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构论文,产业论文,背景下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9-6000(2011)02-0024-06
中图分类号:F061.5; F062.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产业配套最完善,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2009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达到4.89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2倍,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5%,出口额占全国的28%。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对于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参与国际分工,不再是单个城市或省区的行为,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以若干大的城市群地区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协作,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对长三角地区而言,则意味着通过产业分工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长三角地区地域相邻、文化相融、经济相连,这些有利条件奠定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但也使长三角两省一市产业结构趋同。而在后世博时代,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从国外经验看,世博会往往能够推动以举办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例如,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强化了五大湖城市圈—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匹兹堡的钢铁工业和托莱多的玻璃工业的联系,推动其一体化发展;而1970年大阪世博会则促进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及产业带的形成。
因此,在后世博时代,正确评价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及其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影响,对于明确长三角产业协调与优化的方向与对策,加快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解释,阐述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与实质,提出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2 文献回顾
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并进行了大量研究。
首先,就产业同构问题是否存在,大多数研究均支持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同构,如陈建军(2004)研究发现长三角两省—市存在较高的产业结构相似,而具体到长三角16个城市,城市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更高,即存在产业同构问题[1]。邱风等(2005)、金戈(2010)的研究也得出了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这一结论[2][3]。
其次,对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相关研究众说纷纭。胡荣涛等(2002)通过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认为地区利益始终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构成制约,是形成产业同构的深层次原因[4]。洪银兴等(2003)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与水平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政制度因素有关[5],在此基础上,陈建军(2004)研究发现产业同构还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资源禀赋相似性、经济联系紧密性以及广域产业集聚有着密切关系[1]。而金戈(2010)则通过雁行模式理论,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是区域内制造业升级次序差异和产业空间转移的结果[3]。
第三,就产业同构产生的影响,学术界也存在巨大分歧。邓志新(2006)认为产业同构现象导致长三角地区存在一定产业风险,削弱了地区抵抗风险的能力[6]。但是,许多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陈建军(2004)认为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存在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产业同构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产业水平分工,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中“恶性竞争”问题的原因不是“产业同构”,而在于制度和市场结构[1]。邱风等(2005)则认为导致区域恶性竞争的关键是政府控制的投资等制度因素,而不是产业同构[2]。总之,不同观点的争论尚未停止。
本文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相关理论,研究产业同构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3 产业同构的实证分析
3.1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结构变迁速度的测度
分析长三角产业同构问题,首先需要测度其产业同构现状。测度产业同构的指标有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和结构重合度指数等,各测度方法原理相同、方法接近,其中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较为常见[1][2],因此本文选择这一指标测度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2000~2010),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江苏与上海、江苏与浙江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相似系数在0.9左右,而浙江与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低,相似系数在0.7左右,这说明江苏的产业结构状况可能介于上海与浙江之间,而上海与浙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从变化趋势上看,从1999年到2009年,江苏与上海产业相似度不断提高,相似系数从0.837提高到0.901,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差别越来越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借助地缘优势。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设备制造等上海的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向外转移了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而实现了与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同向变动。而江苏与浙江的产业相似度则稳步下降,相似系数从0.951降低到0.847,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苏南等地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迁,而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行业正是浙江的优势产业,这加速了两省产业结构的背离。浙江与上海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也呈逐步下降态势,其原因同江苏、浙江产业相似度下降基本一致。
总体来看,虽然江苏、上海产业相似度有所提高,但长三角产业相似程度整体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来,三地产业结构相似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将引入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这一指标,测度长三角产业结构变迁速度,动态观察三地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7],长三角区域内各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来衡量。一个区域内不同产业增长速度存在差异,差异越大,则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就越快,如果区域内各产业增长速度相当,则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就越慢。本文通过不同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江浙沪三地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呈现同向变化态势,说明两省一市经济紧密联系,一体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一定层次。2000~2002年,转换速度有所下降,之后稳步回升,其原因可能是2002年之后国家实施的严格宏观调控政策,加速了长三角地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外迁,同时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始从国外转移到长三角地区,促进了长三角产业结构的转型。而2007年之后产业结构转换的再度提速,与延续至今的世界经济危机密不可分,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长三角地区的众多外向型产业受到打击,两省一市提倡自主创新,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两省一市产业结构转换不断加速。
但是,产业同构并不意味着在同构产业内没有分工与合作,因此产业同构并不意味着会阻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三地主导产业的一体化快速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产业同构背景下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
3.2 长三角两省一市主导产业分析
确定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有多种衡量标准,但其核心都是产业规模。因此,本文选择1999~2009年三地产值最大的6个产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经过计算可得:江苏——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0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0.2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06%),纺织业(7.08%)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03%):上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1.6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4.47%),通用设备制造业(9.6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16%)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75%);浙江——纺织业(12.6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0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78%),通用设备制造业(7.6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30%)和金属制品业(4.68%)。括号内数值为该产业产值占本地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
可以发现,江浙沪三地主导产业高度重合,三地共同的主导产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苏沪、苏浙、浙沪重合的主导产业分别有5个、4个和4个。
本文借鉴徐谷波等(2008)的方法,通过区位商来测度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主导产业发展的状况[8]。区位商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该部门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表示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产业优势,计算公式为:
本文计算了1999~2009年江浙沪三地的制造业区位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摘取1999、2004和2009年三个主要年份的区位商值,见表2。
