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充分地走访与调研基础上,阐述了目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对职业院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 职业精神 培养措施
职业精神的实质内涵可概括为八大项点,即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纵然学校和学生均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但是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职业技能尚且不足、对职业理想、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的相关认知略显匮乏,普遍认为自己并不完全具备职业精神。学生职业精神欠缺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成为职业院校在育人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精神培养的现存问题
1.培育理念缺失或错位。职业精神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自觉构建自我的主体性,并且这种主体性需要与专业紧密结合。一些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理念往往等同于人文教育理念,内容过于宽泛,缺乏核心,缺少具有专业特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导致一种二元对立错位局面的形成,即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人文活动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将“职业精神”分割成互不联系的职业和精神两大方面。
2.培育途径缺乏整合。职业教育途径以“实习实训”、“校园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为主,这些途径在各自的层面都对职业精神有一定的影响力,并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培育理念的错位和缺失,职业精神的各种途径只能在各自的范围中发力,相互间没有契合点,因此并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二、职业精神培养现存问题的成因
1.存在“能力本位”的职业误导。无论是“就业导向”的订单式培养,还是“能力本位”的工学结合模式,都把焦点放在了“谋职”的学习动机上,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生命精神的关注。经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学生中70%的求学目的是“学到专业技术,成功就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成为了同样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能力本位”的弊端不断显现,职业院校才开始逐步提高职业精神教育的地位。
2.职业精神培养标准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规定了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与效果。其中没有包含职业精神,以至于各职业院校在衡量职业精神的培养程度时缺少统一标准,无法像考核职业能力一样有专门的衡量具体纬度,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对职业精神的培养效果无法进行检测,当学生就业后方才体现出来,但是其培养效果已成事实,为时已晚。
3.职业精神培养途径单一。不少职业院校对于职业技能单向尽力发展,对原本隐性的职业精神教育流于形式。尤其一些院校的“精神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的思维方式促使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本质都成了理论说教,因此职业培养途径的单一使得“灌输”式的精神教育比重高于“体验”式的比例。只有在“灌输”与“体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出现“认知——反思——重建”的职业精神塑造周期,才能使职业精神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三、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举措
1.丰富理论内涵,创建职业精神标准。若能改进教学理念,把职业精神渗透进每一门专业课中,将职业精神的培育作为教学的素质目标,便能够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真正理解职业精神的内涵,并对照自身情况有意识地提高技能、提升素质。
2.利用校园文体活动,营造行业职场氛围。要着力全方位打造专业特色的校园文体活动,锻炼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课堂如职场,上课如上岗”,这是职业院校该有的校园氛围。将校园的文体活动与职业精神相结合,既能突出专业特色,又能模拟出职场的氛围,深入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到弘扬职业精神的队伍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例如:创建与专业有关的社团、举办专业技能大赛、邀请“能工巧匠”专业讲座等。
3.加大学生实习力度,践行职业精神。职业院校应加大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覆盖面,增强与行业结合的紧密程度,深化校企合作,在校期间就实现由学生向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与无缝过渡。与此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更有效地发现自身职业精神方面的欠缺。
4.搭建多种平台,注重职业精神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关键要让学生将职业精神提升作为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激发他们的职业意识与践行热情。当前校园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智能手机不断发展,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应与时代发展接轨,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搭建多种网络平台来实现培养目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社交平台,职业院校可在以上平台创建官方账号,用以推送有关职业精神的知识与案例,尤其是企业中行业表率、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将职业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学生课下生活的每时每刻,实现职业精神培养的线上教育与线下渗透相结合,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陈育荣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精神的现状及提升策略——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2):73-75。
[2]马小荣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J].教育探索,2018,(02):54-56。
论文作者:王聪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职业论文; 精神论文; 学生论文; 职业院校论文; 途径论文; 专业论文; 职业技能论文; 《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