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论文_曾传昆,廖东平

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论文_曾传昆,廖东平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南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赣州 341700)

摘要:配电网处在整个电力网络的末端,直接与用电客户接触,再加上配电网络的快速发展,10kV配电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配电线路的覆盖面积和架设长度也在增加。受到各种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影响输配电质量,因此,本文就 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

一、10kV配电线路运行存在问题

1.配电设备落后

社会用电量不断加大,电力在输送时压力很大,导致电力负荷系数大,对电力配送时的一些设备要求变得更高,而目前电力输配电设备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电力输配电设备老旧而没有及时更换、输配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长期的工作运行,工作人员没有做到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工作,这些原因都能使供电质量变低,在电力输送时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最终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的电力需求。

2.自然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性给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例如,一些极端天气,暴雨、暴雪以及暴雨等,均會对10kV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从而造成供电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在环境方面,一些偏远地区,10kV配电线路大多处在环境较为复杂的山区或是森林中,一旦出现火灾或是风灾,便会使线路受损或是出现风偏闪络现象。这种情况下,供电线路终端就难以保证大面积的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策略

1.健全运行管理制度

为确保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第一,值班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应结合日常输配电运行情况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并通过值班管理制度明确值班时间、交接班时间、内容、方式及程序等内容,还应对值班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采取定时或不定时的监督与检查方式,例如采取电话随访或是直接去现场进行查岗等手段,切实发挥监督与检查的效用;第二,执行岗位责任制度,将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分解细化,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工作人员,根据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工,以此确保责任明确,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

2.加强运行安全巡视

电力企业要根据10kV配电线路的分布范围,组建水平较高的巡查队伍,定时对线路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督。加强线路安全巡视工作,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线路问题,能够及时报给维修部门,或者直接采取简单措施进行线路维护。10kV配电线路运行巡视工作可以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临时调整,除了固定安全巡视外,还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临时增设安全巡视业务,例如,在北方冬季,容易突降大雪,大雪落在输配电线路上就会形成覆冰,给输配电线路造成压力,对此有关部门应该及时进行天气预警,增设安全巡视小组和巡视人员,对所有的输配电线路运行区域进行细致的巡视。

3.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工作

第一,架设避雷线,避雷线也可以称为架空地线,架设在输电线路杆塔的顶端,一般为一根或者两根,当遭遇恶劣天气时,避雷线能够吸引雷电,并通过杆塔上端金属装置和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将雷击产生电流引入大地;第二,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升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在输电线路中要将临近杆塔进行接地连接,实现相邻杆塔接地电阻的降低,还可以将杆塔架设在土壤电阻降低的区域;第三,安装自动重合闸,输电线路遭到雷击时,绝缘子发生闪络从而造成跳闸事故,在输电线路安装自动重合闸能够有效减少瞬时故障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10kV配电线路检修危险点分析

1.在现场勘查中存在危险点

在检修的过程中,部分人员由于技能水平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在检修时未能有效按照配电作业规范及作业要求进行;如操作前未对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在不了解作业环境及盲目凭自身经验进行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此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主要问题,如安全意识差,未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盲目进行检修作业很可能会导致事故发生。

2.天气情况导致的危险点

10kV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非常复杂,并且外界天气情况与各种社会因素均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带电作业人员很难在现场及时开展特定故障的检查、维修工作,进而导致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进度与质量呈现出滞后的状态。通常比较普遍的自然影响因素有大风、暴雨、周围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等,特别是遇到强风天气的时候,很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失去平衡;如果遇上阴天下雨,导线电阻数值会发生一定的波动,严重时会使得绝缘设备失去绝缘性能,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带电作业人员与线路设备和场地安全距离不足

根据目前作业基本情况,在配电线路作业过程中,常需要将配电作业控制在合理安全范围之内,以防止带电作业过程出现危险问题。据统计,在配电线路作业过程中,存在70%的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检修人员未与配电线路保持一定有效距离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检修人员而言,保持有效安全距离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四、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控对策

1.对作业现场的细致勘察

对作业现场进行细致勘察是10kV配电线路检修的准备工作,对此,应该对现场安全性勘察事物予以良好的处理,针对配电线路本身、配电线路周围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树木等)和社会环境(居民区、附近施工队等)进行勘察,需要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以及过去的经验完成预防维护工作,在源头上杜绝隐患的发生。

2.尽可能的避免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雹、雨、雪、雾等天气,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一般不宜进行作业。当湿度大于80%时,如果进行带电作业,应使用防潮绝缘工具。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抢修时,应针对现场气候和工作条件,应组织相关人员充分讨论并编制必要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如遇天气突变,有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设备正常状况,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当保证与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在作业前,应当对一周内的天气、温度等情况进行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然后对带电作业现场的湿度、温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检查线路整体的安全水平与绝缘情况是否满足规定的标准。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再开展带电作业可以提高其安全性。

3.提高检修人员安全意识

检修工作人员的检修水平直接关系到检修的质量,提高操作人员对常见的线路故障中应有的配合出能力和检修能力,是降低线路故障的有效方法。包括对故障的检修能力的培训,操作技术的培训等,都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结束语

总而言之,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的供电质量,电力企业在平常的工作中做好配电线路的巡视工作,积极构建完整科学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机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检修水平,利用综合性的检修方式确保检查质量的提高,从而强化配线路运行管理工作,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周利军.浅谈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预判及控制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

[2]李复员.配电线路检修意义和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6(30):23.

[3]张岩梅.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机电信息,2017(09):10-11.

论文作者:曾传昆,廖东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论文_曾传昆,廖东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