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校本策略--以"学本治理"为例论文_叶志青

新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校本策略--以"学本治理"为例论文_叶志青

叶志青

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

摘要:传统的教育治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及落后的治理观念的制约,导致教育治理制度缺乏支撑性,并且教育治理结构趋于失衡。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教育治理转型迎来多重挑战,目的通过教育治理多主体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多标准等方法解决固有治理模式中的不足。现代化教育治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治理技术的革新、治理体系的构建及治理能力的提升是新时代教育治理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同时,丰富的治理资源及可伸缩的治理空间同样是教育治理转型的良好契机。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自始至终遵循教育治理理念,形成以"自主、高效、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教育体系,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现代化要求,学本治理是在治理理论和"高o新"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项学校治理改革,通过总结"高·新"教育改革成果,不断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路径、新策略及新制度,充分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并且积极推进新时代教育治理转型,构建多主体、多中心的治理模式,提高教育发展状态及教育创新。

关键词:治理转型;校本策略;学本治理;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转型,我国教育治理的传统性及现代性面临交织阶段,各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及管理理念不断涌现,随着越来越迫切的转型及突破需求,教育治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当前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为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及可能性。当前时代背景下,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发展形式突飞猛进,为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及转型路径,同时拓宽了人们视野及思维理念,帮助人们解析及重建现代化治理机制。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已经成为关键性的时代命题。

1. 教育治理概念

1.1 教育治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再一次推进教育领域的革命创新,催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形态,新时代教育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政府、社区、家长、学生等多方主体联合起来,共建、共管、共责、共享学生问题。结合国内外教育治理转型实践及试点经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代化教育治理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管理模式中的局限性表现在治理主体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缺少其他护体的话语权及参与感,使得教育治理趋于失衡,甚至积极性降低。治理效率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一味追求治理结果,而忽视了教育治理的过程,导致在教育治理转型过程中错过许多机遇。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治理已经无法适应快速、高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并且现有的国外经验很难应用到我国国情中,因此,教育治理改革不仅仅是理念的转型,更是思维方式及技术的革新,促使教育治理由"管理"向"治理"转型,推进多主体、科学决策及高效智能的新时代教育治理模式的诞生。

1.2 "学本治理"理念

"学本治理"是指在治理理论指导下,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的方式方法现代化为核心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教育部提出的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根据这一方针的提炼总结了"高·新"课堂教育理念,以教育治理理论为指导建立"高o新"教育长效机制,并且在课题研究的推动及带领下,积极落实实践事业,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以学生"学"的方式方法现代化为本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学本治理"不仅丰富了教育治理理论,还有多项实践突破,通过"学本治理"策略不断改革创新,真正落实"育人为本",提高教育水平,高高效培养优秀人才,并且不断探索新路径、新策略及新制度,推动学校加快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体系、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并且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被评为深圳市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先进校。

1.3 "学本治理"改革及实践经验

从学校的"学本治理"的实践经验来看,教育治理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治理为中心,摒弃对师生的行政管理模式,打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学校的内部治理能力。教学治理要求教师以"教"为中心,不断适应"高·新"教育的改革需求,在"学本治理"的治理政策指导下,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建立健全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共建、共管、共责、共享的现代化教育治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治理,发展现代化"高·新"教育,建立了学生自主选课制、教学组内走班制、综合课程分组制、教学分层制等教学治理办法,以及导师制"一对一"、"一对多"培养制、双班主任管理制、班级教研组工作制等班级管理制度,同时还建立了学生学习常规、学生社团注册办法、校园借书守则等学生日常治理方案。

2. 教育治理转型策略

2.1 结合学校现实发展状况

深圳市龙华区高峰学校主要推进以"学本治理"为主的教育治理,发展课堂教学现代化,以开展学养课堂为总体目标,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化班级管理,动员班主任群体学习共同体理论,以共同体理论为实践指导;实现师生评价现代化,重视教学质量及教育本质,以育人为本,实现多方面多主体的师生评价;推进校园文化的现代化,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校园文化环境;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现代化,以导学为主,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及提升,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的教学力量。为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先进学校,后勤部等服务教育部门的工作内容同样十分重要,重视学校的教育服务。结合学校的现实发展情况,不断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发展家校教育体系,重视教育型家庭的配合,构建多主体教育治理体系。

2.2 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本治理"

"学本治理"策略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更优秀的自己,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学生,高峰学校积极打造勤政守真的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高效真诚的服务,以及勤业专攻的教师职业发展理念,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勤学修真的学习文化,重视发展学生内涵素养,以及自然生机的生态文化,为学生提供心旷神怡的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治理的方面,高峰学校以建设"学养课堂"为中心,设置选课制、走班制等上课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能力学生之间的特点及差异,基于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避免出现在同一教学方式下忽略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问题。

选课制的设置范围包括综合能力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选课制极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主体,充分体现出"学本治理"的主要思想。走班制的设立实现了打破传统行政班级的上课方式,通过走班上课,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相应的上课班级,例如,数学学习能力较强但是英语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选择到A班上数学课、到B班上英语课,这种走班制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育部"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通过教育创新,落实"高·新"教育教学理念。

2.3 重视教师团队建设

现代化教育治理转型过程中的另一重要主体是教师团体,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发展方针,重视教师团队教育教学素养的建设,通过业务考核、假期培训、交流访谈及动员会等形式激发教师的教育精神,引导教师发挥奉献精神及职业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学习,并通过公平规范的考核机制,全面激励教师的工作动力,同样提高教师之间的竞争力,创设教师之间彼此激励、彼此鼓励并且彼此学习的工作氛围。

高峰学校为了建设更加优秀的教师团队,充分建设教育治理先进学校,十分重视青年优秀教师"孵化"计划,帮助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引导青年教师自我成长,通过评选树立优秀教师标杆,发现、激励并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建立教研组工作机制及双班主任机制等办法鼓励青年教师的工作,在工作中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可以带领青年教师,逐渐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教师团队的良性发展。

2.4 建立特色课程

高峰学校以教育治理理念为指导,深入落实"高·新"教育理念,为建设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高峰学校同样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学校打破固化课程体系,推出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学校的品牌教育教学体系。例如,在德育教育方面,学校开设了梦想课程、"共创成长路"系列课程、养成教育课程及法制教育专栏等课程体系。在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课程的教育中设置选修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及特长自主选择进修课程,同时,为了充实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例如,体育课有开设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武术、跆拳道、越野、瑜伽等课程,音乐有开设声乐、戏曲、电子琴、钢琴、吉他、竖笛等课程,美术有开设国画、素描、版画、风筝轧制、书法等课程,以及动漫、科技发明、机器人、手工制作等综合能力课程。

[1]朱明海,陆胜新.质量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校本策略[J].江苏教育,2017(02):41-42.

[2]汤贝贝,薛彦华.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转型: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2):77-86.

[3]姚松.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前瞻性分析:机遇、挑战及演进逻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4):32-41.

[4]向芳青,王友云,陈俭.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转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9(02):41-43.

论文作者:叶志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新时代教育治理转型的校本策略--以"学本治理"为例论文_叶志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