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与贸易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因素论文,需求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中国家的经历证实,在工业化过程中,需求与贸易因素的变化可以像要素供给变化一样影响经济增长。然而,迄今为止人们总是过分地强调后者的作用,实际上忽视了前者。这儿,我们试图建立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与贸易因素模型框架,并在陈锡亦等编制的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表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需求与贸易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不过,受我们所掌握的资料限制,我们这儿的分析实际上是静态的,仅仅是对1987年的投入占用产出状况进行分析。
一
我们已经知道,假定不考虑进出口贸易和农村对于城市产品的购买,农村经济总产出实际上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即国内最终需求部分和中间需求部分;对于特定使用某部分产品的产业来说,这里的中间需求也即是中间使用或中间投入。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根据中国城乡投入占用产出表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对1987年农村5 大产业部门(农业、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农村商饮业)的国内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状况进行考察。表1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各部门(专指以上提到的5大部门)国内最终需求及构成的特征。从表的最后一栏即对农村各部门的国内最终需求构成来看,个人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又以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为最高,占个人消费需求的72.48 %,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只占27.52%。 这一构成与该年的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比例(80.11:19.89)是相符的。 其次便是对农村各部门的投资需求,它的份额占最终需求的26.27%,是属于第二位的需求因素。 至于对农村各部门的社会消费需求及其它需求在国内最终需求中所占份额不高,二者合计不到10%。因此,从国内最终需求的角度来说,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表1 我国农村经济各部门的国内最终需求与构成单位:亿元,%
注:[1]其它国内需求指库存增加、损耗及其它之和。
资料业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各种需求因素的部门构成考察,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其它消费需求中以对农业与农村工业的需求为主。对农村居民来说,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高达81.97%,对农村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足13%, 对农业与对农村工业的消费需求比例为6.8:1。 对农村其它部门(主要是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所占比重较小,合计仅占5%左右。 这一状况也反映了该收入水平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按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标准,农民人均收入在200~500元之间的家庭属于“温饱型”(当年标准),而198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正好为462.6元, 在总体上处于“温饱型”阶段。
对农村各部门的社会消费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农业、农村工业与农村商饮业3部门的需求上,并且以后者所占份额为最高, 反映出农村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管理部门的公共开支。投资需求则集中表现为对农村工业与农村建筑业的需求,反映了80年代后期农村工业与农村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急速扩大这一现象。
从对农村各部门的国内最终需求总体看,农业仍占主体地位,其份额为56.93%;农村工业占据第二位,其份额为21.10%;农村建筑业占第三位,其份额为16.08%;农村商饮业和农村运输业分别占3.84 %和2.04%。很明显,尽管农村经济已经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我国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仍以“温饱型”为主,从国内最终需求角度考察农村经济结构,当然具有其强烈的农业特征,但已与农村工业化启动前有了极其重要的差异。
