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论文_朱桂霞 崔雪冬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论文_朱桂霞 崔雪冬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镇九年制学校 1325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人们交往的日益密切,怎样才能够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呢,我发现这与对孩子的从小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提高了习作能力,才能流畅、自然、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一、从日记入手,培养学生留意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中年级学生刚开始写作,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时间一长,就会对习作产生惧怕心理,一提习作就头痛。首先,让学生明确习作的概念,懂得习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第一步从图画入手,从教材入手,从看到的、想到的入手,把这些每天记录下来,整理通顺,这就是日记,小日记就是一篇简短的习作。写日记不但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积累第一手的习作素材,因此,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习作能力不可缺少的一步。

二、重视阅读与积累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与积累。在学生会写简短的几句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进行仿写,抓住特点来写自己熟悉的人物、事物、景物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逐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为习作积累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有创意的词句,这样,为习作提供了方法,积累了语言,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学生要想想写出优秀的习作,很难凭空想象出来。《课标》中要求,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

丰富多彩的活动,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适当引导,注意活动的进展,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看到了哪些景物,都是什么特点;由此想到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由活动引发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样化的素材,广阔的空间。

四、专题训练

结合课文中积累运用关于习作的要求,进行分类专题训练。

1.写景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写景就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其次,应注意描写景物要按方位,按顺序进行;景物必须为文章的情节、中心服务;景物描写要抓特点;学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2.写人

写人要写真人真事,选择材料要典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要倾注自己的感情去写,写出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人来。

3.写事

写事的习作一要注意选材,二是把事情写完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要按一定顺序写,四是事情经过要写具体。

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的过程中,集习作知识讲座、例文欣赏、阅读、积累、习作、修改为一体。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入繁,使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4.自由表达

当学生的习作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随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自拟题目,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5.习作的修改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之间互相修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想法很接近,他们互相修改习作更能发现优缺点,同学间取长补短,修改的习作新颖独特。互相修改的学生越多,想法越丰富,互相学习的东西越多,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越有帮助。同时,学生也知道了如何去分析,看待问题,并且作出正确的评价。

论文作者:朱桂霞 崔雪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论文_朱桂霞 崔雪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