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课中引入情境教学对听障儿童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
关键词:听障儿童 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
一、回归生活,展现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大部分听障儿童的生活条件有限,所以从小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强,甚至因父母不在身边要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承担家务。所以,在教有些数学问题时,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自然和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瞬间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听障儿童学习“认识人民币”到“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再到“买东西付钱”这一系列的问题,先带学生去菜场或超市观察人们买东西是用什么买的、是怎么付钱的。通过观察,可以先让学生知道买东西时需要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人民币有哪些。学生会说:“有十元、五元、二十元等。”再到学生学习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时,把真的不同的人民币带入课堂,教学生一一换算;最后带学生去菜场和超市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买东西付钱。这样教学就比直接和学生讲实际很多,用处也更大。
二、图画再现,解决数学难题
听障儿童大多都是先天性的,少数是后天造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听力产生障碍从而导致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由于听觉障碍,听觉障碍患者在语言、认知、情绪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往往都表现出不同于健听者的特点。在句子学习方面,由于词汇贫乏和表达困难,听障儿童常表现出爱说简单句,词语堆砌,不成句子,句子不完整或词序颠倒,听不懂或看不懂问话,不会提问或提问简单等问题。例如在学习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学生读不懂题目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用图画再现应用题题目情境,使数学问题内容形象化。例如:“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这道题仅凭手语打出来,学生不太懂,有点糊涂,我用动态图画再现游客离开和进园的情境,学生看完就知道离开要用减法,进园要用加法。
三、实物演示,锻炼动手能力
枯燥的数字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创设情境后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演示情境就是以实物为中心,设置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时,教师准备一个天平秤和电子秤,在教授新知识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易懂。再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块钟表,上课时教师先教新知识点,再让学生动手去拨。课后同学们相互操作,你说时间我来拨或者我说时间你来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学习了数学知识点,学生个个兴致勃勃。
四、表演体会,快乐学习数学
听不到声音对听障儿童理解问题的能力影响很大,通过玩角色游戏,听障儿童在游戏中得到巩固、练习,久而久之就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并解决了听障儿童容易遗忘的弊病。例如:学习“数的分与合”时,请几个学生到台上把算式表演出来,如果漏掉数字或弄错数字,很容易发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单调,想要在数学教学中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听障儿童的特点制定教学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法比较符合听障儿童的学习特点,能让听障儿童在贴近生活、感受自然、灵活操作的情况下快乐地学习数学。
论文作者:王玉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儿童论文; 买东西论文; 人民币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