安土重迁思想,树立大胆开放、敢于流动闯天下 的思想;克服传统小农本位、重农轻商的心理,树立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观念;克服“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强、自信、自立观念。这些新思想的形成,将会斩断人们 与贫困文化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现代人文精神,从而能从根本上挑战贫困,不断创造新 生活。
农村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 会文化形态的转变,是农村社会文化和农民的文化心理由落后向进步、由传统向现代的 历史性转变。市场经济的一些行为规则也需要文化的规范,需要勤俭节约、公平竞争和 积极进取、开拓创业的经济领域的文化理性精神。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理性,就不会有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说,没有贫困地区乡村文化的进步,没有农民文化理性的生成 ,就不会有农村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有序运行。
标签: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