包括农村各部门在内的城乡各产业的中间使用构成了农村产品需求的又一来源,可称之为中间需求,表2 给出了当年城乡各部门对农村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及其构成,反映了城乡各部门之间的产业联系,也表现出农村经济对城乡各部门发展的支持和贡献。中间使用的构成与国内最终需求的构成很不一样,从供给方面看,农业是提供中间使用最多的部门,产品价值共达2358.91 亿元, 占农村各部门所提供中间使用的45.48%;农村工业所提供的中间使用与农业接近,产品价值达2354.52亿元,占中间需求的45.39%;由于建筑部门的特殊性质, 农村建筑业不提供中间使用;农村商饮业和农村运输业两个部门所提供的总和合计约占中间使用的10%,其中农村商饮业所提供的部分为270.33亿元,占中间使用总和的5.21%,农村运输业所提供的部分为203.08亿元,在中间使用总和中所占的份额为3.92%。从需求方面看,城市各部门需要农村各产业提供的中间使用为3164.33亿元, 占农村提供的中间需求总和的61.01%,农村各部门需要自己所提供的中间使用为2022.52亿元,占中间需求总和的38.99%,由此看出城乡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分部门看,城市物质生产部门是需要农村提供中间使用最多的部门,总额为 2926.11亿元,占中间需求总额的56.41%,但这个部门实际上是城市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总称;在构成上,城市物质生产部门的中间使用以农村工业产品为主,其次为农业产品,两者分别达1454.98 亿元和1201.75亿元,占该部门中间需求的49.72%和41.07%。 农业是农村各产业中使用农村各部门制造的产品来作中间投入最高的部门,在本表所列的城乡7部门中名列第二,总计达988.50亿元, 占农村所提供的中间需求的19.05%;由于农业部门的特点, 农业部门所需要的中间使用产品以本部门为主,达847.69亿元,占该部门中间需求的比例为 85.76%。农村工业所需要并由农村提供的中间使用总额为684.35 亿元,在农村中间需求总和中所占的份额仅次于农业,达13.19%; 该部门所需并由农村提供的中间使用以本部门和农业提供的产品为主, 分别为359.72亿元和253.92亿元,占部门所需中间使用总额的52.56%和37.10%。农村建筑业是一本身不提供中间使用产品但需要其它部门为其提供中间需求的产业,所使用的中间使用产品中有278.09亿元来自农村其余4大产业,其中农村工业所提供的产品达241.97亿元, 为该部门所需要的农村中间使用产品的87.01%。 城市非物质生产部门所需要并来自农村的中间使用产品为238.22亿元,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工业所提供的产品(价值额为158.38亿元)。农村商饮业和农村运输业的产值量比较少,所需要并由农村来提供的中间使用产品也不多,分别为58.19亿元和13.39亿元,在农村提供的中间需求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合计不到1.5%。 对于表2 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城乡经济相互之间的支持和联系。在农村工业化广泛发展的今天,城市经济离不开农村各产业的支持和贡献,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赖于城市部门及各个农村部门之间通过消费或提供产品来得到支撑。
表2 我国农村各部门提供的中间需求及其构成(1978年)
单位:亿元,%
注:[1]表中每一栏第一个数据系中间使用的绝对值, 第二个数据是其在第三栏“合计”中所占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表1及《中国统计年鉴》。
二
对于农村各部门产品国内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考察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与贸易因素。由于我们所进行的是有关农村经济增长的分析,如果将农村当作一个行为主体,那么,处于市场经济氛围中的农村自身所产生的需要,可以视作需求因素,因而可以通过非贸易途径得到(仅仅是一个假设);但对其它产品的需求以及其它行为主体对农村产品的需求,则必须通过贸易途径才能得到,当然视作贸易因素。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在1987年农村5 大部门9731 亿元总产出中, 4705.64亿元用于农村最终消费和中间消费,所占份额为48.35%;也即是说,约有一半的农村5 大产业总产出(以下称之为总产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农村自身需求而生产的,是农村居民及各个部门对自身的贡献。其中农业部门的农村需求量最大,在它生产的4975.09亿元产品中, 满足农村最终消费和中间需求的部分达3003.67亿元,后者是前者的60.31%,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为30.87%。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农业对于农村居民与企业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需求因素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使我们了解到农村居民消费层次较低和农村企业对于农业产品依赖性较高的状况。被应用于农村的农村工业产品虽然名列第二,但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大大低于农业部门。