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特色与使命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学报论文,使命论文,特色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大学学报“特色”的讨论,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学学报迅猛发展、编辑学研究兴起就开始了,研究学报的专著有《学报编辑工作概述》(1983)、《高校学报学》(1990)、《学报编辑学概论》(1991)、《学报编辑学引论》(1998)、《学报编辑工程论》(2000)、《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2004)等,研究学报的论文不下600篇。综观这600余篇论文,不难发现,一个所谓主要的命题就是“特色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特色不仅是构成高校学报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方面,而且是其立于期刊之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1]“有无特色不仅影响、决定刊物的质量,而且可能关系到刊物下一步的能否生存”。“因此特色是期刊存在的根据,特色也是期刊的价值所在”,[2]“学报的生命力在于特色”。[3]不少论者试图通过引经据典来证明这个命题是成立的。我认为,这个命题没有把学报特色与功能这个根本关系摆正,只顾其一,不顾其余,本末倒置,难以成立。
一、登载科学论文的学报一定要有特色吗
(一)目前关于“学报特色”的代表性观点有12种。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按照这个问题出现的先后,对其进行一一回顾和评介。
1.岳玉禄(1983年)认为,“学报特色是指学报所反映的学术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4]我们知道,大学无论中央办的或是地方办的,无论是重点的或是一般的,抑或是专科层次的,他们的主要和首要任务是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和应用人才,即使是没有所谓特点和特长的高等学校(无论什么层次)也有存在的余地,因为每个地区都需要中小学教师人才、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教师所教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文史经哲等社会科学首先是一般的、通用的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的当然也是符合国际科学要求的技术能力,特点和特色次之。培养这些人才的高等学校教师同样需要的也是这些科学知识,而不是所谓“特色”的知识。什么是有“特色”的知识、什么是有“特色”的科学?没有道理。学报与学校任务也应该是一致的。另外,学报去“体现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的观点是一厢情愿的。河南大学的胡益祥教授在1986年就指出:“关于‘地方性’问题,是个发挥优势的问题,而且,主要是对省(区)级高等院校来说的;而对中央部属的高等院校就不一定合适。”所以,胡益祥教授认为:“‘地方性’特色也不应视为所有高校学报的特性。”[5]众所周知,一所高校的学科优势往往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上、体现在研究成果的高水平上,而不一定体现在这个学校的学报上,因为,高校的优势学科的成果往往是省内、国内一流的,甚至是世界一流的,一流的成果一般都发表在校外更著名的学报上,譬如中国科学院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主办的刊物上,甚至发表在境外、国外的国际知名刊物上。根据统计,我国高水平论文大量流失海外,仅在自然科学方面,1999年SCI收录的以我国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发表的19936篇论文,其中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就占到了62%。[6]所以说,除非采取了不正当的措施,譬如把自己学校学报的科学研究分值定得远远高于任何期刊或者高于大部分期刊。“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在这里当然适用。所以,“学报特色是指学报所反映的学术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的情况,在高层次大学的学报上可能会出现,一般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专科层次学校的学报优势学科不一定是这些学报的特色。
2.谢振中(1983年)认为,“大学学报是高等学校的学术期刊,这就是它的基本性质和特点”。[7]这篇发表在大学学报上的文章,就是他1983年出版的专著《学报编辑工作概述》关于“学报性质和特点”的章节。其实,这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谢振中在这里谈的更多的是学术本身的问题。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在我国编辑学初创期是可以理解的。
3.胡益祥(1985年)认为,高等院校学报的特性“第一,是它的学术性”、“第二,是它的内向性”。[8]“学报”英语是“Journal”,它本身就是“学术期刊”的意思,汉语“学报”中的“学”字,意思显而易见。其实在上世纪初叶,我们的先辈就已经界定了学报的内涵:“为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9]胡益祥教授的观点显然也带有我国编辑学初创时期的明显痕迹。胡教授关于学报“内向性”的观点,现在看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4.纪秋明(1986年)、[10]章礼强(1999)、[11]范升才和刘淑明(2001)、[12]许玉兰(2001年)[13]都基本上重复了岳玉禄1983年的观点,只不过许玉兰提出了“体现编辑的风格”的问题。其实,学报自然而然一定要“体现编辑的风格”,所以在这里“体现编辑的风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5.范子奇(1992年)认为,“学报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而他所说的“特色”包括:(1)“立足于本校之优势、扬本校专业之特长开辟独具一格之栏目”;(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优选稿件,不分内外”;(3)“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办刊’的原则”。[3]范先生关于“立足于本校之优势、扬本校专业之特长开辟独具一格之栏目”这个“特色”好像家家都自然而然这样做了,与“特色”没有什么关系。