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不断加快,同时也拉动了我国其他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建筑方面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城市房屋的建筑还是道路桥梁的建筑都发展的非常快,但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桥梁的建设对于交通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桥梁建设的技术和安全性也是备受关注的。目前随着建筑水平越来越高,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建筑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因为预应力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桥梁建筑的质量和桥梁的安全性,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便于桥梁建筑的施工还增加了桥梁的结构强度,对于提高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期限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尽管有许多优点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以后的道路桥梁建筑技术的发展中需要将预应力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到恰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水平,保障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预应力应用;问题探析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阔,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道路桥梁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因为不仅要保障道路桥梁的坚固性,还要保障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现在,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较广泛的施工技术就是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施工技术虽然在施工工艺和建筑技术方面较传统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起步晚,但是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所展现的优势一点也不比传统的差,甚至是更胜一筹。道路桥梁建筑不同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的建筑在有些时候施工作用力对于桥梁建筑的质量影响非常大,更会影响桥梁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作用力的应用应该谨慎选择,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整个桥梁的整体稳定性,更会增加施工难度,增大建筑成本。虽然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信在以后的建筑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人员对不足之处的分析与探究会完善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分析
2.1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好处分析
本文中所说的预应力就是预加力,该作用力主要是为了平衡施工过程中载荷所施加给构件的作用力,减少载荷给构件的压力,以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构件的坚固性,延长构件的使用时间,保障构件的强度和韧度,防止构件发生弹性形变,而且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将施工工艺简捷化,如果在道路桥梁关键的承重部位使用应用力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桥梁的自身重力[1],保护道路桥梁关键承重部位变形坍塌,还能节约道路桥梁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使用,这不仅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购买成本而且也提高了道路桥梁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所以介于我国建筑水平和预应力在道路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好处,使得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应用的越来越普遍,而且预应力的应用在未来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会越来越广泛,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会被不断的完善。
2.2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只要是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道路或桥梁,都担心混凝土发生裂缝,即使道路桥梁建好之后,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养护,混凝土发生裂缝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建筑领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发生裂缝问题就意味着道路桥梁存在着安全稳定问题,这不仅威胁着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更威胁着交通运输中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建筑时一定要注意解决裂缝问题,而在大型的道路桥梁建筑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概率较其他小型道路桥梁来说要高很多。为了降低大型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概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问题。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筋混凝土中主要是对受拉区的钢筋混凝土施加作用力,以抵消外力对钢筋混凝土受拉区施加的作用力,防止钢筋混凝土额外的伸长,保护钢筋混凝土的韧度,从而达到阻止钢筋混凝土发生裂缝的效果。
2.3预应力在多跨路桥连续梁中的应用
在道路桥梁建筑过程中,多跨桥梁的建筑在我国是比较普遍的,而对于多跨连续桥梁的建筑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桥梁的整体安全稳定性。多跨连续桥梁的建筑不同于其他桥梁的建筑,多跨连续桥梁建筑过程中分为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正弯矩区多位于多跨连续桥梁的跨中,而负弯矩区多位于多跨连续桥梁的支座上,根据多跨连续桥梁的特点应用预应力可以对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有效的保障桥梁建设过程中的稳固性。
2.4预应力在道路桥梁加固过程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不仅是对建筑过程的严格要求更是对交通运输中安全的保障,如果道路桥梁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是足够的稳定或者建筑过程中遭受过损坏,将会造成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失效,更无法满足建筑质量和交通运输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些现象,就需要对道路桥梁的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保障道路桥梁结构建筑的意义。对于加固道路桥梁结构的常规处理方法就是对道路桥梁的结构性能进行加固处理,提高道路桥梁构件的韧度,增大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而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性,提高道路桥梁的坚固性。在道路桥梁加固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改变道路桥梁构件的预应力和构件外部施加预应力等方法来完成道路桥梁的加固工作。
改变道路桥梁构件的预应力来加固道路桥梁主要是通过增加构件的预应力来增大构件的拉应力,进而增大构件的承载能力[2],当道路桥梁投入使用中,就算增加道路桥梁的负荷,道路桥梁也会能承受的住,不会因为负荷的变化使道路桥梁发生明显的形变,最终使道路桥梁坍塌,应用此法加固桥梁之后,桥梁坍塌事件将会大大的减少,这不仅是建筑水平的提升更是安全保障的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道路桥梁构件外在施加预应力也是加固道路桥梁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强度较大的钢筋建立拉杆或撑杆来加固构件,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构件截面的刚度,从而提高构件截面的抗裂性。如果在建筑过程中能够将预应力传递给混凝土的端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道路桥梁的自身重力,这又可以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从而更有效的加固道路桥梁,保障道路桥梁的稳定性。
3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尽管预应力的应用给施工带来了一些好处,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桥梁的稳固性,延长了道路桥梁使用的期限,但是预应力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和发展,我们需要对预应力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提高和改善预应力的应用。
3.1道路桥梁施工中管道堵塞现象
波纹管堵塞现象。该现象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波纹管的质量不合格,而采购人员并没有严格的把控波纹管的质量就将其投入到道路桥梁的建筑中,在波纹管使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发生裂缝使混凝土的泥浆渗漏[3],造成波纹管的堵塞;操作人员在安装波纹管时操作不当也会引起波纹管的堵塞,因为操作不当就可能影响波纹管的正确安装,使管套发生曲折,接头处衔接不好,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就会造成波纹管的堵塞,这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中常出现,要重视该问题,以便在发生浇灌堵塞时及时进行清理解决,保障施工过程的通畅性。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除了波纹管会被堵塞外,预应力钢筋孔道也极容易被堵塞,因为在道路桥梁表面预留的孔道在混凝土灌溉之前没有做好防堵措施或者工作人员没有等到混凝土足够坚固之后就早早的将堵在预留的孔内木芯就抽出来了,导致混凝土流入到孔内堵塞了预留的孔道,预留孔道堵塞就会影响预应力拉筋的通过,不能使灌注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更会影响道路桥梁拉张的效果,也会降低道路桥梁的稳固性。对于预应力钢筋孔道堵塞现象,工作人员应该引起注意,对于孔内塞的木芯不要过于着急的拔出,应该等灌注的水泥完全凝固稳定了之后再将木芯拔出,并且在拔木芯的时候也要注意拔的方式,不可来回晃动着将木芯拔出,来回晃动会影响孔道周围混凝土的稳定性,最好是一次性将木芯拔出,保障孔道和周围混凝土的稳固性。
3.2张拉控制不到位
由于预应力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是近几年的事,还没有达到足够完善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制度,使得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常常忽视张拉力的控制,忽视张拉力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的影响。预应力受到影响就会影响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都会非常严重,所以施工企业对于施工过程中张拉力的控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注意,对于实施张拉力的操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保障他们操作过程中的严格准确性,同时对于张拉过程中的施工设备也要进行严格检查[4],对于不合格或未经过校对的张拉设备一定不能用,以免对道路桥梁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张拉控制不到位多数原因都是人为的,所以对于解决预应力应用中的该类问题就要从人入手,尤其是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和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对于没有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坚决不能让其参加张拉操作,哪怕人手不够施工延期也不能随便找个操作工来充当人数,这不仅是对建
(2)、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
(3)、预裂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4)、选用精度较高的毫秒雷管,以保证准确的起爆顺序。
4、结束语:
通过对低瓦斯隧道施工工艺的设计指导现场施工,保证了低瓦斯隧道施工的安全,施工证明该施工方法有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某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8]《铁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TB10120-2002
[9]《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1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09版)
论文作者:谢家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预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