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海英 成都市金堂县官仓镇白马学校 610000
【摘要】在一次培训中,朱永新教授的“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触动了我,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绘本,一本绘本读物《失落的一角》开启了我的研究之路。在教学中,总结出阅读的误区,并努力探究,寻找阅读策略:精读与略读,读与写的结合,成立读书角,亲子阅读,初见成效:孩子对绘本更感兴趣
【关键词】绘本阅读;快乐阅读;亲子阅读;习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0-046-02
一、认识新教育
最先接触到绘本教学是在2013年暑假参加的西部新教育夏令营活动。那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新教育,什么是绘本。
朱永新教授说: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这句话也是在那次培训上听到的,它深深地触动了我。据统计,中国人年平均读书0.7本,韩国人年均7本,日本是40本,俄罗斯55本。这是个非常可怕的结果,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吓人。那么中国人的阅读量这么小的原因是什么呢?1、中国人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2、“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3、好书越来越少。鉴于此,我打算尽我的最大能力去改变我的学生的面貌,毕竟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
自那次培训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样让我的学生多阅读,海量阅读呢?而我即将接手的应该是一年级的新生,这可让我犯了愁。不过,有一种新的阅读书籍走入了我的视野,那就是绘本。
真正让我理解了绘本,并喜欢上绘本的是一本叫作《失落的一角》的绘本读物。这本书讲的是:
“一个缺了一角的圆,它因为缺了一角,所以不快乐。于是他努力地去寻找他那失落的一角。由于他缺了一角,所以他走得很慢,慢得来偶尔和虫儿说说话,和蝴蝶嬉戏玩耍一翻,也会和甲虫比赛一下跑步……为了找到那一角,他边走边唱歌,他穿越了丛林,还漂洋过海。就这样,他找了一块又一块的角,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太容易碎掉,有的却又不愿意做他的那一角……不过,还好,最后总算是找到了一块适合他的角!他很开心,带着这一角快乐地翻滚。然而,因为现在他是完整的,所以滚得很快,他的歌曲再也不能吸引蝴蝶了,甚至都唱不通畅,更不用说和虫儿说话,和甲虫赛跑了。他,又放弃了那一角……”
这书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简单却又富于生趣的故事。这是一本适合各年龄层阅读的书籍。它将人生的道理融入到极简单的话语里,你读到它的时候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眼光和简洁。它甚至没有色彩,而你却会对它爱不释手。
我很想把这本书介绍给孩子们,我希望他们都来了解这个故事,了解这本书,以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或者能够为他们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那就最好不过了。于是,在开学不久,我就带着孩子们一同阅读这本书。他们和我一样被书里简单的图画给吸引住了。眼睛里冒着对知识的渴求的光,那份希冀同样会带给每一个教育人动力。我感觉我找到了一个契机,让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媒介。
二、我们的阅读
什么是阅读?怎样阅读?前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懂,阅读嘛就是读书嘛。还真的说得对,阅读就是读书。至于第二个问题,就不那么好回答了,很多人以为读过一遍的文章或书籍就是阅读了,这样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要说究竟读过些啥,还记得些啥,作者是谁,我估计除了一本《红楼梦》还说得上一二而外,真的在脑子里没留下什么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我们这只能叫翻阅书籍,不能称为阅读的。大教育家朱熹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就在于要记录,要背诵,要内化书籍中的某些对我们有触动的东西。我看过一期“名人讲堂”里面讲到一个叫“马未都”的人,办了个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里面讲到这个人在当知青时只读过一本书《红楼梦》他几乎可以将整本书背诵下来。这就叫阅读,因为有了这样的功底,他才有这样的胸襟与魄力,才有了自己的字字珠玑。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我们怎么可以从浩瀚的文化长流中选取自己的精神食粮。这叫泛读,当自己选定了自己喜爱的书籍,那么就得精读,怎么精读?就要看自己的价值取向,看自己对这类书籍的喜爱程度。不过,就算选定了,也觉得对自己极其有用,那么就得花功夫了,一定要积累——背诵。我们现在的学生,很多程度是将书籍上的优美语段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也仅此而已。当任务来完成。那么,有了新认识的我,就要改变学生的这一观念。
三、阅读教学的误区
1、管得太宽。
这是很多老师容易犯的错误。老师们总是担心学生读得不细,领会不深入,理解不到作者透过文本想要表达的深层的东西,甚至会有越俎代庖的举动。
