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论文_金开鸿

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论文_金开鸿

金开鸿(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回龙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冕宁 6156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大学课,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要在课堂中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充分地预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143-01

小学低段的教学相比较小学中高段教学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低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上课认真听讲没有很深的概念,尤其对数学这样枯燥的学科,所以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

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要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必然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提出了十几年,但今天的数学教学课堂,仍然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低段学生爱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在课堂中管不牢自己,时常会来几个“小意外”、“小插曲”。大多数教师会因此大发雷霆,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训练,学生变得循规蹈矩了。可是教师却没有顾及到学生自然的灵性、思维的火花恰恰被自己辛苦的训练给扼杀了。久而久之,棱角磨平,才干埋没,那些极富才华的学生也变得愚笨起来。因此,教师必须把数学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疾呼的“砸碎儿童的枷锁,创造儿童的乐园;解放小孩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解放小孩的眼镜,让学生多看一看;解放小孩的双手,让学生多做一做;解放小孩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去,使课堂范围大起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等使学生的生活背景重现出来。例如:在教学“加法”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示树上有两只鸟,用动画的方式展示“又飞来一只”,学生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感觉自己就像在真的生活情境中一样,很容易就理解了加法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买东西时的情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讨论一下,并演示这一过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由于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学习独立思考,还提倡学生要学会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老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要有耐心,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这种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以鼓励评价与多元评价为主的课堂学习

因为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等,所以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多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给孩子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尽力多给学困生和胆子更小的学生一点发言的机会,当学困生能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时,要不忘送他一句“啊,你真的很聪明”,“你今天的回答太精彩了”等等;当胆子较小的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要鼓励他“看,你回答得很好”;当学生回答有失误时,宽容地说“相信你以后不会再失误了”;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不要吝惜那一声声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赞赏,当讲授新的知识时,他们能回答出来不是很棒吗?当复习一个知识点时,他们能从那些相近的知识里分化出来,这不是很强的调节应用知识了吗?所以,教师要一鼓励评价与多元评价为主,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才能学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烨挺.打造低段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J].数学教学通讯,2014(01)

论文作者:金开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论文_金开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