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顺[1]2004年在《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性腺发生、分化及发育的周年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鲽属鲽形目经济动物,本研究采用组织学和细胞学等手段研究了其性腺的发生、分化以及周年变化,为石鲽的生殖生物学研究补充内涵,同时也为其人工繁殖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提供基础数据。 采用活体拍照,对石鲽从受精卵至变态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其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速度。受精卵在(12±0.5)℃水温下,历时77h脱膜孵化,孵化后2.5d开口,孵化27d后完成变态。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室内人工培育石鲽的性腺发生与分化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刚孵化石鲽的原生殖细胞(PGCs)数量在2个左右,位于体腔肠管与中肾管之间的背肠系膜附近,至孵化3d后数量增至8个左右,之后PGCs开始迁移。孵化9d左右PGCs分别迁移至生殖嵴处,并与生殖嵴共同构成性腺原基。性腺原基在孵化10d后的仔鱼(全长7.2mm)中最先开始形成,孵化18d后(全长8.5mm)基本形成。原始性腺在孵化40d后全长大于15mm的幼鱼中开始形成,在孵化66d后的一尾全长为32.5mm的幼鱼中最先发现有雌性分化的特征,即卵巢腔开始形成。而精巢开始分化的时间较晚,在一体长为91mm的幼鱼中最先见到雄性分化开始的特征。卵巢腔的形成方式是由性腺一端体细胞增生向另一端延伸直至两端愈合而成卵巢腔,精巢性腺分化最先出现的特征是输精导管的形成。 通过按月从市场上购买性成熟石鲽,采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其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和生殖细胞发生进行了研究,我们将石鲽性腺划分为6期,Ⅰ期的性腺在雌雄鱼中都是一生只出现一次,其中的生殖细胞为卵原或者精原细胞。在每年的3月-8月期间性腺处于Ⅱ期,此期精巢中精原细胞明显增多,胞质局部可见有线状的生殖质存在,平均成熟系数为0.037%;卵巢中以2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细胞质中出现强嗜碱性的卵黄核,细胞外由一层滤泡细胞包围,但尚无放射带,平均成熟系数为1.95%。9月-10月期间性腺处于Ⅲ期,此期精巢中仍有大量精原细胞,同时可见部分精母细胞,平均成熟系数为0.086%;卵巢中以3时 石鲜孟加限加$玩印面n洲匆s性腺发生、分化及发育的周年变化相卵母细胞为主,细胞质中的卵黄核己消失,平均成熟系数为3.35%。11月性腺处于IV期,此期精巢内精细胞正处于不同的形成过程中,平均成熟系数为0.93%;卵巢中以4时相卵母细胞为主,胞质中充满染成桔红色的卵黄颗粒。卵膜增厚,形成放射带,核膜开始解体,核仁分解形成许多细小的核仁,细胞核开始向卵母细胞的一端迁移。平均成熟系数为9.37%。i2月至次年的2月间性腺处于V期,为其生殖季节。此期精巢内充满精子,平均成熟系数为1.97%;卵巢中以5时相卵母细胞为主,核膜溶解,生殖细胞开始游离于卵巢腔中,平均成熟系数为26.78%。
高玲[2]2006年在《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繁殖内分泌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鱼类性腺既是产生配子的场所,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排放过程中,性腺产生的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反馈作用来协调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适量的合成与释放。与之同时,垂体细胞和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都呈现规律性变化。本研究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鲽(Karetus bicoloratus)性腺和垂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繁殖季节注射外源激素LHRH-A后石鲽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_2的含量变化。 1.石鲽性腺周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石鲽卵巢一对,呈叁角戟状。未成熟卵巢呈淡黄色或淡红色,成熟卵巢米黄色或橘红色。卵巢的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细胞发育分为5个时相,其中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用组织学难以区分,2时相卵母细胞胞质内出现卵黄核;3时相卵母细胞卵黄开始积累;4时相卵母细胞出现两层滤泡细胞:4时相后期核开始偏位,胚基出现:5时相成熟卵细胞胞核消失,呈游离状态;Ⅵ期卵巢内卵黄颗粒融合成块状,并开始退化吸收;处于恢复期(Ⅱ期)的卵巢很容易被苏木精然成深蓝色。各个时期的卵细胞核仁数量,胞膜厚度及细胞体积变化很大。 石鲽精巢和卵巢一样,成对,未成熟精巢线状、半透明,成熟精巢膨大的软体状、乳白色。石鲽精巢小叶型。精巢的发育分为6个时期,精细胞的发育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其中Ⅲ期精巢包含了所有精细胞;Ⅳ期精巢精细胞的发育高度一致:Ⅴ期精巢细胞数量达到顶峰。 2.石鲽性腺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石鲽性腺的免疫组化显示,Ⅰ-Ⅵ期的卵巢对雌二醇(E_2)及雌激素受体(ER)都显免疫阳性反应,其中卵黄生成前期和卵黄生成期E_2表达最强,主要分布在胞质、核质和核膜。而在卵黄形成后期和趋于成熟的卵母细胞中雌二醇表达减弱,主要分布在胞质、滤泡细胞、核质和卵黄颗粒,核仁也有表达。ER在卵母细胞中的分布和E_2相似,只是在成熟期较E_2反应强些。 E_2和ER在精巢各个时期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说明了E_2通过ER作用于精细胞发育的各个