2、放得太松。
这是老师容易犯的另一种误区。这一种看法是源于课外书嘛那就是学生自己读嘛,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殊不知,这样有一个问题,学生毕竟太小,缺乏判断力,根本就不懂得辨析哪些书可以放心地读,哪些书目前不太适合自己读。还有,因为老师的放任自流,所以,学生几乎只关注故事情节,对一些知识性的书籍,因为自身的科学严谨性,不可能那么生动,所以根本就不会被学生关注。
3、从量变到质变
这是中国人的共识。觉得什么事都有可能从量变到质变。而我并不敢苟同。我觉得读书不能以数量来衡量的。一本好书,可以读很多变,不是有句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在读《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这本绘本的时候,我就进行了三次阅读。每次都给他们提不同的要求,让他们每次都有阅读要求。第一次,我让他们画画“很好吃”的写真画。(一只小甲龙);第二次,我让他们画一画“很好吃”的全家福;第三次,我让他们把学到的新字写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写一遍所记住的东西比看十遍都有效果。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带着要求,边读边摘录,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好的读书习惯。
四、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认识到了这些误区,那么在实践中就会有所注意,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做到以下工作,让我们班的孩子在一种有序的环境下进行着阅读。
1、精读与略读
学生在众多的阅读书目中,选定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第一遍阅读,这叫初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将优美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并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这叫略读。有了这些基础,然后将勾画的词句背诵下来,并对书籍中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批注上自己的看法、理解或者质疑等,这叫精读。学生做得比较多的就是略读,甚至是浏览。当老师的,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读透一本书,怎么精读一本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读与写的结合
(1)成立班级图书角
开学伊始,我就让班上的孩子每人购买了一至二本课外读物,以绘本读物为主。都带到学校来,这样班上就有了至少40本书,他们可以随时翻阅。另外,“书非借不能读也。”借阅别人的书,会让孩子们对书更感兴趣。并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每个人都可以读到很多种类的书。
(2)让“课外阅读”进课堂
我的教学进度是每周完成一个单元,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我使劲挤压教学进度。这也是每周他们最感兴趣的课。孩子们很喜欢阅读。他们能够为故事配图,可以把故事情节进行改变,可以进行续写。这些都是绘本带给他们的魔力。
(3)、每人准备一个素描本
素描本不仅仅是拿来画画的,这是他们思想的火花,是他们最灿烂的学习生活。他们把对故事的理解,对文本的喜爱,对生活的感悟都写进了我们命名为“我们的绘本”的素描本上。
这个素描本是他们的宝贝,每个本子上都记录着他们的思想火花。虽然现在看来有点书写很是糟糕,有的绘画很是任性,有的语句还不是很通顺,但那里却是他们知识起航的地方,是他们表达情感最放松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幸福的地方。有的孩子就根据这个素描本里记录的内容编写了自己的书籍《时间到哪儿去了》、《蚂蚁历险记》等。
(4)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不仅仅是教孩子阅读,更重要的是,这是孩子与家长进行沟通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家长在这个时间里啥也不做,就陪着孩子阅读。中国的孩子最缺的就是亲情。不要看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看似幸福得不得了,实际上,他们很可怜,他们最缺的就是父母的陪伴。我们这里的孩子就更甚了。很多爸爸妈妈都喜欢在麻将桌上度过下午的时光。这样根本就没时间也没办法陪伴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设置了这么一个环节,让家长也参与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来。
2014年5月20日,我们班开展了一次读书月活动的启动仪式,由我发给家长邀请函,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次活动。活动中,我们最先介绍了班上学生的写话本和学生自己创建的第一本绘本书籍。家长在充分阅读了自己孩子的作品以后开始了我们的启动仪式。
活动中,由我给家长介绍我们的第一本《班级作文集》,这里面都是孩子们平时写话产生的作品,由我打印出来,孩子们自己绘图,然后装订成册的一本书籍。这本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书籍,因为那里有着他们的心血、他们的智慧。