这一年农村工业产值为3284.86亿元,其中1163.05亿元用于农村,满足农村居民与企业的需求,仅占其产值量的35.41%,在农村经济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为11.95%。由此看来,农村工业对于需求因素的依赖要大大低于对于贸易因素的依赖,城乡及国际贸易是农村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建筑业用于满足农村需求的部分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不高,只有2.73%,但在本部门产值量中所占的比率高于农村工业,为36.77%。 这一事实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建筑业大量介入城市建设的特点,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反过来,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也为农村建筑业的增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农村运输业满足农村需求的部分在其产值量中所占的比率同样高于农村工业,并高于农村建筑业3.14个百分点,但由于其产值量不高,用于满足农村需求的部分当然也不会大(133.48亿元),在总产出中只占有1.37个百分点。 另一部门农村商饮业用于农村需求的数量略大于农村运输业,为139.48亿元,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为1.43%;但由于该部门产值量要高于农村运输业,所以农村需求部分在本部门产值量中所占比率要低于后者,只有33.75%,在上述5大部门中,农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需求因素,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发展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需求因素,但依赖性却并不太高。
如果再将农村国内最终需求与农村中间需求加以对比,就可以发现,前者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后者,该5 大部门对于农村国内最终需求的依赖性要高于中间需求。 当年, 农村国内最终需求总量为2683.13亿元,占农村需求总额的一半以上(57.02%),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为27.57%;而农村中间需求总量为2022.52亿元,占农村需求总额的份额为42.98%,为总产出的20.79%。将农村需求的各项因素进行分解,农村居民最终需求量为2133.83亿元,为各项因素之首, 在农村需求总额和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为45.35%和21.92%;其次是农业的中间需求,达988.50亿元,在农村需求总额和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为21.01%和10.16%;再次是农村工业的中间需求,其数额为684.36亿元,分别为农村需求总额和总产出的14.54%和7.03%;再往下是农村投资需求、农村建筑业的中间需求、农村其它需求,它们的数量分别为434.50亿元、278.09亿元和114.80亿元,在农村需求总额中所占的比率最高达9.23%(农村投资需求),最低为2.44%(其它需求),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都超过了1个百分点,最高达4.47 %(农村投资需求);农村商饮业和农村运输业中间需求的数量比较小,在农村需求总额和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也比较低。很明显,农村居民最终需求的数量和构成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很大,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它;农业与农村工业的中间需求是另两个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后者对它们也具有较大的依赖性。
表3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 单位:亿元,%
注:[1]农村投资总额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农村集体投资和个人投资之和。其向农村各产业的购买由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份额确定;至于向农村各部门的购买由表1确定。
[2]农村各部门对于农村各部门的其它需求根据表2和农村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比率确定;其对于各个农村部门的购买量由表1确定。
[3]表中数字第一个为绝对值,第二个为相对值。
资料来源:表1、表2及《中国统计年鉴》。