他的第二、三个“特色”,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优选稿件,不分内外”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办刊’”,与他自己说的“大学学报是观察一个学校学术水平的‘窗口’”是矛盾的。范先生的例证是北京经济学院的《经济与管理研究》专业学术期刊。首先,它不是典型的大学学报,而是大学办的社会性专业学术期刊。这样的情况很多,比如北京大学的《经济科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等等,用它说明不了他所要论证的问题。其次,既然“大学学报是观察一个学校学术水平的‘窗口’”,为什么又“优选稿件,不分内外”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办刊’”呢?学校之外的成果怎么能反映这个“学校学术水平”呢?可见,范先生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6.晁晓筠(1996年)认为,“学报的特色包含隐性和显性两个因素。体现隐性形象的学术内容,必须真正反映科学的突破与创新、技术的发明与实用,经济的提效节能,为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体现显性形象的编校、装帧、印刷,做到精心制作。学术刊物不仅要标准、规范,而且要耐看。这样,满足了科技发展和读者的需要,也为学报拓展了生存空间”。[14]这里晁晓筠实际上谈的是学报要努力刊登高水平的论文和装帧、印刷要精益求精的问题,与特色没有关系。
7.孙景峰(2000年)认为,“特色是刊物赖以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具有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他认为学报特色除了“本校学科优势、地理位置和历史故迹三个方面”,还包括:(1)编辑人员的研究优势;(2)某一选题的延伸扩展;(3)文章篇目的巧妙安排。[15]61-65我们认为,孙先生所“独辟蹊径”的三个方面,实际上可以归纳到“本校学科优势、地理位置和历史故迹三个方面”中去。“编辑人员的研究优势”也就是本校研究人员的研究学科优势;“某一选题的延伸扩展”也就是前人所说“特色栏目”;“文章篇目的巧妙安排”属于编辑技巧,这种“巧妙安排”是每个大学学报编辑部必须认真去做的,它要求学报栏目划分科学,应该说这个要求不属于特色。
8.王锦山(2001年)认为,学报特色包括:(1)学术性;(2)信息性;(3)实用性;(4)审美属性。实现即“构建”上述目标的方法是:(1)创办特色专栏;(2)展现学校特色;(3)突出地域特色。[16]王认为的这4个方面的特色,也不成其为特色。因为“学术性”、“信息性”、“实用性”、“审美属性”是一般学术期刊也都应该具有的,其中“实用性”似乎是工程类学报所特有的,这是工程学报的特色,而工程类学报全国比比皆是,这属于共性的东西。他所说的这三个措施方法与1983年岳玉禄所说的“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没有本质区别,仅仅是一个简单重复。
9.张积玉(2001年)认为,“在当今期刊强手如林的形势下,学报要走出平庸,打造品牌,必须办出特色。有了特色,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人少我多,就有了自己的立足点、生长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有了资本”。张还认为,学报要有特色就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为刊物准确定位,从思想上明确要把刊物办成一个什么样子。第二,要立足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第三,要精心策划设计特色栏目。第四,办出特色,无论是突出专业特色,还是办好特色栏目,一切的一切关键在于要有高水平的论文,有较多原创性的成果。[2]我认为就“要为刊物准确定位,从思想上明确要把刊物办成一个什么样子”的问题,应该首先是明确学报使命,落实国家规定的大学学报职能的问题,这是首先需要“准确定位”的、思想上需要“明确”的;“地方特色”、“特色栏目”等,无疑也是强调和重复了岳玉禄1983年关于大学学报“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的观点;“一切的一切关键在于要有高水平的论文,有较多原创性的成果”,这个问题是一切学术性期刊自然而然应该努力追求的,这也不是“特色”。
10.韩松(2002年)认为,学报的特色由6个方面组成:(1)学术类别特色;(2)学术品位特色;(3)学术创造性特色;(4)学术争鸣性;(5)学术的价值特色;(6)学术规范特色。[17]我认为,这6个所谓的“特色”其实都不是特色,因为特色是独有的。“学术类别特色”是分工问题;“学术品位”是每个学报所追求的;“学术创造性特色”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学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创造新东西;“学术争鸣”也是大部分学报的自然作法;“学术的价值特色”意思不明确,按说真正的学术成果都有价值,也是一般学术期刊应该具备的;“学术规范特色”意思也含糊不清,学术期刊当然都有自己的规范,并且这个规范在全国是统一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1999-02-01试行)。统一的东西就不是什么“特色”的东西。
11.杨丽君(2003年)认为,“实现高校学报特色的途径”是:1.发挥学科优势,尽量体现特色;2.依靠地域优势,积极弘扬特色;3.借助名人影响,努力增强特色。杨丽君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名人,是指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较高威望的专家、学者。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关于实现“特色”的措施,杨认为:1.刻意挖掘,积极扶持,树立特色;2.严格遴选,精心编排,凸显特色;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发展特色。[18]杨丽君的“发挥学科优势,尽量体现特色”无疑也重复了1983年岳玉禄学报特色体现“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的观点。关于杨丽君的“借助名人影响,努力增强特色”观点,我认为,当然有一些地方类院校的学报设立了一些地域文化栏目,也有了一定的所谓“知名度”,但仔细琢磨这些栏目,很容易发现,它们往往是以收集校外、甚至外地学者的成果为条件的,杨丽君自己也发现了这一点:“借助……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行较高威望的专家、学者。一般来说他们都是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这样做与学报“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历史使命又有多少联系,这样的学报还叫“学报”吗?主办单位的阵地职能、“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历史使命怎么实现,“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为什么要给你这个刊物投稿呢?是靠你的高稿酬还是什么?另外,他们自己单位(譬如说中国科学院或者北京大学)的学刊谁去投稿,难道让我们这些地方不知名的高校教师去支撑?显然,杨丽君等人的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
