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药物过敏性口炎;诊断;针对性治疗
药物过敏性口炎是药疹的一种,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擦、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炎症反应性疾病[1]。药物过敏所致病损,若在同一部位,以同一形式反复发生,则称为固定性药疹。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8例药物过敏性口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药物过敏性口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2016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48例药物过敏性口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占58.3%),女性患者20例(占41.7%),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6.3±1.4)岁。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如下。
2.1诊断
2.1.1发病前有可疑致敏药物的用药史,用药后24~48小时发病。
2.1.2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口腔黏膜红肿,有红斑、疱疹及大面积糜烂,且渗出多。皮肤有圆形红斑、虹膜状红斑、疱疹及丘疹等病变。生殖器或肛门可伴红斑、水疱和糜烂。眼结膜可有充血、发炎等。
2.1.3发病突然,病程具有自限性,停用可疑药物后,1周~1个月可痊愈。
2.1.4反复发作的病例,往往出现皮肤或口唇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即药疹再次发作时,常出现在原来发生的部位。
2.2针对性治疗
2.2.1药物治疗:(1)立刻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和与可疑致敏药物结构相似的药物。加强排泄或延缓吸收,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可选用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马斯汀(吡咯醇胺)、赛庚啶等抗组胺药。葡萄糖酸钙加维生素C,静脉缓慢注射[2]。(2)视病情轻重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药。例如泼尼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加入5%~10%的葡萄糖盐水中静脉点滴等。
2.2.2支持疗法
适用于较重反应的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室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1)反应较轻或只有轻度药疹、瘙痒不突出时,一般可酌情给予:维生素C 1g静脉注射,每天1次;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每天1次;抗组胺药1~2种口服。
(2)反应较重时,可服用皮质激素,如泼尼松30~40rag或等效量地塞米松,注意开始剂量不要太小,以后减量不要太早、太快。严重患者酌情可口服。
(3)为了防治继发感染,必要时谨慎选用一种抗生素,但必须注意所选药物与可疑致敏药物在结构上不相似,以免引起交叉过敏反应[3]。
2.2.3局部治疗
口腔局部以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感染为主。可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氯己定(洗必泰)等做唇部湿敷及含漱。局部病损处涂抹消炎、防腐、止痛药膏,如抗生素及肤轻松软膏。皮肤病损可用硼酸钠或生理盐水洗涤后扑以消毒粉剂或炉甘石洗剂、氟氢可的松霜等。
3观察指标
3.1治疗总有效率
3.1不良反应发生率
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研究结果
5.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6讨论
药物过敏性口炎多为I型变态反应,也可表现为Ⅳ型变态反应,过敏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黏膜皮肤上引起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各个系统。由于各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以及体内代谢的复杂性,故各种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决定簇也较复杂,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形式也各有不同,因此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中可引起不同类型的体征,而同一体征也可由不同药物引起。再次接触可疑致敏药物,药物过敏性口炎易再次发作,因此找出可疑致敏药物是避免再次发作的关键。易诱发药物过敏性口炎的药物很多,较常见的有青霉素类、磺胺类、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等药物[4]。本研究中两组药物过敏性口炎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4例(占58.3%),有效9例(占37.5%),无效1例(占4.2%),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在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1/24);对照组中,显效10例(占41.7%),有效9例(占37.5%),无效5例(占20.8%),治疗总有效率为79.2%(19/24),在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4/24)。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药物过敏性口炎患者及早明确诊断,予以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竹冬.药源性疾病和药物流行病学[J].科技与企业,2015,(23).
[2]张迎晖.口腔粘膜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14).
[3]夏娟.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8,(1).
[4]董绍军.有些药物让口腔很受伤[J].保健医苑,2015,(8):24-25.
论文作者:丛日升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药物论文; 口炎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疹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