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工程事故的频发给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要求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和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本文将从工程管理基本原则出发,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 工程管理应遵守的原则
1.1 工程质量的保证
工程的质量就是整个工程的生命,不管是建筑工程还是其他工程,质量问题都是施工方必须而对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强调“质量观念第一”的理念,让工程中的每一个人尽到自己的责任。
1.2 服务工作
建筑业也是服务业的一种,要满足客户在工程中的一切要求,在进行工程管理的时候,要将客户放在第一位,施工方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提高工程质量,而且,工程的建设需要一个团体来建设,团体内部的成员要为这个团体服务,为这个团体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1.3 对安全隐患的预防
在建筑工程里,最大威胁就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由于工程规模的扩大,工程管理人员不可能对建筑物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仔细排查,所以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就应该对工程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防止一切不利因素对整个工程的侵害,做到防患于未然。
2 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目前还存在许多漏洞,不够健全的管理体制是限制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只有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才是工程顺利竣工的重要保障。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这样不均衡的状态必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那么就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进行管理体制的制定和完善。事实上,当前国内建筑行业缺乏大量能够制定完善科学管理体制的高素质人才对其工程进行管理,这使得我国诸多建筑项目施工受阻,经常出现偷工减料、拖延工期等不合理科学的现象;缺乏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使得我国建筑管理杂乱无章,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工程预算,并且对工程资源造成过度浪费。从更长远的角度分析,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无疑是我国建筑管理行业的一个“毒疮”,长此以往会阻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2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就建筑一线工人来说,由于有些建筑人员是临时招募的,为人员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另外,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由于建筑方的质量监督以及保证体系不健全,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饿局面,有的职位由几位管理者占据,而有的吃苦受累的职位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的职能重叠或者职能空缺的现象发生,在出现事故或者责任时,管理者之间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最后,由于建筑工程需要用到大量的专业技能人员,所以在技术人员的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比较模糊,我国在建筑师、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计量师等职业资格的准入考核方面还比较松散,所以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有待确认。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个大的建筑工程管理牵扯到建筑公司的全员上下的利益,当建筑企业管理较差的时候,会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显露出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
2.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决定性要素,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和工程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投资建材者的经济回报。因此选择并合理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材料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钢材、水泥和机械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钢材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一方面是钢材本身材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没有严把质量检验关。(2)水泥是混凝土和砂浆的胶凝材料,但目前使用的水泥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安定性不良、强度不符合规定以及成品、半成品、构配件问题。(3)机械设备包括设计设施、施工机具、检测设备等,这些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善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和检修设备,定期校核计量用具、机械设备故障,也很可能引起工程质量问题。
2.4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
政府及社会各界自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越来越重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出现质量安全等问题,不仅给国家和企业本身带来巨大的损失,还让民众对中国建筑失去一定的信心。然而,在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方面,各责任单位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建设单位不遵守建筑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是不按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来承接业务,使得建筑市场混入了很多不合格的施工企业。还有的施工项目对应招投标的项目不实行招、投标,使得建筑市场一派混乱,并且出现了恶性竞争,甚至还有一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为了收取管理费,允许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挂靠其名下,以他的名义承揽工程,但事实上这些施工单位没有技术和资质,其管理水平也很低,是有名无实、虚有其表的伪施工企业。这些管理问题都是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3 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3.1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可以有效的对建筑施工的各个关节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进而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资源的浪费,节约不必要的开支,使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可以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井井有序的进行,做到管理过程有据可依。从长远发展考虑,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我国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护卫军,是我国建筑行业在高压竞争体制下快速前进的保障。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以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2注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以安全为基准,分配好岗位并实施岗位责任制,不定期进行安全施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改正违法行为。此外,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时更新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3 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想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建筑施工安全就要建立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考核,并且不断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的综合素质。监督管理机制可以有效的对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当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效的落实人员的责任,明确分工内容并且进行合理的作业。在监督管理体系之上建立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优化管理秩序,更能够让大多数工人自觉的进行合理施工作业。
3.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建筑方自身的监管以及业主监督相结合。建筑方自身的管理方法比较多样,比如可以派遣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管理人员在建筑工地进行驻扎和长期监督,而建筑公司的质检部门可以在长期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游击式”突击检查,将质量监督列为工程建设监督的重中之重。而业主监督是最苛刻、最权威的监督方式,主要由业主自己或者委派监理公司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
4 结论
总之,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城市化建设在有序推进,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日渐提高,同样建筑市场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之下,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保证,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者必须将日常各项管理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去,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夏红斌.有效控制工程结算提升概预结算编制质量的方法探讨[J].建设科技,2016(13):25.
论文作者:乔林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