曹栋正, 张小忠, 陈四清, 秦搏, 常青[3]2016年在《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文中认为以体重为338.32–445.98 g的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4%,显着高于其他3种鱼(P<0.05);反交种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43%,与星突江鲽差异显着(P<0.05),与石鲽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反交种的水分含量最高。4种鱼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液体、水分、脂质流失率均显着低于星突江鲽和石鲽(P<0.05),其熟肉率显着高于反交种(P<0.05)。正交种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鱼,且支/芳值接近人体正常水平。4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尤其是正交种,还高于鸡蛋蛋白质标准。正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也均为最高,而反交种均为最低。研究表明,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营养价值较高,其肌肉品质更优于星突江鲽和石鲽,在营养物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为星突江鲽和石鲽杂交育种性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曹栋正[4]2016年在《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杂交种的性状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是鱼类育种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以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从胚胎发育特征、形态学特征及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染色体核型等四个方面探讨其性状差异,为杂交育种提供参考。试验在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试验一: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胚胎发育观察采用人工湿法授精,进行星突江鲽与石鲽正反杂交,观察杂交种的胚胎发育。受精卵均为浮性卵,分散、无油球,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受精卵卵径1.14-1.25mm,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受精卵卵径1.09-1.16mm。观察胚胎发育的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关闭期、眼泡和肌节形成期、尾芽形成期、晶体形成期、听囊形成期、出膜前期、出膜期等典型时期的发育特征。在9-10℃水温下,正交种受精卵经过126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2.90-3.12mm,卵黄囊长径1.57-1.83mm、短径0.80-0.87mm;反交种受精卵经过134h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2.85-3.09mm,卵黄囊长径1.45-1.66mm、短径0.71-0.78mm。结果表明,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胚胎发育特征相似。试验二: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及生长性能比较对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正交种和反交种左眼型比例分别为66.9%和57.3%,介于星突江鲽(84.7%)和石鲽(0%)之间;正反杂交种体表未见似石鲽的长骨板样结构,在此大致位置处仅分布有星突江鲽体表相似的鳞片;杂交种的背鳍、臀鳍及尾鳍上均有比星突江鲽偏小、颜色偏淡的条纹,但侧线均与母本相似,正交种在胸鳍末端处弯曲,而反交种近似直线形;两杂交种可数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73和20.76,可量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16和26.47,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杂交种的性状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利用判别分析构建了4种鱼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7.50%;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2.562%,主成分1对主成分3的散点图显示两杂交种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星突江鲽和石鲽;4种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着差异。研究表明:星突江鲽与石鲽的正反杂交种在眼睛位置、鳞片和鳍的形态特征上更倾向于星突江鲽,而侧线、可数、可量性状则更多地遗传了母本的形态特征。这为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叁: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以体重为338.32–445.98g的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正交种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4%,显着高于其他3种鱼(P<0.05);反交种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43%,与星突江鲽差异显着(P<0.05),与石鲽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反交种的水分含量最高。4种鱼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正交种的液体、水分、脂质流失率均显着低于星突江鲽和石鲽(P<0.05),其熟肉率显着高于反交种(P<0.05)。正交种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鱼,且支/芳值接近人体正常水平。4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尤其是正交种,还高于鸡蛋蛋白质标准。正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也均为最高,而反交种均为最低。研究表明,正交种营养价值较高,其肌肉品质更优于星突江鲽和石鲽,在营养物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反交种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为星突江鲽和石鲽杂交育种性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试验四: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活体注射PHA和秋水仙素、头肾细胞体内培养、体外低渗处理并固定、冷滴片、空气自然干燥、吉姆萨染液染色法制备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染色体数目均为48条,有47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未发现单倍体、多倍体、异型性染色体、次缢痕和随体等现象。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48=1sm+47t,臂数NF=49。
