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制度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统筹协调下,各级教研机构、相关研究部门认真总结传统教研制度的经验,强化教研队伍建设,构建省、市、县、校4级教研网络;采取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城乡联动、网络教研等策略,关注农村和边远地区,促进研究资源的共享;课程专家、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形成研修共同体,推进以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在部分地区和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此加以认真的梳理、总结与反思。
一
已经建立或正在建设的校本教研制度,主要包含3方面的内容。
1.调整上下关系的制度
在学校本位理念的主导下,重新调整教育行政部门、上级教研机构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这一正在进行中的调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明确提出“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并作为普遍要求写进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政策文件中。例如:山东省教育厅早在2004年8月,即与普通高中课改同步,下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导力量”、“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学研究的核心”。二是政策意见的配套下发。不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有关校本教研制度的指导意见,而且市、县(区)相继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江西省教育厅于2003年颁发了《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意见》,2005年又颁发了更加具体的《江西省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2005-2007年工作计划》。随后,江西省上饶市教育局、南昌市西湖区教育局、广丰县教育局等均相继出台了本地区“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相关文件与实施办法。三是有关指导意见、实施办法,除了赋予学校及教师应有的教研职责,鼓励教研活动的创新外,还特别重视专门的教研机构的职能转变,强调“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专业服务”。有的地区还研制了专门的《教研员工作手册》,加强对教研员的管理。四是为使学校教研活动在启动阶段不致于放任自流,不少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还制定了“校本教研成果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校本教研工作评价体系表”、“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选条例”等,开展相关的评估活动,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2.调整内部关系的制度
这主要指在学校层面上,对校本教研的价值导向、目标任务、具体内容、运作方式、行动准则、组织形态、成果评价等作出规定,并付诸行动,使校本教研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其内容相当广泛,绝不仅仅局限于“同伴互动”、“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比如:有的学校教师写反思,校长批反思(校长针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写“批语”),按学习、工作、研究一体化的原则精心打造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等教师团队,尤其重视备课组组长和教研组组长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有的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以学论教”,开展“基于学生行为观察的校本研修”,建立关于学生行为的观察、分析与辅导体系等;不少学校出台了校本学习制度、备课活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名师工作室制度、成果交流与奖励制度等。
3.调整横向关系的制度
这是指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形成“联片教研”、“教研姐妹校”、“教研协作区”,结成“教学发展共同体”。例如:2004年上海八个区(青浦、金山、宝山、静安、长宁、普陀、浦东新区和徐汇)签订协议,合作开展基于教学行动的校本研修,启动“八区联动”校本研修项目工作,打破边界,共同分享教研资源。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城乡教研交流,从过去的“教师进城”,到“送教下乡”,再到现在的“城乡联动”,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朝阳区同时推出校本教研的“自主模式”(区级示范校独立开展教研活动,并向周边学校辐射)、“联片模式”(音、体、美等小学科校内教研力量不足的学校,开展跨校交流研讨活动)、“支撑模式”(教研力量薄弱的学校寻求外部教研力量的支撑)。上海长宁区教育局推出教师“柔性流动”政策,要求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走班式教学”,打破长期以来优秀教师的“一校所有”制。此外,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支教制度,在一些地区也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二
对于整个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来说,上述3方面的制度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上下关系的调整是必要前提,没有这种调整,教研重心就不可能下移至学校,学校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校内关系的调整是主要内容和落脚点,调整上下关系乃是为了理顺学校内部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导力量。横向关系的调整是重要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后出现的管理“空缺”,或者行政不便作为、不可作为的方面,需要民间的立场、非官方性质的校际互动力量加以补充与解决。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对传统教研体制的一种挑战。各地在建设校本教研制度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值得肯定的创新举措,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行政的不当介入
