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研究
数学作为初中的三大教学科目之一,其教学质量一直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关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特点等。因此,如何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就成了我们每个任课老师应该去思考的教学重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教学环境,因此,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成了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占有主动地位,是课堂上的绝对掌控者,而学生只能对知识进行被动的接受和吸收,没有课堂的参与感和个人成就感,学习兴趣自然不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进行学习,那么,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的性质》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索中来,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教材中的各个角,然后根据他们自己量得的数据,来推理平行线的性质,看看各同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让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证明这一推论。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让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旁观者,变成了知识探索的参与者,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有了参与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了解学生个人基础,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是不同的,而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注重对整个班级的教学情况的把握,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的接受情况,没有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不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全面,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的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好,能够在学习和练习时,灵活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高超的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答案但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而有的学生则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注意因材施教,在讲解比如《图形的旋转》、《圆的有关性质》等几何问题时,要重点照顾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而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逻辑推理问题时,要关注那些逻辑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对于课堂效率和学生成绩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在如今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已经不单单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和个人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所以,传统的以学习成绩为评定标准的课堂评价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要完善教学评价,从学生的全方位考虑,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肯定学生闪光点的同时,对于其中的不足适当点出,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全面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为人乐观开朗,待人热情,那么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就可以这样说:“这个学生乐观开朗,与人为善,有很强的交际能力,是很优秀的学生,但是学习成绩稍微有些不足,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希望在发扬自身优点的同时,弥补自己的缺点,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通过这样的课堂口头教学评价,让学生在肯定了自身优点的同时,激发学生改正自身缺点的动力,提高学生的信心,进而让学生全面发展。
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不仅仅只是教授知识的地方,还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和兴趣的场所。所以,我们作为初中数学的任课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容量,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够发扬自身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成为新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攀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0).
[2]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90-90.
论文作者:董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习成绩论文; 知识论文; 高效论文; 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