徐建鹏, 张全启, 王志刚, 齐洁, 王旭波[5]2009年在《ISSR标记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种间杂交一代的分离方式分析》文中指出利用ISSR标记对牙鲆♀与石鲽♂单对杂交亲本及其子一代(全同胞家系)的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81个标记,其中116个为多态性,占总数的64.09%;标记在F1代呈叁种分离方式:符合孟德尔分离比例、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和异常分离。符合孟德尔分离比例的情况包括:不分离(代表了亲本基因型的5种组合:AA×AA、AA×Aa、Aa×AA、AA×aa、aa×AA);1︰1分离(代表了亲本基因型的2种组合:Aa×aa、aa×Aa);3︰1分离(代表了亲本基因型的1种组合:Aa×Aa)。偏分离的标记包括:亲本中呈多态而在子代中偏离1︰1分离的标记和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偏离3︰1分离的标记。异常分离的标记包括:F1代出现双亲均不具备的标记和双亲或单亲有而子代却无的标记。3种分离位点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分别为:82.87%、150,11.05%、20,6.08%、11;双亲共有标记中85.33%的不发生分离,单亲特有标记中28.57%—35.85%发生正常分离,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该群体构建牙鲆和石鲽遗传连锁图谱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青[6]2016年在《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微卫星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是营底栖生活习性的鲽科鱼类,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商业价值,已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海水人工养殖的对象。本研究以星斑川鲽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星斑川鲽微卫星进行开发,进而运用微卫星标记、线粒体基因标记等分子标记的手段比较分析了星斑川鲽两个养殖群体与相近鲽科鱼类以及杂交子代间的遗传多样性。为鱼类养殖以及野生鱼类资源保护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HiSeq2000转录组测序的方法,以日照星斑川鲽的脑垂体和下丘脑组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软件MISA对转录组测序所得的Unigene序列进行SSR预测建立星斑川鲽的SSR库。在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总长为82619097bp的30640条unigenes中共发现20095个SSRs,分布在10924条unigene中。最多的SSR重复类型是二核苷酸型的SSR,占SSR总数的63.64%,其中(AC)n类型重复的SSR最多;其次是叁核苷酸、四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最少的是五核苷酸重复。共有100种重复单元。二核苷酸重复单元类型最少,仅有4种;六核苷酸重复单元类型最多,含有37种;叁、四、五核苷酸重复单元类型分别有10、25、24种。2.挑选有生长或免疫功能的20个微卫星标记,设计合成荧光引物,并在日照星斑川鲽、江苏星斑川鲽两个地理群体及石鲽和黄盖鲽及其杂交一代(日照星斑川鲽♀×石鲽♂)中PCR扩增,PCR结果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其中在日照星斑川鲽中有19个位点可以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江苏星斑川鲽有18个,石鲽中有15个,黄盖鲽中有12个,杂交一代中有1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日照星斑川鲽(2.07)、江苏星斑川鲽(1.93)、黄盖鲽(1.59)、石鲽(1.86),杂交一代(1.8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是日照星斑川鲽(0.350)、江苏星斑川鲽(0.278)、黄盖鲽(0.247)、石鲽(0.274),杂交一代(0.5255)。高度多态基因座(PIC>0.5)所占扩出条带的比例分别为日照星斑川鲽(26.31%)、江苏星斑川鲽(22.22%)、黄盖鲽(16.67%)、石鲽(26.67%),杂交一代(22.22%)。Nei's氏基因指数分别是日照星斑川鲽(0.420)、江苏星斑川鲽(0.387)、黄盖鲽(0.226)、石鲽(0.302)。杂交一代(0.336)。结果说明了四种鲽科鱼类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应注意渔业资源的保护。3.本文采用了PCR扩增和直接测序的技术,对这五种鲽科鱼类的线粒体基因Cytb和COI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均表现为(A+T)含量高于(C+G)含量。使用双参数模型(Kimura 2-parameter)计算其遗传距离与运用UPGMA和NJ方法建立的系统树结果一致,均显示钝吻黄盖鲽与其他叁个群体遗传距离最远;星斑川鲽两个群体几乎没有差异;星斑川鲽与石蝶相对较近。杂交子代与母代星斑川鲽近于与父本石鲽间的距离。4.杂交子代出现了两种性状的子代,左眼和右眼子代,其数量比近乎1:1。不管是运用微卫星标记还是线粒体基因Cytb,均未发现杂交子代左右眼两种性状个体的不同。但是线粒体基因COI的NJ树中,外形表现为左眼的子代与星斑川鲽聚为一小支,而后与右眼杂交F1代聚为一支,这种结果推测线粒体基因COI可能参与鲆鲽杂交F1代的左右眼移位。
李青, 郑风荣, 关洪斌, 倪世俊, 王波[7]2017年在《星斑川鲽、石鲽及其杂交一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线粒体DNA序列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COI)为研究对象,探究比较了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以及杂交F_1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种质遗传特性。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碱基(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且杂交F_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的(C+G)相同。基于mt DNA Cytb和COI序列结果显示,石鲽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85和0.045;杂交F_1代与石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76和0.045。基于mt DNA Cytb序列显示,杂交F_1代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很小,仅0.009,而两者在COI基因序列上完全一致。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星斑川鲽和杂交F_1代聚为一支,石鲽单独聚为一支。以上结果均可得出,杂交后代在线粒体DNA上呈现明显的母系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左右眼的分化,且在COI的NJ系统树中,杂交F_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形成的一大支又分为两支:母本星斑川鲽与杂交F_1代中外观显示左眼的聚为一支,杂交F_1代中外观显示右眼的单独聚为一小支。表明线粒体基因COI与杂交F_1代左右眼的分化有一定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星斑川鲽♀×石鲽♂提供了参考数据。
