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国湿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湿地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P94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0)02—0016—03
湿地是界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客体,属半陆半水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之一。尽管世界各国对湿地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对湿地中有水,有独特的土壤以及具有能适应潮湿环境生活的水生生物这三个基本要素已达成共识,而且湿地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征,有其独特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1.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因为湿地处于水陆过渡带,既有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而具有较高肥力,又有与陆地相似的阳光、温度和气体交换条件,因而生产力较高。
2.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湿地中生存有高等植物、低等植物,高等动物、低等动物等物种数以千计,其中涉禽游禽占相当比例,仅在亚太地区就记录到水禽404 种,我国的40多种属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
3.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作用。
湿地储水量大,具有调节大气水份的功能,其蒸发量的大小,往往可以影响区域降水状况。例如,沼泽地的最大持水量可达200%—400%,甚至高达800%,其植物叶面的蒸发量一般大于水面蒸发。 这种高含水、强蒸发的功能,在沼泽分布区的水量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湿地中土壤微生物及植物根系活动中产生的CO[,2]对全球气候有一定影响。同时,湿地特别是湖泊具有对江河调节水量的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可以避免洪水带来的灾难。
4.具有净化环境,降解污染的功能。
泥炭地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性能和吸附性是湿地廉价的净化材料,对防止污染可发挥很大的作用。还有,河水中的风眼莲能转化和消除有毒物质汞、银、酚等,它从水中吸收的酚进入体内后,与其他物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从而失去毒性,对水源净化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此外,人工水塘系统对降水有缓冲能力,对来自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具有拦截和过滤作用,因此能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稳定相邻的生态系统。
除此之外,湿地还有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等功能。
二、中国湿地的主要特点
1.面积大。中国湿地约有6300万公顷,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其中有湿沼泽地1100万公顷,湖泊1200万公顷,滩涂和盐沼地210万公顷,另外还有稻田3800万公顷。
2.类型多。中国湿地包括湖泊、河流、沼泽地、泥炭地、河口湾、海岸滩涂、盐沼、水库、池塘、稻田等各种自然和人工湿地,除苔原湿地外,几乎拥有《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Ramsar公约)中划分的所有湿地类型,并拥有独特的青藏高寒高原湿地。
3.分布广。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寒山区,全国各地都有湿地分布。
4.生物多样性丰富。初步统计,中国内陆湿地高等植物至少有 156科、437属、1540多种,湿地动物1500多种。其中,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水禽,中国湿地现记录水禽约300种,包括亚洲57种濒危鸟中的31 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规定的227种保护鸟种仅在我国盐城保护区就有160种。同时,中国部分湿地还是南北半球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世界水禽的重要繁殖地和东半球水禽的重要越冬地。
三、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
1992年7月31日,中国政府正式加入《Ramsar公约》, 同时将青海湖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海南岛东寨港6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7年7月1日, 香港米埔及后海湾内湾也被列入此名录,至此, 中国共有 7 处湿地被《Ramsar公约》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
1.青海湖鸟岛。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54万公顷,是重要的渔业区,环湖生长着大量牧草。鸟岛以繁殖鸟种众多而闻名,共有鸟类162种, 主要是雁鸭类,较多数量的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鸬鹚、赤麻鸭、潜鸭等。
2.江西鄱阳湖。
位于长江下游以南,面积2.2万公顷, 是一个由沼泽及草地围绕的大淡水湖。它既是主要的天然淡水来源,又是水患来临时的储水库,并提供渔业产品。它水禽丰富,有150余种,每年冬季占全球95 %的白鹤及数以万计的涉禽都飞到这里越冬。
3.湖南东洞庭湖。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面积19万公顷,由广阔的淡水湖、沼泽、草原及河道组成,是重要的渔业区和天然的储水库。它是濒危的中国江豚的重要栖息地,也是亚洲最大的鸟类栖息地之一,生存鸟类有153种, 其中水禽103种,冬季候鸟可达1000多万只。
4.吉林向海。
位于松嫩平原的南部,面积10余万公顷,由大片淡水湖泊、沼泽、芦苇丛及草原组成。有鸟类260余种,其中水禽112种,主要是鹤类,包括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和蓑羽鹤,还有鹭类、雁类和鸥类。
5.黑龙江扎龙。
位于松嫩平原的北部,面积21万公顷,由淡水沼泽、芦苇丛、草原及渔塘组成,村民以农牧为主,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牛羊,大量的芦苇用做高质量的纸张。湿地中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丹顶鹤的繁殖种群。共有鸟类230种,其中水禽120余种。
6.海南岛东寨港。
位于海南岛的东北部,面积5400万公顷,是一片辽阔的潮间带泥滩。东寨港的红树林是全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区域不仅是鱼虾生长地,更有助于减少沿岸的土壤侵蚀。红树共有15科29种。水禽中有苍鹭、大白鹭、中白鹭、红脚鹤等。
7.香港米埔及后海湾内湾。
这是香港现存面积最大的湿地,包括泥滩红树林、虾塘、芦苇丛及鱼塘等不同类型的湿地生境。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米博设立了一所野生生物中心,成为推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参观的学生及群众达几万人。米埔曾记录鸟类325种,每年冬天大约有6万只鸟飞抵米埔越冬,包括许多濒危物种,单以黑脸瑟鹭为例全球数量约为400—450只,在米埔越冬的可达100多只。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在人口与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湿地的保护更显重要。我们政府已将湿地保护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优先项目之一,保护好中国湿地对于全球的生态平衡尤其是地球上水禽的生存繁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相信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地球之肾”会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做出贡献。
[收稿日期]2000—01—05
标签:沼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