12.吴守凤(2004年)认为,所谓学报的特色化,是以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优势为依托构成的并形成一定色彩风格的学报。它要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办刊方略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吴认为“特色化的学报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学报在定位上特色突出;第二,学报在栏目设置上特色化;第三,在学术导向上特色鲜明;第四,学报在版式设计上富有个性特色”。[19]我认为,吴的所谓学报特色化“是以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优势为依托构成的并形成一定色彩风格”,等于没有世界的、没有全国性的东西了,因为除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优势”没有别的了。须知,我国的高等学校不管层次怎么样,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是我们培养大学生的主干内容,本地的东西应该说要屈居非常次要的地位,按照吴的观点,我国学报的历史使命“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又怎么能实现?关于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观点,与张积玉先生的观点一样,喊口号是可以的,能否都能做到,当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大学的文科学生要学文、史、经、哲,理科的学生要学数、理、化,工科的学生要学机械、化工。这些东西应该是大学学报必须研究、推广的,而这些在重点大学里也都有,一般地方院校、专科类学校怎么去“新”、去“精”?这里不得不牵涉到学报的历史使命和职能问题。
(二)登载科学论文的学报一定要有特色吗?众所周知,学术是研究社会、人类、自然界现象背后规律的思维活动。规律就是共同的东西,当然应该是一样的,不能说市场经济规律还有两个、物种进化规律有多个。一个国际公认的命题就是“学术无国界”,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所以,学术不能谈什么特色问题,它只有高低层次和不同学科之分。那么,刊载这些内容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为什么一定要有“特色”呢?
试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各个专业学术期刊除了有学科分工之外,另外还有什么特色区别吗?它们一般都代表国内最高学术水平,能说他们的高水平就是特色?那么,非两院的学术期刊就不需要追求这种高水平的境界,而去追求什么所谓的“特色”?再如,我们很难说《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的特色是什么,只能说它们在多个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因为这两个学校是我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的最高学府,他们具有人才的优势,有着最悠久的办学历史,并且,其最初的定位往往就是国家最高学府,例如北京大学就是承接了清代的“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又是继承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太学”,是我国有史以来的国家最高学府。而我国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到目前为止一般都是以反映主办单位学术水平的准内向性刊物,所以,《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代表国内最高水平,没有什么奇怪的,也不是什么所谓特色。著名学者、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主编龙协涛先生2002年在其主编的学报获得“双高”期刊和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第一名这两项大奖后,接受采访之际坦言:“北大学报能有今天的成绩,首先因为她背后有北大,有北大深厚的学术资源,有北大校领导和北大学者们的全力支持,还有编辑部同仁们的齐心协力。”[20]
与其说是“特色”问题,不如说是主办单位的实际水平,即学术层次问题。学术没有特色之分,特色论应该首先让位于学术水平的发挥。同样,登载学术论文的学报也首先是学术水平高低问题。一代教育大家、著名学者、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就旗帜鲜明地指出:“质量是学报的生命”,与“特色是期刊的生命”论相反。刘道玉反复强调道:“首先,学术是学报的本色,没有学术的学报就没有学术生命”;“其次,质量是第一位的,没有质量就没有学报的生命”。而他没有去谈什么所谓特色问题。[21]我们能说学习高等数学的学生在山东大学与在河南大学有什么所谓特色区别?当然不能。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技术、知识、信息早已突破了地区、国家的界限,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二、大学学报历史使命究竟是什么
不少人认为,“高校学报面对发行范围小,发行量低,经济效益差,基本是‘靠吃皇粮’维持生存的运行状态,高校学报急需探求一条生存发展之路。因此,创建特色学报,突显学报个性,是高校学报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报的生命力所在”。[22]“我国高校学报缺乏个性和特色已成通病”,[23]“大学学报是个‘另类’,既没有经济效益,也谈不上社会效益,读者也是最少的。其主要表现为:学校浪费资源,几无收效;作者缺乏竞争,难出佳品;读者阅读不便,少有问津”。[24]目前学报“散、乱、差”,“学报是各学科文章的拼盘或杂烩”。他们认为,学报的“特色是高校学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即学报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就是“特色”。[18]我认为,“高校学报无特色”、“高校学报危机”的担忧,与对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功能看不清楚,是分不开的。
