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例淋巴结转移癌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分析论文_陈明枝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病理科 河南平顶山 467099

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癌中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1例有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癌细针穿刺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71例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穿刺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以颈部最为多见,其次为锁骨上。原发灶为肺、食管、胃肠道、鼻咽、鼻腔鼻窦、下咽、口腔、乳腺、宫颈、卵巢、阴茎等。结论 细针穿刺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诊断准确、敏感度高,为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有效的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

关键词:细针穿刺;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病理学

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通过细针穿刺、负压吸取采集细胞标本,观察人体组织器官的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1]。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于我院门诊及住院进行淋巴结细针穿刺的879例患者中,339例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剔除无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8例,对171例有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癌病例进行分析。171例淋巴结转移癌中,男115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2.05:1。年龄最小26岁,最大92岁,中位年龄64岁。临床表现均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0.2cm~5.5cm,细针穿刺部位为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淋巴结。

1.2 方法

1.2.1 触及肿大淋巴结,常规消毒,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淋巴结,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右手持10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刺入淋巴结,抽取负压,吸取组织,解除负压并拔针,立即涂片3~4张,选取2~3张投入95%乙醇固定15min 后,HE染色。1张干片做瑞氏染色,便于观察细胞量,细胞量少者重复取材。

1.2.2 穿刺操作成功率100%,穿刺操作、制片及诊断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

2 结果

2.1 171例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中,以中、老年人居多,40岁年龄组15.21%(26/171),50岁年龄组占16.96%(29/171),60岁年龄组占28.07%(48/171),70岁年龄组占30.41%(52/171)。。如表一所示。

2.2 171例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中,穿刺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其中颈部105例(61.41%),锁骨上55例(32.16%),腋窝8例(4.68%),腹股沟3例(1.75%),以颈部最为多见,其次为锁骨上。原发灶为肺、食管、胃肠道、鼻咽、鼻腔鼻窦、下咽、口腔、乳腺、宫颈、卵巢、阴茎等。

2.3 171例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中,鳞癌56例(32.75%),腺癌77例(45.03%),小细胞癌19例(11.11%),分型未定的癌17例(9.94%),异型细胞2例(1.17%)。组织学结果为,鳞癌64例,腺癌81例,小细胞癌20例,未分化癌3例,淋巴上皮癌2例,大细胞癌1例。细针穿刺诊断符合率为88.89%(152/171),敏感度为98.83%(169/171)。分型未定的癌17例组织学结果为,鳞癌6例,腺癌4例,小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3例,淋巴上皮癌2例,大细胞癌1例。异型细胞2例的组织学结果均为鳞癌。如表二所示:

3 讨论

浅表肿大的淋巴结一般指位于头颈部、锁骨上、肘窝、腋窝、腹股沟及腘窝部的淋巴结肿大,在临床较为常见,常常成为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因素有很多,如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确诊淋巴结性质的检查手段有很多,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测以其操作简便、创伤小、报告周期短且诊断准确的优点成为临床医生的首选。

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肿大淋巴结通常表现为质地坚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等[2]。细针穿刺吸出物常为灰白色半透明颗粒状物,抹片时细胞量较为丰富。腺癌[3]可吸出粘液样物;鳞癌可吸出液状坏死物;小细胞癌吸出物为粘稠状,很少出血,抹片时常常扯丝。显微镜下成熟及转化的淋巴细胞背景癌细胞呈团或散在分布,腺癌细胞常呈乳头状、腺样、梅花样,胞体较大,核浆比增高,染色质增粗,核膜厚,核仁明显,细胞浆较为丰富,胞浆内含有粘液。鳞癌细胞粘附性较差,多形性明显,常有角化,胞浆较厚,核明显增大、较圆、中位核,染色质粗、深染,煤块样染色质,低分化时核仁明显。小细胞癌细胞常呈镶嵌样排列,葡萄串样,核深染,胡椒盐样染色质,浆量较少,核仁不明显。本组171例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中,鳞癌56例(32.75%),腺癌77例(45.03%),小细胞癌19例(11.11%),分型未定的癌17例(9.94%),异型细胞2例(1.17%)。组织学结果为,鳞癌64例,腺癌81例,小细胞癌20例,未分化癌3例,淋巴上皮癌2例,大细胞癌1例。细针穿刺诊断符合率为88.89%(152/171),高于辛精卫=等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癌中以腺癌为主,其次为鳞癌,与刘邦荣等文献报道一致=。

尽管细针穿刺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中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由于受穿刺操作医生手法、熟练程度、制片方法、诊断经验等也会存在漏诊甚至误诊,尤其当淋巴结出现液化性坏死、急性炎症时会出现诊断困难。

综上所述,细针穿刺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诊断准确、敏感度高,为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病理依据,有效的指导临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1]万宇,万礼仪,陆忠鸣.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

[2]廖子君,雷光焰主编.肿瘤转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78-914.

[3]石远凯主编.肺癌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陈明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171例淋巴结转移癌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分析论文_陈明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