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51.17%的需求者来自于城市,0.47 %(实际大于该数)的需求来自于国外。与农村需求不同,农村工业是城市需求者最为重视的产业,在1987年4949.27亿元农村提供的城市需求中, 这一部门提供的产品价值为2140.72亿元,占42.99%,为该部门当年创造的产值量的65.17%。 这种状况显示了农村工业对于城市需求较强的依赖性,说明农村工业已经走过了主要为农村服务的阶段,变为主要依赖于城市市场了。另一方面,农村工业1987年需要城市提供的中间需求为1636.93亿元,两相比较, 农村工业所提供的城市需求超过它对城市产业的需求503.79亿元。农业1987年所满足的城市需求为1916.18 亿元,在绝对量上与农村工业相差不大,但相对量却有显著不同,因为该部门所提供的城市需求只占其产值量的38.52%, 占农村提供的城市需求的38.48%。很明显,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城市, 但其依赖性要远远低于农村工业,因为农业产品的大部分用于为农村服务。反过来,农业部门当年对城市产业的中间需求为785.53亿元,比农业满足的城市需求要少1130.65 亿元。 农村建筑业当年服务于城市需要的部分为457.35亿元,占其当年所创造价值量723.31亿元的63.23%, 从依赖性看远高于农业略低于农村工业;不过,由于农村建筑业本身所创造的价值低于以上两大产业,所以该部门满足的城市需求只占当年城市购买农村总量的9.19%。另一方面,该部门当年对城市部门的中间需求为304.52亿元,与前者比少152.83亿元。 农业商饮业和农村运输业所满足的城市需求量比农村建筑业还要少,分别为303.73和161.29亿元,占该两个部门当年所创造价值量的73.49%和48.22%;农村商饮业的这一比率不仅远高于农业,而且也高于农村工业和农村建筑业,因而在所有农村产业中对城市需求依赖性最强,但农村需求部分又占33.75%, 接近于除农业以外的其它农村产业。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农村商饮业需要国外提供产品,而其本身又不能向国外厂商提供产品,存在29.94亿元的外贸差额,占其当年创造价值量的7.24%。农村商饮业与农村运输业当年需要城市部门所提供的中间需求量分别为161.10亿元和146.44亿元,两相比较分别少138.63亿元和14.85亿元。不过, 我们这里所看到的农村出超现象是不真实的,因为农村满足的城市需求包括最终需求与中间需求,而农村各部门需要城市部门满足的只是中间需求;如果将最终需求包括进来,农村购买城市部分与城市购买农村部分将会趋于平衡,即使存在差距也不会过大。事实也是如此,1987年,农村购买城市的商品除中间需求部分3058.52亿元以外,还有最终需求部分1829.86亿元,两者合计为4868.38亿元,与城市购买农村的商品4979.27亿元相比,后者比前者多110.89亿元。
表4 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农村经济增长的贸易因素(1987年)
注:[1]“城市购买农村”栏中的“投资需求”是表1中的“投资需求”减去表3中“农村投资”栏的差额;其它为表1中“其它国内需求”栏与表3中“其它”栏的差额。
[2 ]“农村购买城市”栏中的“农村居民”“最终需求”为我国农业人口总数乘以农民人均“生活消费品支出”的乘积;“投资”“最终需求”为投资总额与农村社会总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乘积;根据农村各产业附加价值实际上等于农村国内最终需求加上农村外贸净贸易额再加上城乡贸易差额的原则,“其它”“最终需求”由农村各产业附加价值、农村外贸净贸易额、对农村的国内最终需求、城市购买农村数额、农村购买城市等因素确定。
[3 ]“农村购买城市”中的“中间需求”为农村各部门总产出减去附加价值的差额再减去农村各部门对农村其它部门的中间需求。
资料来源:表1及《中国统计年鉴》。
对以上分析进行概括使我们看到,第一,在来源上,农村5 大部门总产出由中间投入和附加价值构成,当然,由于各部门的情况不同,它们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各不一样,其中比率最大的为农村建筑业,其次为农村工业,农村运输业与农村商饮业相近,农业需要的中间投入最少,因而所创造的附加价值最多,而其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却不是最高。这些部门中间投入与附加价值比率各不相同的状况反映了它们不同的特点,那些中间投入较多的部门,与城乡其它部门的联系必然也多,对其它部门的依赖性较强;反之,由于农业的中间耗用少,与城乡其它部门的联系相对也要少一些,对其它部门的依赖性较弱。第二,从内容上看,农村5大部门产品的一半用于满足中间需求, 近一半用于满足国内最终需求;后者(最终需求)以农业部门产品为主,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商饮业、农村运输业等产业的总和仍少于农业,前者(中间需求)以农业、农村工业部门产品并重。第三,从去向上看,农村5大部门产品主要满足农村和城市各产业及居民、社会的需求, 部分产品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如果将农村视为一行为主体,则农村满足农村需求部分可视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农村满足城市及外贸部分可视为农村经济增长的贸易因素。实践证明,城乡及各产业(甚至包括其它国家经济)之间是互相依赖又是互相服务的,农村经济依赖于城市经济,在它的支持下得到发展并为城乡及各产业服务;反过来也是如此,城市经济也依赖于农村经济,得到后者的支持并为后者及城市经济服务。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谁也离不开谁。不过,对于农村企业来说,增加产出,扩大贸易量特别是顺差贸易额,从而增加在城市市场上的占有率却不能不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标签: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因素分析论文; 投资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