(一)我国法律规定了高等学校学报的功能是“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关于学术期刊尤其是大学学报的功能,1998年4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等学校学报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弘扬民族优秀科技文化,促进国际科技文化交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和文风。”[23]国家新闻出版署2006年01月08号下发的《关于建立高校学报类期刊刊号系列的通知》规定:内部学报转为正式学报的条件之一就是,“学报刊登的稿件,2/3以上是本校学术、科研论文或信息”。[26]这也强调了大学学报为本校服务的功能。
(二)权威实例和权威观点证明和论证了我国高等学校学报的功能是“为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第一,1919年初我国第一家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月刊》是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创办的,他认为大学“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也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其办刊宗旨开宗明义:“本月刊为北京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谋学术之发展”。以后相继创办的《清华学报》也申明:“本报以研究学问为宗旨,选载研究学问之文字。”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的学报也确定“以发表燕京中国学术著作”和“发表师生研究及讨论学术之新义”为宗旨。自此以后,以学术性作为高等学校学报的主要特征,已是众所公认的了。[10]
第二,1954年11月6日,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发布的经校务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出版〈北京大学学报〉的决定》说:“一、为了传播我校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论辩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特决定出版《北京大学学报》。二、《北京大学学报》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为主,必要时亦可选载有关学术讨论性质的文章……六、全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均应大力支持学报工作,各系(科)与各教研室的领导有协助学报编辑部征集和审查稿件的责任。”
第三,著名编辑学家姚远编审在谈及我国早期的编辑工作者对高校期刊(尤其是学报)功能的认识时,归纳出如下4条:1)促进教学,既可求同学之自励,亦可图教师之知识更新和研究兴趣;2)具有联谊、纪念的功用,或可反映一种特别的群体精神;3)促进校际间、学校与社会间的学术交流,进而指导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4)光大校誉,记载历史,成为反映学校学术水平的一个窗口。[9]89-96
第四,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长陈浩元教授认为大学学报有5个社会功能:1)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快捷地进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引导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体科研学术水平;2)高校学报是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3)促进高校重点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许多高校学报都根据本校专业设置需要开设了栏目,着力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和创建新学科服务;4)对科技新人的发现、培养和扶持作用,这一功能是其他科技学术期刊不可企及的,原因就在于高校学报办在校园里,且主要发表本校师生的论文,有条件跟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给予直接指导;5)记载着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27]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的学报办刊指导思想历来是:希望借助于学报学术刊物的特点和学报的出版、发行、传世的作用,宣传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术水平、教学科研成果;彰显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对社会科学文化的贡献以及对区域经济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丰富和活跃校内外的学术交流,繁荣祖国的科学技术文化事业。我国高校学报百年的办刊历史,就一直体现着主办者这一明确的指导思想。
其实在科学文化发达的西方国家大学也都有自己相应的“学报”,例如,日本每个大学都办期刊,从几种到几十种不等。而读者也因为赠送的原因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向世界53个国家的176个大学和研究所免费赠送学报,日本大学的学报(也称“研究纪要”)不怎么考虑发行量问题,完全作为礼物赠阅,以扩大学校的影响,或者作为交换物,以获得更多同行的信息。[28]
正是看重学术期刊的这个历史使命和重要价值,发达国家纷纷出巨资资助这一行业:“美国每年用于补贴学术、科技出版物的经费高达64亿美元之多。”[29]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资助金额也是巨大的。[30]
我国高校学报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期刊。从高校学报的百年历史来看,它要应运而生和生存发展就是它适应了我国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学报的本质是学术期刊,它要安身立命必须按照学术期刊的办刊规律来办刊;它由高校主办,是高校的学术机构,它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和作用必须与高校的建设发展紧密结合,必须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服务。这些便是当今高校学报的生存基础和办刊现实。[31]我认为,考察大学学报主要看它的职能发挥了没有,发挥得怎么样。