张晓君, 房海, 陈翠珍, 战文斌[8]2005年在《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 L.)源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生物学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分类方法,对从两起石鲽(Kareiusbicoloratus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病例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自凝性、色素产生情况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C)%的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为杀鲑气单胞菌的新亚种(subsp.nov.)并定名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Aeromonassalmonicidasubsp.flounderacidasubsp.nov.)。经血清型检定,表明60株菌均为同种血清型。选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石鲽、牙鲆、鲤、鲫及泥鳅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6种耐药,对头孢噻肟等25种高敏,对多黏菌素B、利福平2种敏感,对头孢唑啉等4种在株间存在一定敏感性差异。该研究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该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林明敏, 朱香萍[9]2009年在《石鲽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成鱼为材料,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经Giemsa染色,拍照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石鲽的染色体核型为2n=48,48t,染色体臂数为NF=48,未发现多倍体现象,也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
曹栋正, 陈四清, 严俊丽, 刘长琳, 王志军[10]2016年在《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和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左眼型比例分别为66.9%和57.3%,介于星突江鲽(84.7%)和石鲽(0%)之间;正反杂交种体表未见似石鲽的长骨板样结构,在此大致位置处仅分布有星突江鲽体表相似的鳞片;杂交种的背鳍、臀鳍及尾鳍上均有比星突江鲽偏小、颜色偏淡的条纹,但侧线均与母本相似,正交种在胸鳍末端处弯曲,而反交种近似直线形;两杂交种可数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0.73和20.76,可量性状的杂种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16和26.47。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杂交种的性状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利用判别分析构建了4种鱼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准确率达到97.50%;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4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2.562%,主成分1对主成分3的散点图显示两杂交种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星突江鲽和石鲽。研究表明:星突江鲽与石鲽的正反杂交种在眼睛位置、鳞片和鳍的形态特征上更倾向于星突江鲽,而侧线、可数、可量性状则更多地遗传了母本的形态特征。本研究旨为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性腺发生、分化及发育的周年变化[D]. 王开顺.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2]. 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繁殖内分泌功能及其调控机制[D]. 高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 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曹栋正, 张小忠, 陈四清, 秦搏, 常青. 渔业科学进展. 2016
[4]. 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杂交种的性状差异研究[D]. 曹栋正.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5]. ISSR标记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种间杂交一代的分离方式分析[J]. 徐建鹏, 张全启, 王志刚, 齐洁, 王旭波. 海洋与湖沼. 2009
[6].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微卫星开发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青. 山东大学. 2016
[7]. 星斑川鲽、石鲽及其杂交一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线粒体DNA序列比较分析[J]. 李青, 郑风荣, 关洪斌, 倪世俊, 王波. 渔业科学进展. 2017
[8]. 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 L.)源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 张晓君, 房海, 陈翠珍, 战文斌. 海洋与湖沼. 2005
[9]. 石鲽染色体核型分析[J]. 林明敏, 朱香萍.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0]. 星突江鲽和石鲽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变异分析[J]. 曹栋正, 陈四清, 严俊丽, 刘长琳, 王志军. 中国水产科学. 2016