然后由家长代表发言,讲她的娃娃在家里是怎么读书的,她又是怎样陪读的。娃娃的读书兴趣非常浓,一回家就抱着书本啃,那目前为止,他的孩子已经将他们家书柜里的书读完了,还不断从学校借阅图书回家阅读。
那次活动非常成功,因为很快就有家长也发他的孩子在家读课外书的照片给我,我觉得我的效果达到了。而且在那一个月里,学生的识字量急剧上升,读的书也特别多。课间十分钟反而是他们读书的最佳时期。或三个一群,或两个一伍,或独自阅读。或站,或坐,或靠着走廊的墙壁,或走在楼梯上,很惬意地进行着阅读。
五、初见成效
1、感受美
孩子对绘本更感兴趣,在学了《小鱼的梦》这一课之后,有孩子把这只可爱的小鱼画在了绘本上,并把课文的内容抄写到了绘本里。有的孩子还把《想飞的乌龟》写下来。这些都是孩子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他们喜欢美的事物,而一年级的他们,根本就写不下感受,于是用画的方式把内心的喜爱表达出来。
有一次,我们上《雨铃铛》这一课,课堂设计让他们写“春雨洒在上,(怎么样)。”这样的句子。我先让他们观察各种被春雨浇灌的事物的图片,让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图片的内容,他们有说到,然后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想象。有学生写到:春雨洒在沙漠里,让沙漠的树木也能茁壮成长。当时是一堂公开课,这个句子引来了听课老师的掌声。我在他的绘本上看到,他画了一片干枯的沙漠,一棵快要死掉的小树正张着嘴,等水喝。这样的作品,不能不让人感动,这都是他们心灵的火花,是他们知识的源泉。
这些都是我们的阅读,我们的绘本带给他们的。
2、书画美
孩子们喜欢在绘本上涂鸦,刚开始都是随心所欲,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慢慢地,他们有了自己的审美,有了自己的构思。有的把文字安排了图画的中间,有的安排在左下,有的还打上横线,还有的让自己的字变得大小匀称。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展示,我喜欢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无论好与坏,美与丑。我告诉他们,这都是他们最真实的东西,真实就是最美的。 于是,在有了我这样的启发与诱导之后,他们都不害怕自己的东西被被人看。但是,他们是有自尊的,而且是好胜的,当我表扬一个孩子的字写得好时,其他的孩子就会在他的作品里展现更好的字给大家看。
我喜欢在课堂给他们将很多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在学了《乌鸦喝水》之后,我告诉他们,乌鸦是最孝顺的鸟类。乌鸦反哺的故事,让他们不仅是感叹乌鸦的聪明和孝顺,更要他们明白要做个孝顺的孩子。有个孩子在学了《快乐的小公鸡》就把这种思想写进了绘本里:“小公鸡回家时遇到了乌鸦,他问乌鸦:乌鸦哥哥,怎样才能快乐呢?乌鸦说:帮助爸爸妈妈找吃的,让爸爸妈妈吃得饱饱的就快乐了。”相信这样的认识对他来说肯定是受益终生的。在学“时间”这个单元时,孩子们写到:“时间在哪里?时间在手掌里,手掌一天天变大,时间久过去了。”“时间在哪里?时间在裤子里,裤子一天天变短,时间就过去了。”“时间在哪里?时间在小河里,小河不停地流淌,时间就流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而这些都展现在了他们的绘本里,相信这样图文结合的方式会让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更深刻。
3、创作美
孩子们不仅会感受,会书法,他们更会创造。通过一年的训练,他们已创造出了《小鱼历险记》、《神奇的云朵》、《棉花糖雨》、《荷花船》《感恩的心》等作品,虽然这当中有不少请教老师的痕迹,但是,足以看出他们内心已经有了一粒种子在发芽。有孩子在自己的种子里这样写到:“我的种子发芽了,它长出了两片嫩嫩的叶子。每天阳光照射着它,蚯蚓陪它说话。”这是《一粒种子》里的情节,孩子们把它用到了自己的写作中,写进了自己的种子里。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啊!
这样的训练是有效的,在进入二年级的这几周来看,他们的写话已经显现出了不一般的能力。在《丁丁抓老鼠》的看图写话中,有孩子已经可以展露自己幽默风趣的风格了:……丁丁说:“你再不出来,就别想出来了,我饿死你!”老鼠说:“我肥,你饿不死我的。”……
六、总结语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古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带给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而且是有效的。朱永新老师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呢?我也在阅读,从阅读中,我也在成长,我可以徜徉在书的海洋里肆意地翻飞,无拘无束地享受最具文艺范儿的自由空间。
是的,这样的结果是喜人的,也是让老师觉得欣慰的。这样的教育生活是幸福的,不过以后的路还很长,还需在以后的道路中继续摸索前进,毕竟目前只是播种下了一粒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还很漫长,我愿将我的心血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促进这些稚嫩的幼芽健康茁壮地生长。
内容文献:
[1]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
[2]朱永新教授的《改变,从阅读开始》
论文作者:巫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自己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孩子论文; 他们的论文; 书籍论文; 学生论文; 这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