针对一些人认为我国大学学报没有特色,“高校学报正处于生存危机之中”的观点,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长陈浩元教授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一些说法出现偏颇,乃至给人造成几乎全盘否定现有高校学报的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同人忘记了这样一个现实:高校学报是一大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学术刊物,它固有的特殊功能是其他科技学术刊物无法完全替代的,我们不能机械地用衡量国际化期刊和社会上专业性学术期刊的标准去评判它;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水平与各自层次大致相应的高校学报,而这种需要正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27]
著名编辑学家肖汉森没有提及所谓“特色”问题,他更强调:“狠抓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理论水平。一本办得好的文科学报,必须能经常推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新材料、新方法,起到学术导向作用,而且编排符合规范标准,印刷装帧优良,整体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32]
针对不少大学的学报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的“特色”,南华大学的刘吉元、卢克建也提出了“走出重学术水平,轻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实现高校学报职能的真正回归”,“应将高校学报同专业学报区别开来,把校园性作为它的基本属性”的呼吁。[33]不清楚学术期刊的这个历史使命和主要职能,放弃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去追求所谓的“特色”,只能是本末倒置。这样的学术刊物实际上没有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历史使命。
到目前为止,所谓的“特色”讨论,结论实际上都是以突出地域文化为落脚点。现在有种现象就是出于本地区的经济考虑,大力炒作历史名人、历史名胜,导致这些历史名人多籍贯、名胜多地点的现象频频产生,使学术成为经济和地方政府的奴婢。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学风败坏,因为出于这种目的的争论都是抓住其一,不顾其余,并且,地域性的研究成果不一定就是一流的成果。因为鉴定成果优劣的标准是研究的难度和方法的科学性,这两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成果的价值。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副会长张积玉编审说过,“无论是突出专业特色、地方特色,还是办好特色栏目,一切的一切,关键在于要有高水平的论文”。[34]不能因为一个刊物设置了一个地域性栏目或者登载了几篇地域性的文章,就有了所谓的“特色”。如果这样,那只能是抓住了形式,丢掉了本质。不能说我国历史研究的中心,商代的在河南、汉唐的在西安,应该说这些中心大都在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学报特色”所以能够引起讨论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少学报的编辑们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不知道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清楚自己的职责,不甘于默默无闻,都试图像有些地方政府搞所谓的“形象工程”一样,通过搞所谓“特色”来争个国内“第一”什么的头衔。这实际上是出风头,再深入一点说,就是学术腐败和浮躁在学报领域里的折射和反映。
三、学报不看重“特色”,就不需要编辑策划了吗
人们在讨论“特色”时,往往过分强调编辑在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难道没有所谓的“特色”,编辑就无所作为了吗?绝非如此。我认为,不过分强调特色并不是说我国的学术期刊就应该安于现状,而是应该努力与发达国家的学术期刊接轨,争取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35]大学学报编辑部的中心任务就是紧紧把握住学报的本质,在充分发挥学报功能,履行学报编辑的历史使命上下工夫。这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先生对此就强调过:“学术刊物也需要策划”。[20]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资深编辑孙麾编审在谈及“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时,认为:学术期刊不能仅仅满足于尽量发表水平高的学术成果,它同时还要自觉担当起学术组织和学术引导的重任,学术期刊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意识不到这一点,就是学术期刊的失职,如果期刊不能主动融入学术发展的主流中去,我们就很难在制高点上把握学术发展的趋向、分辨研究成果的独创性。可以说,在学术编辑具有远见卓识的倡导与精心组织下,经过较长时间和深入的理论准备,有可能打破学科“壁垒”,将多方研究资源调动并组合起来。从而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编辑思想统领下,一些经过充分论证和研究的专题能够集中显现并形成影响,这反过来又使学术期刊本身成为吸引相关研究者的中心并形成刊物自身的特色。而“论证选题—学术组织—会议交流—发表成果”,正是一个期刊与学术研究的互动关系在这种自觉意识的努力下形成的编辑链。[36]这些工作更包括在编辑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编辑、作者奖惩制度,编辑规范化等。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地域文化优势的发挥,因为这个地域可能有一些历史遗迹、传说、家谱族谱、后裔等优势,但是这种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应该以学术的方法去对待,与国内、国际学术规范接轨。“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也并不意味着只登载本学校的成果,是以发表本学校的成果为主,有选择地吸收外稿,以帮助打造自己的学科,这也是惯例。这些都需要编辑去策划、去运筹。目前各个学术期刊编辑部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大学学报又何尝不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