从表2中可以发现:就江苏主导产业而言,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迅速上升,专业化优势提升,其在国内的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同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区位商也持续上升,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区位商基本保持稳定。六大主导产业中,只有纺织业的区位商出现了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导致,而并不是产业同构导致过度竞争的结果。总而言之,产业同构并没有导致江苏主导产业发展受到影响,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提升。
就上海主导产业而言,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的区位商快速提高,说明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增强,规模优势日益凸显。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区位商基本保持稳定。六大主导产业中,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区位商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典型的高能耗行业,与上海的国际定位并不相符,其区位商下降有其必然性。所以,整体而言,产业同构并没有阻碍上海主导产业的发展。
就浙江主导产业而言,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区位商值稳步提高,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区位商值略有下滑,但仍然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显然,产业同构并没有影响主导产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近10年中,江苏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及塑料制品业等产业的区位商值逐步减小,说明江苏放缓了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力度,并可能对外转移了这些产业,这些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海纺织业、木材加工及竹藤草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区位商逐步降低,表明上海放缓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力度,这些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而浙江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和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商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部分产业区位商甚至出现上升。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区位商并未提高,表明浙江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并不明显,其产业优势仍在传统制造业。这解释了上文中浙江与江苏、上海产业相似度不断降低这一现象。
总体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主导产业在近10年中都保持了较高的区位商值,说明长三角各地主导产业在全国有较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部分主导产业的区位商值有所上升,制造业产业同构与高速发展并存,产业同构并没有影响到各地主导产业的发展。
4 长三角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4.1 长三角产业同构的理论解释
国内研究中,对长三角产业同构的分析,主要采用雁行模式理论[3],这一理论认为,长三角产业发展与升级过程是一个以上海为雁头、江浙为两翼的“雁行模式”,雁头与两翼的先后升级次序决定了地区间制造业结构趋同与否。
但长三角特别是江苏与上海制造业转移与升级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上海并未显著领先于江苏甚至浙江。在近几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上海外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进入中部地区,而很少选择在长三角内部转移;同时,新兴产业也往往同时出现在上海、江苏与浙江,部分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甚至首先在江苏得到了快速发展。这说明无论对外产业转移,还是接收国际产业转移乃至培育新兴产业,长三角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倾向于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来分析产业同构。
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品跨区销售具有运输成本[9],因此厂商倾向于选择靠近市场的地区进行生产而当大量企业都据此决策时,产业集群就产生了,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会强化企业的集聚行为。当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后,其成本增加导致扩散效应增强,企业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最终结果是同一产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之间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增强。目前长三角正处在一体化发展的中期,地区专业化处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产业同构是产业在长三角范围内集聚的结果,这一时期虽然产业相似度较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4.2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研究
虽然长三角产业同构程度一直较高,但本文认为其产业同构的实质已逐步改变。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阶段,由于产业链较短,产品生产环节能在一个地区完成,各地区分工协作关系不明显。而随着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业链拉长,单个地区无法完成所有生产环节,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增强,产业关联度提升,此时虽然各地区产业同构程度仍然较高,但实际上已经逐渐从产业同构向产业集群转化,各地区专注于大产业下的细分领域。
产业同构并未影响各地主导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与协作也将逐步加强,一体化步伐加快。
实际上,带来恶性竞争、干扰一体化发展的并不是产业同构,而是区域分割的行政体制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10]。地方政府竞争虽然有利于推动其改善地方发展环境,但也会导致地方政府干预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市场分割以及“行政区经济”,阻碍一体化发展。
因此,长三角产业同构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可以总结为:
首先,产业同构是产业集群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构使长三角内部聚集了大量存在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原材料供应商、中间商、生产商以及中介、物流、培训等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基于地域和产业链联系,推动了长三角产业价值链延伸。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地区经济联系,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整体进行资源与产业配置,优化要素分布,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产业链分工与产业集群发展,从横、纵两个角度,明确地区分工,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其次,产业同构提高了长三角整体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作为外向型经济集聚的区域,长三角已经被逐渐纳入到全球化大生产网络体系中,在后世博时代,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因此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目标指向也从单纯的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使企业、集群和区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虽然长三角存在较严重的产业同构,但是长三角大多数产品市场并不仅仅是长三角内部,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因此长三角主要压力来源于国外企业与产业集群。产业同构壮大了长三角产业规模,并使区域内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应对挑战,有助于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品牌。
产业一体化发展,就是在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11],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不是克服产业同构,而是在消除地区分割的基础上加强分工协作,形成集群优势。因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在开放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坚持价值链分工协作,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同构并不是影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各地加强协作、实现价值链分工提供了基础条件。阻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方分割这一体制因素。在后世博时代,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明确长三角发展定位,突破行政体制分割。影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地方行政分割,需要一个总体规划,突破各自为政的藩篱,《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因此,两省一市应结合这一定位,推进缺乏集群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外迁,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高端化、要素高级化以及集群高度化,在分工协作基础上,提升长三角的国际地位。
其次,明确长三角主要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定位是破解长三角内部过度竞争的支点,应通过城市本身的差异化定位,带动各地产业的协同发展。上海要强化国际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金融、航运、贸易、物流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突出发展以创新和研发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则应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半径,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各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功能互补,有效避免城市间的恶性竞争。
第三,加强价值链分工协作,加快一体化进程。长三角一体化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链的协同水平,各地区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区域产业链,产业定位高、涿鹿协作能力强的产业链不仅有利于各环节、各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长三角可以重点在自身优势突出、产业前景广阔且带动能力强的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以及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延伸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与一体化发展。
最后,加快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目前长三角已出现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但集群程度与配套水平不高。应在现有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高端产业集群经济和产业配套体系,提升集群竞争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战略和人才战略,培育和聚集一批优势企业和产业,建设若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引导产业集群进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规则制定,信息服务和完善配套等作用。
标签:区位商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长三角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