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若干重要问题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战略,它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深刻分析和全面把握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基本内涵、内在联系和重要意义等,这对于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党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新的实践,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结果。这充分印证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在深入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如同我们党认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才能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道理一样,我们深刻认识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十六大以来,党的文献最先对阶段性特征作出全面分析和概括的是,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的讲话(简称“2·19讲话”)。这个讲话从8个方面,对此作了论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把它概括为 10条。所谓阶段性特征,也就是指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我们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的这段话令人警醒。“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无论是“8个方面”,还是“10条”,概括地说,这个阶段性特征就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二百年现代化过程所经历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就遇到了。而且必须在未来十几年内要加以基本解决。展开地说,当前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突出的两难问题。比如,既要全方位地对外开放,又要承受并化解西方国家在经济技术上长期占优势的压力;既要使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又要扩大就业;既要保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势头,又要促使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加大反哺农村的力度;既要注重公正、缩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扩大吸引外资,又要优化引资结构;既要以市场换技术,又要增强科技自主创新;既要深化各项改革,又要保持社会稳定;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等。上述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发生在经济社会领域。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社会领域的变动是深刻的变动,因为它会导致上层建筑等其他方面的深刻变化。事实也是如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明显增多。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社会主义中国到底能否解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举世瞩目。我们党认为,解决上述一系列两难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贯彻统筹兼顾的原则,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所在。
其次,这是在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立,再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是围绕着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和深化了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再认识。
我们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已经形成这样新的认识成果: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命题实质上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的问题。而这个命题一旦进入实践层面还要搞清楚或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还要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虽然它是“中介”问题,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看,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这个关键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大社会”和“小社会”之分。并且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6条基本特征等等。我们党的文献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制定了今后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等。
以上我们是从实践和理论这两个层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我们还可以从世情、国情、党情这3个方面认识提出这个重大问题的背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总之,我们党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兴衰成败,尤其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战略的。
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本内涵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判断(以下简称“这个重大判断”)。可以说“这个重大判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中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需要全面把握“这个重大判断”的基本内涵。
1、“这个重大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认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论述始终指引着我们党为人类社会这个崇高的理想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与共产主义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虽然社会主义自身也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它与共产主义不是、也不能截然分开的。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与共产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未来社会是和谐的这一“积极主张”。而且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因为那时候已经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马克思恩格斯还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界定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集中地体现为我们是最高纲领与现阶段基本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党认为,既然是共产党就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为之奋斗的最高理想。与此同进,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因为这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前进的。忘记了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就称不上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相反的,如果离开现实努力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也称不上真正的共产党人。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实道路,但要实现理想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更加密切,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我们的理想追求。现在有一种值得警惕的思潮或主张,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与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的理论。我们当然不能对其他思潮或流派一律采取“批字当头”或拒之门外的态度。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区别之一就是两者的最终目标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重要思想已包含在上述“这个重大判断”之中。
2、“这个重大判断”进一步科学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我们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党在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应该说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内涵。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内在矛盾构成,是事物的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现象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属性,在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中,一般是指实体的本性。而在马克思哲学中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我们党提出的“这个重大判断”进一步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也就是说它为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新的参照系。毋庸置疑,只要世界上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就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优越性的比较问题。一般说来,世界各国之间这种比较是比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因此,仅仅比较硬实力是不全面的。社会和谐属于软实力范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在社会和谐方面我们可以胸有成竹地说,我们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广东提出二十年赶上亚洲四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15年过去了,邓小平这段预言已愈来愈被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绩所佐证。
3、“这个重大判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点。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及其特点作出分析和回答的是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总结仅有几年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从理论高度分析和回答了这个问题。列宁指出:“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之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③此外,列宁还从不同角度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内等方面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具体论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却在列宁认识的水平上大大地倒退了。在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斯大林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完全适应论”)。那又如何解释苏联社会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阶级矛盾呢?斯大林认为,这是外部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的结果。后来在苏联出现的较为尖锐的社会矛盾面前,斯大林的认识又走向另一极端,提出了“社会主义愈是胜利、阶级斗争就愈加尖锐”的判断。斯大林的上述认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毛泽东大胆地冲破了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的认识束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和发展了列宁的认识。毛泽东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这基本矛盾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与旧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依靠自身制度加以解决。我们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都作出了贡献。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实际上指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本质上是和谐的。江泽民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全面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基础上形成的。与此同时,我们党还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社会。因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由此可见,“这个重大判断”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特点,即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和谐的,但社会主义社会又充满了矛盾。
4、“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在经历了近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不是发生了根本变化?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我们党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已经完成了前两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了较好的开局。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总体上不发达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也就是说中国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邓小平当年讲国情时非常强调人口多、耕地少。就以人口多为例,现有13亿人口并不是我国人口的顶峰。由于近30年来我们抓住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不放松,人口增速才明显减缓。据测算要到2040年我国人口达15亿时,才开始下降。与此密切联系的是耕地。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耕地锐减。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社会安全,我们务必要有18亿亩的耕地作保障。但是这18亿亩耕地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命线”、“底线”、“红线”正在受到严峻挑战。有鉴于此,当代中国国情的最基本要求仍然是发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仍然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仍然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仍然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任何丝毫的动摇。当然,唯物辩证法也要求我们,认识事物及其发展要讲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我们在强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时,从不否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也会带来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当今中国的现实。前面我们列举的遇到几个方面的两难问题就不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要靠发展。
