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行,对我国的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优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我国的学校教育也逐步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安排更多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帮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能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能够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给学生呈现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这样可以有效训练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的时候。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而几何知识的学习在数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平移部分的知识,学生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在学习有关于旋转的知识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比较难以理解。因为旋转的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会不一样。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有关于图形旋转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图形旋转的本质,进而提高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几个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或者完成某项相对比较困难的任务而采取共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社会,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有效地和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因此每个人都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样地,在学习中,个人的能力和见解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集合多个学生的意见,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挺高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与他人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给他们合理分配学习小组。比如说,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他可能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而有的学生可能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但是他性格比较外向,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就需要考虑将这些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小组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个明确的分工,比如说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那么就由他来启发其他学生的思维,而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记录,就可以让他来负责记录每次讨论的时候大家的发言。在完成每个学生的职能分工之后,每个学生就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合作型的学习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圆”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地思考出更多有关于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事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自己想到的方面实在是太少了,其他人能够想到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与他人进行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和他人进行合作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作业。
数学是一门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运用,同时,很多数学中的知识点也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有关于三角形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为什么要将它们设计成三角形?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家中常用的衣架就是三角形的,衣架的主要功能就是晾衣服,而一般打湿的衣服都比较重,设计成三角形就不容易变形,可以承受衣服的重量。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数学是一门需要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科,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即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共同提高,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倪玉华.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8,(86):93.
[2]沙茂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6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6:518-518.
[3]刘爱武.初探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中外交流,2018,(34):142-143.
[4]刘志英.小议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速读(中旬),2018,(5):239.
论文作者:谢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学生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小学论文; 课堂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