校本教研制度强调“以校为本”,但在不少地方,校本教研依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进。从校本教研的目标价值定位、任务内容的确定,到活动过程的展开,再到研究成果的考核、奖励等,都离不开行政力量。这种做法极有可能使教研工作回到“行政指令、统一要求、刚性约束、形式检查”的老路上去。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规划部门等多条系统的指令和种种形式化的检查皆汇集到学校,让学校疲于应付,大大压缩了学校的自主空间。
2.内生性制度的缺失
从制度的制定过程来看,制度有外在性制度与内生性制度之分,前者遵循自上而下的生成路径,后者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来看,我们比较多地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将校本教研的理念、办法强加给学校,或者移植专门化的科研管理办法,开展课题立项、中期检查与成果鉴定活动,导致校本教研制度与中小学已有惯例之间出现明显的对立与反差。教师口头上信奉的理论与他们实际运用的理论不一致,教科研活动成了一种点缀和包装,游离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外。
3.实践之知的压抑
知识包含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谁知道4个方面。对于教学活动和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做”的知识。教师教育的难点、校本教研的重心理应放在“如何做”的知识,即实践之知的呈现、分析、梳理、积累、更新、共享上。当前的校本教研比较多地追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致力于种种正规的科研文本的生产,对实践之知如何呈现、积累、生产、交流等关注不够,对实践工作者拥有的教学技艺、教学智慧关注不够,致使教师的实践之知长期处于被压抑、被批判的默会状态,无法真正流动起来。
三
在校本教研中,问题意识比课题意识更为根本,不能用越来越空洞的“科研课题”冲淡乃至淹没真实的问题意识;实践之知比理论之知更为原本,更直接地切近教育教学的生态,呈现教学活动原本具有的鲜活、丰富与个性;自由空间比“科研规范”更为重要。校本教研,追求内在的觉解、自我的敞亮与澄明,教师必须专注于高度的内在自觉与深层体验,而不致为过多的外在功利目的与偶像权威所困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立思考的权利、淡定从容的读书心境、自由表达的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上海市北郊中学设立“咖啡时间”,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在校内咖啡馆轻松地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每次教职工大会前20分钟,让教师抽签上台进行公开演说;鼓励教师自由写作,只要真实就是文章:学校办了一本教师刊物《草根》,作为教师发表文稿和品味人生的园地。
都说思想与他人分享,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但实际上彼此思想观念上的融会贯通是相当困难的。人们习惯地认为,他们的思想方法适用于所有地方的所有人,不喜欢与己不同的东西。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先验地表述了对“他者”的否定,导致所谓“主体间性”背后的貌合神离。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滋生了较为严重的专业个人主义,使得思想感情上的彼此接纳显得更加困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应当着力促使校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改变教室为教师个人的私有空间的观念,变少数教师的示范上课为全体教学人员的公开教学,变教师个人在孤立无援状态下的工作为同事之间的互相协作,教研组、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共同提高。打开每个教室的门,这是一项最基本也是相当重要的制度安排。有公开,才有观摩研讨。每个教师都乐于公开自己的日常授课,才能形成良好的相互观摩的合作文化。当然,在公开场域下,还有一个如何观课、磨课的问题,有一个充实公开教学的内涵、提高研讨活动质量的问题。在这方面,各地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听课、说课、评课相结合,一课几议几上,循环教学,对教研过程进行反思,讲述“教研故事”等等。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说到底是一个课程开发与实施权力再分配的问题,是一个真正将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融为一体、赋予教师以研究者角色的问题,是教研体制变革的问题。这些当然离不开行政力量的介入。我们的教改没有行政的支持,常常寸步难行。不过,这种介入应当是有限度的。必要的介入重在建立关于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现在比较多的介入是为了将来的较少介入。行政部门不仅要规范学校和教师的研究行为,而且要限定自己的管理行为。我国原有的中小学教研机构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一般为带有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它有自己的组织层次,采取直线制运作模式,学校、教师成了专门的教研机构所制定的教研方案的被动执行者。教学研究以校为本,必然要求教研机构从教育行政机构中剥离出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介服务组织,取消教研系统内部的垂直管理关系,促使其实现从“计划—指令”式的运作到“指导—服务”式的转变,真正面向基层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每学期初为基层学校研制菜单式的服务计划,将教研人员可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列成表格供学校选择;学期中,根据学校的需要、教师的选择,或登门提供帮助,或通过电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或整合全县的骨干教师力量,为学校教师牵线搭桥,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学期末,对教研室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必要的测评,并据此改进服务水平。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研讨会的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