当然,我们今天讲的发展是有着更丰富更深刻内涵的。因为人们的认识就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从发展过程看,我们要强调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就是指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既要发展又要节能环保。和谐发展就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协调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要在发展中做到“五个统筹”。今天如果还有人认为,发展可以做到零成本或零代价,那是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如果还有人认为发展可以不顾任何成本或代价,那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盲动主义;从发展结果看,我们要强调共享发展、和平发展。共享发展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今天讲的发展是党领导全体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共同享受建设和谐社会所带来的各方面成果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负责任的大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把我国发展的主旨、理念和战略等昭告天下,同时要让世界人民从中国的发展结果中看到,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在逐步加强,中国所走的是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
5、“这个重大判断”体现了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价值取向。从古希腊先哲对“和谐即最美”的界定,到中国思想家“贵和尚中”的主张,从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和谐社会的描述,向往和追求,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和规范,无不说明“和谐”是古今中外人们的美好追求,反映了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价值取向,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充满了文化和人性化的底蕴。我国的象形文字直观地告诉人们“和”就是有粮食吃,“谐”就是人人都可以讲话。因此,“和谐”如同“小康”、“大同”一样对中国老百姓具有亲和力,向心力。今天我们党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千百年来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把人类优秀思想成果中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有机地融合在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因此“这个重大判断”对凝聚党心民心,共创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加以深入研究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前,主张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观点居多。十六届六中全会后,主张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统揽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看法逐渐多了起来。我们认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要坚持或强调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两者相统一或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两者都强调以人为本。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来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基本原则。把以人为本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地位,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有力佐证。
因为中外思想史上在对以人为本这个问题的认识曾发生过长期的激烈地争论。总结这方面的争论可以看出,对以人为本存在着两种即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我们党并没有因噎废食,而是选择了对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这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同时,我们党还给以人为本注入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丰富的内涵:第一,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现实的人,也就是全体人民,包括他们的利益以及与此密切联系的人的生命权、人权和人的尊严。第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主体而不是客体。也就是说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被同情、被关爱或被救济的对象,他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第三,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第四,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指事物的本质或本体,而是指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
2、两者都强调统筹兼顾。我们党把坚持“五个统筹”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所谓“五个统筹”也就是要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我们党还把统筹兼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处理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6项基本原则。其中第2项原则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此外,还要看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强调的统筹兼顾,实际上是我们治党治国治军和治理社会的重要理念。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关系的基本方法。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统筹兼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处理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
3、两者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时,就指出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6个“必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直接依据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其特点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处在这样的阶段,我们讲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或GDP总量的提高,而是既要继续发展,又要做到节能环保,也就是做到和谐发展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要使发展做到又好又快。和谐发展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两者都强调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并且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就是说与以往相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它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驾驭全局把握中心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抓住了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它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引领和推进继续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它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我们党最初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它作为执政党5大能力之一提出来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我们党执政后制定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第一份纲领性文献。《决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并从中得出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我们党还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是指执政党的宏观执政能力。落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就是要提高他们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即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6方面的本领。
综上所述,我们从4个方面(即4个“都强调”)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两者不可偏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这样才能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精神实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6.25”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前已述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重大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表述从“三分法”到“四分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党的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过不同的表述,但一般都采取“三分法”即经济、政治、文化。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尤其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四分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全局。而总体布局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科学规划,这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认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认识上的推进,历来是同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总结和对现代化总体布局认识的扩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四化”目标,到十一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现代化并不以“四化”为限;它还包括民主与法制和高度的精神文明等,再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十三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这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十三大以来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正式把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我国现代化又一重要目标,并且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为此目标开始了艰辛探索。今天我们正式把和谐这个目标写入党的文献。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三位一体扩展到四位一体。这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探索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十六大是把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和重要提法来表述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胡锦涛同志的“2·19”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在一起,作为制定和贯彻“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的同时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理论判断。
由此可见,我们党对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步步深入的,既不是一蹴而就又不是就此停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生产力和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到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直至今天形成了“这个重大判断”,毋庸置疑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二)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也是发展的理论。十五大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认为这是把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理论就不能或不再发展了。要使党和国家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创新不能停顿。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所认识的对象即事物的本质是多层面的。正如列宁指出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④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这个认识规律。
我们党最初主要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结合上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当时我们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等看做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即重要特征。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在指导思想上能不断与时俱进的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我们剔除了并不属于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东西,如计划经济等。尤其是在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后,我们党的文献实际上把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区别开来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重大进展。江泽民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基础上,把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引进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范畴。这丰富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从而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是我们党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生动体现。
2、“这个重大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框架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发展以及我们对它所做的总结越来越清晰了。从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看,它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发展于他们的后继者。就其理论体系内容而言,它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贯穿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方面。
任何理论如果要形成体系必须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回答了这个理论所要研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二是要有支撑这个体系的理论基石。我们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石。这是因为它联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进一步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是“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毛泽东语)的社会主义,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和平与发展不断作出更大贡献的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很长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而作为这个理论体系重要基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的核心内容。
我们党认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提出的背景、基本内涵,内在联系和重大意义这4个方面论述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从而也有力地佐证了我们党所揭示的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页。
③《列宁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1-282页。
④《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十六届六中全会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胡锦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